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屬于自動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倉儲系統采用人工方式存取貨物,叉車司機駕駛叉車駛入貨架巷道內,由于巷道空間狹小,叉車難以在其中靈活行駛。為了減小叉車碰撞導軌的可能性,單條貨架不允許過長。這些不足嚴重制約了貨物的存取效率和倉庫的空間利用率。
[0003]自動化倉儲系統中經常采用巷道堆垛機,其是一種在高層貨架的狹窄巷道內來回穿梭運行、進行存取作業的起重機,可將位于巷道口的貨物存入貨格,或者將貨格內的貨物取出并運送到巷道口。巷道堆垛機的立柱高度與貨架高度成正比,高層貨架使得巷道堆垛機的高度過高、結構龐大笨重、行走靈活性和穩定性較差,只適合于批量大、品種少、周轉箱箱體規格基本一致、周轉慢的簡單存儲模式。另一方面,包括多排貨架的高架倉庫一般使用多臺堆垛機或者使用轉彎巷道及轉彎堆垛機,于是每兩排貨架之間就需設置一條巷道,不僅造成存儲空間的嚴重浪費,而且輸送設備成本增加、系統協調控制復雜,工作效率較低。
[0004]隨著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等商業模式的發展,貨物存取逐漸向批量小、品種多、周轉快的柔性倉儲模式轉變。現有有軌直線運行式穿梭車因其比巷道堆垛機具有更好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自動化倉儲系統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然而現有有軌穿梭車一般只具有一個儲物倉,不適應批量小、品種多的柔性倉儲模式。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
[0006]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包括車架、設于車架底部的導向輪,還包括控制裝置、RFID傳感器、定位傳感器、供電系統和用于驅動導向輪運轉的驅動裝置;所述供電系統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RFID傳感器、定位傳感器和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RFID傳感器、定位傳感器、驅動裝置分別與控制裝置信號連接;所述車架上設有前儲物倉和后儲物倉,車架的底部設有與貨架相對應設置的行車軌道;所述行車軌道上布置有:用于存儲貨物信息的RFID標簽和用于停車定位的定位點;所述RFID傳感器安裝于車架的底部兩端,與RFID標簽相對應設置;所述定位傳感器安裝于車架的底部中心,與所述定位點相對應設置。
[0007]所述前儲物倉由設置在車架前端的端部凸形框架和設置在車架中部的中間凸形框架組成,所述后儲物倉由設置在車架后端的端部凸形框架和所述中間凸形框架組成。
[0008]所述中間凸形框架分為上層框架、中層框架和下層框架,所述控制裝置、供電系統和定位傳感器對應安裝于上層框架、中層框架和下層框架內。
[0009]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主動帶輪、從動帶輪、連接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的同步帶和分別連接有導向輪的前驅動軸、后驅動軸;所述主動帶輪與前驅動軸相對固定連接,所述從動帶輪與后驅動軸相對固定連接;
[0010]前驅動軸、后驅動軸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座支撐于所述車架上;
[0011 ] 驅動電機固定于車架上,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主動齒輪,前驅動軸的中部安裝有被動齒輪,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嚙合。
[0012]所述導向輪由大直徑主輪及對稱固連在大直徑主輪兩側的兩個同軸小直徑翼輪組成,并通過鍵與相應的驅動軸固定連接。
[0013]所述行車軌道包括兩條相互平行的凹槽形地軌和設于兩凹槽形地軌之間的承載軌道面,凹槽形地軌與所述導向輪相匹配設置。
[0014]所述RFID傳感器在車架的前后兩端各設有一個,RFID傳感器的信號發射端口垂直指向地面。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能夠充分利用倉庫空間,提高倉庫空間利用率,具有運轉靈活、穩定性強的優點,能夠適應批量小、品種多的柔性倉儲模式;采用RFID傳感器、配合RFID標簽及定位傳感器、定位點,實現貨物存取自動化,顯著提高了貨物存取效率。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的正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導向輪在行車軌道上的運行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針對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在貨物存取工位點布局的俯視圖。
[0020]圖中:0_有軌輸送車;1-車架;IA-前儲物倉;IB-后前儲物倉;2_驅動電機;3-主動齒輪;4_被動齒輪;5_前驅動軸;14_后驅動軸;6_導向輪;8_軸承座;10_主動帶輪;12-同步帶;19-從動帶輪;21、22-RFID傳感器;23_控制裝置;24_供電系統;25_定位傳感器;99_行車軌道,100-凹槽形地軌;103-承載軌道面;116-儲物方格;117-儲物箱;118-RFID標簽;119-定位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22]如圖1~3所示,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包括車架1、設于車架I底部的導向輪6,導向輪6設置有4個,對稱安裝在車架I的底部四周,導向輪6由大直徑主輪及對稱固連在大直徑主輪兩側的兩個同軸小直徑翼輪組成,并通過鍵與相應的驅動軸固定連接。
[0023]車架I呈“山”字形框架結構,具有兩個端部凸形框架和一個中間凸形框架,設置在車架I前端的端部凸形框架和設置在車架I中部的中間凸形框架形成前儲物倉1A,設置在車架I后端的端部凸形框架和前述的中間凸形框架形成后儲物倉1B。前儲物倉IA和后儲物倉IB用于放置尺寸標準的儲物箱117。中間凸形框架分為上層框架、中層框架和下層框架,控制裝置23、供電系統24和定位傳感器25對應安裝于上層框架、中層框架和下層框架內。
[0024]供電系統24分別與控制裝置23、RFID傳感器、定位傳感器25和驅動裝置電連接,用于給各部件供電。
[0025]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2、主動帶輪10、從動帶輪19、同步帶12和分別連接有導向輪6的前驅動軸5、后驅動軸14。主動帶輪10與前驅動軸5鍵連接,從動帶輪19與后驅動軸14鍵連接,同步帶12連接主動帶輪10和從動帶輪19,從而將前驅動軸5的運動傳遞給后驅動軸14。前驅動軸5、后驅動軸14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座8支撐于車架I上。驅動電機2通過L形支架固定于車架I的前端橫梁上,驅動電機2的輸出軸通過鍵連接主動齒輪3,前驅動軸5的中部通過鍵安裝有被動齒輪4,主動齒輪3與被動齒輪4嚙合,從而將驅動電機2的運動傳遞給前驅動軸5。基于RFID雙倉有軌輸送車的傳動關系為:由驅動電機2通過齒輪副帶動前驅動軸5,再通過同步帶12帶動后驅動軸14,同步驅動四個導向輪6。
[0026]行車軌道99與貨架相對應設置,包括兩條相互平行的凹槽形地軌100和設于兩凹槽形地軌100之間的承載軌道面103,凹槽形地軌100與導向輪6相匹配設置,用于嵌入導向輪6的大直徑主輪。大直徑主輪的兩端面與地軌側面接觸,主輪的外圓面與地軌槽底不接觸,因此,嵌入凹槽形地軌100的大直徑主輪可限制導向輪6沿側向上的運動。導向輪6的翼輪的外圓面與承載軌道面103接觸,在滾動過程中承受有軌輸送車O的載荷。
[0027]行車軌道99上布置有:用于存儲貨物信息的RFID標簽118和用于停車定位的定位點119。RFID傳感器在車架I的前后兩端各設有一個,位于車架I前端的RFID傳感器21安裝在前方的端部凸形框架的底部橫梁中部,相應的位于車架I后端的RFID傳感器22安裝在后方的端部凸形框架的底部橫梁中部,RFID傳感器21、22的信號發射端口垂直指向地面。RFID傳感器與RFID標簽118相對應設置;定位傳感器25安裝于車架I的底部中心,與定位點119相對應設置。
[0028]RFID傳感器、定位傳感器25、驅動裝置分別與控制裝置23信號連接,控制裝置23通過RFID傳感器讀取標記貨物存取工位點的RFID標簽118的工位信息,通過定位傳感器25識別表示貨物存取工位點位置的定位點119的位置信息,通過驅動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