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漁網機線盤用全自動繞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漁網機線盤繞線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漁網機線盤用全自動繞線機。
【背景技術】
[0002]中國漁業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期和近年來的調整整頓,步入了一個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階段,水產養殖的質量與效益、遠洋漁業發展質量均明顯提高,漁業在政府的有力調節下健康可持續發展。漁網是漁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而繞滿漁網線的漁網機線盤則是制造漁網的原材料。傳統漁網機線盤的盤繞先由人工纏繞幾圈進行“引路”后,再放在繞線機上由機器進行盤繞,線盤纏繞滿后,由人工手動剪斷,一個盤繞動作完成后,再重復上述動作,需要人工不斷重復機械式的操作。由此可見,傳統這種繞線方式雖然采用半自動化生產方式,但對人工的依賴性依然很大,操作方式相對落后,費工費時,嚴重浪費人力資源,生產效率也很低。此外,傳統繞線機只能繞規格單一的魚線,魚線的線長也是固定的,不能對線長進行改變,適用范圍非常局限,通用性很差,需要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配置不同的繞線機,生產麻煩,生產成本也很高。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漁網機線盤用全自動繞線機,用于解決傳統漁網機線盤繞線機智能性差、人工依賴性大、通用性差以及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漁網機線盤用全自動繞線機,包括支撐平臺,所述支撐平臺兩側分別設有自動上料機構和自動下料機構,所述支撐平臺上支撐設有引線機構、繞線機構、吸線盤機械手機構、單片機控制器以及人機交互界面;
[0006]所述引線機構包括引線裝置、張力控制器、壓線機構和剪線機構,所述壓線機構與四號氣缸相連,所述剪線機構與五號氣缸相連,所述壓線機構、剪線機構固定設置在上線轉盤上;
[0007]所述繞線機構包括主軸電機、上線電機以及行程開關,主軸電機通過主軸與主轉盤傳動連接,所述主轉盤外套有上線轉盤,上線轉盤與上線電機傳動連接;
[0008]所述吸線盤機械手機構包括一號機械手、二號機械手,所述一號機械手和二號機械手呈固定夾角Θ與擺臂固定連接,并通過擺臂支承在支撐平臺上,所述擺臂與三號氣缸相連,所述一號機械手上設有一號吸線盤、定位盤,所述定位盤固定設置在一號機械手上,所述一號吸線盤通過一號氣缸與一號機械手相連,所述二號機械手上設有二號吸線盤,二號吸線盤通過二號氣缸與二號機械手相連;
[0009]所述單片機控制器均與引線機構、繞線機構、吸線盤機械手機構、人機交互界面電信號連接。
[0010]所述上線轉盤內側一周開設有光滑凹槽,所述光滑凹槽內卡有若干小軸承,所述小軸承通過螺栓與支撐平臺固定連接。
[0011]所述引線機構還設有計數器。
[0012]所述剪線機構包括上刀具、下底座,所述上刀具與五號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下底座設有與上刀具相匹配的刀具凹槽。
[0013]所述壓線機構包括壓線機構主體、上壓片,所述壓線機構主體與剪切機構的下底座固定連接,所述上壓片與四號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四號氣缸活塞桿貫穿設置于壓線機構主體內。
[0014]所述一號機械手和二號機械手之間固定夾角Θ的大小為60°。
[0015]所述上線電機為步進電機。
[0016]所述主軸電機為伺服電機。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發明利用單片機實現漁網機線盤繞線機的智能化控制,全新結構設計以及全自動化智能控制設計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
[0019]2.本發明利用單片機控制氣缸動作,整個設備結構設計反應靈敏,靈活性高;
[0020]3.本發明只需要在人機界面輸入相關參數,即可方便實現不同種類不同長度的魚線的繞線,可任意設置所需規格參數,通用性很強,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在漁網機線盤繞線技術領域具有革新意義;
[0021]4.本發明實用性很強,應用價值很高,可廣泛應用于漁網機線盤繞線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一;
[0023]圖2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二(除引線機構部分);
[0024]圖3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三(除引線機構部分);
[0025]圖4是本發明結構俯視圖;
[0026]圖5是本發明圖2的A處剖面放大圖;
[0027]圖中:1.支撐平臺;2.自動上料機構;3.自動下料機構;4.刀片凹槽;5.下底座;6.上刀具;7.引線裝置;8.張力控制器;9.壓線機構;10.剪切機構;11.壓線機構主體;12.上壓片;13.主軸電機;14.上線電機;15.行程開關;16.主轉盤;17.上線轉盤;18.—號機械手;19.二號機械手;20.擺臂;21.—號吸線盤;22.定位盤;23.二號吸線盤;24.光滑凹槽;25.小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29]一種漁網機線盤用全自動繞線機,包括支撐平臺1,所述支撐平臺I兩側分別設有自動上料機構2和自動下料機構3,所述支撐平臺I上支撐設有引線機構、繞線機構、吸線盤機械手機構、單片機控制器以及人機交互界面;
[0030]所述引線機構包括引線裝置7、張力控制器8、壓線機構9和剪線機構10,所述壓線機構9與四號氣缸相連,所述剪線機構10與五號氣缸相連,所述壓線機構9、剪線機構10固定設置在上線轉盤17上。
[0031]所述繞線機構包括主軸電機13、上線電機14以及行程開關15,主軸電機13通過主軸與主轉盤16傳動連接,所述主轉盤16外套有上線轉盤17,上線轉盤17與上線電機14傳動連接;
[0032]所述吸線盤機械手機構包括一號機械手18、二號機械手19,所述一號機械手18和二號機械手19呈固定夾角Θ與擺臂20固定連接,并通過擺臂20支承在支撐平臺I上,所述擺臂20與三號氣缸相連,所述一號機械手18上設有一號吸線盤21、定位盤22,所述定位盤22固定設置在一號機械手18上,所述一號吸線盤21通過一號氣缸與一號機械手18相連,所述二號機械手19上設有二號吸線盤23,二號吸線盤23通過二號氣缸與二號機械手19相連;
[0033]所述單片機控制器均與引線機構、繞線機構、吸線盤機械手機構、人機交互界面電信號連接。
[0034]所述上線轉盤17內側一周開設有光滑凹槽24,所述光滑凹槽24內卡有若干小軸承25,所述小軸承25通過螺栓與支撐平臺I固定連接。
[0035]所述引線機構還設有計數器。
[0036]所述剪線機構10包括上刀具6、下底座5,所述上刀具6與五號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下底座5設有與上刀具6相匹配的刀具凹槽4。
[0037]所述壓線機構9包括壓線機構主體11、上壓片12,所述壓線機構主體11與剪切機構10的下底座5固定連接,所述上壓片12與四號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四號氣缸活塞桿貫穿設置于壓線機構主體11內。
[0038]所述一號機械手18和二號機械手19之間固定夾角Θ的大小為60°。
[0039]所述上線電機14為步進電機。
[0040]所述主軸電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