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內浮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蜂窩箱狀全接液式內浮頂。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儲存技術領域,存在油品蒸發現象,這一方面造成了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污染了周圍的大氣環境,同時由于大部分是可燃性或者是有毒氣體,容易引起火災及人員中毒等情況。為防止儲罐內油氣逸散造成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減少揮發損失,通常需要設置內浮頂裝置,有效減少油氣逸散的揮發量,節能降耗,提高儲罐運行的安全性。國內目前大量使用的內浮頂為浮筒式,這種結構的內浮頂與液面之間存在油氣空間,密封性能不理想,存在安全隱患。
近幾年,國內外出現了幾種蜂窩箱狀全接液式內浮頂,多采用有骨架梁的結構,整個浮盤依靠縱橫交錯的梁作為骨架,浮箱鑲嵌在梁上,支腿設置在各個梁的交叉處,依靠螺釘固定。內浮頂整體重量較大、成本較高,且裝配拆卸復雜、維護量大,浮盤的受力點分布不均勻,容易發生局部點面浮板破裂,造成泄漏。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內浮頂裝配拆卸困難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蜂窩箱狀全接液式內浮頂,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個蜂窩式的浮箱,在相鄰兩個所述浮箱的拼接位置設有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倒T字形主連接件和副連接板,所述倒T字形主連接件包括設于相鄰兩個所述浮箱之間的第一板件和位于相鄰兩個所述浮箱下表面的第二板件,所述副連接板位于相鄰兩個所述浮箱的上表面,所述副連接板的中部與所述第一板件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副連接板的兩端分別通過緊固件與兩個浮箱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浮箱包括槽體和用于蓋合所述槽體的頂蓋,所述槽體內設有蜂窩芯,所述蜂窩芯與所述槽體的內側壁之間設有預埋件,所述副連接板通過緊固件與所述浮箱的預埋件固定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板件與所述副連接板連接的一端設有螺紋孔,所述副連接板的寬度方向上設有三排螺紋孔,所述副連接板的中部的螺紋孔與所述第一板件的螺紋孔配合通過螺釘連接,所述副連接板通過穿過所述副連接板兩側螺紋孔的螺釘與所述浮箱的預埋件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板件與所述第二板件連接的一端和與所述副連接板連接的一端厚度相同,且均大于所述第一板件中部的厚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板件與所述第二板件連接的一端為空心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多個支腿,所述支腿包括箱體和支柱,所述箱體的厚度與所述浮箱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柱貫穿所述箱體,且所述支柱的外側壁與所述箱體固定連接,所述箱體的邊緣與相鄰的浮箱的邊緣通過所述固定組件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柱的內部為兩端封閉的空心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支腿的下端設有大于所述支柱直徑的圓盤墊片。
根據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環形外邊梁,拼接的多個所述浮箱嵌于所述環形外邊梁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外邊梁的內側壁設有下支撐件和上壓板,所述浮箱的邊緣嵌于所述下支撐件和上壓板之間,且所述上壓板與所述浮箱通過螺釘連接。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浮頂通過設置在相鄰兩個浮箱之間的固定組件連接,固定組件包括倒T字形主連接件和副連接板兩部分,裝配時將倒T字形主連接件的第一板件兩側排放好浮箱,浮箱的下表面貼在第二板件的上表面,浮箱的側面緊貼第一板件的側面,然后將副連接板蓋在浮箱的上表面并采用緊固件將副連接板與倒T字形主連接件以及浮箱固定即可,裝配及拆卸非常方便,浮箱的夾持牢固可靠,受力分擔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浮箱連接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內浮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倒T字形主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副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浮箱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去除頂蓋的浮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浮箱的部分剖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浮箱的另一部分剖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內浮頂邊緣處的部分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支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浮箱;11:槽體;12:頂蓋;13:蜂窩芯;14:預埋件 2:倒T字形主連接件;21:第一板件;22:第二板件;3:副連接板; 4:螺釘;5:支腿;51:箱體;52:支柱;53:圓盤墊片;6:外邊梁; 61:下支撐件;62:上壓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蜂窩箱狀全接液式內浮頂,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個蜂窩式的浮箱1,具體地,浮箱1 的拼接可以按照需求以一定的規律排列。在相鄰兩個浮箱1的拼接位置設有固定組件,固定組件包括倒T字形主連接件2和副連接板3,倒T字形主連接件2包括設于相鄰兩個浮箱1之間的第一板件21和位于相鄰兩個浮箱1下表面的第二板件22,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第一板件 21與第二板件22為一體成型。副連接板3位于相鄰兩個浮箱1的上表面,副連接板3的中部與第一板件21通過緊固件連接,副連接板3的兩端分別通過緊固件與兩個浮箱1連接。
具體的,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位于同一條直線上的倒T字形主連接件2緊密對接,每個倒T字形主連接件2對應設置有一個副連接板3,多個副連接板3緊密對接,提高內浮頂的密封性和強度。
優選地,本實施例中浮箱1通過固定組件固定完成后,浮箱1與倒T字形主連接件2之間的間隙由丁腈橡膠和聚氨酯乳膠密封,保證內浮頂的密封性能。本實施例中倒T字形主連接件2和副連接板3均優選采用6063T6鋁合金制成,質量輕、耐腐蝕,且強度高,保證連接穩定性,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內浮頂通過設置在相鄰兩個浮箱1之間的固定組件連接,固定組件包括倒T字形主連接件2和副連接板3兩部分,裝配時將倒T字形主連接件2的第一板件21兩側排放好浮箱1,浮箱1的下表面貼在第二板件22的上表面,浮箱1的側面貼緊第一板件21的側面,然后將副連接板3蓋在浮箱1的上表面并采用緊固件將副連接板3與倒T字形主連接件2以及浮箱1固定即可,裝配及拆卸非常方便,浮箱1的夾持牢固可靠,受力分擔均勻。
進一步地,如圖6-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浮箱1包括槽體11和用于蓋合槽體11的頂蓋12,槽體11內設有蜂窩芯13,蜂窩芯13與槽體11的內側壁之間設有預埋件14,副連接板3通過緊固件與浮箱1的預埋件14固定連接。預埋件14用于緊固件的固定,提高緊固件與浮箱1的連接穩定性。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板件21與副連接板3連接的一端設有螺紋孔,副連接板3的寬度方向上設有三排螺紋孔,副連接板3的中部的螺紋孔與第一板件21的螺紋孔配合通過螺釘4連接,副連接板3通過穿過副連接板3兩側螺紋孔的螺釘4與浮箱1的預埋件14連接。副連接板3與倒T字形主連接件2的固定通過穿過副連接板3和第一板件21的螺釘4連接,副連接板3與浮箱1的固定通過穿過副連接板3和浮預埋件14的螺釘4連接,連接方式簡單可靠,裝配及拆卸方便,螺釘4的尺寸優選為M6,保證了整個浮盤的強度。
進一步地,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連接的一端的厚度和第一板件21與副連接板3連接的一端厚度相同,且均大于第一板件21中部的厚度。即第一板件21的上下厚度大,中間厚度小,上端厚度大是由于需要緊固件安裝空間,所以尺寸較大,在上端厚度較大的基礎上,下端與上端厚度一致為了保證浮箱1 的平整性,從而保證連接的穩定性,中間厚度小是由于減小厚度可以減小尺寸,降低重量,并且四周與浮箱1之間形成空腔,具有一定的提高浮力的作用。
優選地,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板件21與第二板件22連接的一端為空心結構。降低重量,同時提高浮力。
優選地,如圖2和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多個支腿5,支腿5包括箱體51和支柱52,箱體51的厚度與浮箱1的厚度相同,支柱52貫穿箱體51,支柱52的外側壁與箱體51固定連接,箱體51的邊緣與相鄰的浮箱1的邊緣通過固定組件連接。支腿5用于在內浮頂下浮至油罐下部時的支撐,便于浮頂與罐內其他部件相碰以及便于人員進入進行維修。優選地,支腿5材料優選為6061T鋁合金材料支撐,質量輕,且耐腐蝕。具體的,本實施例中支柱52的內部為兩端封閉的空心結構。支柱52內部采用空心結構可以增大整體的浮力。支腿5的個數并不限定,本實施例中優選為均勻分布24個支腿5。本實施例中優選為支柱52的外側壁與箱體51通過焊接固定連接,保證兩者之間密封性能良好以及兩者之間的連接強度。
進一步地,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支腿5的下端設有大于支柱 52直徑的圓盤墊片53。設置圓盤墊片53增加與油罐底面的接觸面積,減少支腿5對油罐底部的壓強,防止浮盤下沉時支腿5對底部的沖擊。
進一步地,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環形外邊梁6,拼接的多個浮箱1嵌于環形外邊梁6內。環形外邊梁6的尺寸及形狀與油罐的內壁尺寸及箱狀有關。優選地,本實施例中外邊梁6的內側壁設有下支撐件61和上壓板62,浮箱1的邊緣嵌于下支撐件61和上壓板 62之間,且上壓板62與浮箱1通過螺釘4連接。浮箱1首先嵌在下支撐件61與上壓板62之間,且通過螺釘4連接浮箱1與上壓板62保證了外邊緣與浮箱1的連接可靠性,并且裝配及拆卸方便。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