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自動化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及其接換輥方法。
背景技術:
氣脹軸在各行業生產中廣泛被應用,但是卸料換輥的環節需要人工卸料,氣脹軸一端著地,操作人員提升氣脹軸另一端放置新的芯輥,再人工將氣脹軸搬運到生產設備前,抬高到一米六的高度,將氣脹軸送到設備軌道上。氣脹軸自身質量可達幾十公斤,這個環節對操作人員體力要求很高,甚至需要兩個人協作才可以完成此工序,同時也限制了整個生產線的速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及其接換輥方法,能夠降低勞動強度且解決了單純人力操作存在的安全隱患。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為框架結構,所述機架一側上方設有氣脹軸導軌,所述氣脹軸導軌下方設有卸料小車軌道,所述氣脹軸導軌和卸料小車軌道相平行,所述卸料小車軌道一端設有卸料小車出口,所述卸料小車軌道的另一端上方對應機架位置設有供卷套有料卷的氣脹軸通過的通道,所述卸料小車軌道內設有與卷套有料卷的的氣脹軸配合使用且可移除的卸料小車,所述機架另一側的內側表面設有與氣脹軸配合使用的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上設有可上下移動的垂直移動機構,所述垂直移動機構上設有可在水平方向來回移動的水平移動機構,所述水平移動機構上設有氣脹軸夾緊機構,所述氣脹軸夾緊機構用于夾緊卸料小車軌道內卸料小車上的氣脹軸的一端,所述氣脹軸夾緊機構通過垂直移動機構和水平移動機構將氣脹軸輸送到氣脹軸導軌上。
所述氣脹軸垂直移動機構設有至少一個垂直基板,所述垂直基板與機架相連,所述垂直基板的垂直方向設有垂直滾珠絲杠,所述垂直滾珠絲杠兩端通過垂直軸承座與垂直基板相連,所述垂直滾珠絲杠上套設有垂直螺母塊和垂直連接塊,所述垂直滾珠絲杠動力端通過聯軸器與垂直伺服電機相連,所述垂直螺母塊與垂直連接塊相連,所述垂直基板上滾珠絲杠兩側設有兩個相平行的垂直直線導軌,所述每個垂直直線導軌上設有至少一個垂直滑塊。
所述垂直滑塊和垂直螺母塊遠離垂直基板的端面設有水平移動機構的水平基板,所述水平基板相對垂直滑塊和垂直螺母塊的端面設有兩個相平行的水平直線導軌,所述水平直線導軌與垂直直線導軌相垂直,所述水平直線導軌之間設有水平滾珠絲杠,所述水平滾珠絲杠與水平直線導軌相平行,所述水平滾珠絲杠兩端通過水平軸承座與水平基板相連,所述水平滾珠絲杠上套設有水平螺母塊和水平連接塊,所述水平滾珠絲杠動力端設在機架遠離卸料小車軌道的一端,所述水平滾珠絲杠動力端通過水平聯軸器與水平伺服電機相連,所述水平螺母塊與水平連接塊相連,所述每個水平直線導軌上設有至少一個水平滑塊。
所述水平螺母塊和水平滑塊遠離水平基板的表面設有夾緊機構的夾緊基板,所述夾緊基板遠離水平螺母塊的表面設有相對設置的上夾緊件和下夾緊件,所述上夾緊件和下夾緊件分別與夾緊基板的表面垂直相連且與水平滾珠絲杠相平行,所述上夾緊件上方設有與上夾緊件相連的夾緊氣缸,所述上夾緊件和下夾緊件通過光軸導軌相連,所述夾緊氣缸帶動上夾緊件可在光軸導軌上上下移動,所述夾緊氣缸設有伸到位磁性開關和縮到位磁性開關,所述伸到位磁性開關和縮到位磁性開關用于檢測夾緊氣缸的工作位置。
所述下夾緊件包括夾緊底板,所述上夾緊件包括夾緊頂板,所述夾緊底板和夾緊頂板分別與夾緊基板遠離水平螺母塊的表面垂直相連且與水平滾珠絲杠相平行,所述夾緊底板上表面遠離卸料小車軌道的一側設有第一下夾持塊,所述夾緊底板上表面接近卸料小車軌道的一側設有第二下夾持塊,所述夾緊頂板下表面對應第一下夾持塊的位置設有第一上夾持塊,所述夾緊頂板下表面對應第二下夾持塊的位置設有第二上夾持塊,所述第一上夾持塊設有向夾緊頂板方向凹陷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上夾持塊設有向夾緊頂板方向凹陷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水平方向通透。
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為同一中心軸線。
所述氣脹軸導軌通過氣脹軸導軌托架設在機架上方,所述氣脹軸導軌包括兩個相平行的輸送直線導軌,所述輸送直線導軌的上表面設有凸出的平面,所述輸送直線導軌遠離橫邊的端部設有與輸送直線導軌配合使用的坡度板,所述坡度板的低端與直線導軌的一端相連且與凸出的平面處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氣脹軸接換輥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可編程控制器、垂直伺服電機驅動器、水平伺服電機驅動器、夾緊按鈕和啟動按鈕,所述卸料小車軌道接近出口的內側面設有小車位置接近開關,所述夾緊氣缸上設有伸到位磁性開關和縮到位磁性開關,所述第一弧形槽遠離卸料小車軌道的一端設有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所述輸送直線導軌遠離坡度板的一端設有輸送到位接近開關,所述夾緊按鈕、啟動按鈕、小車位置接近開關、伸到位磁性開關、縮到位磁性開關、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和輸送到位接近開關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端對應相連,所述垂直伺服電機和水平伺服電機通過對應的伺服電機驅動器與可編程控制器的對應輸出端子相連,所述夾緊氣缸通過電磁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對應輸出端子相連。
所述坡度板的高端側設有u推桿,所述推桿設有推桿底邊,所述推桿底邊兩端設有同向與推桿底邊兩端垂直相連的推桿側邊,所述兩個推桿側邊之間距離小于兩個輸送直線導軌之間的距離,所述推桿底邊接近坡度板的一個側面與推桿氣缸相連,所述推桿氣缸通過推桿氣缸支架與坡度板的低端側的機架相連。
所述的氣脹軸接換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當應用氣脹軸的生產線設備將設有氣脹軸的料卷送出后,推動卸料小車進入卸料小車軌道,應用氣脹軸的生產線設備將設有氣脹軸的料卷卸載到卸料小車上;
2)操作人員通過拉動卸料小車使氣脹軸接近移動裝置的一端進入到夾緊裝置內,此時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和小車位置接近開關發出信號;
3)響應于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和小車位置接近開關持續信號,同時操作人員按下按鈕盒上的夾緊按鈕,所述夾緊氣缸帶動上夾緊件在光軸導軌上向接近下夾緊件833方向移動,所述上夾緊件和下夾緊件配合使用夾緊氣脹軸;
4)操作人員通過氣脹軸上的閥門將氣脹軸內氣體釋放,操作人員按下啟動按鈕,所述水平伺服電機帶動夾緊機構在水平直線導軌822上向遠離側邊框的方向移動,從而將氣脹軸從料卷內抽出;
5)所述氣脹軸從料卷內抽出后,操作人員將卸料小車從卸料小車軌道拉出,從而觸發小車位置接近開關發出信號給可編程控制器,響應于小車位置接近開關拉出后發出的信號,所述垂直伺服電機和水平伺服電機工作,將氣脹軸向卸料小車軌道方向移動到適合操作人員安裝芯輥的特定位置;
6)操作人員將塑料芯輥套裝在氣脹軸的工作段,然后給氣脹軸充氣漲緊,充氣完畢后操作人員退出小車軌道出口側的設備操作區;
7)操作人員通過操作啟動按鈕使設備開始自動工作狀態,所述水平伺服電機帶動夾緊機構在水平直線導軌上向遠離小車軌道的方向移動,移動第一設定位置后,所述垂直伺服電機帶動水平移動機構和夾緊機構在垂直直線導軌上向上移動,移動到第二設定位置后,所述水平伺服電機帶動夾緊機構在水平直線導軌上向接近側邊框的方向移動,移動到第三設定位置后,所述垂直伺服電機帶動水平移動機構和夾緊機構在垂直直線導軌上向下移動,移動到氣脹軸導軌上方第四設定位置時,所述夾緊氣缸帶動上夾緊件在光軸導軌上向遠離下夾緊件方向移動,從而松開氣脹軸3;
8)所述氣脹軸在坡度板和/或推桿作用下,向遠離卸料小車軌道出口方向移動,所述氣脹軸在輸送直線導軌上滾動進入應用氣脹軸的生產線設備相應工位,所述輸送到位接近開關發送信號給可編程控制器,從而確認氣脹軸3已經進入應用氣脹軸的生產線設備相應工位;
9)所述移動裝置的垂直移動機構、水平移動機構和夾緊機構回到卸料小車拉到位時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和小車位置接近開關發出信號的對應位置;
10)重復步驟1)-9)。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能夠降低勞動強度且解決了單純人力操作存在的安全隱患,能夠精確定位,而且結構巧妙,實現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2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局部b裝上氣脹軸的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4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8是圖7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9是移動裝置從圖6上拆除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拆除水平移動機構和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12是圖9拆除垂直移動機構和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14是圖9垂直移動機構和水平移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圖14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中標記:1.機架,2.氣脹軸導軌,3.氣脹軸,4.卸料小車軌道,5.卸料小車,6.按鈕箱,7.控制柜,8.移動裝置,11.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21.輸送直線導軌,22.坡度板,23.推桿,24.推桿氣缸,25.輸送到位接近開關,26.防護架,31.第一軸承,32.第二軸承,33.第三軸承,34.芯輥,41.卸料小車軌道架體,42.小車軌道導軌,43.引導板,44.小車位置接近開關,51.料卷凹槽,81.垂直移動機構,82.水平移動機構,83.夾緊機構,111.橫框架,112.側框架,211.凸出的平面,261.防護側板,262.防護底板,263.防護頂板,411.u形框架,412.第一加強筋,413.第二加強筋,431.第一引導板,432.第二引導板,811.垂直基板,812.垂直直線導軌,813.垂直滾珠絲杠,814.垂直螺母塊,815.垂直連接塊,816.垂直伺服電機,817.垂直滑塊,818.垂直上限位開關,819.垂直下限位開關,821.水平基板,822.水平直線導軌,823.水平滾珠絲杠,824.水平螺母塊,825.水平連接塊,826.水平伺服電機,827.水平滑塊,828.水平第一限位開關,829.水平第二限位開關,831.夾緊基板,832.上夾緊件,833.下夾緊件,834.夾緊氣缸,835.光軸導軌基座,836.光軸導軌,837.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1111.縱邊,1112.橫邊,1121.安全關電,8321.夾緊底板,8322.下墊板,8323.第一下夾持塊,8324.第二下夾持塊,8331.夾緊頂板,8332.上墊板,8333.第一上夾持塊,8334.第二上夾持塊,8335.第一弧形槽,8336.第二弧形槽,8341.伸到位磁性開關,8342.縮到位磁性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助于理解本發明的內容。
如圖1-15所示,所述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優先采用鋁型材結構,所述機架1包括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所述第一框架11為鋁型材組成的倒u形框架結構,所述第二框架12為鋁型材組成的立方體框架結構,所述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相連,所述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相連的側面相通,所述第一框架11的u形底部側設有應用氣脹軸的設備生產線。
所述第一框架11包括橫框架111和側框架112,所述橫框架111包括縱邊1111和橫邊1112,所述兩個縱邊1111和兩個橫邊1112分別垂直相連形成矩形的橫框架111,所述側框架112分別設在橫框架111兩側且與橫框架111的縱邊1111垂直相連。
所述側框架112接近卸料小車軌道5出口的一端側面設有至少一組安全關電1121和按鈕箱6,所述安全關電1121用于防止人員在設備工作過程中進入機架1內,所述按鈕箱6上設有夾緊按鈕、點動上移按鈕、點動下移按鈕和第一急停按鈕。
所述第二框架12遠離應用氣脹軸的設備生產線側設有控制柜7,所述控制柜內設有配電盤,所述配電盤上設有可編程控制器、配電回路,所述控制柜7面板上設有觸摸屏、暫停按鈕、復位按鈕和啟動按鈕,所述夾緊按鈕、點動上移按鈕、點動下移按鈕、第一急停按鈕、暫停按鈕、復位按鈕、啟動按鈕和安全關電1121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端對應相連。
所述橫框架111上方橫邊1112上方設有氣脹軸導軌2,所述氣脹軸導軌2正下方對應的第一框架11內設有卸料小車軌道4,所述卸料小車軌道4為兩個相平行的軌道,所述卸料小車軌道4的寬度與卸料小車5的寬度相配合使用,所述卸料小車5上設有料卷凹槽51,所述料卷凹槽51左右通透,所述料卷凹槽51的形狀與裝上物料的氣脹軸3相配合使用。
所述卸料小車軌道4包括卸料小車軌道架體41、小車軌道導軌42和引導板43,所述卸料小車軌道架體41為兩個相平行的u形框架411,所述u形框架411的下方的一端與橫框架111下方的橫邊1112垂直相連,所述小車軌道導軌42設在u形框架411之間上方鋁型材的內側面,所述u形框架411端部設有第一加強筋412,所述第一加強筋412一端與u形框架411的下方一端對應位置的橫邊上表面相連,所述第一加強筋412另一端與u形框架411的另一端相連,所述u形框架411之間設有第二加強筋413,所述第二加強筋413兩端分別與u形框架411垂直相連。
所述卸料小車軌道4接近控制柜7的端部為卸料小車軌道4的出口,所述卸料小車軌道4的另一端上方對應橫框架111位置設有可供卷套有料卷的氣脹軸3通過的通道,所述卸料小車軌道4內設有與卷套有料卷的的氣脹軸3配合使用且可移除的卸料小車5。
所述引導板43包括第一引導板431和第二引導板432,所述第一引導板431為矩形,所述第二引導板432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引導板432的下底與第一引導板431的寬度一致,所述第二引導板432的下底的寬度等于u形框架411之間上方鋁型材的寬度與小車軌道導軌42的寬度之和,所述第二引導板432的上底與u形框架411接近卸料小車軌道4的端部的端部處于齊平位置,所述第一引導板431位于第二引導板432斜腰側的邊與第一加強筋412接近卸料小車軌道4中心的邊處于齊平位置。
所述小車軌道導軌42的長度小于u形框架411的長度,所述小車軌道導軌42遠離應用氣脹軸的設備生產線的端部與第一引導板431接近卸料小車軌道4的端部處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引導板43和小車軌道導軌42優先采用四氟材質。
所述小車軌道導軌42接近卸料小車5出口的側面設有小車位置接近開關44。
所述卸料小車5的長度小于接近開關44與橫邊1112之間的距離。
所述橫框架111上方的橫邊1112設有兩個相平行的氣脹軸導軌托架113,所述氣脹軸導軌托架113與橫框架111上方的橫邊1112遠離卸料小車軌道4出口的側面垂直相連,所述氣脹軸導軌托架113為長條形,優先采用鋁型材。
所述氣脹軸導軌2設在氣脹軸導軌托架113上方且與氣脹軸導軌托架113相連。
所述氣脹軸導軌托架113上方設有防護架26,所述防護架26包括防護側板261和防護底板262,所述防護側板261和防護底板262分別為矩形板,所述防護底板262設在氣脹軸導軌托架113上表面,所述防護側板261設在防護底板262遠離兩個氣脹軸導軌托架113中心線的一端且與防護底板262垂直相連,遠離第二框架12的防護架26設有防護頂板263,所述防護頂板263設在防護底板262遠離橫邊1112的一端且與防護底板262垂直相連。
所述氣脹軸導軌2包括兩個相平行的輸送直線導軌21,所述輸送直線導軌21設在防護底板262上表面,所述輸送直線導軌21與卸料小車軌道4相平行,所述輸送直線導軌21的上表面設有凸出的平面211,優先的輸送直線導軌21的橫截面為l形,所述輸送直線導軌21遠離橫邊1112的端部設有與輸送直線導軌21配合使用的坡度板22,所述坡度板22的低端與直線導軌21的一端相連且與凸出的平面211處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坡度板22的高端的高度加上氣脹軸3的最大直徑之和小于防護頂板263和防護側板261的高度。
所述坡度板22的高端側可設有推桿23,所述推桿23與推桿氣缸24相連,所述推桿氣缸24通過推桿氣缸支架24與橫框架111上方的橫邊1112相連。
所述推桿23優先采用u形,所述推桿23可推動氣脹軸導軌2上方的氣脹軸3向應用氣脹軸的設備生產線的相配合部位移動,所述推桿23的寬度小于兩個輸送直線導軌21之間的距離,所述兩個防護側板261之間的距離大于氣脹軸3的長度。
所述氣脹軸3兩端設有軸承,優先的,所述氣脹軸3上由兩個端部向中心方向間斷依次設有第一軸承31、第二軸承32和第三軸承33,所述兩個第三軸承33中心位置可套設芯輥34,所述第二軸承32與第三軸承33之間距離大于凸出的平面211的寬度,所述第二軸承32內側與凸出的平面211配合使用。
所述輸送直線導軌21接近橫邊1112的端設有輸送到位接近開關25,所述輸送到位接近開關25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端對應端子相連。
所述第一框架11遠離卸料小車軌道4的出口的端部設有應用氣脹軸的設備生產線,所述應用氣脹軸的設備生產線與卸料小車軌道4之間是相通的,即所述應用氣脹軸的設備生產線上裝上料卷的氣脹軸3通過橫框架111的縱邊1111和橫邊1112形成的通道輸送到卸料小車5上。
所述第二框架12接近控制柜7的一側內設有移動裝置8,所述移動裝置8包括垂直移動機構81、水平移動機構82和夾緊機構83。
所述垂直移動機構81設有至少1個垂直基板811,優先采用四塊間隔設置的垂直基板811,所述四塊間隔設置的垂直基板811正表面設有兩個相平行的垂直直線導軌812,所述垂直直線導軌812之間設有垂直滾珠絲杠813,所述垂直滾珠絲杠813與垂直直線導軌812相平行,所述垂直滾珠絲杠813兩端通過垂直軸承座與垂直基板811相連,所述垂直滾珠絲杠813上套設有垂直螺母塊814和垂直連接塊815,所述垂直滾珠絲杠813動力端通過垂直聯軸器與垂直伺服電機816相連,所述垂直螺母塊814與垂直連接塊815相連,所述每個垂直直線導軌812上設有至少一個垂直滑塊817,優先的,所述每個垂直直線導軌812上設有兩個垂直滑塊817。
所述垂直基板811與第二框架12設有控制柜7一側的內側表面相連,所述垂直直線導軌812兩端側面分別設有垂直上限位開關818和垂直下限位開關819,所述垂直上限位開關818和垂直下限位開關819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端對應相連。
所述垂直螺母塊814和垂直滑塊817遠離垂直基板811的表面設有水平移動機構82的水平基板821,所述水平基板821為矩形板,所述水平基板821的反表面分別與垂直螺母塊814和垂直滑塊817的遠離垂直基板811的一個表面相連,所述水平基板821的正表面設有兩個相平行的水平直線導軌822,所述水平直線導軌822與垂直直線導軌812相垂直,所述水平直線導軌822之間設有水平滾珠絲杠823,所述水平滾珠絲杠823與水平直線導軌822相平行,所述水平滾珠絲杠823兩端通過水平軸承座與水平基板821相連,所述水平滾珠絲杠823上套設有水平螺母塊824和水平連接塊825,所述水平滾珠絲杠813動力端設在第二框架12遠離遠離第一框架11的一端,所述水平滾珠絲杠813動力端通過水平聯軸器與水平伺服電機826相連,所述水平螺母塊824與水平連接塊825相連,所述每個水平直線導軌822上設有至少一個水平滑塊827,優先的,所述每個水平直線導軌822上設有兩個水平滑塊827。
所述水平直線導軌822兩端側面分別設有水平第一限位開關828和水平第二限位開關829,所述水平第一限位開關828和水平第二限位開關829分別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端對應相連。
所述水平螺母塊824和水平滑塊827遠離水平基板821的表面設有夾緊機構83的夾緊基板831,所述夾緊基板831為矩形板,所述夾緊基板831的反表面分別與水平螺母塊824和水平滑塊827的遠離水平基板821的一個表面相連,所述夾緊基板831的正表面設有下夾緊件832和上夾緊件833。
所述下夾緊件832包括夾緊底板8321,所述上夾緊件833包括夾緊頂板8331,所述夾緊底板8321和夾緊頂板8331分別與夾緊基板831的正表面垂直相連且與水平滾珠絲杠813相平行,即所述夾緊底板8321和夾緊頂板8331相平行,所述夾緊底板8321上表面遠離卸料小車軌道4的一側設有下墊板8322,所述下墊板8322上表面設有第一下夾持塊8323,所述夾緊底板8321上表面接近卸料小車軌道4的一側設有第二下夾持塊8324,所述第一下夾持塊8323和第二下夾持塊8324優先采用非金屬材質;所述夾緊頂板8331下表面對應第一下夾持塊8323的位置設有第一上墊板8332,所述上墊板8332下表面設有第一上夾持塊8333,所述夾緊頂板8331下表面對應第二下夾持塊8334的位置設有第二上夾持塊8334,所述第一上夾持塊8333設有向夾緊頂板8331方向凹陷的第一弧形槽8335,所述第二上夾持塊8334設有向夾緊頂板8331方向凹陷的第二弧形槽8336,所述第一弧形槽8335和第二弧形槽8336水平方向通透便于盛放氣脹軸3。
所述夾緊頂板8331上表面設有夾緊氣缸834,所述夾緊頂板8331上方的夾緊基板831上設有光軸導軌基座835,所述光軸導軌836一端與光軸導軌基座835相連,所述光軸導軌836另一端與夾緊底板8321相連,所述夾緊氣缸834帶動上夾緊件833可在光軸導軌836上上下移動,所述夾緊機構83用于夾緊氣脹軸3。
所述夾緊氣缸834上設有伸到位磁性開關8341和縮到位磁性開關8342,所述第一弧形槽8335遠離卸料小車軌道4的一端設有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837,所述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837通過支架與夾緊基板831相連,所述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837通過導線與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端對應相連。
所述第一上夾持塊8333、第二上夾持塊8334、第一下夾持塊8323和第二上夾持塊8334優先采用四氟乙烯材質,防止損傷氣脹軸3的夾持部位。
所述第一弧形槽8335橫切面為半圓形,所述第二弧形槽8336橫切面為劣弧,所述第一弧形槽8335和第二弧形槽8336為同一中心軸線。
所述第一上夾持塊8333的第一弧形槽8335和第一下夾持塊8323用于夾持氣脹軸3的接近第二支架12側第一軸承31和第二軸承32之間的位置,所述第二上夾持塊8334的第二弧形槽8336和第二下夾持塊8323用于夾持氣脹軸3的接近第二支架12側第三軸承33內側未套芯輥位置。
所述夾緊氣缸834具有自鎖功能,保證在斷電斷氣情況下依然保證操作人員和氣脹軸3的安全。
所述的氣脹軸接換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當應用氣脹軸的生產線設備將設有氣脹軸3的料卷送出后,推動卸料小車5進入卸料小車軌道4,應用氣脹軸的生產線設備將設有氣脹軸3的料卷卸載到卸料小車5上的料卷凹槽51內;
2)操作人員通過拉動卸料小車5使氣脹軸3接近第二支架12的端進入到移動裝置8的夾緊裝置83內,此時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837和小車位置接近開關44發出信號;
3)響應于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837和小車位置接近開關44持續信號,同時操作人員按下按鈕盒6上的夾緊按鈕,所述夾緊氣缸834帶動上夾緊件832在光軸導軌836上向接近下夾緊件833方向移動,所述上夾緊件832和下夾緊件833配合使用夾緊氣脹軸3;
4)操作人員通過氣脹軸3上的閥門將氣脹軸3內氣體釋放,操作人員按下控制柜7上的啟動按鈕,所述水平伺服電機826帶動夾緊機構83在水平直線導軌822上向遠離側邊框112的方向移動,從而將氣脹軸3從料卷內抽出;
5)所述氣脹軸3從料卷內抽出后,操作人員將卸料小車5從卸料小車軌道4拉出,從而觸發小車位置接近開關44發出信號給可編程控制器,響應于小車位置接近開關44拉出后發出的信號,所述垂直伺服電機816和水平伺服電機826工作,將氣脹軸3向卸料小車軌道4方向移動到適合操作人員安裝芯輥的特定位置;
6)操作人員將塑料芯輥套裝在氣脹軸3的兩個第三軸承33之間的工作段,然后通過氣槍給氣脹軸3充氣漲緊,充氣完畢后操作人員退出兩個側邊框112之間卸料小車軌道4出口側的的設備操作區;
7)操作人員通過操作控制柜7面板上的啟動按鈕使設備開始自動工作狀態,所述水平伺服電機826帶動夾緊機構83在水平直線導軌822上向遠離側邊框112的方向移動,移動第一設定位置后,所述垂直伺服電機816帶動水平移動機構82和夾緊機構83在垂直直線導軌812上向上移動,移動到第二設定位置后,所述水平伺服電機826帶動夾緊機構83在水平直線導軌822上向接近側邊框112的方向移動,移動到第三設定位置后,所述垂直伺服電機816帶動水平移動機構82和夾緊機構83在垂直直線導軌812上向下移動,移動到氣脹軸導軌2上方第四設定位置時,所述夾緊氣缸834帶動上夾緊件832在光軸導軌836上向遠離下夾緊件833方向移動,從而松開氣脹軸3;
8)所述氣脹軸3在坡度板22和/或推桿23作用下,向遠離卸料小車軌道4出口方向移動,所述氣脹軸3在輸送直線導軌21上滾動進入應用氣脹軸3的生產線設備相應工位,所述輸送到位接近開關25發送信號給可編程控制器,從而確認氣脹軸3已經進入應用氣脹軸3的生產線設備相應工位;
9)所述移動裝置8的垂直移動機構82、水平移動機構82和夾緊機構83回到原始位;
10)重復步驟1)-9)。
所述原始位為夾緊機構83位于卸料小車5拉到位時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837和小車位置接近開關44發出信號的對應位置。
若有人員通過側框架112之間位置進入框架1內,安全關電1121將會發出信號給可編程控制器從而使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停止工作;在移動裝置8自動工作過程中,人員若進入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內,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將暫停工作,觸摸屏上顯示暫停指示,此時如按下復位按鈕系統將繼續運行,若在工作過程中,按下緊急急停按鈕,需要操作人員按下觸摸屏上設置的夾緊氣缸按鍵后,另一名工作人員配合將氣漲軸3從移動裝置8的夾緊機構83上取下,所述夾緊機構83的夾緊氣缸834松開到位后,所述夾緊氣缸834上的縮到位磁性開關8342發信號給可編程控制器,操作人員按下復位按鈕,將設備的故障狀態復位,然后按下回工作位按鈕,移動裝置8回原始位。
可通過可編程控制器與應用氣脹軸3的生產線設備的控制系統通訊獲取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原始位,也可通過操作箱6上點動上移按鈕和點動下移按鈕微調設置氣脹軸接換輥裝置原始位。
所述垂直上限位開關818和垂直下限位開關819用于限制垂直移動機構81帶動水平移動機構82和夾緊機構83在垂直直線導軌812上最大移動范圍;所述水平第一限位開關828和水平第二限位開關829用于限制水平移動機構82帶動夾緊機構83在水平直線導軌822上最大移動范圍。
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垂直伺服電機驅動器和水平伺服電機驅動器,所述垂直伺服電機驅動器包括垂直驅動器電壓輸入端、垂直驅動器電壓輸出端、垂直脈沖輸入端、垂直方向輸入端和垂直編碼器信號端,所述垂直驅動器電壓輸入端與控制系統電源相連,所述垂直驅動器電壓輸出端與垂直伺服電機的端子對應相連,所述垂直編碼器信號端與垂直伺服電機的編碼器相連,所述水平伺服電機驅動器包括水平驅動器電壓輸入端、水平驅動器電壓輸出端、水平脈沖輸入端、水平方向輸入端和水平編碼器信號端,所述水平驅動器電壓輸入端與控制系統電源相連,所述水平驅動器電壓輸出端與水平直伺服電機的端子對應相連,所述水平編碼器信號端與垂直水平伺服電機的編碼器相連,所述垂直脈沖輸入端、垂直方向輸入端、水平脈沖輸入端和水平方向輸入端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出端子對應相連。
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夾緊繼電器,所述夾緊繼電器線圈兩端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對應輸出端子和控制電源的對應端子對應相連,所述夾緊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一端與控制電源相連,所述夾緊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另一端與夾緊氣缸的電磁閥相連。
所述小車位置接近開關44、氣脹軸拉到位接近開關837、輸送到位接近開關25、垂直上限位開關818、垂直下限位開關819、水平第一限位開關828和水平第二限位開關829優先采用數字量接近開關。
所述氣脹軸導軌2的坡度板22的位置與移動裝置8上夾持的氣脹軸3的水平位置配合使用,所述坡度板22的斜坡角度小于10°大于3°。
所述移動裝置8在機架1的內部能夠上下左右移動。
需要說明的是,上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故其等同組件的置換,或依本發明專利保護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改,皆應仍屬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涵蓋之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