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顆粒進料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EPS顆粒輔助進料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定量給料裝置主要采用各種振動送料機、皮帶輸送機、螺旋式給料機、多頭電腦組合秤等。EPS發泡行業中,多數廠家采用按料倉容積或投放時間來進行投料的方式控制EPS發泡塑料的密度,所以EPS發泡時需要精確精料,現有的進料系統要么精度低,誤差大,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要么操作復雜、維護成本高,容易出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EPS顆粒輔助進料系統,其結構簡單,方便維護,實現精確進料且進料精度可以調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口、漏斗、計量箱、擋料門、出料口、設置于漏斗外部的步進電機、設置于漏斗內部的預存箱、與步進電機輸出軸相連的料鏟以及設置在計量箱上的重量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料鏟包括連桿以及反向設置于連桿兩端的鏟板,所述漏斗設置維護門。
進一步地,所述計量箱設置有氣管。
進一步地,所述EPS顆粒輔助進料系統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與重量傳感器以及步進電機電相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公開了一種EPS顆粒輔助進料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口、漏斗、計量箱、擋料門以及出料口,所述漏斗里設置預存箱以及料鏟,所述計量箱上設置重量傳感器。本發明結構簡單,方便維護,實現EPS顆粒物料的精確進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A-A的結構示意圖;
圖3位B-B的結構圖;
圖中:1-進料口、2-漏斗、3-計量箱、4-出料口、5-擋料門、6-重量傳感器、7-控制器、21-預存箱、22-料鏟、23-步進電機、24-維護門、31-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EPS顆粒輔助進料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口1、漏斗2、計量箱3、擋料門5、出料口4、設置于漏斗2外部的步進電機23、設置于漏斗2內部的預存箱21、與步進電機23輸出軸相連的料鏟22以及設置在計量箱3上的重量傳感器6。EPS泡沫顆粒通過進料口1進入預存箱21,當預存箱21中裝滿EPS泡沫顆粒時,EPS泡沫顆粒溢出預存箱21通過漏斗2進入計量箱3,當重量接近預定重量時,進料口1停止進料。步進電機23控制料鏟22鏟料將少量EPS泡沫顆粒由預存箱21鏟至計量箱3,直到計量箱3里的泡沫顆粒重量達到預定值。擋料門5打開,EPS泡沫顆粒進入出料口4,完成EPS泡沫顆粒的進料工作。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料鏟22包括連桿以及反向設置于連桿兩端的鏟板,所述漏斗2設置維護門24。由于最后計量箱3中的物料全由料鏟22供給,料鏟22每次供給后,重量傳感器6返回一個重量值,若返回的重量值小于需要進料的重量,料鏟22繼續鏟料。直到重量傳感器6的重量值等于需要進料的重量。這時最后一次進料即為誤差,通過更換不同容積的料鏟22可以實現對精度大小的調節,滿足不同的生產需求。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計量箱3設置有氣管31。擋料門5打開后,氣管31開始對擋料門5吹氣,防止有顆粒粘貼在擋料門5內壁上,影響進料精度。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EPS顆粒輔助進料系統還包括控制器7,控制器7與重量傳感器6以及步進電機23電相連。控制器7用以控制整個EPS顆粒輔助進料系統運行。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子、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EPS發泡時,需要進料100kg,事先在控制器7上設置目標重量100kg,進料口1關閉重量99kg,設定料鏟22的容積,使料鏟22一次鏟料5g。打開進料口1開始進料,當重量傳感器6顯示物料重量為99kg,后關閉進料口1。由于進料口1在關閉過程中依然會有物料通過增加計量箱3的重量。當進料口1完全關閉后,重量傳感器6返回物料的準確重量,控制器7根據重量傳感器6返回的物料準確重量,控制料鏟22鏟料。如返回重量為99.47kg,控制器7控制料鏟22鏟料530g,即鏟料106下。打開擋料板5,物料進入出料口4,完成進料。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