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罐蓋加工輸送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用于運輸罐蓋的傳送裝置。
背景技術:
氣霧劑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東西,氣霧劑的瓶罐通常使用三片罐,即以金屬薄板為材料經壓接加工成型的罐型包裝容器,由罐身、罐底和罐蓋三部分組成。鍛壓機從金屬薄板上壓出罐蓋片,罐蓋片經沖模機壓成具有外環緣的圓臺狀罐蓋,當罐蓋被壓出外環緣后會被沖模機內的氣槍吹到輸送帶上,氣槍吹出的氣流足夠強使其能將罐蓋吹出沖模機出料口,但是罐蓋吹出后會具有較快的速度,速度較快的罐蓋飛入輸送線后其外環緣會被輸送帶上的限位條限位以避免其飛出輸送線,移動的輸送帶會將罐蓋送往下一工序。不過會有部分罐蓋飛出沖模機后會傾斜地飛入并撞在輸送帶上使其速度急劇下降,并與其后方飛出的罐蓋發生撞擊,從而使后方的罐蓋飛出輸送帶,飛出的罐蓋能誤傷員工或飛到其它機器上影響其它工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沖模機吹出的罐蓋撞擊其前方減速的罐蓋會飛出輸送帶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運輸罐蓋的傳送裝置,利用在輸送帶入口設置減速組件以減速從沖模機吹出的罐蓋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運輸罐蓋的傳送裝置,包括設置于沖模機出料口處的輸送帶,以及設置于所述輸送帶兩側上方的限位條,所述限位條靠近所述輸送帶入口的一端設置有用于緩沖罐蓋的減速組件,所述減速組件包括一端鉸接于所述限位條的抵接桿,所述抵接桿與所述輸送帶輸送方向反向形成有供所述罐蓋進入的開口,且所述抵接桿與所述罐蓋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罐蓋從沖模機飛出并進入輸送帶后,進入抵接桿與輸送帶形成的開口中,抵接桿受到罐蓋的沖撞力后繞著鉸接點轉動,同時,抵接桿對罐蓋會形成反作用力,從而減小了罐蓋的速度,避免與前方的罐蓋相撞。
進一步的,所述抵接桿呈弧形設置,且其凹陷處朝向輸送帶上方。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罐蓋進入輸送帶后會與抵接桿的弧形段接觸,可避免罐蓋與抵接桿之間發生劇烈碰撞;同時,抵接桿對罐蓋的引導也會消耗罐蓋的部分動能,使其速度降低。
進一步的,所述抵接桿靠近所述輸送帶的一側設置有滾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罐蓋抵接于滾輪時,會帶動滾輪轉動從而消耗其動能以降低速度。
進一步的,所述滾輪外套設有可壓縮的輪套。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輪套的設置加大了罐蓋與滾輪之間的摩擦力,進一步降低了罐蓋的速度。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條外套接有套接件,且所述抵接桿鉸接設置于所述套接件外側,所述套接件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套接件沿著所述限位條滑移的鎖定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套接件的設置可調節抵接桿的位置,從而調整罐蓋的減速位置以適應輸送帶的工況。
進一步的,所述鎖定機構包括開設于所述套接件上的螺紋孔、以及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的抵緊螺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簡單的抵緊螺栓與螺紋孔連接,從而將套接件與限位條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抵接桿的鉸接處設置有扭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扭簧的設置便于抵接桿的復位,當罐蓋脫離抵接桿時可在扭簧自身的彈性恢復力的作用下立即復位,提高減速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抵接桿對稱設于所述輸送帶兩側,其最低端與所述輸送帶的距離小于罐蓋外環緣的厚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減速組件于輸送帶兩側壓接罐蓋的外環緣使其降速。
進一步的,所述抵接桿設于所述輸送帶正上方,所述輸送帶正上方設置有連接兩側限位條的連桿,所述抵接桿鉸接設置于所述連桿,且抵接桿最低端與所述輸送帶的距離小于罐蓋的最大厚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減速組件在輸送帶正上方壓接罐蓋的蓋頂使其降速,減少了減速組件的零部件數量,降低其結構的復雜程度,提高其工作的穩定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抵接桿與從沖模機中送出的罐蓋發生摩擦,可降低罐蓋的運行速度,從而減弱兩個罐蓋之間的沖撞力,防止罐蓋沖出輸送帶;套接件的設置可調節抵接桿的位置,以適應不同的工況,提高該設備的通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輸送帶;2、限位條;3、抵接桿;4、開口;5、滾輪;6、套接件;7、連桿;8、罐蓋;9、抵緊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用于運輸罐蓋的傳送裝置,參照圖1,包括設置于沖模機出料口處的輸送帶1,輸送帶1兩側的上方各設有一條限位條2,限位條2與輸送帶1的垂直距離小于罐蓋8的最大厚度,限位條2位于罐蓋8外環緣的正上方使得罐蓋8能夠被限制在限位條2中。
為了減弱從沖模機出料口輸出的罐蓋8的速度,防止與前面的罐蓋8發生碰撞使罐蓋8飛出輸送帶1,在限位條2靠近輸送帶1入口的一端設置了用于緩沖罐蓋8的減速組件,該減速組件包括一端鉸接于限位條2的抵接桿3,輸送帶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該抵接桿3,抵接桿3與輸送帶1輸送方向反向形成有供罐蓋8進入的開口4,且抵接桿3與罐蓋8抵接,本實施例中,抵接桿3的鉸接端至活動端的方向與輸送帶1的傳送方向呈銳角設置。為了使抵接桿3不在重力作用下與輸送帶1接觸,在其鉸接端設置了扭簧,扭簧在自然狀態下使得抵接桿3的最低處不與輸送帶1接觸,且使抵接桿3最低處至輸送帶1的距離小于罐蓋8外環緣的厚度,使得罐蓋8外環緣經過抵接桿3時總能夠受到抵接桿3的摩擦而減緩罐蓋8的運行速度。
另外,為了減小抵接桿3作用在罐蓋8外環緣上的作用力,將抵接桿3呈弧形設置,且其凹陷處朝向輸送帶1上方。同時,在抵接桿3的最低端設置了一個或多個滾輪5,滾輪5上套有由粗糙可壓縮材料制成的輪套,如海綿,滾輪5外緣的最下端與弧形段的最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當罐蓋8抵接于滾輪5上的輪套時,會帶動滾輪5轉動從而消耗其動能以降低速度,同時,減小了滾輪5與罐蓋8的相互作用力,從而減小了滾輪5與罐蓋8的磨損度。
另外,為了使得該設備能夠適用于不同的工況,在限位條2外套接了套接件6,使得套接件6能夠沿著限位條2移動,抵接桿3鉸接設置于套接件6外側,使得抵接桿3能隨著套接件6的移動調整位置,以適應不同的工況。另外,在套接件6上設置有用于防止套接件6沿著限位條2滑移的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包括開設于套接件6上的螺紋孔(圖中為標出)、以及與螺紋孔螺紋連接的抵緊螺栓9,當抵緊螺栓9與限位條2抵接時,套接件6固定。
在另一實施例中,輸送條兩側的套接件6通過連桿7連接,抵接桿3鉸接設置于連桿7,且抵接桿3最低端與輸送帶1的距離小于罐蓋8的最大厚度,使得抵接桿3與罐蓋8的蓋頂發生摩擦來降低罐蓋8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當罐蓋8飛入輸送帶1后會進入抵接桿3與輸送帶1之間的開口4位置,并在弧形段的引導下抵接在輪套于輸送帶1之間以消耗罐蓋8的部分動能,而這部分動能會被滾輪5自身的轉動摩擦消耗掉,從而降低罐蓋8的速度,使得后面的罐蓋8與前方的罐蓋8相碰撞時不會把罐蓋8撞飛。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