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雙層儲油罐,尤其涉及一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
背景技術:
吊耳安裝在儲油罐頂部,是起吊時的主要受力構件。由于《GB/T 32380-2015》(用于石油產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地下貯罐)對吊耳強度要求模糊,導致市面上多數吊耳存在安全隱患。為保證吊耳的強度,有發明人提供了改進型吊耳。201520430856.2的那種吊耳包括板式吊耳和平衡梁。板式吊耳固定在平衡梁的中部,平衡梁水平固定在儲罐的壁板上。該吊耳結構復雜,額外的平衡梁增加了成本。201120436624.X涉及一種吊耳機構,其吊耳與罐體間設有加強墊板,所述的加強墊板的厚度為 6mm,吊耳直接焊接在加強板上。該案擬采用加強板改善局部應力,降低變形,保護了罐體結構不受損。但是該案的吊耳直接焊接在加強板上,單一焊接結構的強度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采用多層穿插式的結構,提高吊耳焊接位置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包括內罐體、外罐體、支腳,所述支腳固定在所述外罐體的下方,所述內罐體位于所述外罐體內,該內罐體與外罐體之間設有支撐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體設有多個吊耳和加強板,所述吊耳設有吊裝孔,所述加強板設有一安裝孔,所述吊耳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外罐體的外表面,所述吊耳的頂部從所述安裝孔中穿出,所述加強板的兩側分別焊接在所述吊耳和外罐體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中,所述儲油罐的底部設有排污閥,該排污閥連接至所述內罐體。
在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中,該排污閥包括排污管、第一蓋體、第二蓋體、連接桿、隔斷片,所述排污管固定在所述內罐體的下方。
在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中,所述儲油罐的頂部設有排氣閥,該排氣閥連接至所述內罐體。
在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中,該排氣閥包括底座、罩體、隔板、浮子、閥桿、導向柱,所述底座連接至所述內罐體。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吊耳和加強板采用多層穿插式的結構,吊耳的底部焊接在儲油罐的外側壁,加強板的兩側分別焊接在吊耳和儲油罐上。該結構一方面可改善局部應力、避免罐體變形,另一方面可提高吊耳焊接位置的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了吊耳結構的儲油罐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局部視圖,主要展示了吊耳的結構;
圖4為圖3的另一狀態的示意圖;
圖5為圖1的排污閥的示意圖;
圖6為圖1的排氣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至6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儲油罐,該儲油罐改進了吊耳焊接結構。該儲油罐包括內罐體100、外罐體200、支腳300以及多個吊耳400和加強板410。所述支腳300固定在所述外罐體200的下方,所述內罐體100位于所述外罐體200內,該內罐體100與外罐體200之間設有支撐肋210。所述吊耳400設有吊裝孔420,起吊設備的鋼絲繩穿過吊裝孔420。所述加強板410設有一安裝孔411,所述吊耳400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外罐體200的外表面220,所述吊耳400的頂部從所述安裝孔411中穿出。所述加強板410的兩端分別焊接在所述吊耳400和外罐體200的外表面。吊耳400和加強板410采用多層穿插式的結構,吊耳400的底部焊接在儲油罐的外側壁,參考附圖中焊接部位414。加強板410的兩側面分別焊接在吊耳400和儲油罐上,參考附圖中焊接部位412、413。該結構一方面可改善局部應力、避免罐體變形,另一方面可提高吊耳400焊接位置的強度。
在本實用新型中,這種儲油罐還包括排氣閥500和排污閥600。所述排污閥600包括排污管610、第一蓋體620、第二蓋體630、連接桿640、隔斷片650。所述排污管610固定在所述內罐體100的下方,該排污管610設有密封口611。污漬從該排污管610的密封口611排出。所述第一蓋體620固定在所述排污管610上,所述第二蓋體630固定在所述第一蓋體620的上方,所述隔斷片650位于所述第一蓋體620與第二蓋體630之間。該隔斷片650與所述第一蓋體620構成一第一壓力腔621,該隔斷片650與所述第二蓋體630構成一第二壓力腔631。所述第一蓋體620上設有第一增壓口622,所述第二蓋體630上設有第二增壓口632。兩個增壓口分別連接氣體管道。通過氣體管道向第一壓力腔621和第二壓力腔631充入氣體,即可控制排污閥600。所述連接桿640可滑動的穿過所述第一蓋體620,該連接桿640的頂端641固定在所述隔斷片650上。該連接桿640的底端642伸入所述排污管610,該底端642設有一密封板643,所述密封板643壓在所述密封口611上。第一壓力腔621與第二壓力腔631的壓力差決定了連接桿640的位置,進而決定了排污管610的開啟程度,達到排污的目的。排氣閥500包括底座510、罩體520、隔板530、浮子540、閥桿550、導向柱560以及活動腔570。所述底座510連接至所述內罐體100,所述罩體520蓋在所述底座510上,所述隔板530位于所述罩體520與底座510之間。所述底座510與隔板530組成一排氣腔511,所述罩體520與隔板530組成一隔斷腔521。隔板530阻擋外界雜物,避免外部雜物進入罐體。隔板530上設有第一排氣孔531,所述罩體520上設有第二排氣孔522,所述第二排氣孔522設有防塵帽523。排氣閥500處于常開狀態,氣體經第一排氣孔531和第二排氣孔522排出。所述閥桿550的一端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底座510上,另一端連接至所述浮子540,所述導向柱560連接在所述閥桿550的中部,該導向柱560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排氣孔531。在本實施例中,導向柱中部的法蘭結構561卡在閥桿上,端部的錐形結構562伸入第一排氣孔531。該活動腔570內設有一彈簧571,該彈簧571套在所述導向柱560上。液面上升后,浮子540向上移動。浮子540帶動導向柱560關閉第一排氣孔53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