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固廢處理環保領域的油泥干化凈化處理過程中的油泥上料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油泥池專用進泥口浸沒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有很多油田油泥處理項目現場,從油泥池向油泥處理裝置上泥,多采用斗式裝卸方式,如采用小型挖掘機從油泥池中挖泥在通過轉臂將油泥卸到處理裝置里。而斗式裝載是開放式裝卸,由于油泥的含液率比較高、流動性強,使得現場油泥拋灑情況嚴重,嚴重影響現場操作環境,并且油泥中的較輕組分會在油泥裝卸過程中揮發出來,導致裝置現場氣味惡臭,影響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揮發出來的輕組分又屬于易燃易爆介質,如果稍有不甚,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
另外,采用斗式裝卸的油泥上料方式屬于間斷性上料,裝卸間隔的變化對后續油泥裝置的運行穩定性帶來很大的影響,專利申請人在前期的項目運行中發現,當油泥上料無法連續穩定時,會造成后續油泥干化凈化處理裝置經常性的堵塞而停機,嚴重地影響整套裝置的連續運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缺陷,進行了有益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油泥池專用進泥口浸沒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油泥池專用進泥口浸沒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由支腳進行安裝固定并與地面呈斜坡狀設置,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出泥口、軸箱、減速機、電機、無軸螺旋、蓋板、U 型殼體、襯板、開放式進泥口、進料端封板和支座,所述支腳通過支座來固定和支撐輸送裝置,所述支座用于支撐和安裝固定U型殼體,所述無軸螺旋安裝在U型殼體內,并且所述無軸螺旋的上端依次通過軸箱、減速機與電機連接,所述電機通過減速機和軸箱帶動無軸螺旋進行正、反旋轉運動,所述襯板設置在U型殼體的內側,用于防止無軸螺旋與U型殼體干磨,延長輸送裝置的使用壽命,所述出泥口設置在無軸螺旋的上端下側位置且與輸送裝置下方的料斗相對,所述開放式進泥口設置在輸送裝置的下端,并且浸沒在油泥池中,使得油泥靠自身重量及流動特性流入帶襯板的U型殼體,并確保油泥在由電機和減速機以及軸箱驅動的無軸螺旋帶動下沿U型殼體向上提升,并最終由出泥口排出裝置落入料斗中;
進一步地,所述蓋板安裝在U型殼體上方,且蓋板與U型殼體共同罩住無軸螺旋,用于防止油泥在輸送過程中飛濺外漏;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端封板安裝在輸送裝置的底部末端并固定在支座上,所述U型殼體、進料端封板和蓋板的下端面共同構成輸送裝置的開放式進泥口,且無軸螺旋下端部分裸露在開放式進泥口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是一款油泥池專用進泥口浸沒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通過獨特的開放式進泥口設計,可使得油泥自動流到螺旋輸送裝置內,將油泥相對密閉、且穩定連續地輸送到下一級油泥干化凈化處理裝置,從而徹底避免了采用斗式上泥方式帶來的裝置穩定性差、操作環境惡劣及安全風險問題。并且當輸送裝置停機時,可將裝置內的大部分油泥推回到油泥池,避免油泥因長期擱置板結而影響裝置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油泥池專用進泥口浸沒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向視圖;
附圖標記:1、出泥口;2、軸箱;3、減速機;4、電機;5、無軸螺旋;6、蓋板;7、U型殼體;8、襯板;9、開放式進泥口;10、進料端封板;11、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整體結構參考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油泥池專用進泥口浸沒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輸送裝置由支腳進行安裝固定并與地面呈斜坡狀設置,包括出泥口1、軸箱2、減速機3、電機4、無軸螺旋5、蓋板6、U型殼體7、襯板8、開放式進泥口 9、進料端封板10、支座11。將輸送裝置的開放式進泥口9浸沒在油泥池中,使得油泥靠自身重量及流動特性流入帶襯板8的U型殼體7,并確保油泥在由電機4和減速機3以及軸箱2驅動的無軸螺旋5帶動下沿U型殼體7向上提升,并最終由出泥口1排出裝置。襯板8用于防止無軸螺旋5與U型殼體7干磨,延長輸送裝置的使用壽命。進料端封板10用于防止油泥在輸送過程中向下流動而影響油泥輸送效率。蓋板6用于防止油泥在輸送過程中飛濺外漏。支座11用于U型殼體的支撐及安裝固定。
該油泥池專用進泥口浸沒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對于含液率高、流動性好的油泥,直接將此下沉式無軸螺旋輸送裝置的開放式進泥口浸沒在油泥池中,使得油泥自動流到螺旋輸送裝置內,再靠轉到的無軸螺旋將油泥相對密閉、且穩定連續地輸送到下一級油泥干化凈化處理裝置,從而徹底避免了采用斗式上泥方式帶來的裝置穩定性差、操作環境惡劣及安全風險問題。當輸送裝置需要停車時,可以利用無軸螺旋反轉將U型殼體內的大部分污泥推回到油泥池,且U型殼體內殘存的油泥同在油泥池內,不會因干化而板結在開放式進泥口附近,避免油泥因長期擱置板結而影響裝置使用。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