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化行業衛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放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當前由于越來越多的人因使用有污染的日化產品而導致各種不良刺激和反應,嚴重者可能會產生并發疾病,因此相關部門對生產和儲存日化產品的容器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多數容器都要具備CIP (Cleaning In Place,就地清洗)的能力,即在不拆分任何設備的情況下,利用內置清洗裝置清洗內部環境,從而確保容器內部潔凈無污染。目前,大多數容器都會設有放空裝置,其原理就是在容器頂端設置一個放空口,這一放空口上通常會連有一個180度彎頭,彎頭的開口朝外向下,并與外界空氣相通,用于容器進行清洗時放空氣體。這一設計方案最大的缺點就是當容器內部進行CIP清洗時,與放空口相連的彎頭內部的通道由于長度過長,使得清洗裝置的噴射壓力較小時,清潔液體無法流入彎頭內部通道的最高部。另外,當清洗裝置的噴射壓力較大時,清潔液體很容易通過彎頭開口流出到容器外。這不僅使得清潔液體容易灑到容器外部導致外部潔凈環境遭到破壞,還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傳統設計方案中,容器的放空裝置上沒有加裝足夠的保護措施,可能使得大顆粒粉塵、飛蟲等通過彎頭的開口進入放空口,從而進入容器內部,污染內部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放空裝置,使得放空裝置在容器的清洗過程中,可以有效排放容器內的空氣,防止液體從容器口部噴射到外部環境中造成污染,同時還能克服無法清洗放空裝置自身的缺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放空裝置,安裝在容器上,用于放空容器,該放空裝置包含:與容器的口部連接的屏蔽管和位于屏蔽管之上的端帽,屏蔽管的外徑小于端帽的內徑,屏蔽管距離口部較遠端的管徑大于屏蔽管距離口部較近端的管徑。
[0004]放空裝置還包含:設置在端帽內的折流管,且折流管的一端和端帽連接,另一端插入屏蔽管內。屏蔽管距離口部較近端與折流管之間相互隔開構成能夠讓氣體進入屏蔽管中的第一氣體進口,屏蔽管距離口部較遠端與折流管之間構成能夠讓氣體排出屏蔽管外的氣體出口。而屏蔽管的管壁構成用于引導液體從第一氣體進口流回容器內的引流部。
[0005]屏蔽管的管壁與折流管的管壁之間相互隔開,且屏蔽管的管壁與折流管的管壁之間構成氣體通道,氣體從第一氣體進口進入氣體通道后,從氣體出口排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通過對放空裝置結構的重新設計,使得放空裝置既可以有效排放空氣,又可以防止CIP時液體從容器口部噴出。
[0006]另外,屏蔽管至少有一部分的管徑從距離口部較遠端向著距離口部較近端的方向逐步縮小,形成錐狀管壁。這可以使得液體沿著管壁做螺旋式下降運動,最終通過引流部上管壁的徑向和軸向快速回流至容器內。
[0007]另外,放空裝置還包括截流管,截流管與端帽連接,截流管至少有部分位于折流管與屏蔽管之間。這可以避免CIP過程中從第一進氣口進入氣體通道的氣體與從第一進氣口中流回容器內的液體發生對沖。
[0008]另外,折流管上開設有第二氣體進口,第二氣體進口用于讓氣體和液體進入截流管中,截流管遮住第二氣體進口。截流管用于阻擋通過第二氣體進口進入氣體通道的液體。這使得氣體在容器中通過放空裝置放空的過程中,氣體和液體的流向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0009]另外,液體從第二氣體進口進入氣體通道,經截流管阻擋后,沿引流部通過第一氣體進口回到容器內,氣體從第二氣體進口進入氣體通道后,從氣體出口排出。這使得在上述運動過程中氣體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并在氣體通道內擴散。由于剛分離出來的氣體在氣體通道中不斷積聚,使得氣體通道內的氣體壓強會大于外界氣壓,氣體通道內的氣體會通過透氣孔排放到外部空氣中,從而保持內外氣壓的平衡,很好的實現了容器的放空。
[0010]另外,截流管背離端帽的一端朝向屏蔽管管壁的一側彎折形成彎折部,彎折部用于攔截在氣體通道內濺起的液體。這可以避免濺起的液體通過端帽內的氣體通道從氣體出口濺出容器外。
[0011]另外,端帽還包括帽體和支撐板,帽體通過支撐板連接容器的口部。這種設計使得放空裝置的拆解和清潔更簡單。能夠保證折流管和屏蔽管之間預留的空間,相對于將放空裝置采用將帽體與容器口部焊接連為一體的方式而言,提升了放空裝置的可靠性。
[0012]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板上預留有透氣孔。將透氣孔設于支撐板上具有更好的防塵效果。
[0013]另外,透氣孔上還設有防蟲網。防蟲網可以防止飛蟲或大顆粒異物進入容器。
[0014]另外,防蟲網的孔徑為40目。這是綜合考慮的常見的飛蟲體積和裝置的放空、防塵需求。
[0015]另外,放空裝置還包括配對接頭,屏蔽管通過配對接頭與容器的口部連接。這使得操作人員得以對端帽和屏蔽管進行快速拆解。
[0016]另外,配對接頭與容器口部的連接部位設有密封圈。這可以有效防止液體從帽體中流到外部導致的對外部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放空裝置的正視剖面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放空裝置的正視剖面截面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放空裝置的正視剖面示意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放空裝置在A-A面的俯視剖面示意圖。
[0021]其中,各個附圖標記分別為:
[0022]1容器口部、3端帽、5折流管、7屏蔽管、9第一氣體進口、11氣體出口、13、截流管、15第二氣體進口、17支撐板、19防蟲網、21配對接頭、23密封圈、25、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0024]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放空裝置,安裝在容器上,用于放空容器,參見圖1所示,該放空裝置包含:與容器的口部1連接的屏蔽管7和位于屏蔽管7之上的端帽3,屏蔽管7的外徑小于端帽3的內徑,屏蔽管7距離口部1較遠端的管徑大于屏蔽管7距離口部1較近端的管徑。此外,該放空裝置還包含:設置在端帽3內的折流管5,且折流管5的一端和端帽3連接,另一端插入屏蔽管7內。屏蔽管7距離口部1較近端與折流管5之間相互隔開構成能夠讓氣體進入屏蔽管7中的第一氣體進口 9,屏蔽管7距離口部1較遠端與折流管5之間構成能夠讓氣體排出屏蔽管7外的氣體出口 11,而屏蔽管7的管壁構成用于引導液體從第一氣體進口 9流回容器內的引流部。屏蔽管7的管壁與折流管5的管壁之間相互隔開,且屏蔽管7的管壁與折流管5的管壁之間構成氣體通道,氣體從第一氣體進口 9進入氣體通道后,從氣體出口 11排出。
[0025]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折流管5的一端和端帽3連接,另一端插入屏蔽管7,在插入的折流管5與屏蔽管7的管壁之間是相互隔開的,使得折流管5與屏蔽管7的管壁之間的空間通道構成了第一氣體進口 9。
[0026]當進行CIP清洗時,在清洗裝置的帶動下,清洗液體挾帶著氣體在容器內沖洗,并不斷改變沖洗方向。當沖洗到放空口位置時,氣體可以從第一氣體進口 9進入到氣體通道中,并被排放出去。液體則在沿著折流管5管壁上升的過程中受到折流管5管壁的阻擋回流至容器中。
[0027]其中,有極少部分的液體會從第一進氣口沖入氣體通道,然而由于屏蔽管7距離口部1較遠端的管徑大于屏蔽管7距離口部1較近端,使得這部分的液體被屏蔽管7阻擋,從第一氣體進口 9折返流回容器內。
[0028]在本實施方式中,屏蔽管7至少有一部分的管徑從距離口部1較遠端向著距離口部1較近端的方向逐步縮小,形成錐狀管壁。為了便于進一步的分析說明,本實施方式中假設液體為理想流體,并假設屏蔽管7自身的徑向呈圓周或近似圓周均勻分布的特性,并對理想流體中的液滴進行受力分析來反映整體液體的運動狀況,當然屏蔽管7可以是方形等管道形狀,但是由于屏蔽管7具有管道結構的特征,其液體的運動狀況也近似符合以下運動規律:在本實施方式中,當這部分液滴流入到氣體通道中時,其動能不斷減少,勢能不斷增加主要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在初始上升階段,由于液滴的速度較大,液滴受自身重力和管壁的支持力的共同作用,其共同作用產生的合力提供的向心力不足以維持液滴進行圓周運動,而是沿著管壁做螺旋式上升運動。液滴在不斷運動上升的過程中,液滴的動能大部分逐漸的轉化為勢能,少部分克服摩擦力做功轉化為內能,因此液滴的速度不斷的降低的速度隨著運動過程中的消耗,動能降低,勢能增加,直至某一刻液滴的速度為零,液滴所在液面達到靜止狀態,此時液滴上升至最高水平面,勢能最大;在下降階段期間,由于液滴受自身重力的影響,勢能開始逐漸轉為動能,但此時動能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