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液體儲罐,具體是一種多功能石油液體儲罐。
背景技術:
石油化工儲罐是用于儲存石油化工用液體或氣體的鋼制密封容器。石油化工儲罐可分為立式、臥式、運輸、攪拌等多個種類,石油化工儲罐是石油化工生產中重要的設備之在石化生產中,往往需要儲存一些化工溶液,且儲存過程中需要定期攪拌溶液,防止溶液雜質凝固沉底。
現有的石油化工儲罐大多設計簡單,僅僅是在儲罐底部設置攪拌器,并沒有監控到儲罐內部的氣壓,而部分石油化工液體產品的沸點較低,容易揮發成氣體,攪拌時如果不能及時放氣降低儲罐內部的氣壓,盲目攪拌溶液會引發儲罐破裂的事故;而在放液時,往往石油液體儲罐的密封環境往往會造成石油液體儲罐內呈負壓,因此影響石油液體儲罐的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石油液體儲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石油液體儲罐,包括臥式罐體本體,所述臥式罐體本體由內罐、外罐和設在內罐與外罐之間的冷卻夾套組成,所述臥式罐體本體頂部設有與內罐相通的呼吸管及進液口,以及與冷卻夾套相通的冷卻水出口;所述臥式罐體本體上端還設置有與內罐連通的壓力繼電器及溫度表,所述壓力繼電器的探針延伸至內罐內;所述臥式罐體本體底部設有與內罐相通的出液口,以及與冷卻夾套相通的冷卻水進口;所述內罐內底部設置有與之適配的攪拌葉,所述攪拌葉通過攪拌軸與臥式罐體本體上端的外部驅動裝置相連,所述攪拌軸與內罐與外罐之間通過密封軸承連接;所述臥式罐體本體上端設置有與內罐連通的放氣管,所述放氣管上端及呼吸管上端均連通于吸附裝置下端,所述呼吸管上設置有呼吸閥,所述放氣管上設置有電磁閥,所述吸附裝置前端設置有報警器,所述壓力繼電器通過外部控制器與電磁閥及報警器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呼吸閥上端設置有上腔,所述呼吸閥下端設置有下腔,所述上腔及下腔均與呼吸管適配;所述下腔內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內筒,所述內筒內設置有負壓閥座,所述負壓閥座下端設置有與之適配的負壓閥瓣;所述負壓閥座上方的內筒內腔構成連通腔,所述呼吸閥上設置有連通連通腔的空氣通道,所述空氣通道與外部空氣連通;所述負壓閥瓣上端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通過連通腔與空氣通道的頂部固定相連;所述內筒外與下腔的側壁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內筒外設置有泄壓閥瓣,所述下腔的側壁上設置有與泄壓閥瓣適配的泄壓閥座;所述泄壓閥座上方的下腔通過吸附通道與上腔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葉為錨式攪拌葉。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臥式罐體本體底部設有U型支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部控制器為可編程PLC控制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置溫度表,監測內罐內儲存液的溫度,當溫度過高時,通過冷卻水進口向冷卻夾套注入冷卻水,換熱后的冷卻水從冷卻水出口排出,從而對內罐內的儲存液冷卻,降低產品的揮發量;設置攪拌葉及攪拌軸,可定期使用外部驅動裝置帶動攪拌葉進行攪拌,防止儲存液雜質凝固結底;設置呼吸閥,注液時,內罐內氣體壓力增大,氣體通過呼吸管進入呼吸閥的下腔,頂開泄壓閥瓣并通過吸附通道及上腔進入到吸附裝置內被吸收,進而降低了內罐的壓力,保證安全,反之,放液時,內罐內液體減少,呈負壓,因而泄壓閥瓣壓緊在泄壓閥座上呈密封狀,同時負壓閥瓣克服彈簧阻力打開負壓閥座,使得外界的空氣能經空氣通道、連通腔及下腔進入內罐內,維持罐內的壓力平衡,進而保證其安全使用;同時壓力繼電器監測內罐內頂部的氣體壓力,當壓力過大時,發訊給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控制電磁閥開啟,放氣管輔助放氣,加快放氣速度,同時控制報警器報警警示工作人員,當壓力正常時,電磁閥及報警器復位。
綜上所述,本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能夠通過攪拌實現防止石油沉淀到內罐底部不易清理的問題,實現內罐清理難度的降低,同時監測內罐內的溫度及壓力,并能對內罐進行冷卻和降壓操作,降低產品的揮發量,提高安全系數;呼吸閥的設置,保證注液及放液時內罐的壓力平衡,提高安全系數。
附圖說明
圖1為多功能石油液體儲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多功能石油液體儲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罐,2-冷卻夾套,3-內罐,4-進液口,5-壓力繼電器,6-溫度表,7-密封軸承,8-呼吸管,9-電磁閥,10-放氣管,11-吸附裝置,12-報警器,13-冷卻水出口,14-呼吸閥,15-空氣通道,16-連通腔,17-下腔,18-彈簧,19-負壓閥瓣,20-負壓閥座,21-泄壓閥瓣,22-泄壓閥座,23-內筒,24-吸附通道,25-上腔,26-出液口,27-冷卻水進口,28-攪拌葉,29-攪拌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多功能石油液體儲罐,包括臥式罐體本體,所述臥式罐體本體由內罐3、外罐3和設在內罐1與外罐3之間的冷卻夾套2組成,所述臥式罐體本體頂部設有與內罐3相通的呼吸管8及進液口4,以及與冷卻夾套2相通的冷卻水出口13;所述臥式罐體本體上端還設置有與內罐3連通的壓力繼電器5及溫度表6,所述壓力繼電器5的探針延伸至內罐3內;所述臥式罐體本體底部設有與內罐3相通的出液口26,以及與冷卻夾套2相通的冷卻水進口27;所述內罐3內底部設置有與之適配的攪拌葉28,所述攪拌葉28通過攪拌軸29與臥式罐體本體上端的外部驅動裝置相連,所述攪拌軸29與內罐3與外罐1之間通過密封軸承7連接;所述臥式罐體本體上端設置有與內罐3連通的放氣管10,所述放氣管10上端及呼吸管8上端均連通于吸附裝置11下端,所述呼吸管8上設置有呼吸閥14,所述放氣管10上設置有電磁閥9,所述吸附裝置11前端設置有報警器12,所述壓力繼電器5通過外部控制器與電磁閥9及報警器12電連接;所述呼吸閥14上端設置有上腔25,所述呼吸閥14下端設置有下腔17,所述上腔25及下腔17均與呼吸管8適配;所述下腔17內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內筒23,所述內筒23內設置有負壓閥座20,所述負壓閥座20下端設置有與之適配的負壓閥瓣19;所述負壓閥座20上方的內筒23內腔構成連通腔16,所述呼吸閥14上設置有連通連通腔16的空氣通道15,所述空氣通道15與外部空氣連通;所述負壓閥瓣19上端設置有彈簧18,所述彈簧18通過連通腔16與空氣通道15的頂部固定相連;所述內筒23外與下腔17的側壁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內筒23外設置有泄壓閥瓣21,所述下腔17的側壁上設置有與泄壓閥瓣21適配的泄壓閥座22;所述泄壓閥座22上方的下腔17通過吸附通道24與上腔25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設置溫度表6,監測內罐3內儲存液的溫度,當溫度過高時,通過冷卻水進口27向冷卻夾套2注入冷卻水,換熱后的冷卻水從冷卻水出口13排出,從而對內罐3內的儲存液冷卻,降低產品的揮發量;設置攪拌葉28及攪拌軸29,可定期使用外部驅動裝置帶動攪拌葉28進行攪拌,防止儲存液雜質凝固結底;設置呼吸閥14,注液時,內罐3內氣體壓力增大,氣體通過呼吸管8進入呼吸閥14的下腔17,頂開泄壓閥瓣21并通過吸附通道24及上腔25進入到吸附裝置11內被吸收,進而降低了內罐3的壓力,保證安全,反之,放液時,內罐3內液體減少,呈負壓,因而泄壓閥瓣21壓緊在泄壓閥座22上呈密封狀,同時負壓閥瓣19克服彈簧18阻力打開負壓閥座20,使得外界的空氣能經空氣通道15、連通腔16及下腔17進入內罐3內,維持罐內的壓力平衡,進而保證其安全使用;同時壓力繼電器5監測內罐3內頂部的氣體壓力,當壓力過大時,發訊給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控制電磁閥9開啟,放氣管10輔助放氣,加快放氣速度,同時控制報警器12報警警示工作人員,當壓力正常時,電磁閥9及報警器12復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左”、“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相連”及“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