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樓道電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頂掛式樓道電梯。
背景技術:
我國在八九十年代及之后修建的多層住宅(5~9層),由于未安裝電梯,使得多層住宅的垂直交通問題成為困擾城市人口正常生活的最為關鍵的問題。現各方都在尋找、探索更為合理、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多層住宅“爬樓難”問題,樓道電梯并應運而生。
現有的樓道電梯需要在樓道內架設單獨的軌道,并且用箱體將其封閉,箱體體積大占用較多的樓道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新型頂掛式樓道電梯,在樓梯扶手上鋪設導軌減少樓道空間的占用。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頂掛式樓道電梯,包括安裝于樓道間頂部的牽引機構、控制系統、鋪設在樓梯扶手上的導軌、軌道車、鋼纜,所述牽引機構通過鋼纜牽引軌道車在導軌上上下運動,所述控制系統與牽引機構電連接,所述鋼纜下部垂設在樓梯中間上下貫通的空間內。
優選的,所述牽引機構包括安裝架、改變豎直高度的電機、改變橫向位置的液壓缸和導向輪組,所述安裝架下部有一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導軌,所述導向輪組安裝在液壓缸伸縮桿末端并可在導軌上沿導軌方向滾動,所述導向輪由兩個相鄰設置的U槽輪組成,所述鋼纜上端卷繞在電機上,所述鋼纜中部滑動夾置在兩個U槽輪之間。
優選的,所述軌道車包括豎直的安裝板、腳踏板、槽輪組、連接立柱,所述腳踏板安裝在安裝板的底部并與安裝板垂直,所述槽輪組安裝在安裝板的背面,所述導軌夾置在槽輪組中使導軌車在牽引機構的牽引下沿導軌運動,所述連接立柱為L型,其下末端與安裝板固接,上末端與鋼纜末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槽輪組由六個槽輪組成。
優選的,所述樓道每一層的樓梯口處安裝一個召喚柱,所述召喚柱上設有與控制系統電連接的召喚按鈕。
優選的,所述軌道車上安裝有與控制系統通過無線信號通信連接的緊急制動器,用于乘客在乘坐軌道車時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停止軌道車運行時讓軌道車停下。
優選的,所述控制系統中包括用于計算電機轉速和液壓缸伸張或收縮速度與長度的芯片,所述芯片電性連接有用于輸入樓道每一層的高度、坡度、水平距離參數的輸入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在樓梯扶手上鋪設導軌,讓由牽引機構牽引的軌道車沿導軌上下運動,避免在樓道內單獨架設導軌并用箱體封閉占用較多的樓道空間。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軌道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1-安裝架、12-電機、13-液壓缸、14-導向輪組、15-導軌、2-鋼纜、3-軌道車、31-安裝板、32-腳踏板、33-連接立柱、34-槽輪組、4-導軌、5-控制系統、6-召喚柱、61-召喚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如圖1和2所示,一種新型頂掛式樓道電梯,包括安裝于樓道間頂部的牽引機構、控制系統5、鋪設在樓梯扶手上的導軌4、軌道車3、鋼纜2,牽引機構通過鋼纜2牽引軌道車3在導軌4上上下運動,控制系統5與牽引機構電連接,鋼纜2下部垂設在樓梯中間上下貫通的空間內。
其中,牽引機構包括安裝架11、改變豎直高度的電機12、改變橫向位置的液壓缸13和導向輪組14,安裝架11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樓道間頂部,電機12和液壓缸13均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安裝架11上,安裝架11下部有一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導軌15,導向輪組14安裝在液壓缸13伸縮桿末端并可在導軌15上沿導軌15方向滾動,導向輪組14由兩個相鄰設置的U槽輪組成,鋼纜2上端卷繞在電機12上,鋼纜2中部滑動夾置在兩個U槽輪之間。
其中,軌道車3包括豎直的安裝板31、腳踏板32、槽輪組34、連接立柱33,腳踏板32安裝在安裝板31的底部并與安裝板31垂直,槽輪組34安裝在安裝板31的背面,導軌4夾置在槽輪組34中使導軌車3在牽引機構的牽引下沿導軌4運動,連接立柱33為L型,其下末端與安裝板31固接,上末端與鋼纜2末端連接。
其中,槽輪組34由六個槽輪組成。
其中,樓道每一層的樓梯口處安裝一個召喚柱6,召喚柱6上設有與控制系統5電連接的召喚按鈕61。
其中,軌道車3上安裝有與控制系統5通過無線信號通信連接的緊急制動器,用于乘客在乘坐軌道車3時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停止軌道車3運行時讓軌道車3停下。
其中,控制系統5中包括用于計算電機12轉速和液壓缸13伸張或收縮速度與長度的芯片,芯片電性連接有用于輸入樓道每一層的高度、坡度、水平距離參數的輸入器,設置時通過輸入器輸入樓道每一層的高度、坡度、水平距離三項參數。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