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輸送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乘客輸送機。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在自動扶梯、移動步行道等乘客輸送機中,為了檢測有無乘客或有無乘客摔倒的狀況,在設置有乘客輸送機的建筑物的天花板表面設置監視用攝像頭,基于該攝像頭拍攝的圖像來確認乘客的狀態。
[0003]作為自動扶梯的遙控系統的現有技術,公開了日本國特許公開H11-21059A號公報,并且關于用于監視運送乘客等運送物的乘客用輸送機的情況的乘客用輸送機監視裝置、以及包含該裝置的乘客用輸送機系統的現有技術文獻,公開了日本國特許公開2010-168126A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如果是如上述所示的在建筑物的天花板表面安裝攝像頭的結構,存在著設置時需要花費大量人工的安裝工程的問題。
[0005]因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鑒于上述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須在建筑物上進行安裝工程、并且能夠設置監視用攝像頭的乘客輸送機。
[0006]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具有如下所示的特征。
[0007]優選地,一種乘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進的梯級;左右一對欄桿,其垂直設置在所述梯級的左右兩側;扶手蓋板,其設置在所述欄桿的上端;扶手帶,其與所述梯級同步行進,并且沿著所述扶手蓋板行進;攝影開口部,其設置在所述梯級側的所述扶手蓋板上;以及,監視用攝像頭,其設置在所述扶手蓋板的內部,從所述攝影開口部進行攝影。
[0008]優選地,所述攝影開口部形成在所述扶手蓋板的內側部,所述攝像頭配置為相對所述梯級的行進方向傾斜。
[0009]優選地,所述攝像頭被收納在所述扶手蓋板的所述內側部與所述欄桿之間。
[0010]優選地,所述攝像頭對所述梯級的出入口的方向進行攝影。
[0011]優選地,所述攝像頭對一側的所述出入口與另一側的出入口之間的空間進行攝影。
[0012]優選地,所述攝像頭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右一對扶手蓋板的相對的位置上。
[0013]優選地,所述攝像頭設置在左右一對所述扶手蓋板中的任一側。
[0014]優選地,所述乘客輸送機的控制部從所述攝像頭攝取的動畫中檢測有無乘客。
[0015]優選地,所述乘客輸送機的控制部從所述攝像頭攝取的動畫中檢測有無乘客摔倒。
[0016]優選地,所述乘客輸送機為自動扶梯或者移動步行道。
[0017]根據本實施方式的乘客輸送機,由于監視用攝像頭設置在扶手蓋板的內部,因而可以同時設置監視用攝像頭和自動扶梯,而無須在建筑物上進行安裝工程。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自動扶梯的側視圖。
[0019]圖2是自動扶梯的平面圖。
[0020]圖3是扶手蓋板的放大縱截面圖。
[0021]圖4是圖3中沿A-A線的截面圖。
[0022]圖5是從扶手蓋板的內側看的側視圖。
[0023]圖6是自動扶梯的框圖。
[0024]圖7是第一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25]圖8是第二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26]圖9是第二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基于圖1至圖9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自動扶梯10。
[0028](I)自動扶梯10
[0029]基于圖1來說明自動扶梯10的結構。圖1是從側面看自動扶梯的示意圖。
[0030]桁架12作為自動扶梯10的框架,橫跨建筑物I的上層和下層,并且利用支承角2、3來支承。
[0031]在位于桁架12的上端的上層側的機房14內設置有使梯級30行進驅動裝置18。該驅動裝置18包含由感應電動機(induct1n motor)構成的馬達20、減速機、安裝在該減速機的輸出軸上的輸出鏈齒輪、以及使該輸出鏈齒輪驅動的驅動鏈22和馬達20的旋轉停止并且保持停止狀態的盤型制動器。該驅動鏈22使驅動鏈齒輪24旋轉。另外,在上層側的機房14內部設置有控制部50,該控制部50通過變相裝置64對馬達20進行變相控制。
[0032]在位于桁架12的下端的下層側的機房16內設置有隨動鏈齒輪輪26。在上層側的驅動鏈齒輪24與下層側的隨動鏈齒輪26之間,掛搭左右一對環狀梯級鏈28、28。在左右一對環狀梯級鏈28、28上以相等間隔安裝有多個梯級30。梯級30的車輪301在固定于桁架12上的未圖示的導軌上行進,車輪302在固定于桁架12的導軌25上行進。
[0033]在桁架12的左右兩側,S卩,在行進的梯級30的左右兩側,垂直設置有左右一對欄桿36、36。該欄桿36的上部設置有扶手蓋板361,在扶手蓋板361的上端部設置扶手導軌362,扶手帶38沿著該扶手導軌362與梯級30同步行進。后文將詳細說明該扶手蓋板361。
[0034]在欄桿36的上層側的正面下部設置有上層側的正面護裙板40,在下層側的正面下部設置有下層側的正面護裙板42,作為扶手帶38的出入口的入口部46、48分別從正面護裙板40、42突出。在欄桿36的側面下部設置有護裙板44,梯級30在左右一對護裙板44、44之間行進。上下層的護裙板44的內側面上分別設置有操作盤52、56以及揚聲器54、58。
[0035]作為位于上層側的左右一對護裙板44、44之間的出入口,上層側的乘降板32水平設置在機房14的天花板表面上。作為位于下層側的左右一對護裙板44、44之間的出入口,下層側的乘降板34水平設置在機房16的天花板表面上。上層側的乘降板32的前端設置有梳齒狀的梳齒60,該梯級30侵入該梳齒60。另外,下層側的乘降板34的前端也設置有梳齒狀的梳齒62。
[0036](2)扶手蓋板361的結構
[0037]然后,基于圖2至圖5說明扶手蓋板361的結構。
[0038]如圖3所示,在由垂直設置的玻璃板構成的欄桿36的上端部安裝有扶手蓋板361。該扶手蓋板361中,扶手蓋板361的底部363的中央部分沿著梯級30的行進方向向上方膨脹,形成插入突條部367,欄桿36的上部嵌合到該插入突條部367的內側的插入槽364中。內側部365與外側部366從底部363的左右兩側部垂直設置。內側部365位于梯級30側,外側部366位于欄桿36的外側。內側部365與外側部366的上端部分別向左右朝外方向延伸設置,形成扶手導軌362。安裝扶手帶38從上方包圍該扶手導軌362、362并且具有呈C字狀的縱截面。
[0039]如圖3所示,在扶手蓋板361的內側部365與插入突條部367之間的空間內設置有監視用攝像頭68。如圖4所示,該攝像頭68設置為相對梯級30的行進方向傾斜30度并且朝向內側,另外,如圖4與圖5所示,扶手蓋板361的內側部365開設攝影開口部368,從而能夠進行攝影。如圖2所示,該監視用攝像頭68的設置位置為扶手蓋板361的4處位置。具體而言,第一臺、第二臺攝像頭68分別設置在上層側的出入口附近的左右一對扶手蓋板361上,如圖2所示,攝影方向設定為位于上層與下層之間的傾斜的欄桿36上。另外,第三臺攝像頭68設置在位于上層側的出入口附近的一側的扶手蓋板361上,攝影方向設定為朝向上層側的出入口。而且,第四臺攝像頭68設置在位于下層側的出入口附近的另一側的扶手蓋板361上,攝影方向設定為朝向下層側的出入口。
[0040]由此,四臺攝像頭68能夠對上層側的出入口、下層側的出入口、位于上層側的出入口與下層側的出入口之間并且傾斜的欄桿36的部分進行攝影。
[0041 ] (3)自動扶梯10的電氣化結構
[0042]其次,基于圖6的框圖,說明自動扶梯10的電氣化結構。
[0043]微型處理器構成的控制部50連接有用于對馬達20進行變相控制的變相裝置64,另外,連接有安全裝置66、操作盤52、56、揚聲器54、58,還連接有4臺監視用攝像頭68。
[0044]4臺攝像頭68分別對上述說明的攝影方向的動畫進行攝影,并且輸出至控制部50。控制部50基于4臺攝像頭68拍攝的動畫圖像,判斷自動扶梯10上是否有乘客乘用。該判斷方法例如對自動扶梯10上沒有乘客乘用狀態的基準圖像與每幀當前動畫圖像中的一個圖像進行比較,關于比較的每幀圖像,如果相對于基準圖像存在變更區域,則判斷為有乘客存在。另外,控制部50在每幀圖像中從一側的出入口至另一側的出入口追蹤該乘客對應的變化區域,當η幀圖像中存在該追蹤區域,而在n+1幀圖像中,該追蹤區域突然消失的情況下,判斷乘客摔倒。
[0045]安全裝置66為設置在護裙板44上的護裙板夾裹檢測裝置、入口部46、48上設置的入口部夾裹檢測裝置、導軌25上設置的梯級浮起檢測裝置、緊急停止按鈕等。所謂護裙板夾裹檢測裝置是指用于檢測護裙板44與梯級30之間包夾異物(例如衣服、行李)的情況的裝置,入口部夾裹檢測裝置是指扶手帶38牽引的入口部46或入口部48中同時吸入異物(例如乘客的手或行李)時的檢測裝置。
[0046](4)第一控制方法
[0047]基于圖7的流程圖說明在具有上述結構的自動扶梯10中控制部50監視乘客的第一控制方法。
[0048]在步驟SI中,控制部50進行控制,使馬達20旋轉,從而使自動扶梯10開始運轉,進入步驟S2。
[0049]在步驟S2中,控制部50進行控制,基于4臺攝像頭68拍攝的動畫圖像,判斷自動扶梯10上是否有乘客乘用。然后,進入步驟S3。
[0050]在步驟S3中,控制部50進行控制,基于來自攝像頭68的全部動畫圖像進行判斷,當自動扶梯10上沒有乘客乘用時,進入步驟S4(是的情況),當有乘客乘用的時候,返回步驟S2(否的情況)。
[0051 ]在步驟S4中,控制部50進行控制,判斷是否超過自動扶梯10的運轉結束時刻(例如,晚上8點00分),如果超過則進入步驟S8(是的情況),如果沒有超過則進入步驟S5(否的情況)。運轉結束時刻對應設置自動扶梯10的商場或超市的打烊時間。
[0052]在步驟S5中,控制部50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