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制衣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吊掛運輸裝置和制衣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制衣系統中,為了提高衣料在各個加工站之間的搬運效率,以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用于在各個加工站之間搬運衣料的吊掛運輸裝置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示例的,圖1和圖2為現有技術中通用的一種吊掛運輸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吊掛運輸裝置包括一閉環的環軌01,在環軌上沿其走向設置有環形驅動鏈02,環形驅動鏈02上固定連接有橫向伸出的驅動桿03。在環軌01上沿其走向間隔地設置有若干加工站04,每個加工站04均包括一個制衣工位,此制衣工位用于完成衣料某一工序的加工。半成品衣料的轉運是通過衣架來實現的,衣架的結構如圖3所示,衣架100的結構包括夾持部101和輪式聯接部102,夾持部101用于夾持半成品衣料,而輪式聯接部102的主體部分為一個滾輪,滾輪聯接在環軌01上,在驅動桿03的驅動作用下,衣架100會在環軌01上移動,從而帶動衣架100沿環軌01進入不同的加工站04。
但是,由于圖1和圖2所示的吊掛運輸裝置中環形驅動鏈02為運輸的動力機構,同時由于環形驅動鏈02設置于環軌01上并沿環軌01的走向設置,因此環形驅動鏈02的設置長度應與環軌01的長度相適應,而為了能夠在多個加工站04之間傳送衣料,環軌01的長度較大,因此環形驅動鏈02的長度也較大,用于帶動環形驅動鏈02運轉的輸入功率也較大,而在通過此具有較大輸入功率的環形驅動鏈02驅動運輸小批量衣料或單個衣料時,環形驅動鏈02的輸出功率較小,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較小,驅動效率較低,能量損失較大,因此圖1和圖2所示吊掛運輸裝置不適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單個衣料的運輸。同時,由于環形驅動鏈02的長度較大,因此,在環形驅動鏈02運轉時,其走向上的各個位置與用于支撐此環形驅動鏈02的結構之間均接觸摩擦而產生噪聲,因此環形驅動鏈02運轉時的噪聲較大。而且,由于環形驅動鏈02的長度較大,因此若環形驅動鏈02出現故障,則需沿環形驅動鏈02的走向逐一排查故障點,這樣就延長了環形驅動鏈的維修周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吊掛運輸裝置和制衣系統,既能夠適用于大批量衣料的運輸,又能夠適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單個衣料的運輸,同時還可減小輸送時的噪聲,縮短維修周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吊掛運輸裝置,用于在多個加工站之間運輸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包括導軌、驅動小車和載料裝置,所述導軌固定設置,所述驅動小車連接于所述導軌上,并可沿所述導軌行駛,所述載料裝置連接于所述驅動小車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所述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衣系統,包括:多個加工站,多個所述加工站用于分別完成衣料的多個工序的加工,加工完成后的所述衣料掛設于衣架上;吊掛運輸裝置,所述吊掛運輸裝置為如上技術方案所述的吊掛運輸裝置;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可在任意一個所述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將所述衣料掛設于衣架上之后,控制所述吊掛運輸裝置中的驅動小車帶動所述吊掛運輸裝置中的載料裝置移動至所述加工站,并控制所述驅動小車帶動所述載料裝置移動至下一個加工站。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吊掛運輸裝置和制衣系統,由于吊掛運輸裝置包括導軌、驅動小車和載料裝置,導軌固定設置,驅動小車連接于導軌上,并可沿導軌行駛,載料裝置連接于驅動小車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因此在通過此吊掛運輸裝置運輸衣料時,可在某一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之后,將衣料掛設于衣架上,并通過驅動小車驅動載料裝置移動至此加工站,以將衣架收集于載料裝置上,然后通過驅動小車驅動載料裝置移動至下一個加工站,以便于將載料裝置上的衣架放置于下一個加工站內,由此實現了衣料在各個加工站之間的運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中驅動小車為運輸的動力機構,驅動小車連接于導軌上,并可沿導軌行駛,由此在導軌的延伸方向上,驅動小車的尺寸遠小于導軌的長度,由此驅動小車的尺寸較小,驅動小車沿導軌行駛時的輸入功率較小,因此在通過此驅動小車運輸小批量衣料或單個衣料時,輸出功率和輸入功率的比值較大,驅動效率較高,能量損失較小,因此本發明吊掛運輸裝置能夠適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單個衣料的運輸。而為了實現大批量衣料的運輸,只需要在導軌上增設驅動小車,并在驅動小車上連接載料裝置即可。同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中驅動小車與導軌之間的接觸區域較小,因此驅動小車在導軌上行駛時與導軌之間接觸摩擦所產生的噪聲較小。而且,當單個驅動小車出現故障時,僅需更換此驅動小車即可,維修周期短,且不影響吊掛運輸裝置的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吊掛運輸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圖1所示吊掛運輸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用于承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吊掛運輸裝置的立體圖;
圖5為圖4所示吊掛運輸裝置的主視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吊掛運輸裝置中第一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5所示吊掛運輸裝置的側視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吊掛運輸裝置中載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制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還可以是一體地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參照圖4,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吊掛運輸裝置10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吊掛運輸裝置10用于在多個加工站之間運輸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吊掛運輸裝置10包括導軌11、驅動小車12和載料裝置13,所述導軌11固定設置,所述驅動小車12連接于所述導軌11上,并可沿所述導軌11行駛,所述載料裝置13連接于所述驅動小車12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所述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吊掛運輸裝置10,由于吊掛運輸裝置10包括導軌11、驅動小車12和載料裝置13,導軌11固定設置,驅動小車12連接于導軌11上,并可沿導軌11行駛,載料裝置13連接于驅動小車12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因此在通過此吊掛運輸裝置10運輸衣料時,可在某一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之后,將衣料掛設于衣架上,并通過驅動小車12帶動載料裝置13移動至此加工站,以將衣架收集于載料裝置13上,然后通過驅動小車12帶動載料裝置13移動至下一個加工站,以便于將載料裝置13上的衣架放置于下一個加工站內,由此實現了衣料在各個加工站之間的運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中驅動小車12為運輸的動力機構,驅動小車12連接于導軌11上,并可沿導軌11行駛,由此在導軌11的延伸方向上,驅動小車12的尺寸遠小于導軌11的長度,由此驅動小車12的尺寸較小,驅動小車12沿導軌11行駛時的輸入功率較小,因此在通過此驅動小車12運輸小批量衣料或單個衣料時,輸出功率和輸入功率的比值較大,驅動效率較高,能量損失較小,因此本發明吊掛運輸裝置10能夠適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單個衣料的運輸。而為了實現大批量衣料的運輸,只需要在導軌11上增設驅動小車12,并在驅動小車12上連接載料裝置13即可。同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中驅動小車12與導軌11之間的接觸區域較小,因此驅動小車12在導軌11上行駛時與導軌11之間接觸摩擦所產生的噪聲較小。而且,當單個驅動小車12出現故障時,僅需更換此驅動小車12即可,維修周期短,且不影響吊掛運輸裝置10的正常運行。
在上述實施例中,導軌11可以為直線型導軌,也可以為曲線型導軌,還可以為環型導軌,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其中,載料裝置13可以連接于驅動小車12的上方,也可以連接于驅動小車12的下方,還可以連接于驅動小車12的其他位置,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具體的,驅動小車12可以制作為圖5所示結構,即,驅動小車12包括小車主體121、主動滾輪122、從動滾輪123和第一驅動裝置124,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旋轉鉸接于小車主體121上,且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由導軌11的相對兩側滾動卡接于導軌11上,第一驅動裝置124用于驅動主動滾輪122轉動,載料裝置13連接于小車主體121上。由此,在通過第一驅動裝置124驅動主動滾輪122轉動時,從動滾輪123可與主動滾輪122一起沿導軌11滾動,以帶動小車主體121以及連接于小車主體121上的載料裝置13沿導軌11移動。此結構簡單,容易實現。
其中,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可以由導軌11的水平兩側滾動卡接于導軌11上,也可以由導軌11的上下兩側滾動卡接于導軌11上,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另外,為了避免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在沿導軌11滾動時與導軌11脫離,可以通過兩種實現方式實現:
第一種實現方式為:如圖7所示,圍繞主動滾輪122的外圓面一周開設有第一環形卡槽,圍繞從動滾輪123的外圓面一周開設有第二環形卡槽,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分別通過第一環形卡槽和第二環形卡槽卡接于導軌11的相對兩側邊沿上。由此實現了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與導軌11之間的卡接,避免了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與導軌11脫離。
其中,第一環形卡槽和第二環形卡槽的截面形狀可以為v型或半圓形,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第二種實現方式為:導軌靠近主動滾輪的表面開設有第一導向卡槽,導軌靠近從動滾輪的表面開設有第二導向卡槽,第一導向卡槽和第二導向卡槽的延伸方向均與導軌的延伸方向一致,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的外圓端分別卡接于第一導向卡槽和第二導向卡槽內。由此實現了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與導軌之間的卡接,避免了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與導軌脫離。
其中,第一導向卡槽和第二導向卡槽的截面形狀可以為v型或半圓形等等,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主動滾輪122的數量可以為一個、兩個、三個等等,在此不做具體限定。但是為了提高驅動小車12沿導軌11行駛時的平穩性,同時為了節省成本,優選的,如圖5所示,主動滾輪122為兩個,且兩個主動滾輪122沿導軌11的走向間隔設置。相比于采用一個主動滾輪的方案,能夠提高驅動小車12沿導軌11行駛時的平穩性,相比于采用三個及三個以上的主動滾輪的方案,能夠節省成本。
在上述實施例中,兩個主動滾輪122可以通過兩個驅動裝置分別驅動,也可以通過一個驅動裝置同時驅動,在此不做具體限定。但是,為了節省成本,優選兩個主動滾輪122由一個驅動裝置同時驅動,具體的,如圖6所示,第一驅動裝置124包括旋轉電機1241、主動齒輪1242、兩個從動齒輪1243和齒輪帶1244,兩個從動齒輪1243分別與兩個主動滾輪122同軸連接,齒輪帶1244配合繞設于主動齒輪1242和兩個從動齒輪1243上,旋轉電機1241用于驅動主動齒輪1242轉動。由此通過此第一驅動裝置124即可驅動兩個主動滾輪122轉動,此結構簡單,容易實現。
其中,旋轉電機1241可以為單向旋轉電機,也可以為雙向旋轉電機,在此不做具體限定。但是,為了使驅動小車12能夠在導軌11上自由移動,提高運輸的靈活性,優選旋轉電機1241為雙向旋轉電機,雙向旋轉電機能夠驅動主動滾輪122正反轉,從而能夠帶動驅動小車12在導軌11上前后雙向滑動,進而提高了運輸的靈活性。
同理,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從動滾輪123的數量可以為一個、兩個、三個等等,在此不做具體限定。但是,為了提高驅動小車12沿導軌11行駛時的平穩性,同時為了節省成本,優選的,如圖5所示,從動滾輪123為兩個,兩個從動滾輪123沿導軌11的走向間隔設置。相比于采用一個從動滾輪的方案,能夠提高驅動小車12沿導軌11行駛時的平穩性,相比于采用三個及三個以上的從動滾輪的方案,能夠節省成本。
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為了使從動滾輪123在沿導軌11滾動時始終與導軌11接觸,以保證傳動的可靠性,優選的,如圖5所示,從動滾輪123包括滾輪主體1231和連桿1232,滾輪主體1231滾動連接于導軌11上,連桿1232的一端與滾輪主體1231旋轉鉸接,另一端與小車主體121旋轉鉸接,連桿1232與小車主體121之間連接有彈性件1233,彈性件1233用于向連桿1232施加一個彈性力,以驅動連桿1232帶動滾輪主體1231始終與導軌11抵接。由此使從動滾輪123始終與導軌11接觸,保證了傳動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導軌11可以為一體式結構,也可以為分體式結構,在此不做具體限定。當導軌11為分體式結構時,示例的,導軌11可以制作為如圖7所示結構,即,導軌11包括導軌座111和安裝于導軌座111相對兩側的兩個導軌軸112,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滾動卡接于兩個導軌軸112上。由于主動滾輪122和從動滾輪123僅與導軌11上的兩個導軌軸112接觸摩擦,因此在長時間使用后的維修過程中,只需更換此導軌軸112即可,避免更換整個導軌11,從而節省了維修成本。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載料裝置可以用于收集一個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也可以用于收集多個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在此不做具體限定。但是,為了提高吊掛運輸裝置的運輸效率,優選載料裝置用于收集多個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這樣,可增大單次運輸的運輸量,提高吊掛運輸裝置的運輸效率。
具體的,當載料裝置用于收集多個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時,載料裝置可以制作為如圖5和圖8所示結構,即,載料裝置13包括水平回轉盤131、多個載料單元132和第二驅動裝置133,水平回轉盤131連接于驅動小車12的下方(如圖5所示),多個載料單元132均勻設置于水平回轉盤131的邊沿一周(如圖8所示),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第二驅動裝置133用于驅動水平回轉盤131繞自身中軸線旋轉。由此,通過多個載料單元132收集或下放多個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增大了單次運輸的運輸量,提高了吊掛運輸裝置10的運輸效率。而且,第二驅動裝置133在驅動水平回轉盤131繞自身中軸線旋轉時,可將設置于水平回轉盤131邊沿一周的多個載料單元132依次旋轉至與加工站相對應的位置,以便于收集此加工站內的衣架或將衣架下放至加工站內。
在上述實施例中,載料單元132的數量可以為兩個、三個、四個等等,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其中,第二驅動裝置133可以為旋轉電機或由旋轉電機和減速器組成的整體,在此不作具體限定。
另外,掛設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包括衣架主體和鉸接于衣架主體上端的衣架滾輪,待加工衣料掛設于衣架主體上,為了使載料單元能夠實現衣架的收集和下放,具體的,載料單元132可以制作為如圖7結構,即,載料單元132包括沿水平回轉盤131的徑向延伸的載料導桿1321,載料導桿1321靠近水平回轉盤131中心的一端固定,遠離水平回轉盤131中心的一端向下傾斜,如圖8所示,載料導桿1321的上表面、沿載料導桿1321的走向由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一限位柱1322和第二限位柱1323,載料導桿1321、第一限位柱1322和第二限位柱1323圍成有收集槽1324,收集槽1324用于收集衣架滾輪,載料導桿1321的上表面、對應第二限位柱1323的位置開設有容納孔1325,如圖7所示,第二限位柱1323連接有下料驅動裝置1326,下料驅動裝置1326用于驅動第二限位柱1323向下移動至容納孔1325內。由此,衣架上的衣架滾輪可由收集槽的上方開口收集至收集槽內,在通過下料驅動裝置1326驅動第二限位柱1323向下移動至容納孔1325內后,衣架滾輪可在自身重力和負重作用下沿載料導桿1321向下滑出,以完成衣架的下放,由此載料單元132能夠實現衣架的收集和下放。此結構簡單,容易實現。
在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下料驅動裝置1326可以制作為如圖5所示結構,即,容納孔向下延伸并貫穿載料導桿的下表面,下料驅動裝置1326包括設置于載料導桿1321下方的擺桿13261,擺桿13261的一端與水平回轉盤131通過水平轉軸鉸接,另一端折彎并向上延伸形成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穿過容納孔伸出載料導桿1321的上表面,擺桿13261與水平回轉盤131之間連接有頂壓裝置,頂壓裝置用于向下頂壓擺桿13261,以驅動擺桿13261繞水平轉軸向下擺動,并帶動第二限位柱向下移動至容納孔內。由此通過頂壓裝置向下頂壓擺桿13261使第二限位柱向下移動至容納槽內,此時,可下放衣架滾輪。
其中,頂壓裝置可以為氣缸、液壓缸、電動伸縮桿等等,在此不做具體限定。示例的,頂壓裝置可以制作為如圖7所示結構,即,頂壓裝置包括承載并固定于水平回轉盤131上方的底座13262,底座13262內安裝有電磁鐵(圖中未示出),水平回轉盤131的下方設有頂壓桿13263,頂壓桿13263豎直設置,且頂壓桿13263的上端穿過水平回轉盤131上的避讓孔伸入底座13262內并與電磁鐵配合作用,下端與擺桿13261活動鉸接,底座13262與頂壓桿13263的下端之間連接有彈性復位件13264,當電磁鐵通電時,頂壓桿13263在電磁鐵的磁性力作用下向下移動并頂壓擺桿13261,同時彈性復位件13264產生彈性變形而產生彈性力,當電磁鐵斷電時,彈性力可驅動頂壓桿13263向上移動,以帶動擺桿13261向上擺動,從而使第二限位柱1323恢復至初始位置。
參見圖9,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衣系統,包括:
多個加工站20,多個所述加工站20用于分別完成衣料的多個工序的加工,加工完成后的所述衣料掛設于衣架上;
吊掛運輸裝置10,所述吊掛運輸裝置10為如上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吊掛運輸裝置10;
控制單元30,所述控制單元30可在任意一個所述加工站20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將所述衣料掛設于衣架上之后,控制所述吊掛運輸裝置10中的驅動小車12驅動所述吊掛運輸裝置10中的載料裝置13移動至所述加工站20,并控制所述驅動小車12驅動所述載料裝置13移動至下一個加工站20。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制衣系統,在多個加工站20中任意一個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將加工后的衣料掛設于衣架上之后,均可通過控制單元30控制驅動小車12帶動載料裝置13移動至此加工站20,以將加工站20內的衣架收集于載料裝置13上,在將此加工站20內的衣架收集至載料裝置13上之后,可通過控制單元30控制驅動小車12驅動載料裝置13移動至下一個加工站20,以使載料裝置13將其上的衣架下放至下一個加工站20內,由此實現了多個加工站20之間的衣料運輸。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在本實施例的制衣系統中使用的吊掛運輸裝置10與上述吊掛運輸裝置10的各實施例中提供的吊掛運輸裝置10相同,因此二者能夠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并達到相同的預期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需要說明的是,下一個加工站為用于完成下一道工序的加工站,多個加工站可以按照衣料的加工順序依次排列,也可以不按衣料加工順序排列,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其中,多個加工站20可以分布于吊掛運輸裝置10運輸路徑的同一側,也可以分布于吊掛運輸裝置10運輸路徑的兩側,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另外,加工站可以制作為如下結構,即,加工站包括進站口、出站口、制衣工位和進出站傳送裝置,制衣工位用于完成衣料某一工序的加工,進出站傳送裝置用于將進入進站口的衣架送入制衣工位,并將制衣工位處的衣架送出至出站口,由此在衣架落入進站口內后,可通過進出站傳送裝置將衣架送入制衣工位,在制衣工位處完成衣架上衣料的加工后,可通過進出站傳送裝置將衣架送出至出站口。由此,制衣工位無需緊貼導軌設置,從而增大了制衣工位位置設置的靈活性。
其中,進出站傳送裝置可以制作為如下結構,即,進出站傳送裝置包括進出站導軌和出站推送手臂,進出站導軌包括進站導軌段和出站導軌段,進站導軌段由進站口傾斜向下延伸,出站導軌段由進站導軌段的末端向上延伸至出站口,出站推送手臂用于推動進站導軌段末端的衣架沿出站導軌段向上移動至出站口。由此當衣架上的衣架滾輪落入進站口內后,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進站導軌向下移動至進站導軌段的末端,進站導軌段的末端位于制衣工位內,在制衣工位處完成衣架上衣料的加工后,可通過推送手臂推動進站導軌段末端的衣架沿出站導軌段向上移動至出站口內,由此實現了衣架的進出站傳送。此結構簡單,且僅在出站時使用了驅動裝置,因此成本較低。
為了便于自動化管理衣架在各個加工站之間的調度過程,優選的,每個加工站內均設有調度信息記錄裝置和調度信息檢測單元,調度信息記錄裝置用于在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且衣料掛設于衣架上之后,將衣料的調度信息記錄于衣架內,此調度信息包含衣料在此加工站內完成的工序信息,調度信息檢測單元用于在調度信息記錄裝置將調度信息記錄于衣架內之后,檢測衣架內的調度信息,調度信息檢測單元與控制單元電連接。由此,在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將衣料掛設于衣架上之后,可首先通過調度信息記錄裝置將衣料的調度信息記錄于衣架內,然后通過調度信息檢測單元檢測檢測衣架的調度信息,最后將調度信息發送至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在接收到調度信息之后,可根據調度信息控制衣架在各加工站之間的調度過程,以便于衣架調度過程的自動化管理。
其中,調度信息記錄裝置可以為設置于加工站的出站導軌段上的信息發射器,衣架的衣架滾輪內設有存儲單元,當衣架滾輪通過出站導軌段時,信息發射器向存儲單元內注入調度信息。相應的,調度信息檢測單元可以為設置于加工站的出站口內的信息解碼器,當衣架滾輪進入出站口內時,信息解碼器可將存儲單元內的調度信息解讀出來,并發送至控制單元。
在上述實施例中,存儲單元可以為記憶芯片或rfid標簽等等,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具體的,控制單元根據調度信息,對衣架在各加工站之間的調度過程的控制方法可以為:
步驟1:控制單元在接收到調度信息后,根據調度信息所包含的工序信息,確定用于完成此工序的第一加工站的位置;
步驟2:控制單元根據第一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驅動小車帶動載料裝置移動至第一加工站。
在將第一加工站內的衣架收集于載料裝置之后,
步驟3:控制單元首先根據調度信息所包含的工序信息,確定下一個工序,并根據下一個工序,確定用于完成下一個工序的第二加工站的位置;
步驟4:控制單元根據第二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驅動小車帶動載料裝置移動至第二加工站。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調度過程中,第一加工站可以為多個加工站中的任意一個加工站,第二加工站為第一加工站的下一個加工站。
為了檢測載料裝置是否移動至加工站,可以通過人眼觀察,也可以通過檢測單元進行檢測,在此不做具體限定。但是,為了盡可能地避免人為誤差,提高制衣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優選通過檢測單元檢測載料裝置是否移動至加工站。具體的,沿吊掛運輸裝置中的導軌依次設有多個位置檢測單元,多個位置檢測單元與多個加工站一一對應,且每個位置檢測單元用于檢測驅動小車是否移動至導軌上的一個設定位置,當驅動小車移動至此設定位置時,驅動小車上的載料裝置移動至位置檢測單元對應的加工站,多個位置檢測單元均與控制單元電連接。由此通過多個位置檢測單元檢測了載料裝置是否移動至對應的加工站,從而提高了制衣系統的自動化程度。
其中,位置檢測單元可以為光電式位置檢測單元,也可以為磁感應式位置檢測單元,在此不做具體限定。而且,位置檢測單元可以安裝于導軌上,也可以安裝于用于承載導軌的支架上,在此不做具體限定。
具體的,在采用位置檢測單元檢測載料裝置是否移動至加工站時,上述步驟2具體可以為:
步驟21:控制單元根據第一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驅動小車帶動載料裝置向靠近第一加工站的方向移動;
步驟22:第一位置檢測單元檢測驅動小車是否移動至第一設定位置,第一位置檢測單元為第一加工站對應的位置檢測單元;
步驟23:當驅動小車移動至第一設定位置時,第一位置檢測單元向控制單元發送第一信號;
步驟24:控制單元根據第一信號,控制驅動小車停止移動。
上述步驟4具體可以為:
步驟41:控制單元根據第二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驅動小車帶動載料裝置向靠近第二加工站的方向移動;
步驟42:第二位置檢測單元檢測驅動小車是否移動至第二設定位置,第二位置檢測單元為第二加工站對應的位置檢測單元;
步驟43:當驅動小車移動至第二設定位置時,第二位置檢測單元向控制單元發送第二信號;
步驟44:控制單元根據第二信號,控制驅動小車停止移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