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溫輸送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溫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復合材料保溫輸送的加熱系統,通常采用將電加熱管橫向固定在上保溫罩中,由電熱管通電發熱實現對下面網帶上的坯料進行輻射加熱保溫的方式。此加熱系統存在如下缺陷:
(1)加熱升溫效率低,升溫時間長;
(2)坯料上下面受熱不均勻,且下表面與傳輸網帶接觸部分易產生結晶斑,影響制品質量;
(3)上保溫罩的電加熱管固定安裝,不能隨坯料厚度上下調節距離,影響受熱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能夠對輸送線上的物料進行上下同時進行主動加熱的保溫輸送系統,控制了物料的溫度范圍,保證了制品的質量,同時本輸送系統第一電加熱管高度可調,能夠適應不同高度尺寸的物料,本輸送系統具有保溫效果好的特點。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保溫輸送系統,包括輸送組件、上加熱裝置和下加熱裝置,所述上加熱裝置和所述下加熱裝置之間形成一個保溫空間,所述輸送組件穿過所述保溫空間;
上下同時進行主動加熱,使得輸送組件上的物料保持一定的溫度,上下同時加熱,使得加熱的效果更好。
上加熱裝置包括上保溫罩和第一電加熱管,所述上保溫罩罩在所述輸送組件上,所述第一電加熱管和所述輸送組件的相對距離可調。
對不同高度尺寸的物料進行輸送時,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電加熱管和物料進行干涉,另一方面,在適用不同型號的物料時,還可以讓第一電加熱管和不同物料的相對距離均一樣,保證第一電加熱管的熱量輻射到物料上的控制可靠性。
所述第一電加熱管包括加熱部和調節部,所述加熱部和所述輸送組件平行,所述調節部為螺紋桿形狀,所述調節部穿過所述上保溫罩的頂板后旋有螺母;
所述實現了第一電加熱管的高度可調,在調節時,通過旋動調節部上的螺母來實現。
進一步限定,所述輸送組件為網帶式輸送機。
網帶式輸送機一方面能夠耐高溫,另一面下加熱裝置的產生的熱量能夠比較容易傳遞給物料,從而保證物料控制在一定的溫度范圍。
進一步限定,所述輸送組件的網帶環繞所述下加熱裝置,所述下加熱裝置包括第二電加熱管和下保溫罩,所述第二電加熱管和所述輸送組件平行,所述下保溫罩位于所述第二電加熱管的下方,所述下保溫罩安裝在所述輸送組件的支架上,所述下保溫罩和所述上保溫罩形成所述保溫空間。
第二電加熱管和下保溫罩安裝在輸送組件的支架上,節約了空間,另一方面,還讓第二電加熱管和輸送面靠得比較近,保證了熱傳遞的效果,下保溫罩的作用在于,減少第二電加熱管往正下方的熱量的散失。
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電加熱管和所述第二電加熱管均不止一個,所述第一電加熱管和所述第二電加熱管形成一個溫控區,一個所述溫控區內的第二電加熱管不止一個,
在一個所述溫控區內,所述第一電加熱管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電加熱管的總功率。
保證第一電加熱管的橫向的面積和第二電加熱管的橫向面積對應,達到較好的保溫效果,一個溫控區內的第二電加熱管的總功率較大,保證了升溫的速度,在控制輸送面下方的溫度時,需要下方的溫度比上方的高,因為,輸送面下方的溫度一部分要傳遞給輸送組件的支架,然后流失,同時,輸送面下方的溫度比輸送面上方的溫度高,讓熱空氣從下往上流通,經過輸送的物料,使得物料的溫度保持效果好。
進一步限定,所述溫控區不止一個,每個所述第一電加熱管和所述第二電加熱管均由單獨的溫控器控制。
每個單獨控制保證了溫度控制的可靠性,和各個溫控區溫度控制的均勻性。
一種保溫輸送系統的保溫方法,
S1,在輸送面上下方均設立主動加熱裝置對運輸物料進行加熱,且所述輸送面下方的溫度大于所述輸送面上方的溫度;
S2,在所述輸送面上下方各設置一個保溫罩,用于減少熱量的散失。
輸送面下方的溫度大于輸送面上方的溫度,使得下方的熱空氣向上流通,經過物料,達到較好的熱傳遞效果,保溫罩盡量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進一步限定,所述輸送面上方的的保溫罩為可開合結構;
所述輸送面下方的溫度控制在270℃,所述輸送面上方的溫度控制在250℃。
可開合的結構設計方便機械手從輸送面上將物料轉移。
一種保溫輸送系統的保溫方法的應用,應用于將擠塑機擠出的坯料輸送到壓力機,所述輸送面上方的保溫罩為可開合結構。
方便坯料從輸送面上轉移到壓力機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主動加熱,且升溫速度快,加熱均勻,保溫效果好,坯料的上下溫差小,不易形成結晶斑,同時還能適應不同高度的坯料,且加熱管和不同坯料的相對距離可以相同,即在加熱管和坯料的熱輻射距離是相同的,保證了加熱的控制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溫控區6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溫度控制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上保溫罩21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未畫出第一電加熱管22和第二電加熱管31)
圖5為上保溫罩21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未畫出第一電加熱管22和第二電加熱管31)
圖6為隔熱棉5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一種保溫輸送系統,包括輸送組件1、上加熱裝置2和下加熱裝置3,所述上加熱裝置2和所述下加熱裝置3之間形成一個保溫空間4,所述輸送組件1穿過所述保溫空間4。輸送組件1為兩列并列設置。
上下同時進行主動加熱,使得輸送組件1上的物料保持一定的溫度,上下同時加熱,使得加熱的效果更好。
上加熱裝置2包括上保溫罩21和第一電加熱管22,所述上保溫罩21罩在所述輸送組件1上,所述第一電加熱管22和所述輸送組件1的相對距離可調。
兩列輸送組件1共用一個上保溫罩21。第一電加熱管22為環形。
上保溫罩21的具體實施方式為,上保溫罩21由內外兩層鋼板支撐,兩塊鋼板之間形成夾層,在夾層內填充保溫隔熱棉5,為了保證第一電加熱管22的熱量盡量多的輻射到輸送的物料上,在第一電加熱管22和上保溫罩21之間設置一個不銹鋼鏡面板23。
對不同高度尺寸的物料進行輸送時,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電加熱管22和物料進行干涉,另一方面,在適用不同型號的物料時,還可以讓第一電加熱管22和不同物料的相對距離均一樣,保證第一電加熱管22的熱量輻射到物料上的控制可靠性。
所述第一電加熱管22包括加熱部221和調節部222,所述加熱部221和所述輸送組件1平行,所述調節部222為螺紋桿形狀,所述調節部222穿過所述上保溫罩21的頂板后旋有螺母2221。
所述實現了第一電加熱管22的高度可調,在調節時,通過旋動調節部222上的螺母2221來實現。
所述輸送組件1為網帶式輸送機。
網帶式輸送機一方面能夠耐高溫,另一面下加熱裝置3的產生的熱量能夠比較容易傳遞給物料,從而保證物料控制在一定的溫度范圍。
所述輸送組件1的網帶11環繞所述下加熱裝置3,所述下加熱裝置3包括第二電加熱管31和下保溫罩32,所述第二電加熱管31和所述輸送組件1平行,所述下保溫罩32位于所述第二電加熱管31的下方,所述下保溫罩32安裝在所述輸送組件1的支架12上,所述下保溫罩32和所述上保溫罩21形成所述保溫空間4。第二電加熱管為31為直柄法蘭式。
第二電加熱管31和下保溫罩32安裝在輸送組件1的支架12上,節約了空間,另一方面,還讓第二電加熱管31和輸送面13靠得比較近,保證了熱傳遞的效果,下保溫罩32的作用在于,減少第二電加熱管31往正下方的熱量的散失。
如圖6所示,下保溫罩32為平板形狀,下保溫罩32內外層均由鋼板支撐,兩塊鋼板之間形成夾層,夾層內填充保溫隔熱棉5,為了防止輸送組件1上的物料殘渣掉落到第二電加熱管31上,在輸送組件1的輸送面13下方設置一個防護板14,防護板14兩端固定在輸送組件1的支架12上,每一列輸送組件1各自單獨設置下保溫罩32和防護板14。
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電加熱管22和所述第二電加熱管31均不止一個,所述第一電加熱管22和所述第二電加熱管31形成一個溫控區6,一個所述溫控區6內的第二電加熱管31有兩個,
在一個所述溫控區6內,所述第一電加熱管22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電加熱管31的總功率。每一個第一電加熱管22對應兩個第二電加熱管31。
保證第一電加熱管22的橫向的面積和第二電加熱管31的橫向面積對應,達到較好的保溫效果,一個溫控區6內的第二電加熱管31的總功率較大,保證了升溫的速度,在控制輸送面13下方的溫度時,需要下方的溫度比上方的高,因為,輸送面13下方的溫度一部分要傳遞給輸送組件1的支架12,然后流失,同時,輸送面13下方的溫度比輸送面13上方的溫度高,讓熱空氣從下往上流通,經過輸送的物料,使得物料的溫度保持效果好。
所述溫控區6不止一個,每個所述第一電加熱管22和所述第二電加熱管31均由單獨的溫控器控制。
每個單獨控制保證了溫度控制的可靠性,和各個溫控區6溫度控制的均勻性。
如圖3所示,溫度控制的具體實施時,需要在每個單獨控制的第一電加熱管22和第二電加熱管31處設置一個溫度傳感器61,用來采集環境溫度,將環境溫度數據傳輸給溫控器,溫控器根據環境溫度的與預設目標溫度進行對比,通過可控硅調壓器控制輸出電壓實現對第一電加熱管22和第二電加熱管31的輸出功率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溫度調節的目的。并從可控硅調壓器輸出端采集電壓或者電流信號作為反饋信號送給可控硅調壓器,來判斷是否給的導通角正常,并適時調整,保證了控制的可靠性。
一種保溫輸送系統的保溫方法,
S1,在輸送面13上下方均設立主動加熱裝置對運輸物料進行加熱,且所述輸送面13下方的溫度大于所述輸送面13上方的溫度;
S2,在所述輸送面13上下方各設置一個保溫罩,用于減少熱量的散失。
輸送面13下方的溫度大于輸送面13上方的溫度,使得下方的熱空氣向上流通,經過物料,達到較好的熱傳遞效果,保溫罩盡量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所述輸送面13上方的的保溫罩為可開合結構;
輸送面13:輸送機輸送物料,物料和輸送機實際接觸運動的平面。
所述輸送面13上方的的保溫罩即上保溫罩21,具體實施時,上保溫罩21為倒置的U型,上保溫罩21包括L形板211和豎板212,所述L形板211和豎板212活動拼接在一起,所述L形板211通過翻轉氣缸7實現開合的動作,豎板212的最外層還設有石棉布7,同時在L形板211下端設置有一層石棉布7,石棉布7的作用在于補償鋼板之間的間隙,有效的密封,減少熱量的散失。
所述輸送面13下方的溫度控制在270℃,所述輸送面13上方的溫度控制在250℃。
可開合的結構設計方便機械手從輸送面13上將物料轉移。
一種保溫輸送系統的保溫方法的應用,應用于將擠塑機擠出的坯料輸送到壓力機,所述輸送面13上方的保溫罩為可開合結構。
方便坯料從輸送面13上轉移到壓力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