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貨車吊運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車體吊鉤。
背景技術:
鐵路貨車由于其體積大,重量大,所以在搬運及日常維護時需要用到起吊機械。有作業需要時,起吊機械需將整節貨車車體吊起,而車體吊鉤作為起吊機械的重要部件,需要與貨車車體下邊梁鉤連后完成起吊作業。當前,鐵路貨車在進行車體吊運時使用的車體吊鉤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鐵路貨車有多種敞車車型在用,各種車型車體的重量、結構不同,因而在車體下邊梁厚度的尺寸不同,就需要在吊運過程中更換不同規格的吊鉤,操作過程繁瑣,效率低下;第二,出于對吊鉤承載力的考慮,現有吊鉤設計笨重,操作工人無法完成單人掛鉤作業;第三,目前雖然對第二項問題的吊鉤存在的問題進行輕量化改進,但是,采用傳統結構形式的吊鉤由于設計構造變化,極易發生吊鉤牙口折斷,存在安全風險;第四,吊鉤在吊運過程中導致的車體下邊梁變形問題,需組織人員對車體進行二次復型和調整。所以需要找到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各種鐵路貨車車型的起吊作業的車體吊鉤。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體吊鉤,所述車體吊鉤包括,
鉤桿,所述鉤桿具有桿狀主體和設置在所述桿狀主體上的鉤部及第一連接孔;鉤體,所述鉤體具有貫通所述鉤體兩側的中空通道和第二連接孔;及調整銷;所述鉤桿穿過所述中空通道設置且所述鉤部暴露在所述鉤體外部,所述鉤體和所述桿狀主體能夠通過所述調整銷連接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而沿所述桿狀主體的長度方向調節相對于彼此的安裝位置。
優選地,所述鉤部從所述桿狀主體彎折并反向折回形成折彎體,所述折彎體的與所述鉤桿相對的面為相對于所述桿狀主體的長度方向傾斜的斜面。
優選地,所述鉤體的所述中空通道與所述第二連接孔垂直。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孔為長槽孔
優選地,所述鉤體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
優選地,所述鉤體設置有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所述長槽孔的槽長大于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之間的最遠距離。
優選地,所述中空通道設置在所述鉤體的下部,所述鉤體包括設置在所述中空通道上方的翼部,所述車體吊鉤還包括用于連接吊裝機械的連接板,從所述連接板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耳部,兩個所述耳部與所述翼部通過定位銷連接。
優選地,所述鉤桿的截面為正四邊形或矩形。
優選地,所述車體吊鉤材料為碳鋼。
優選地,所述車體吊鉤材料表面有鍍層。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體吊鉤為組合結構,鉤桿與鉤體通過調整銷連接,鉤體與吊裝機械相連。有吊裝任務時,只需將鉤桿與車體下邊梁鉤連,然后將鉤體放置到適當位置,使得車體下邊梁夾緊在鉤桿和鉤體之間,最后插入調整銷,使鉤體和鉤桿連接并保持定位,車體下邊梁就會同時被鉤桿的鉤部和鉤體固定。本車體吊鉤適用于各種鐵路貨車車型的起吊作業,操作人員無需更換吊鉤,只需操縱鉤桿即可完成不同車型的起吊作業,操作簡便,提高了起吊掛鉤作業效率。吊鉤各結構能夠與車體下邊梁能夠形成密貼接觸,解決了吊運過程中貨車車體下邊梁變形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車體吊鉤的正視圖;
圖2是車體吊鉤的左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鉤桿 11 鉤部
2 調整銷 3 鉤體
4 連接板 5 鏈條
6 定位銷 7 車體下邊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體吊鉤,鉤桿1,所述鉤桿1具有桿狀主體和設置在所述桿狀主體上的鉤部11及第一連接孔;鉤體3,所述鉤體3具有貫通所述鉤體3兩側的中空通道和第二連接孔;及調整銷2;所述鉤桿1穿過所述中空通道設置且所述鉤部11暴露在所述鉤體3外部,所述鉤體3和所述桿狀主體能夠通過所述調整銷2連接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而沿所述桿狀主體的長度方向調節相對于彼此的安裝位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體吊鉤為組合結構,鉤桿1與鉤體3通過調整銷2連接,鉤體3與連接板4通過定位銷6連接,連接板4最終通過鏈條5與吊裝機械相連。有吊裝任務時,只需將鉤桿1與車體下邊梁7鉤連,然后插入調整銷2,車體下邊梁7就會同時被鉤桿1的鉤部11和鉤體3固定。本車體吊鉤適用于各種鐵路貨車車型的起吊作業,操作人員無需更換吊鉤,只需操縱鉤桿1即可完成不同車型的起吊作業,操作簡便,提高了起吊掛鉤作業效率。吊鉤各結構能夠與車體下邊梁7能夠形成密貼接觸,解決了吊運過程中貨車車體下邊梁7變形的問題。
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調整銷2能夠通過鉤桿1的第一連接孔和鉤體3的第二連接孔將鉤桿1和鉤體3連接。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可以有多種形式,比如:第一連接孔為長槽孔以及第二連接孔為匹配于調整銷2形狀的孔;第一連接孔為匹配于調整銷2形狀的孔以及第二連接孔為長槽孔;匹配于調整銷2形狀的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來確定第二連接孔的個數。
鉤桿1的鉤部11可以有多種結構,比如鉤部11做成與桿狀主體垂直的結構,優選地,所述鉤部11從所述桿狀主體彎折并反向折回形成折彎體,所述折彎體的與所述鉤桿1相對的面為相對于所述桿狀主體的長度方向傾斜的斜面。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從圖1可以看出,車體下邊梁7的形狀與鉤部11接觸的上下表面分別為斜面和水平面,為了與車體下邊梁7形成密貼的配合,優選地,將鉤部11形成的折彎體的與所述鉤桿1相對的面為相對于所述桿狀主體的長度方向傾斜的斜面(也可以設置為水平面)與車體下邊梁7的上表面(斜面)配合。鉤桿1與下邊梁7的下表面(水平面)配合。這樣,各種貨車車型的車體下邊梁7均能夠插入到鉤部11中(不同規格的車體下邊梁7插入鉤部11的深度不同),增加穩定性。
進一步地,所述鉤體3的所述中空通道與所述第二連接孔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垂直設置的中空通道和第二連接孔所需要的調整銷2最短,相應的使調整銷2重量減輕了,并且有利于操作人員操作。進一步地,為了使得在吊裝過程中,鉤桿1有適當的活動余量,避免鉤部11鉤連車體下邊梁7后鉤桿1張緊而使得車體下邊梁7變形,將所述第一連接孔為長槽孔。
進一步地,為了增加鉤桿1與鉤體3連接的可靠性,所述鉤體3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第二連接孔的個數。如圖1和圖2所示,優選地,所述鉤體3設置有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所述長槽孔的槽長大于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之間的最遠距離。這里,將第二連接孔的個數設置為兩個能夠保證起吊工作的正常開展,且不會由于過多設置第二連接孔的個數而增加成本。為了使鉤桿1鉤連車體下邊梁7在起吊過程中不會由于鉤桿1承受貨車車體的重量而鉤桿1張緊而使車體下邊梁7變形,需要給鉤部11和車體下邊梁7之間留有能夠小范圍自調整的空間。調整銷2連接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后鉤桿1仍有間隙沿著桿狀主體的長度方向移動,優選地,將長槽孔的槽長設置為大于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之間的最遠距離。這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長槽孔的槽長與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孔之間的最遠距離的量。
進一步地,為了使鉤體3以及連接鉤體3的鉤桿1能夠與起吊機械連接完成作業,所述中空通道設置在所述鉤體3的下部,所述鉤體3包括設置在所述中空通道上方的翼部,在貨車車體起吊過程中,為了使起吊機械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完成作業,需要設置一個結構能夠實現連接并且可旋轉角度的功能。如圖1和圖2所示,優選地,所述車體吊鉤還包括用于連接吊裝機械的連接板4,從所述連接板4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耳部,兩個所述耳部與所述翼部通過定位銷6連接。連接板4能夠在連接鉤體3后在一定范圍內轉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起吊過程中鉤桿1受力張緊,鉤部11使車體下邊梁7變形的問題。
進一步地,連接板4通過鏈條5與吊裝機械相連。
進一步地,鉤桿1的截面可以為多種形狀,比如,圓形,方形等。為了避免鉤桿1轉動或者轉動,并能夠使得鉤部11具有匹配于車體下邊梁7的形狀,優選地,所述鉤桿1的截面為正四邊形或矩形。并相應設置中空通道為匹配鉤桿1截面的形狀。
進一步地,車體吊鉤的材料可以是鑄鐵、不銹鋼等材料。為了避免吊鉤受力過大自身斷裂失效以及自身張緊迫使車體下邊梁7變形,所以吊鉤材料應具有塑性好,脆性小,強度適中,優選地,所述車體吊鉤材料為碳鋼。
進一步地,為了減小貨車車體起吊過程中各個結構直接產生的摩擦,并延長車體吊鉤的使用壽命,所述車體吊鉤材料表面有鍍層。優選地,所述車體吊鉤材料表面鍍鉻(表面鍍層材料還可以是鋅)。
進一步地,為了防止調整銷2和定位銷6脫落以及便于拆裝,分別在調整銷2和定位銷6的一端設置有頭部,另一端設置有孔,孔內可以插入開尾銷。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