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修理汽車輪胎的充氣補胎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輪胎被扎穿而出現漏氣的情況,發生這些情況時,汽車往往不在維修點附近,甚至在荒郊野外,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種能夠方便、快速地對漏氣的輪胎進行修補的裝置。但是,現有技術中的充氣補胎的裝置中,充氣裝置與補胎裝置往往是分開的,不便于攜帶,此外,在需要對汽車輪胎進行充氣補胎作業時,既需要將充氣裝置與補胎膠瓶連接,還需要將補胎膠瓶與汽車輪胎連接,操作很麻煩。在現有技術中也有一些能夠將充氣裝置與補胎膠瓶集成起來的充氣補胎裝置,但是這些充氣補胎裝置僅能夠對汽車輪胎進行充氣補胎作業,即將膠瓶中的補胎膠液霧化并壓入汽車輪胎中。在有時候,汽車輪胎并沒有破損,僅需要充氣,而現有技術中的充氣補胎裝置就不能對汽車單獨進行充氣作業。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能夠方便地對汽車輪胎進行充氣補胎作業或者充氣作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及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包括充氣裝置與用于容納補胎膠液的補胎膠瓶,所述補胎膠瓶包括輸入接口和輸出接口,所述充氣裝置具有壓氣口,所述壓氣口與補胎膠瓶的輸入接口連接;所述補胎膠瓶上連接有閥座,所述閥座上設有閥腔,所述閥腔的側壁上設有與輸入接口連通的進氣口、與輸出接口連通的出氣口;所述閥腔中設有與閥腔轉動配合的閥芯,閥芯上設有依次相鄰的第一連通室、第二連通室、第三連通室和第四連通室;所述第一連通室和第三連通室通過貫穿于閥芯的連通孔道連通,所述第二連通室與補胎膠瓶中補胎膠液液面以上的空間連通,所述第四連通室連接一吸液管,所述吸液管向下插入補胎膠液中;轉動所述閥芯能使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分別對準第一連通室和第三連通室,或使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分別對準第二連通室和第四連通室。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通室、第二連通室、第三連通室和第四連通室繞閥芯的旋轉軸線旋轉對稱。
優選地,所述閥腔為圓柱形,所述閥芯包括圓柱形的芯柱,所述芯柱的直徑小于閥腔的直徑,芯柱的上下兩端設有與閥腔旋轉密封配合密封頭,芯柱的外側面上設有四個密封隔板,所述第一連通室、第二連通室、第三連通室和第四連通室由所述的四個密封隔板分隔而成,所述密封隔板與閥腔內壁滑動密封配合。
所述第一連通室、第二連通室、第三連通室和第四連通室內設置有密封墊,第一連通室和第三連通室內的密封墊上分別設有與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相對應的連通孔;第二連通室和第四連通室內的密封墊上分別設有與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相對應的連通孔。
優選地,所述芯柱中沿軸向設有壓氣通道和吸液通道,所述第二連通室與壓氣通道連通,所述吸液管與吸液通道連通。
優選地,所述閥座的上端設有一連接盤,所述閥芯的上端連接一旋鈕,旋鈕的下表面位于連接盤的上表面上方,連接盤上設有圓弧形的限位槽,所述旋鈕的下表面設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在限位槽中。
優選地,所述輸入接口和輸出接口均為一段圓孔,所述輸入接口與輸出接口不同軸地設置。
優選地,所述充氣裝置為一充氣泵,由電機驅動。
優選地,還包括一殼體,所述充氣泵、補胎膠瓶和電機均容納在所述殼體中。
優選地,所述補胎膠瓶的輸出接口連接有充氣管,充氣管的末端設有與輪胎充氣嘴連接的接頭。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本發明的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時,先將補胎膠瓶的輸出接口與汽車輪胎的充氣嘴連接;單獨進行充氣作業時,旋轉閥芯使閥腔側壁上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分別對準第一連通室和第三連通室,這樣,從充氣裝置的壓氣口輸出的壓縮氣體就依次通過補胎膠瓶的輸入接口、閥腔側壁上的進氣口、閥芯上的連通孔道、閥腔側壁上的出氣口、補胎膠瓶上的輸出接口充入到汽車輪胎中從而為汽車輪胎實施充氣作業;進行充氣補胎作業時,旋轉閥芯使進氣口和出氣口分別對準第二連通室和第四連通室,充氣裝置的壓氣口輸出的壓縮氣體依次通過補胎膠瓶的輸入接口、閥腔側壁上的進氣口、第二連通室進入到補胎膠瓶中補胎膠液液面以上的空間,補胎膠液受到壓縮氣體作用的壓力從吸液管進入到第四連通室并產生霧化,然后通過補胎膠瓶的輸出接口進入到汽車輪胎中從而對汽車輪胎進行補胎作業。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充氣補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殼體未顯示。
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充氣補胎裝置進行充氣補胎作業時的狀態。
圖3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充氣補胎裝置單獨進行充氣作業時的狀態。
圖4顯示為圖1中A-A的剖面示意圖,顯示閥芯與閥座的閥腔的連接關系。
圖5顯示為閥芯的芯柱外側設有密封墊的示意圖。
圖6顯示為圖2中B-B的剖面示意圖,顯示連接盤與旋鈕的連接關系。
附圖標記如下:
1 補胎膠瓶 14 閥芯
2 輸入接口 15 芯柱
3 輸出接口 16 密封隔板
4 充氣泵 17 第一連通室
5 壓氣口 18 第二連通室
6 閥座 19 第三連通室
7 連接盤 20 第四連通室
8 限位槽 21 連通孔道
9 限位柱 22 壓氣通道
10 旋鈕 23 吸液通道
11 閥腔 24 吸液管
12 進氣口 25 電機
13 出氣口 26 密封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些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包括充氣裝置與用于容納補胎膠液的補胎膠瓶1,所述補胎膠瓶1包括輸入接口2和輸出接口3,所述充氣裝置具有壓氣口5,所述壓氣口5與補胎膠瓶1的輸入接口2連接;所述補胎膠瓶1上連接有閥座6,所述閥座6上設有閥腔11(見圖4),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閥腔11的側壁上設有與輸入接口2連通的進氣口12、與輸出接口3連通的出氣口13;所述閥腔11中設有與閥腔11轉動配合的閥芯14,如圖4所示,閥芯14上設有依次相鄰的第一連通室17、第二連通室18、第三連通室19和第四連通室20;所述第一連通室17和第三連通室19通過貫穿于閥芯14的連通孔道21連通,如圖2所示,所述第二連通室18與補胎膠瓶1中補胎膠液液面以上的空間連通,所述第四連通室20連接一吸液管24,所述吸液管24向下插入補胎膠液中;如圖4所示,轉動所述閥芯14能使所述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對準第一連通室17和第三連通室19,或使所述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對準第二連通室18和第四連通室20。在使用本發明的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時,先將補胎膠瓶1的輸出接口3與汽車輪胎的充氣嘴連接;進行充氣補胎作業時,如圖4所示的狀態,旋轉閥芯14使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對準第二連通室18和第四連通室20,如圖2所示,圖中的從補胎膠瓶1的輸入接口2至輸出接口3的箭頭序列表示壓縮氣體或壓縮氣體與霧化的補胎膠液的混合物的流向,充氣裝置的壓氣口5輸出的壓縮氣體依次通過補胎膠瓶1的輸入接口2、閥腔11側壁上的進氣口12、第二連通室18進入到補胎膠瓶1中補胎膠液液面以上的空間,補胎膠液受到壓縮氣體作用的壓力從吸液管24進入到第四連通室20并產生霧化,然后通過補胎膠瓶1的輸出接口3進入到汽車輪胎中從而對汽車輪胎進行補胎作業;單獨進行充氣作業時,請參考圖4,將閥芯14從圖4中的狀態旋轉至閥腔11側壁上的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對準第一連通室17和第三連通室19,這樣,如圖3所示,圖中的從補胎膠瓶1的輸入接口2至輸出接口3的箭頭序列表示壓縮氣體的流向,從充氣裝置的壓氣口5輸出的壓縮氣體就依次通過補胎膠瓶1的輸入接口2、閥腔11側壁上的進氣口12、閥芯14上的連通孔道21、閥腔11側壁上的出氣口13、補胎膠瓶1上的輸出接口3充入到汽車輪胎中從而為汽車輪胎實施充氣作業。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連通室17、第二連通室18、第三連通室19和第四連通室20繞閥芯14的旋轉軸線旋轉對稱。這樣,需要將補胎充氣裝置從補胎充氣作業切換至單獨充氣作業時,將閥芯14旋轉90度即可。因為第一連通室17、第二連通室18、第三連通室19和第四連通室20的開口面積較大,旋轉閥芯14時,能夠便于使所述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連通第一連通室17和第三連通室19,或使所述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連通第二連通室18和第四連通室20。這就降低了閥芯14旋轉的位置精度要求,便于閥芯14和閥座6的加工制造。
如圖4所示,優選地,所述閥腔11為圓柱形,所述閥芯14包括圓柱形的芯柱15,所述芯柱15的直徑小于閥腔11的直徑,芯柱15的上下兩端設有與閥腔11旋轉密封配合密封頭(圖中未標出),芯柱15的外側面上設有四個密封隔板16,所述第一連通室17、第二連通室18、第三連通室19和第四連通室20由所述的四個密封隔板16分隔而成,所述密封隔板16與閥腔11內壁滑動密封配合。優選地,四個密封隔板16繞芯柱15旋轉對稱。這樣,在芯柱15的上下兩端的密封頭與四個密封隔板16之間就形成了第一連通室17、第二連通室18、第三連通室19和第四連通室20,如圖4所示,第一連通室17、第二連通室18、第三連通室19和第四連通室20的截面呈圓弧形。可以在芯柱15中沿軸向設置壓氣通道22和吸液通道23,所述第二連通室18與壓氣通道22連通,所述吸液管24與吸液通道23連通,這樣,在進行充氣補胎作業時,將閥芯14旋轉至所述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對準第二連通室18和第四連通室20,從充氣裝置的壓氣口5輸出的壓縮氣體就能依次通過補胎膠瓶1的輸入接口2、閥腔11側壁上的進氣口12、第二連通室18進入到補胎膠瓶1中補胎膠液液面以上的空間,補胎膠液受到壓縮氣體作用的壓力后就能夠從吸液管24進入到第四連通室20并產生霧化,然后再通過補胎膠瓶1的輸出接口3進入到汽車輪胎中從而對汽車輪胎進行補胎作業。如圖4所示,可以將芯柱15設置成中空的形式,并在芯柱15中間設置一隔板將芯柱15的中空管腔分隔成壓氣通道22和吸液通道23,在第二連通室18與壓氣通道22之間、第四連通室20與吸液通道23之間分別設置連通孔。如圖4所示,優選地,補胎膠瓶1上的輸入接口2和輸出接口3均為一段圓孔,所述輸入接口2與輸出接口3不同軸地設置,即輸入接口2與輸出接口3的軸線不重合,在進行充氣補胎作業之后,閥芯14上的連通孔道21與閥座6上的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連接處可能殘存有膠液,由于所述輸入接口2與輸出接口3不同軸地設置,將閥芯14旋轉至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分別對準第一連通室17和第三連通室19時,閥芯14上的連通孔道21與閥座6上的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連接處就不是平滑過渡,開啟充氣裝置,壓縮氣體經過連通孔道21與閥座6上的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連接處就容易產生紊流或者湍流,從而能夠將連通孔道21與閥座6上的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連接處的殘留的補胎膠液霧化并吹出。
如圖5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中,所述第一連通室(17)、第二連通室(18)、第三連通室(19)和第四連通室(20)內設置有密封墊(26),第一連通室(17)和第三連通室(19)內的密封墊(26)上分別設有與所述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相對應的連通孔(圖中未標示);第二連通室(18)和第四連通室(20)內的密封墊(26)上分別設有與所述進氣口(12)和出氣口(13)相對應的連通孔。各密封墊之間設有密封隔板16,這樣,在旋轉閥芯時,各密封墊由各密封隔板限制在各連通室內,各密封墊與閥腔內壁摩擦時不易產生變形而致損壞,而且,由于在相鄰的兩個連通室內填充有密封墊,相鄰的兩個連通室之間的密封性能更好,在進行充氣補胎作業時或者充氣作業時,相鄰的兩個連通室不會發生串氣現象。
為了便于操作閥芯14,可以在閥座6的上端設有一連接盤7,連接盤7的中間設有通孔,如圖6所示,所述閥芯14的上端連接一旋鈕10,旋鈕10的下表面位于連接盤7的上表面上方,連接盤7上設有圓弧形的限位槽8,所述旋鈕10的下表面設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插在限位槽8中。當旋轉閥芯14時,閥芯14上的限位柱9與限位槽8的一端抵觸時,閥芯14切換至充氣補胎作業狀態,閥芯14上的限位柱9與限位槽8的另一端抵觸時,閥芯14切換至單獨充氣作業狀態。
如圖1所示,所述充氣裝置可以是充氣泵4,充氣泵4由電機25驅動而產生壓縮氣體;在補胎膠瓶1的輸出接口3上還可以連接一個充氣管,在充氣管的末端設有與輪胎的充氣嘴連接的接頭。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整體式充氣補胎裝置還具有殼體,可以將充氣泵4、補胎膠瓶1和電機25均容納在所述殼體中。這樣,整個充氣補胎裝置均由殼體容納,便于存放和攜帶。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