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內固定鑲件注塑模具,屬于注塑件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模具注塑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了減少制程,節省成本,模內鑲件注塑越來越普及,同時,可同步實現精美產品外觀的注塑工藝IMD也快速發展起來,但是,目前對于模內鑲件的固定問題,一般需要在產品上設計一個特定機構,增加模具結構配合來實現鑲件固定,導致產品設計及模具機構變得復雜,有些產品因為結構問題,甚至需要注塑后來進行組裝。而IMD工藝中的薄膜,因為沒有固定,經常導致薄膜偏位、掉落、包膠等不良的問題產生,即使有時采用加靜電等手段,也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對現有注塑模具進行結構改造,設計簡化,不易產生鑲件偏位、掉落、包膠等問題,鑲件注塑良品率高的模內固定鑲件注塑模具;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彈簧壓縮率可調,活動件對鑲件所受壓迫力度可調,方便可靠,可根據生產狀況,直接在注塑機上對鑲件所受力度進行調節,節省上下模、拆裝模及停機時間的模內固定鑲件注塑模具;更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定鑲件結構的安裝方向既可與脫模方向一致,亦可與脫模方向垂直或是其他角度,靈活性強的模內固定鑲件注塑模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模內固定鑲件注塑模具,包括上下配合的母模板和公模板,所述母模板內設置有母模仁,所述公模板內設置有公模仁,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內設置有若干模仁型腔,所述模仁型腔下方的所述公模仁內設置有固定鑲件結構,所述固定鑲件結構包括彈簧,所述彈簧與所述模仁型腔的接觸端連接有活動件,所述彈簧另一端連接調節螺絲,所述活動件為T型,所述彈簧設置于柱形的第一空腔內,所述活動件包括限位臺階,所述限位臺階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內,所述第一空腔與所述模仁型腔的相對端設置有用于穿出所述活動件的桿端的通孔。
所述模仁型腔包括第三空腔;或者第五空腔外加與所述第五空腔相連通的第四空腔。
所述第四空腔可放入第二鑲件,所述第二鑲件與所述第五空腔連通。
所述活動件的頂端未注塑時穿出所述公模仁的頂端且與所述第三空腔頂端設置有間隙一,所述調節螺絲外端活動設置于所述公模仁表面,所述公模板下表面與頂針板上表面之間設置有間隙二。
第一鑲件位于所述第三空腔內,其厚度大于所述間隙一。
所述模仁型腔均與塑膠流道相連通。
所述頂針板內設置有若干頂針;所述頂針包括用于頂出流道的第一頂針,還包括用于頂出注塑后產品的第二頂針。
所述調節螺絲設置于柱形的第二空腔內,所述第二空腔側壁有螺紋,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相連通,所述調節螺絲可旋轉并穿過所述公模仁。
所述活動件的桿端為光滑的圓弧形。
所述第二空腔的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所述調節螺絲的外螺紋相匹配。
活動件可根據產品及模具結構,可設為圓形、方形等任意形狀,以符合產品要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模具內設置一活動件,合模后,利用彈簧的彈性將鑲件固定在模具內,當熔融狀態的塑膠從塑膠流道射進模仁型腔時,活動件在高壓高速的塑膠擠壓下,活動件后退,留下塑膠空間,由于本實用新型利用活動件固定鑲件,鑲件與彈簧相連的設置,在未注塑時,活動件能夠始終牢牢抵住鑲件,避免鑲件錯位或發生位移,不易產生注塑薄膜偏位、掉落、包膠等問題,鑲件注塑薄膜產品的良品率高,生產效率高;注塑過程中,活動件在高壓高速的塑膠擠壓下,活動件后退,留下塑膠空間,使鑲件固定處也能有塑膠存在;調節螺絲和間隙二的設置,可通過調整調節螺絲進一步調節彈簧壓縮率,使活動件對鑲件所受壓迫力度可調,并且鑲件固定處塑膠厚度可調,方便可靠;限位臺階的設置,使活動件與模仁型腔有一定距離(即間隙一),以免活動件碰傷模仁型腔表面;同時,在頂針板上方與公模板下方間設有間隙二,方便直接在注塑機臺上采用工具調整調節螺絲來控制彈簧壓縮比;將需與塑膠結合之鑲件置于模仁型腔內,注意鑲件厚度需大于間隙一的厚度,以便活動件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固定鑲件,根據試模及生產狀況,調整彈簧壓縮比來控制活動件對鑲件的壓力;活動件在塑膠流動的高壓下后退,注塑過程中活動件位置同樣能填充到塑膠,這樣就不會影響到產品結構,而且通過控制彈簧壓縮比,可以控制活動件退后距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對現有注塑模具進行結構改造,設計簡化,安裝方便,提高生產良品率和效率。
根據需要,固定鑲件結構安裝方向既可與脫模方向一致,亦可與脫模方向垂直或是其他角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之一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3為圖2置入鑲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注塑后合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之二的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部分的放大圖;
圖7為圖6置入鑲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4所示,一種模內固定鑲件注塑模具,包括上下配合的母模板1和公模板2,所述母模板1內設置有母模仁3,所述公模板2內設置有公模仁4,所述公模仁4和母模仁3內設置有若干模仁型腔5,所述模仁型腔5下方的所述公模仁4內設置有固定鑲件結構,所述固定鑲件結構包括彈簧18,所述彈簧18與所述模仁型腔5的接觸端連接有活動件6,所述彈簧18另一端連接調節螺絲7,所述活動件6為T型,所述彈簧18設置于柱形的第一空腔16內,所述活動件6包括限位臺階17,所述限位臺階17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6內,所述第一空腔16與所述模仁型腔5的相對端設置有用于穿出所述活動件6的桿端的通孔。
所述模仁型腔5包括第三空腔20。
所述活動件6的頂端未注塑時穿出所述公模仁4的頂端且與所述第三空腔20頂端設置有間隙一8,所述調節螺絲7外端活動設置于所述公模仁4表面,所述公模板2下表面與頂針板9上表面之間設置有間隙二10。
第一鑲件11位于所述第三空腔20內,其厚度大于所述間隙一8。
所述模仁型腔5均與塑膠流道12相連通。
所述頂針板9內設置有若干頂針13;所述頂針13包括用于頂出流道的第一頂針14,還包括用于頂出注塑后產品的第二頂針15。
所述調節螺絲7設置于柱形的第二空腔19內,所述第二空腔19側壁有螺紋,所述第二空腔19和第一空腔16相連通,所述調節螺絲7可旋轉并穿過所述公模仁4。
所述活動件6的桿端為光滑的圓弧形。
所述第二空腔19的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所述調節螺絲7的外螺紋相匹配。
實施例2:
如圖5~圖7所示,一種模內固定鑲件注塑模具,包括上下配合的母模板1和公模板2,所述母模板1內設置有母模仁3,所述公模板2內設置有公模仁4,所述公模仁4和母模仁3內設置有若干模仁型腔5,所述模仁型腔5下方的所述公模仁4內設置有固定鑲件結構,所述固定鑲件結構包括彈簧18,所述彈簧18與所述模仁型腔5的接觸端連接有活動件6,所述彈簧18另一端連接調節螺絲7,所述活動件6為T型,所述彈簧18設置于柱形的第一空腔16內,所述活動件6包括限位臺階17,所述限位臺階17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6內,所述第一空腔16與所述模仁型腔5的相對端設置有用于穿出所述活動件6的桿端的通孔。
所述模仁型腔5包括第五空腔23外加與所述第五空腔23相連通的第四空腔21。
所述第四空腔21可放入第二鑲件22,所述第二鑲件22與所述第五空腔23連通。所述第二鑲件22與所述固定鑲件結構相垂直設置。
所述調節螺絲7外端活動設置于所述公模仁4表面,所述公模板2下表面與頂針板9上表面之間設置有間隙二10。
所述模仁型腔5均與塑膠流道12相連通。
所述頂針板9內設置有若干頂針13;所述頂針13包括用于頂出流道的第一頂針14,還包括用于頂出注塑后產品的第二頂針15。
所述調節螺絲7設置于柱形的第二空腔19內,所述第二空腔19側壁有螺紋,所述第二空腔19和第一空腔16相連通,所述調節螺絲7可旋轉并穿過所述公模仁4。
所述活動件6的桿端為光滑的圓弧形。
所述第二空腔19的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所述調節螺絲7)的外螺紋相匹配。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