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傳輸機構,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道路機動車輛燈泡裝頭、裝盤設備的傳輸機構。
背景技術:
車前照燈是保障機動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部件之一,而汽車鹵素前照燈作為汽車前照燈的主要光源,其配光性能、光照度是保證汽車行駛安全的重要指標。據統計,晚上和自然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的汽車行駛里程占總里程的25%,在此期間發生的交通事故占到33%。其中很大部分是因為質量不合格的汽車前照燈泡造成的,它不但不能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照明和警示信號,而且還使對面來車駕駛員及道路行人產生強烈的炫目,使他們對車輛和自身相對位置判斷錯誤而發生意外。
現有的汽車鹵素前照燈件包括毛泡、罩蓋、燈頭和燈盤,裝頭設備將毛泡穿過罩蓋插入燈頭中并進行焊接固定,焊接固定后再通過裝盤設備將燈盤加以焊接固定,現有的裝頭過程為手工操作,工序繁瑣,效率低,精度差,無法保證成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道路機動車輛燈泡裝頭、裝盤設備的傳輸機構,用于在燈泡裝頭、裝盤過程中進行夾持、傳輸、固定,便于操作,避免操作人員直接與燈泡接觸,安全可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道路機動車輛燈泡裝頭、裝盤設備的傳輸機構,包括第一傳輸機構、第二傳輸機構、傳輸帶、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傳輸帶位于第一傳輸機構和第二傳輸機構之間,第一機械臂設置在第一傳輸機構與傳輸帶之間,第二機械臂設置在傳輸帶與第二傳輸機構之間;
所述第一傳輸機構包括第一轉盤、第一夾持機構、第一電機、第一支架和第一底座,第一轉盤通過第一支架可轉動的固定在第一底座上,與第一電機相連的第一主軸穿過第一底座與第一轉盤的中心相連,若干第一夾持機構均勻的周向固定在第一轉盤外部;
所述第二傳輸機構包括第二轉盤、第二夾持機構、第二電機、第二支架和第二底座,第二轉盤通過第二支架可轉動的固定在第二底座上,與第二電機相連的第二主軸穿過第二底座與第二轉盤的中心相連,若干第二夾持機構均勻的周向固定在第二轉盤外部;
所述傳輸帶包括傳輸帶底座,傳輸帶底座上設有鏈條,鏈條通過若干換向齒輪實現盤繞設置,其中一個換向齒輪通過第三電機實現傳動,鏈條上設有若干轉運支撐座;
所述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均包括機械臂支撐座、第一氣缸、支撐平臺、第三電機、旋桿、轉運機構,第一氣缸固定在機械臂支撐座上,支撐平臺水平的固定在第一氣缸的推桿上,旋桿與支撐平臺之間通過第二轉軸相連接,第二轉軸一端通過軸承可旋轉的固定在支撐平臺上,第二轉軸另一端與旋桿固定連接,第三電機固定在支撐平臺上,第三電機上設有第一主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與固定在第二轉軸上的第一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轉運機構包括固定塊、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氣缸和夾板,第一固定板水平的固定在旋桿上,固定塊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下方,第二固定板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固定塊的兩側,夾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夾板相對的可旋轉的固定在兩個第二固定板之間,夾板上設有半圓形結構的導輪,導輪上設有卡齒,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頂部,第二氣缸的推桿穿過第一固定板和固定塊位于兩個第二固定板之間,第二氣缸的推桿上設有齒條,齒條與導輪上的卡齒相嚙合,通過第二氣缸的推桿的伸縮控制兩個夾板的相對開合;
第一機械臂的轉運機構在相應的第一夾持機構與轉運支撐座之間移動,第二機械臂的轉運機構在相應的轉運支撐座與第二夾持機構之間移動。
上述一種用于道路機動車輛燈泡裝頭、裝盤設備的傳輸機構,其中,所述第一夾持機構包括夾持底座、夾持中板和夾持頂板,所述夾持中板的數量為兩個,夾持中板包括中板板體,中板板體一端設有限位槽、另一端設有卡接板,使夾持中板整體呈l型結構,卡接板上設有半圓形結構的第一卡接槽,兩個夾持中板呈鏡像的固定在夾持底座上,兩個第一卡接槽相對的拼接成圓形的第一固定卡槽,所述夾持頂板的形狀與中板板體的形狀相契合,夾持頂板的長度l1小于中板板體的長度l2,夾持頂板上設有第二卡接槽,夾持頂板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夾持中板的中板板體上,兩個第二卡接槽相對的拼接成第二固定卡槽;
所述夾持底座上設有兩個限位擋塊,兩個限位擋塊分別與兩個夾持中板上的限位槽相契合,夾持底座上還設有固定支撐塊,固定支撐塊位于兩個夾持中板之間,兩個第一緊固螺栓分別穿過兩個夾持中板相對的鎖緊固定在固定支撐塊上;
所述夾持中板上設有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豎直支撐桿、水平支撐板、支撐底板、支撐側壁、支撐頂板、第一壓縮彈簧、第二壓縮彈簧和第一拉伸彈簧,豎直支撐桿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夾持中板的兩側,水平支撐板固定在兩個豎直支撐桿之間,支撐側壁為截面為圓環形的柱體結構,支撐側壁頂部設有一圈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承壓環,承壓環所呈的直接三角形的斜邊為承壓環的內壁、直角邊為承壓環的外壁,承壓環的外壁上設有一圈限位擋環,支撐側壁穿過水平支撐板,支撐底板固定在支撐側壁底部,支撐底板位于水平支撐板下方,限位擋環位于水平支撐板上方,第一拉伸彈簧固定在支撐底板與水平支撐板之間,第一壓縮彈簧固定在限位擋環與水平支撐板之間,支撐頂板為圓臺形結構,支撐頂板通過第二壓縮彈簧固定在水平支撐板上、位于支撐側壁中,支撐頂板與限位擋環間隙配合;
所述第一固定卡槽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的截面形狀均為等腰梯形結構,第二卡槽的截面形狀為長方體結構,第一卡槽上端面的寬度為l3,第二卡槽的寬度為l4,第三卡槽下端面的寬度為l5,l3>l4>l5。
上述一種用于道路機動車輛燈泡裝頭、裝盤設備的傳輸機構,其中,所述第二夾持機構包括第一夾持板、第二夾持板、第三夾持板、第四夾持板和三組張緊機構,第一夾持板上設有圓形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直徑為d1,第二夾持板為圓柱體結構,第二夾持板上設有圓形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直徑為d2,第三夾持板為圓柱體結構,第三夾持板上設有圓形的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直徑為d3,第三夾持板上均勻設有三個調節通道,調節通道與第三通道相連通,第四夾持板包括水平夾持板和三個豎直夾持板,水平夾持板為圓環形結構,豎直夾持板為圓弧形板,三個豎直夾持板垂直的固定在水平夾持板內壁上,相鄰的兩個豎直夾持板之間形成調節槽,三個豎直夾持板圍繞形成第四通道,第四通道的直徑為d4,d3>d2=d4>d1,第二夾持板固定在第一夾持板上方,第三夾持板固定在第二夾持板上方,第四夾持板固定在第三夾持板上方、使三個調節槽的位置與三個調節通道的位置相對應,且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同軸設置,所述第四夾持板上還設有三個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位置與調節通道的位置相對應;三組張緊機構的位置分布與三個調節通道相對應,張緊機構包括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和第二拉伸彈簧,第一固定桿為l形結構,第一固定桿固定在第二夾持板上,第二拉伸彈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桿上、另一端與第二固定桿相連接,第二固定桿的底部設有張緊塊,第二固定桿穿過第一通孔使張緊塊位于調節通道中,張緊塊的上部為圓臺形結構、張緊塊的下部為圓柱體結構,當第二固定桿處于豎直狀態時,第二拉伸彈簧處于自由狀態。
上述一種用于道路機動車輛燈泡裝頭、裝盤設備的傳輸機構,其中,所述轉運支撐座包括支撐座主體,支撐座主體上設有毛泡放置槽,支撐座主體上設有燈頭固定座,燈頭固定座與毛泡放置槽之間通過過渡通道相連通。
本發明的第一傳輸機構用于完成毛泡、罩蓋和燈頭的封裝過程,使用時,將毛泡頭部向下卡接在于第一固定卡槽中,將罩蓋卡入第二固定卡槽中,使罩蓋包覆在毛泡外部,最后再將燈頭與毛泡插接固定即可,支撐機構用于承接放置到位的毛泡;
封裝完成后,第一機械臂將燈泡從第一傳輸機構夾起并放置于傳輸帶的轉運支撐座中,傳輸到位后,再通過第二機械臂將燈泡夾起并放置于第二傳輸機構中進行安裝三角盤的操作,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的工作原理為:需要夾起時,第一氣缸收縮,使轉運機構下降,與此同時,第二氣缸的推桿向下運動,使兩個夾板相對打開,當第一氣缸移動到位后,第二氣缸反向運動,兩個夾板將燈泡夾住,第一氣缸反向運動,提升轉運機構,第三電機轉動,控制旋桿轉動,從而使轉運機構移動至需要放置燈泡的位置,放下燈泡即可;
當燈泡放置于第二夾持機構中后,裝入三角盤,三角盤的三個角的位置與三個調節通道的位置相對應,三角盤的三個角卡入調節槽中,并頂住張緊塊,使第二固定桿處于傾斜狀態,第二拉伸彈簧張緊,從而防止三角盤發生移動,以便進行下一步焊接操作;
本發明能夠防止在壓合操作中對毛泡造成不可逆的損壞,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本發明便于操作,避免操作人員直接與燈泡接觸,安全可靠,與此同時,本發明可以根據不同的產品型號調整各卡槽的大小,通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機械臂/第二機械臂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轉運機構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轉運支撐座與燈泡結合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夾持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側視圖。
圖8為圖6的正視圖。
圖9為本發明支撐機構剖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第一固定卡槽剖視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二夾持機構結構圖。
圖12為圖11中a-a方向裝入燈泡后的剖視圖。
圖13為圖11的正視圖。
圖14為本發明第二夾持板結構圖。
圖15為本發明第三夾持板結構圖。
圖16為本發明第四夾持板結構圖。
圖17為本發明第四夾持板剖視圖。
圖18為本發明三角盤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標記說明
第一傳輸機構1、第二傳輸機構2、傳輸帶3、第一機械臂4、第二機械臂5、第一轉盤6、第一夾持機構7、第一電機8、第一支架9、第一底座10、第二轉盤11、第二夾持機構12、第二電機13、第二支架14、第二底座15、傳輸帶底座16、鏈條17、換向齒輪18、轉運支撐座19、機械臂支撐座20、第一氣缸21、支撐平臺22、第三電機23、旋桿24、轉運機構25、第二轉軸26、第一主動齒輪27、第一從動齒輪28、固定塊29、第一固定板210、第二固定板211、第二氣缸212、夾板213、導輪214、齒條215、夾持底座31、夾持中板32、夾持頂板33、中板板體34、限位槽35、卡接板36、第一卡接槽37、第二卡接槽38、限位擋塊39、固定支撐塊310、第一緊固螺栓311、支撐機構312、豎直支撐桿313、水平支撐板314、支撐底板315、支撐側壁316、支撐頂板317、第一壓縮彈簧318、第二壓縮彈簧319、第一拉伸彈簧320、承壓環321、限位擋環322、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第三卡槽325、第一夾持板41、第二夾持板42、第三夾持板43、第四夾持板44、張緊機構45、第一通道46、第二通道47、第三通道48、調節通道49、水平夾持板410、豎直夾持板411、調節槽412、第四通道413、第一固定桿414、第二固定桿415、第二拉伸彈簧416、張緊塊417、第一通孔418、支撐座主體50、毛泡放置槽51、燈頭固定座52、過渡通道53、毛泡61、罩蓋62、燈頭63、三角盤64。
如圖所示一種用于道路機動車輛燈泡裝頭、裝盤設備的傳輸機構,包括第一傳輸機構1、第二傳輸機構2、傳輸帶3、第一機械臂4和第二機械臂5,傳輸帶位于第一傳輸機構和第二傳輸機構之間,第一機械臂設置在第一傳輸機構與傳輸帶之間,第二機械臂設置在傳輸帶與第二傳輸機構之間;
所述第一傳輸機構包括第一轉盤6、第一夾持機構7、第一電機8、第一支架9和第一底座10,第一轉盤通過第一支架可轉動的固定在第一底座上,與第一電機相連的第一主軸穿過第一底座與第一轉盤的中心相連,若干第一夾持機構均勻的周向固定在第一轉盤外部;
所述第二傳輸機構包括第二轉盤11、第二夾持機構12、第二電機13、第二支架14和第二底座15,第二轉盤通過第二支架可轉動的固定在第二底座上,與第二電機相連的第二主軸穿過第二底座與第二轉盤的中心相連,若干第二夾持機構均勻的周向固定在第二轉盤外部;
所述傳輸帶包括傳輸帶底座16,傳輸帶底座上設有鏈條17,鏈條通過若干換向齒輪18實現盤繞設置,其中一個換向齒輪通過第三電機實現傳動,鏈條上設有若干轉運支撐座19;
所述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均包括機械臂支撐座20、第一氣缸21、支撐平臺22、第三電機23、旋桿24、轉運機構25,第一氣缸固定在機械臂支撐座上,支撐平臺水平的固定在第一氣缸的推桿上,旋桿與支撐平臺之間通過第二轉軸26相連接,第二轉軸一端通過軸承可旋轉的固定在支撐平臺上,第二轉軸另一端與旋桿固定連接,第三電機固定在支撐平臺上,第三電機上設有第一主動齒輪27,第一主動齒輪與固定在第二轉軸上的第一從動齒輪28相嚙合,所述轉運機構包括固定塊29、第一固定板210、第二固定板211、第二氣缸212和夾板213,第一固定板水平的固定在旋桿上,固定塊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下方,第二固定板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固定塊的兩側,夾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夾板相對的可旋轉的固定在兩個第二固定板之間,夾板上設有半圓形結構的導輪214,導輪上設有卡齒,第二氣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頂部,第二氣缸的推桿穿過第一固定板和固定塊位于兩個第二固定板之間,第二氣缸的推桿上設有齒條215,齒條與導輪上的卡齒相嚙合,通過第二氣缸的推桿的伸縮控制兩個夾板的相對開合;
第一機械臂的轉運機構在相應的第一夾持機構與轉運支撐座之間移動,第二機械臂的轉運機構在相應的轉運支撐座與第二夾持機構之間移動。
所述第一夾持機構包括夾持底座31、夾持中板32和夾持頂板33,所述夾持中板的數量為兩個,夾持中板包括中板板體34,中板板體一端設有限位槽35、另一端設有卡接板36,使夾持中板整體呈l型結構,卡接板上設有半圓形結構的第一卡接槽37,兩個夾持中板呈鏡像的固定在夾持底座上,兩個第一卡接槽相對的拼接成圓形的第一固定卡槽,所述夾持頂板的形狀與中板板體的形狀相契合,夾持頂板的長度l1小于中板板體的長度l2,夾持頂板上設有第二卡接槽38,夾持頂板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夾持中板的中板板體上,兩個第二卡接槽相對的拼接成第二固定卡槽;
所述夾持底座上設有兩個限位擋塊39,兩個限位擋塊分別與兩個夾持中板上的限位槽相契合,夾持底座上還設有固定支撐塊310,固定支撐塊位于兩個夾持中板之間,兩個第一緊固螺栓311分別穿過兩個夾持中板相對的鎖緊固定在固定支撐塊上。
所述夾持中板上設有支撐機構312,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豎直支撐桿313、水平支撐板314、支撐底板315、支撐側壁316、支撐頂板317、第一壓縮彈簧318、第二壓縮彈簧319和第一拉伸彈簧320,豎直支撐桿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在夾持中板的兩側,水平支撐板固定在兩個豎直支撐桿之間,支撐側壁為截面為圓環形的柱體結構,支撐側壁頂部設有一圈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承壓環321,承壓環所呈的直接三角形的斜邊為承壓環的內壁、直角邊為承壓環的外壁,承壓環的外壁上設有一圈限位擋環322,支撐側壁穿過水平支撐板,支撐底板固定在支撐側壁底部,支撐底板位于水平支撐板下方,限位擋環位于水平支撐板上方,第一拉伸彈簧固定在支撐底板與水平支撐板之間,第一壓縮彈簧固定在限位擋環與水平支撐板之間,支撐頂板為圓臺形結構,支撐頂板通過第二壓縮彈簧固定在水平支撐板上、位于支撐側壁中,支撐頂板與限位擋環間隙配合。
所述第一固定卡槽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卡槽323、第二卡槽324和第三卡槽325,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的截面形狀均為等腰梯形結構,第二卡槽的截面形狀為長方體結構,第一卡槽上端面的寬度為l3,第二卡槽的寬度為l4,第三卡槽下端面的寬度為l5,l3>l4>l5。
所述第二夾持機構包括第一夾持板41、第二夾持板42、第三夾持板43、第四夾持板44和三組張緊機構45,第一夾持板上設有圓形的第一通道46,第一通道的直徑為d1,第二夾持板為圓柱體結構,第二夾持板上設有圓形的第二通道47,第二通道的直徑為d2,第三夾持板為圓柱體結構,第三夾持板上設有圓形的第三通道48,第三通道的直徑為d3,第三夾持板上均勻設有三個調節通道49,調節通道與第三通道相連通,第四夾持板包括水平夾持板410和三個豎直夾持板411,水平夾持板為圓環形結構,豎直夾持板為圓弧形板,三個豎直夾持板垂直的固定在水平夾持板內壁上,相鄰的兩個豎直夾持板之間形成調節槽412,三個豎直夾持板圍繞形成第四通道413,第四通道的直徑為d4,d3>d2=d4>d1,第二夾持板固定在第一夾持板上方,第三夾持板固定在第二夾持板上方,第四夾持板固定在第三夾持板上方、使三個調節槽的位置與三個調節通道的位置相對應,且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同軸設置,所述第四夾持板上還設有三個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位置與調節通道的位置相對應;三組張緊機構的位置分布與三個調節通道相對應,張緊機構包括第一固定桿414、第二固定桿415和第二拉伸彈簧416,第一固定桿為l形結構,第一固定桿固定在第二夾持板上,第二拉伸彈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桿上、另一端與第二固定桿相連接,第二固定桿的底部設有張緊塊417,第二固定桿穿過第一通孔418使張緊塊位于調節通道中,張緊塊的上部為圓臺形結構、張緊塊的下部為圓柱體結構,當第二固定桿處于豎直狀態時,第二拉伸彈簧處于自由狀態。
所述轉運支撐座包括支撐座主體50,支撐座主體上設有毛泡放置槽51,支撐座主體上設有燈頭固定座52,燈頭固定座與毛泡放置槽之間通過過渡通道53相連通。
本發明的第一傳輸機構用于完成毛泡61、罩蓋62和燈頭63的封裝過程,使用時,將毛泡頭部向下卡接在于第一固定卡槽中,將罩蓋卡入第二固定卡槽中,使罩蓋包覆在毛泡外部,最后再將燈頭與毛泡插接固定即可,支撐機構用于承接放置到位的毛泡;
封裝完成后,第一機械臂將燈泡從第一傳輸機構夾起并放置于傳輸帶的轉運支撐座中,傳輸到位后,再通過第二機械臂將燈泡夾起并放置于第二傳輸機構中進行安裝三角盤64的操作,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的工作原理為:需要夾起時,第一氣缸收縮,使轉運機構下降,與此同時,第二氣缸的推桿向下運動,使兩個夾板相對打開,當第一氣缸移動到位后,第二氣缸反向運動,兩個夾板將燈泡夾住,第一氣缸反向運動,提升轉運機構,第三電機轉動,控制旋桿轉動,從而使轉運機構移動至需要放置燈泡的位置,放下燈泡即可;
當燈泡放置于第二夾持機構中后,裝入三角盤,三角盤的三個角的位置與三個調節通道的位置相對應,三角盤的三個角卡入調節槽中,并頂住張緊塊,使第二固定桿處于傾斜狀態,第二拉伸彈簧張緊,從而防止三角盤發生移動,以便進行下一步焊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