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紅煅物料加工設備,特別涉及紅煅物料加工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前進,科技的發展,機械工業對機械零部件提出了新的機械強度要求。提高機械強度,一般采用兩種方法,一是改變零部件的材質,二是改變它的加工方法。紅沖工藝就是通過改變加工方法來提高零部件的力學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紅沖工藝像精鍛加工那樣將金屬坯料加熱后放在模具內成形,紅沖工藝是對金屬材料進行少無切削的加工方法之一。紅沖時將金屬材料加熱到一定溫度,放入預熱的模具內,經紅沖沖床一次性往復運動使金屬材料發生塑性變形,獲得所需尺寸形狀和良好力學性能的壓制件。
紅沖沖床是對工件原料進行沖壓成型的設備,在沖壓工作過程中都利用工人在模具內手工放置工件原料,利用沖壓機進行沖壓后,再次通過手工取下工件毛坯,并通過人工將取下的工件毛胚放置到下一道工序;但是通過人工搬運的方式,需要走一段距離至下一道工序,而在此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干擾因素,例如絆倒、碰撞等因素,造成工件毛胚掉落;使得工具毛胚黏著雜質,給后續加工帶來不便;由于工件毛胚溫度非常高,使得工件毛胚掉落而碰到工人,會對工人造成損傷,同時整體的效率低下無法滿足工業生產的要求,所以具有一定的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紅煅物料加工系統,實現自動化傳輸的方式,提高傳輸效率,更加安全可靠。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紅煅物料加工系統,包括用于接收上一道工序的紅煅物料并進行傳輸的紅煅物料傳輸機構、用于格擋在紅煅物料傳輸機構上的紅煅物料進行逐個進行傳輸至末端的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用于將紅煅物料限制在紅煅物料傳輸機構末端的物料傳輸格擋機構以及用于從紅煅物料傳輸機構末端抓取紅煅物料并放置到下一道工序的抓取機構。
采用上述方案,先將紅煅物料放置到紅煅物料傳輸機構上進行傳輸,完成整體的傳輸過程,同時在此過程中通過物料限位格擋機構實現對紅煅物料的格擋,避免由于紅煅物料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堆積的情況,使得紅煅物料能夠出個的傳輸至紅煅物料傳輸機構的末端,方便后續工位進行操作,之后就通過抓取機構進行抓取并放置到下一個工序上,實現整體的機械化的傳輸,提高整體的傳輸效率,也避免人工傳輸而導致人員受傷的情況出現,提高加工過程中的安全性。
作為優選,所述紅煅物料傳輸機構包括用于傳輸紅煅物料的傳送鏈條、用于放置傳送鏈條的傳送支架以及設置于支架上與傳送鏈條連接的傳送電機;定義傳送支架的兩端分別為用于接收并進行傳輸物料的接料區與用于抓取物料至下一道工序的取料區;所述傳送支架的一側設有用于引導紅煅物料至傳送鏈條的引導板,所述引導板沿著傳送鏈條傳送的相反方向呈傾斜向上設置,紅沖沖床上靠近傳送支架一側貫穿有供引導板穿設放置的放置槽。
采用上述方案,工人將紅煅物料從模具中取下后直接放置到引導板上,并從引導板上滑落至傳送鏈條上進行傳送,避免人工搬運而帶來的麻煩以及風險,提高整體的運輸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包括與傳送支架的中部固定連接的格擋氣缸,所述格擋氣缸設置于傳送支架的外側,所述格擋氣缸的驅動軸上固定連接有格擋桿,所述傳送支架上設有供格擋桿穿設以格擋物料的穿孔。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傳送鏈條對將物料從接料區至取料區進行傳輸,在物料經過接料區與取料區之間時,則通過格擋氣缸上的格擋桿來對物料進行格擋,當格擋氣缸啟動時,能夠實現將物料被格擋以使得物料不會在進入到取料區,當格擋氣缸關閉時,則收回格擋桿以放行物料使得物料繼續傳輸,實現對多個物料的分流,保證在所需要的時間內只能經過一個物料,方便下一道工序的取料。
作為優選,所述格擋氣缸包括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分別設置于傳送支架的兩側,且第一氣缸與第二氣缸相互錯位設置;所述格擋桿包括對應于第一氣缸的第一格擋軸與對應于第二氣缸的第二格擋軸。
采用上述方案,兩個氣缸的設置,使得格擋的方式有更多的變化,同時采用兩個氣缸來實現前后的格擋,能夠有效的提高格擋的效果,避免分流不到位而導致多個物件同時被傳輸,同時也使得整體的控制方式更加容易實現。
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檢測取料區內是否有紅煅物料的物料檢測機構,所述物料檢測機構包括設置于傳送支架上且位于取料區的一側的感應撥片以及設置于傳送支架上且用于檢測感應撥片是否發生旋轉的感應開關,所述感應撥片與傳送支架相互鉸接并在紅煅物料進入至取料區時紅煅物料抵接于感應撥片以驅動感應撥片發生旋轉。
采用上述方案,感應撥片在紅煅物料傳輸過程中被抵觸而發生旋轉,進而感應開關對感應撥片是否發生旋轉進行檢測,完成自動化的檢測功能,同時通過感應開關對感應撥片這種間接式的檢測方式能夠更好的保護感應開關,避免感應開關直接對紅煅物料進行檢測而被紅煅物料的高溫所損壞,進一步提高檢測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實現自動化檢測的方式,提高檢測的效率,同時也便于后續自動化控制的實現。
作為優選,所述物料傳輸格擋機構包括設置于傳送支架上并位于取料區一側以用于格擋紅煅物料的格擋板以及用于驅動格擋板運動以阻擋紅煅物料或放行紅煅物料的格擋氣缸,所述傳送支架上還設有用于放置格擋氣缸的放置組件;所述格擋氣缸的驅動軸與格擋板之間設有第一格擋連板,所述第一格擋連板分別與格擋氣缸的驅動軸以及格擋板固定連接;所述格擋板設有兩個,且對稱設置于第一格擋連板上;兩個所述格擋板相互配合呈“V”字型設置。
采用上述方案,在格擋氣缸的驅動下以控制格擋板以實現對紅煅物料的阻擋或放行,使得可以保持傳送鏈條處于傳輸的狀態以避免傳送鏈條不動而造成損壞的情況,同時也能夠將紅煅物料通過格擋板的格擋以保持在同一個位置以便于后需要的抓取;將格擋氣缸放置在放置組件上以使得能夠更加的遠離紅煅物料,避免紅煅物料的高溫而導致格擋氣缸的損壞,造成損失;通過第一格擋連板的格擋進一步避免紅煅物料所產生的熱量直接作用至格擋氣缸,提高格擋氣缸使用的壽命;保證格擋板能夠完成格擋的功能,避免出現由于處于傳送鏈條的邊上而無法被格擋板格擋的情況,提高格擋的穩定性;“V”字型的設置,使得紅煅物料在傳輸過程中與格擋板發生抵觸后能夠在格擋板的引導下進入至傳送鏈條的中間位置,使得無論紅煅物料在傳送鏈條的哪一側進行傳輸,在進入至取料區時,都能夠保持在中間位置,以方便后續的抓取的過程。
作為優選,所述放置組件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豎直放置板、第一水平放置板、第二水平放置板以及第二格擋連板;所述豎直放置板與傳送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格擋連板與格擋氣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格擋連板上設有第一進水口與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格擋連板內開設有與第一進水口與第一出水口連通的第一通水通道;所述第二格擋連板上設有第二進水口與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格擋連板內開設有與第二進水口與第二出水口連通的第二通水通道;所述第一格擋連板與第二格擋連板相互垂直且貼合以隔離驅動氣缸與紅煅物料;所述第一格擋連板與第二格擋連板形成構成冷卻組件。
采用上述方案,紅煅物料被格擋板格擋在取料區的時候,使得紅煅物料在同一個位置保持相對禁止,從而使得紅煅物料的熱量散失過程中上升傳導至第一格擋連板上,進而第一格擋連板的溫度升高,而在此過程中,由于始終保持從第一進水口中通水,并經過第一通水通道后從第一出水口中出水,使得始終處于水冷降溫的狀態,由于水的沸點在100℃,而流動中的水一般不會達到沸點的程度,同時在流動中的水能夠帶走很大一部分的熱量,從而保持第一格擋連板的溫度不會太高,實現對熱量的格擋,從而避免紅煅物料的高溫經過第一格擋連板傳導至格擋氣缸而對格擋氣缸造成影響;由于格擋氣缸直接安裝在第二格擋連板上,所以第二格擋連扳的溫度不能過高,故在第二格擋連板內也設置有水循環冷卻的第二通水通道,保持第二格擋連板的溫度不會太高,實現對熱量的格擋,從而避免紅煅物料的高溫經過第一格擋連板傳導至格擋氣缸而對格擋氣缸造成影響;第一格擋連板與第二格擋連板相互垂直以形成兩個區域,一個是供驅動氣缸放置的區域,一個是紅煅物料放置的區域,而這個兩個區域被第一格擋連板與第二格擋連板進行格擋,盡可能降低熱量傳導至驅動氣缸,提高驅動氣缸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所述抓取機構還包括底座、設置于底座上且用于抓取取料區內的紅煅物料至下一道工序的抓取放置組件、設置于底座上且用于驅動抓取放置組件沿紅煅物料傳輸方向運動的橫向傳輸機構以及設置于底座上且用于驅動抓取放置組件沿垂直于紅煅物料傳輸方向運動的縱向傳輸機構。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橫向傳輸機構將抓取放置組件傳輸至對應的位置以便于抓取放置組件對紅煅物料進行抓取,并在通過橫向傳輸機構將已經抓取完成的抓取放置組件回到下一個工序的位置,再通過縱向傳輸機構以將抓取放置組件傳輸到模具上并松開將紅煅物料放置到對應的模具內,完成抓取以及放置的過程,實現通過自動化的方式替代人工取料、放料的過程,整體的效率更高,同時更加安全可靠。
作為優選,所述橫向傳輸機構包括與底座相互滑移連接且供縱向傳輸機構與抓取放置組件放置的滑移臺以及驅動滑移臺移動的橫向驅動組件;
所述縱向傳輸機構包括與滑移臺固定連接且供抓取放置組件放置的基座以及驅動基座移動的縱向驅動組件;
所述抓取放置組件包括用于抓取或放置紅煅物料的機械爪以及用于驅動機械爪張開或閉合的抓取氣缸;所述機械爪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爪體與轉動板,所述抓取氣缸的驅動軸上設有將直線運動轉化為周向運動的連動組件,所述連動組件與轉動板連接以帶動轉動板轉動。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滑移臺設置使得在滑移過程中更加穩定,同時也方便將抓取放置組件進行放置,實現通過橫向驅動組件驅動滑移臺運動,即可帶動抓取放置組件運動,提高整體驅動效率,更加方便,驅動更加便捷;通過基座設置使得在滑移過程中更加穩定,同時也方便將抓取放置組件推送至取料區或者工位處,實現通過縱向驅動組件驅動基座運動,即可帶動抓取放置組件運動,提高整體驅動效率,更加方便,驅動更加便捷;整體抓取的機構簡單,通過抓取氣缸驅動使得抓取的力度較大,避免紅煅物料掉落;連動組件的設置使得抓取氣缸的直線驅動,轉換呈周向驅動,使得整體的驅動過程可以在抓取氣缸的帶動下完成,在驅動轉動板轉動過程中,實現爪體的開合,實現對紅煅物料的抓取或松開。
作為優選,所述滑移臺與基座之間設有取料保護機構,所述取料保護機構包括設置于基座的中部且與滑移臺相互鉸接的鉸接組件、設置于滑移臺上的保護基座、設置于保護基座上且靠近滑移臺端部的一側的保護氣缸,所述保護氣缸的驅動軸與基座相互連接以驅動基座以鉸接處為中心軸旋轉。
采用上述方案,保護氣缸的設置以驅動基座,使得基座以鉸接處為中心軸發生旋轉,從而帶動設置于基座上的取料機械手將工件從模具的槽中取出后再通過取料機械手進行收回,從而有效的避免了與槽壁發生碰撞而出現脫落或工件損壞的情況,提高整體取料的安全性,同時整體結構設計簡單,容易實現。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實現自動化的傳輸、取料、放料,使得整體的過程更加高效,更加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紅煅物料加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紅煅物料傳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引導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傳送鏈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6為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7為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的控制原理圖;
圖8為物料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物料檢測機構的爆炸圖;
圖10為物料傳輸格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11為物料傳輸格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12為冷卻組件中第一格擋連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圖12中A-A部的剖視圖;
圖14為冷卻組件中第二格擋連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B-B部的剖視圖;
圖16為抓取機構中橫向傳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圖16中C-C部的剖視圖;
圖18為抓取機構中縱向傳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圖18中D-D部的剖視圖;
圖20為抓取機構中抓取放置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1為取料保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2為取料保護機構的俯視圖;
圖23為圖22中E-E部的剖視圖。
圖中:1、紅煅物料傳輸機構;11、傳送支架;111、傳送鏈條;112、傳送電機;1121、主動輪;1122、從動輪;1123、漲緊輪;113、支撐板;1131、橫板;1132、豎板;114、延伸板;115、支架擋板;12、引導板;121、傳輸擋板;122、引導塊;13、放置槽;14、傳送支腳;141、腳板;142、腳板螺母;143、安裝軸;
2、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21、接料區;22、取料區;23、格擋氣缸;231、第一氣缸;232、第二氣缸;24、格擋桿;241、第一格擋軸;242、第二格擋軸;25、穿孔;26、第一固定組件;261、第一固定板;262、第一連接板;263、第一穿設孔;27、第二固定組件;271、第二固定板;272、第二連接板;273、第二穿設孔;28、格擋調節組件;281、調節孔;282、鎖緊件;283、鎖緊孔;
3、物料檢測機構;31、感應撥片;311、上片;312、連接塊;3121、鉸接孔;313、下片;32、感應開關;33、放置組件;331、豎直放置板;332、第一水平放置板;333、第二水平放置板;3331、軌跡槽;334、承載板;3341、鉸接軸;3342、螺桿;3343、限位凸臺;3344、螺紋孔;34、套筒;
4、物料傳輸格擋機構;41、格擋板;42、格擋氣缸;
5、冷卻組件;51、第一格擋連板;511、第一進水口;512、第一出水口;513、第一通水通道;52、第二格擋連板;521、第二進水口;522、第二出水口;523、第二通水通道;53、進水塊;531、進水通道;54、隔熱板;
6、抓取機構;61、底座;62、抓取放置組件;621、機械爪;622、抓取氣缸;6211、爪體;6212、轉動板;6213、連動組件;6214、連動座;6215、連動桿;63、橫向傳輸機構;631、滑移臺;632、橫向驅動組件;6321、橫向驅動電機;6322、橫向同步輪;6323、橫向同步帶;6324、嚙合板;6325、壓緊板;64、縱向傳輸機構;641、基座;642、縱向驅動組件;6421、縱向驅動電機;6422、縱向同步輪;6423、縱向同步帶;
7、取料保護機構;71、鉸接組件;711、第一鉸接基座;7111、鉸接槽;712、第二鉸接基座;713、鉸接安裝軸;72、保護基座;73、保護氣缸;731、旋轉連板;732、旋轉槽;74、限位保護組件;741、限位基座;742、限位擋板;743、限位穿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本實施例公開的一種紅煅物料加工系統,包括用于接收上一道工序的紅煅物料并進行傳輸的紅煅物料傳輸機構1、用于格擋在紅煅物料傳輸機構1上的紅煅物料進行逐個進行傳輸至末端的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2、用于檢測取料區內是否有紅煅物料的物料檢測機構3、用于將紅煅物料限制在紅煅物料傳輸機構1末端的物料傳輸格擋機構4、用于降低溫度的冷卻組件5、用于從紅煅物料傳輸機構1末端抓取紅煅物料并放置到下一道工序的抓取機構6以及用于保護紅煅物料避免與模具碰撞的取料保護機構7。
如圖1所示,紅煅物料傳輸機構1包括傳送支架11,傳送支架11水平放置在底面上,且傳送支架11的的下側設置有用于支撐的傳送支腳14,且該傳送支腳14能夠調節傳送支架11的高度,傳送支腳14包括腳板141與腳板螺母142,腳板141上固定有安裝軸143,安裝支架上設有供安裝軸143穿設的安裝孔,安裝軸143上設有螺紋,以使得安裝軸143穿設于安裝孔后并且在傳送支架11的上下兩側均通過腳板螺母142將安裝軸143固定,以實現將腳板141固定,當需要調節時,只需要將調節腳板螺母142在安裝軸143上的位置即可。
如圖2所示,傳送支架11上還具有用于傳輸紅煅物料的傳送鏈條111以及與傳送鏈條111連接的傳送電機112;傳送鏈條111設置有多根且并列排布于傳送支架11上,傳送電機112位于機架下側且傳送電機112的驅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主動輪1121,傳送支架11的兩端設有從動輪1122,傳送支架11的下側還設有用于漲緊傳送鏈條111的漲緊輪1123,傳送鏈條111環繞于主動輪1121、從動輪1122與漲緊輪1123上,且主動輪1121、從動輪1122以及漲緊輪1123均與傳送鏈條111相互嚙合以實現傳動。
如圖1所示,傳送支架11上位于傳送鏈條111的兩側設有支架擋板115,支架擋板115靠近引導板12的一端沿紅煅物料滑落的方向呈傾斜向外設置。
如圖1至2所示,定義傳送支架11的兩端分別為用于接收并進行傳輸物料的接料區21與用于抓取物料至下一道工序的取料區22。
如圖1與3所示,傳送支架11的一側設有用于引導紅煅物料至傳送鏈條111的引導板12,引導板12上設有傳輸擋板121,傳輸擋板121設有兩個且對稱設置于引導板12的兩側,引導板12與傳輸擋板121相互配合形成供紅煅物料傳輸的傳輸槽。
引導板12位于傳輸槽內設有用于引導紅煅物料進入傳送鏈條111的引導塊122,引導塊122與引導板12可拆卸連接,引導塊122與引導板1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此處需要注意的是,引導塊122與引導板12可以通過螺栓而相對的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過粘接、卡接等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上述的連接方式,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技術手段,此處不作詳述;本實施例優選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同時在引導板12上多開設一些供螺栓穿設的安裝孔,使得能夠調節引導板12的位置,提高整體的可操作性;其中引導塊122設有兩個且對稱設置于引導板12上,引導塊122沿紅煅物料滑落的方向呈傾斜向內設置。
如圖3所示,引導板12沿著傳送鏈條111傳送的相反方向呈傾斜向上設置,紅沖沖床上靠近傳送支架11一側貫穿有供引導板12穿設放置的放置槽13;傳送支架11上設有用于保持引導板12處于傾斜狀態的支撐板113,支撐板113包括與傳送支架11固定連接的橫板1131以及與橫板1131一體連接且與引導板12固定連接的豎板1132,傳送支架11靠近引導板12的一側設有從傳送支架11延伸至外側的延伸板114,延伸板114設有兩塊且對稱設置于傳送支架11的兩側,橫板1131與延伸板114固定連接,以上固定連接均可以采用螺栓實現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引導板12與傳送支架11的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0°-25°,優選為15°。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紅煅物料在紅沖沖床上完成加工后,通過工人將其從位于紅沖沖床上的模具中取出,此時工人無需走動,直接將取下的紅煅物料放置到引導板12上,使得紅煅物料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于引導板12上滑移直至與引導塊122相互抵觸或者直接進入到傳送鏈條111上完成傳輸;當紅煅物料滑移到引導塊122處時,紅煅物料在引導塊122的引導下滑移至引導板12中部,同時進入到傳送鏈條111上完成傳輸。
物料傳輸限位格擋機構2包括設置于傳送支架11中部且與傳送支架11固定連接的格擋氣缸23,格擋氣缸23設置于傳送支架11的外側,格擋氣缸23包括第一氣缸231與第二氣缸232,第一氣缸231與第二氣缸232分別設置于傳送支架11的兩側,且第一氣缸231與第二氣缸232相互錯位設置;即第一氣缸231位于靠近取料區22一側,而第二氣缸232位于靠近接料區21一側;第一氣缸231的驅動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格擋軸241,第二氣缸232的驅動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格擋軸242,其中第一格擋軸241與第二格擋軸242均定義為格擋桿24;傳送支架11上設有供格擋桿24穿設以格擋物料的穿孔25,即穿孔25位于支架擋板115上。
如圖1所示,傳送支架11上設有用于固定第一氣缸231的第一固定組件26,第一固定組件26包括與傳送支架11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261以及第一連接板262,第一連接板262的一側與第一固定板261固定連接,另一側與第一氣缸231固定連接;第一連接板262與第一固定板261之間通過螺栓實現固定連接,而第一氣缸231與第一連接板262之間也通過螺栓螺母實現固定,以上固定方式均不僅僅可以采用螺栓實現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第一連接板262與第二固定板271呈“L”型設置,第一固定板261上設有供第一格擋軸241穿設的第一穿設孔263。
如圖2所示,傳送支架11上設有用于固定第二氣缸232的第二固定組件27,第二固定組件27包括與傳送支架11固定連接的第二固定板271以及第二連接板272,第二連接板272的一側與第二固定板271固定連接,另一側與第二氣缸232固定連接;第一連接板262與第一固定板261之間通過螺栓實現固定連接,而第一氣缸231與第一連接板262之間也通過螺栓螺母實現固定,以上固定方式均不僅僅可以采用螺栓實現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第一連接板262與第二固定板271呈“L”型設置,第二固定板271上設有供第二格擋軸242穿設的第二穿設孔273。
如圖2所示,傳送支架11上設有用于調節第二固定板271位置的格擋調節組件28,格擋調節組件28包括若干開設于傳送支架11上的調節孔281以及用于鎖緊第二固定板271于調節孔281上的鎖緊件282;調節孔281沿著物料傳送的方向均勻排布,第二固定板271上設有供鎖緊件282穿設的鎖緊孔283,鎖緊孔283為長腰孔,對應于第二氣缸232的穿孔25為長腰孔。
第一氣缸231與第二氣缸232上連接用于控制其啟閉的控制器,通用控制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另一選擇為,控制器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還可實施為計算組件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的組合、一個或一個以上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的聯合或任何其它這種配置。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如圖4所示,首先第一氣缸231啟動以使得第一格擋軸241將物料進行格擋,此時第二氣缸232不動作;之后第一氣缸231收回以使得物料能夠在傳送鏈條111下進行傳送,同時將第二氣缸232汽缸以擋住后面的物料,該過程需要保證第一氣缸231與第二氣缸232能夠完成格擋物料;等產品通過之后,第一氣缸231啟動以格擋下一個物料,同時第二氣缸232關閉以放行下一個物料;從而完成一次分流格擋的過程。
物料檢測機構3包括設置于傳送支架11上且位于取料區22的一側的感應撥片31以及設置于傳送支架11上且用于檢測感應撥片31是否發生旋轉的感應開關32,感應撥片31與傳送支架11相互鉸接并在紅煅物料進入至取料區22時紅煅物料抵接于感應撥片31以驅動感應撥片31發生旋轉。
如圖2所示,感應撥片31包括一體連接的上片311、連接塊312與下片313,上片311與下片313均為扁平的板狀,且下片313較寬的一面朝向物料傳輸的方式,而上片311較寬的一面朝向感應開關32的一側,連接塊312呈塊狀設置,以便于在連接塊312上實現鉸接的功能,下片313的長度大于上片311的長度。
感應開關32優選為光電開關且型號為E3F-DS30C4。
如圖2所示,傳送支架11上設有供感應撥片31與感應開關32放置的放置組件33,放置組件33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豎直放置板331、第一水平放置板332、第二水平放置板333以及承載板334;豎直放置板331與傳送支架11固定連接;以上固定方式均不僅僅可以采用螺栓實現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豎直放置板331與第一水平放置板33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且位于第一水平放置板332上供螺栓穿設的通孔為長腰孔;第一水平放置板332與第二水平放置板333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且位于第二水平放置板333上供螺栓穿設的通孔為長腰孔。
如圖2所示,感應開關32位于承載板334上,且承載板334上具有供感應開關32安裝的安裝通孔,使得感應開關32能夠被固定在承載板334上;感應撥片31位于承載板334上且與承載板334相互鉸接,第二水平放置板333上設有供感應撥片31的旋轉運動軌跡所需的軌跡槽3331;承載板334上設有鉸接軸3341,鉸接軸3341的一端為螺桿3342,另一端為用于限制感應撥片31位置的限位凸臺3343;承載板334上設有與螺桿3342相互配合固定的螺紋孔3344,感應撥片31上設有供鉸接軸3341穿設的鉸接孔3121;承載板334與感應撥片31之間設有套筒34。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紅煅物料在傳輸過程中被傳輸至取料區22,同時紅煅物料與感應撥片31相互抵觸,而紅煅物料繼續被傳輸,以驅動感應撥片31發生相對旋轉,而當感應撥片31處于自然狀態下時,感應開關32能夠檢測到感應撥片31,在感應撥片31發生旋轉后,感應開關32無法檢測到感應撥片31,即說明此時取料區22內有紅煅物料,完成檢測的過程。
物料傳輸格擋機構4包括設置于傳送支架11上并位于取料區22一側以用于格擋紅煅物料的格擋板41以及用于驅動格擋板41運動以阻擋紅煅物料或放行紅煅物料的格擋氣缸42,傳送支架11上還設有用于放置格擋氣缸42的放置組件33。
此時對于驅動格擋板41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為水平方式進行驅動,另一種為豎直方式進行驅動,本實施例中優選采用豎直方式進行驅動,即將放置組件33與格擋氣缸42均設置于傳送支架11的上側,格擋氣缸42呈豎直放置以縱向驅動格擋板41。
如圖2所示,格擋氣缸42的驅動軸與格擋板41之間設有第一格擋連板51,第一格擋連板51分別與格擋氣缸42的驅動軸以及格擋板41固定連接。通過第一格擋連板51的設置能夠方便固定格擋板41,方便調整格擋板41的角度或位置;格擋板41設有兩個,且對稱設置于第一格擋連板51上。兩個格擋板41相互配合呈“V”字型設置,使得紅煅物料在傳輸過程中與格擋板41發生抵觸后能夠在格擋板41的引導下進入至傳送鏈條111的中間位置,使得無論紅煅物料在傳送鏈條111的哪一側進行傳輸,在進入至取料區22時,都能夠保持在中間位置,以方便后續的抓取的過程。
如圖2所示,放置組件33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豎直放置板331、第一水平放置板332、第二水平放置板333以及第二格擋連板52;豎直放置板331與傳送支架11固定連接,第二格擋連板52與格擋氣缸42固定連接;以上固定方式均不僅僅可以采用螺栓實現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豎直放置板331與第一水平放置板33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且位于第一水平放置板332上供螺栓穿設的通孔為長腰孔;第一水平放置板332與第二水平放置板333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且位于第二水平放置板333上供螺栓穿設的通孔為長腰孔;第二格擋連板52與格擋氣缸42之間也通過螺栓連接,且第二格擋連板52上供螺栓穿設的通孔也為長腰孔;使得在安裝過程中更加的便捷,如果出現加工不精確也可以完成安裝,提高設備的可操作性。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當紅煅物料進入到取料區22時,則格擋氣缸42驅動格擋板41運動以使得格擋板41將紅煅物料被格擋在取料區22內,避免紅煅物料掉落的情況出現,同時此時仍然保持傳送鏈條111處于傳送狀態,避免紅煅物料的高溫對傳送鏈條111產生影響,當需要抓取紅煅物料時,則關閉格擋氣缸42以收回格擋板41,同時關閉傳送電機112,以方便抓取。
冷卻組件5包括第一格擋連板51與第二格擋連板52;其中第一格擋連板51上設有第一進水口511與第一出水口512,第一格擋連板51內開設有與第一進水口511與第一出水口512連通的第一通水通道513;第一通水通道513包括橫、豎兩個水道,使得在加工便捷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保證水流能夠均勻排布于第一格擋連板51,提高降溫的穩定性;如圖2所示,第一格擋連板51上固定連接有進水塊53,進水塊53上開設有進水通道531,且所述進水通道531與第一進水口511相互連通,以上固定方式均不僅僅可以采用螺栓實現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第二格擋連板52上設有第二進水口521與第二出水口522,所述第二格擋連板52內開設有與第二進水口521與第二出水口522連通的第二通水通道523;第二通水通道523包括橫、豎兩個水道,使得在加工便捷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保證水流能夠均勻排布于第二格擋連板52,提高降溫的穩定性;第一格擋連板51與第二格擋連板52相互垂直且貼合以隔離驅動氣缸與紅煅物料。而第一格擋板41內的水冷降溫與第二格擋板41內的水冷降溫可以串聯設置也可以是并聯設置;即串聯設置是指第一格擋連板51與第二格擋連板52上的水冷為同一個系統;并聯設置是指第一格擋連板51與第二格擋連板52上的水冷為兩個不同的系統。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當紅煅物料進入到取料區22時,則格擋氣缸42驅動格擋板41運動以使得格擋板41將紅煅物料被格擋在取料區22內,避免紅煅物料掉落的情況出現,同時此時仍然保持傳送鏈條111處于傳送狀態,避免紅煅物料的高溫對傳送鏈條111產生影響;同時保持從第一進水口511中通水,并經過第一通水通道513后從第一出水口512中出水,使得第一格擋連板51始終處于水冷降溫的狀態;保持從第二進水口521中通水,并經過第二通水通道523后從第二出水口522中出水,使得第二格擋連板52始終處于水冷降溫的狀態;當需要抓取紅煅物料時,則關閉格擋氣缸42以收回格擋板41,同時關閉傳送電機112,以方便抓取。
抓取機構6包括底座61、設置于底座61上且用于抓取取料區22內的紅煅物料至下一道工序的抓取放置組件62、設置于底座61上且用于驅動抓取放置組件62沿紅煅物料傳輸方向運動的橫向傳輸機構63以及設置于底座61上且用于驅動抓取放置組件62沿垂直于紅煅物料傳輸方向運動的縱向傳輸機構64。
底座61的下側也設有傳送支架11,該傳送支腳14與傳送支架11的的下側所設置的傳送支腳14相同,能夠對底座61的高度進行調節。
如圖2至3所示,橫向傳輸機構63包括與底座61相互滑移連接且供縱向傳輸機構64與抓取放置組件62放置的滑移臺631以及驅動滑移臺631移動的橫向驅動組件632。
底座61上具有對應滑軌,而滑移臺631上具有與該滑軌配合的滑槽,使得滑移臺631在底座61上能夠完成流暢的滑移,有效避免滑移臺631發生竄動的情況,進一步提高滑移臺631滑移時的穩定性。
如圖3所示,橫向驅動組件632包括安裝于底座61一端的橫向驅動電機6321、安裝于底座61另一端的橫向同步輪6322以及環繞于橫向驅動電機6321的驅動軸與橫向同步輪6322的橫向同步帶6323,橫向同步帶6323的兩端分別與滑移臺631的兩端固定連接;橫向驅動電機6321優選采用伺服電機,且優選在橫向驅動電機6321的驅動軸上依次連接減速器、聯軸器;聯軸器再與同步輪連接,使得驅動過程更加的穩定。
對于橫向同步帶6323的兩端分別與滑移臺631的兩端固定連接,具有多種固定的方式,其中一種,可以通過在橫向同步帶6323上設有傳動齒,并直接在滑移臺631上設有與傳動齒相互嚙合的嚙合齒,之后在通過螺栓將對應橫向同步帶6323固定在滑移臺631上;另外一種,可以在滑移臺631上設置嚙合板6324,而嚙合齒位于嚙合板6324上,嚙合板6324與滑移臺631通過螺栓實現固定連接,同時將橫向同步帶6323上的傳動齒和嚙合齒相互嚙合,同時嚙合板6324上設有用于壓緊同步帶的壓緊板6325,將壓緊板6325蓋在橫向同步帶6323上,同時壓緊板6325與嚙合板6324通過螺栓鎖緊,實現將橫向同步帶6323固定在滑移臺631上。
通過橫向驅動電機6321帶動橫向同步帶6323運動,進而橫向同步帶6323帶動滑移臺631進行橫向移動,此實施例中的橫向移動即與紅煅物料傳輸的方向一致。
如圖4至5所示,縱向傳輸機構64包括與滑移臺631固定連接且供抓取放置組件62放置的基座641以及驅動基座641移動的縱向驅動組件642。
滑移臺631上具有滑道,而基座641上具有滑動塊,而在滑動塊上具有與滑道配合的滑道槽,使得基座641在滑移臺631上能夠完成流暢的滑移,有效避免基座641在滑移過程中發生竄動的情況,進一步提高基座641滑移時的穩定性;其中滑移塊設置有四個,分別對應設置于基座641兩側。
如圖5所示,縱向驅動組件642包括安裝于基座641一端的縱向驅動電機6421、安裝于基座641另一端的縱向同步輪6422以及環繞于縱向驅動電機6421的驅動軸與縱向同步輪6422的縱向同步帶6423,縱向同步帶6423的兩端分別與基座641的兩端固定連接;縱向驅動電機6421優選采用伺服電機,且優選在縱向驅動電機6421的驅動軸上依次連接減速器、聯軸器;聯軸器再與同步輪連接,使得驅動過程更加的穩定。
對于縱向同步帶6423的兩端分別與基座641的兩端固定連接;此處的固定方式與橫向傳動帶與滑移臺631之間的固定方式相同,故不再贅述。
如圖6所示,抓取放置組件62包括用于抓取或放置紅煅物料的機械爪621以及用于驅動機械爪621張開或閉合的抓取氣缸622;抓取氣缸622與基座641之間通過螺栓固定,使得抓取氣缸622不會發生晃動,同時在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上套設有用于限定驅動軸運動軌跡的限定座,使得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保持直線運動,而不會出現錯位傾斜的情況。
機械爪621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爪體6211與轉動板6212,爪體6211與轉動板6212均具有兩個,通過驅動兩個爪體6211完成抓取的過程;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上設有將直線運動轉化為周向運動的連動組件6213,連動組件6213與轉動板6212連接以帶動轉動板6212轉動;連動組件6213包括與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固定連接的連動座6214以及分別與連動座6214、轉動板6212均鉸接的連動桿6215,連動桿6215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于連動座6214的兩側以對應左右兩側的爪體6211,轉動板6212的中部與基座641之間相互鉸接,使得轉動板6212能夠以此交接點為軸進行旋轉;而轉動板6212呈彎折設置,且朝向外側彎折;在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被推出時,連動座6214向前推出,帶動兩個連動桿6215向外打開,同時向外打開的連動桿6215帶動轉動板6212靠近連動桿6215的一側也打開,而遠離連動桿6215的一側則收攏,從而實現在轉動板6212的帶動下,兩個爪體6211發生相對運動,以將紅煅物料進行抓取;反之,則松開紅煅物料。
取料保護機構7包括設置在基座641且與滑移臺631相互鉸接的鉸接組件71、設置于滑移臺631上的保護基座72以及位于保護基座72靠近滑移臺631端部的一側的保護氣缸73,保護氣缸73與滑移臺631固定連接,保護氣缸73的驅動軸與基座641相互連接以驅動基座641以鉸接處為中心軸旋轉。
如圖9至10所示,鉸接組件71包括與基座641固定連接的第一鉸接基座711、與滑移臺631固定連接的第二鉸接基座712以及穿設于第一鉸接基座711與第二鉸接基座712的鉸接安裝軸713,第一鉸接基座711上設有供第二鉸接基座712安裝放置的鉸接槽7111,第一鉸接基座711靠近滑移臺631一側的側面呈圓弧設置;以上固定連接均可以采用螺栓而相對的固定在一起,或者可以通過粘接、卡接等慣用方式達到固定連接的目的,上述的連接方式,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技術手段,此處不作詳述。
如圖10所示,保護基座72從滑移臺631上向外延伸,且呈板狀設置方便安裝,將氣缸固定在保護基座72上,使得保護氣缸73不會發生脫落的情況,提高結構的穩定性;保護氣缸73的驅動軸與基座641之間設有旋轉連板731,基座641上設有供旋轉連板731穿設的旋轉槽732,旋轉連板731的一端與保護氣缸73的驅動軸固定連接,旋轉連板731的另一端與基座相互鉸接以于旋轉槽732內旋轉。
如圖10所示,基座641上還設有用于限制基座641發生水平竄動的限位保護組件74;限位保護組件74設有兩個,且分別設置于基座641的兩側;限位保護組件74包括與滑移臺631固定連接的限位基座741以及與基座641固定連接的限位擋板742,限位基座741上設有供限位擋板742穿設的限位穿槽743,限位穿槽743的寬度與限位擋板742的寬度相等,限位穿槽743的長度大于限位擋板742的長度;本實施例中,靠近爪體一側的限位基座741另外設置,即為獨立部件,而另一側的限位基座741與滑移臺631設置為同一個,以節省原料。
其中抓取放置組件62設置有兩個,且并排設置,兩個抓取放置組件62結構均相同,并定義用于抓取取料區22內的紅煅物料至下一道工序的模具中的抓取放置組件62為第一抓取放置組件;而用于抓取模具中的紅煅物料并將加工完成的紅煅物料放置到儲料區內的抓取放置組件62為第二抓取放置組件。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在取料過程中,首先橫向驅動組件632驅動底座61在橫向方向運動并使得第一抓取放置組件、第二抓取放置組件與取料區22相互對其,在通過第一抓取放置組件上的縱向驅動組件642驅動基座641朝向取料區22運動,進而使得第一抓取放置組件靠近紅煅物料,當紅煅物料位于兩個爪體6211之間時,則控制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推出,使得兩個爪體6211收攏以夾住紅煅物料;之后進行放料過程,通過第一抓取放置組件的縱向驅動組件642驅動基座641回復至初始位置,保持第一抓取放置組件處于抓取的狀態;在通過第一抓取放置組件的橫向驅動組件632驅動底座61回復至初始位置,即對應于下一道工序的位置;第一抓取放置組件的縱向驅動組件642再次驅動基座641朝向工序的模具處運動直至紅煅物料位于模具的上方,此時控制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收回,使得兩個爪體6211松開紅煅物料,紅煅物料落入模具的槽內;最后第一抓取放置組件的縱向驅動組件642驅動基座641回復至初始位置;第一抓取放置組件完成一次送料。
當加工完成后,首先通過第二抓取放置組件上的縱向驅動組件642驅動基座641朝向取料區22運動,進而使得抓取放置組件62靠近紅煅物料,當紅煅物料位于兩個爪體6211之間時,則控制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推出,使得兩個爪體6211收攏以夾住紅煅物料;保護氣缸73的驅動軸收回以驅動基座641,使得基座641以鉸接處為中心軸發生旋轉,以使得紅煅物料向上提起以高于模具;之后通過第二抓取放置組件上的縱向驅動組件642驅動基座641回復至初始位置,在回復過程中保持抓取放置組件62處于抓取的狀態;當回復至初始位置時,此時控制抓取氣缸622的驅動軸收回,使得兩個爪體6211松開紅煅物料,紅煅物料落入儲料槽內;保護氣缸73的驅動軸伸出以驅動基座641,使得基座641以鉸接處為中心軸發生旋轉,并回復至初始狀態;完成一次加工卸料。
以上第一抓取放置組件與第二抓取放置組件的運動過程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體進行。
結合本文所揭示實施例描述的各種例示性邏輯塊、模塊、電路、元件及/或組件均可借助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專用集成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其它可編程邏輯組件、離散門或晶體管邏輯、離散硬件組件或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另一選擇為,所述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還可實施為計算組件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的組合、一個或一個以上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的聯合或任何其它這種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