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轉速測量技術,尤其是一種用于無機房電梯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旋轉編碼器是用來測量轉速并配合PWM技術可以實現快速調速的裝置,光電式旋轉編碼器通過光電轉換,可將輸出軸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機械量轉換成相應的電脈沖以數字量輸出(REP)。 在電梯控制技術中通常采用旋轉編碼器監測曳引機的轉動速度和轉動方向以控制電梯的運行。如專利CN201220874Y、CN203513047U公開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固定結構,編碼器安裝在曳引機主軸的側部(即編碼器后置方式), 這種安裝方式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但對于無機房電梯使用的曳引機來說并不是最佳選擇。無機房電梯由于沒有機房,曳引機直接安裝在井道壁上或導軌上,后置的編碼器給電梯安裝、調試、維護保養帶來了操作空間狹小、操作不便、甚至無法接近編碼器的困難,不能直接觀測到旋轉編碼器,無法檢查或拆卸旋轉編碼器,影響曳引機的調試和維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用于解決無機房電梯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不便于調試、維護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包括曳引機和曳引輪,所述曳引輪的中部固定有與所述曳引輪同軸的轉子體,所述轉子體上固定有旋編軸,所述曳引機的機座上還固定有旋編支架,所述旋編支架的一端設有與所述曳引輪同軸的安裝孔,旋轉編碼器的外殼固定在所述安裝孔內,所述旋轉編碼器的轉軸與所述旋編軸固定相連;所述轉子體的中部設有中心孔,所述轉子體的端面上開設有沉頭孔,所述旋編軸包括固定板和定位軸,所述定位軸安裝在所述中心孔內,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沉頭孔內,所述固定板上還設有與所述定位軸同軸的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中部設有連接孔,所述旋轉編碼器的轉軸固定在所述連接孔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的外緣設有沉頭安裝孔,所述轉子體上設有固定孔,沉頭螺栓穿過所述沉頭安裝孔與所述固定孔配合將所述旋編軸固定在所述轉子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旋編支架包括依次相連固定板、過渡板和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外輪廓呈三角形且所述安裝板的上部設有與所述曳引輪同軸的環形安裝臺,所述安裝臺上設有用于固定旋轉編碼器的所述安裝孔。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板上設有第一加強筋、第二加強筋和第三加強筋,所述安裝板上還設有第一減重孔和第二減重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采用固定在曳引輪端部隨曳引輪轉動的轉子體和旋編輪,旋轉編碼器安裝在與曳引輪殼體連接的旋編支架上,旋轉編碼器的轉軸與旋編輪固定連接,由此實現旋轉編碼器的前置式設計,便于檢查或拆卸旋轉編碼器,調試、維護方便,尤其適合無機房電梯和地方空間小等情形下的曳引輪編碼器安裝需求;通過設置旋編軸且在旋編軸上設置定位軸,可保證旋轉編碼器與曳引輪的同軸度,降低旋轉編碼器安裝過程的調試難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的側視圖;
圖2為圖1中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的主視圖;
圖3為圖1中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圖4為圖3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旋編支架的側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旋編支架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至圖6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包括曳引機10和曳引輪11,曳引輪11的中部固定有與曳引輪11同軸的轉子體20,轉子體20上固定有旋編軸30,曳引機10的機座12上還固定有旋編支架40,旋編支架40的一端設有與曳引輪11同軸的安裝孔41,旋轉編碼器50的外殼51固定在安裝孔41內,旋轉編碼器50的轉軸52與旋編軸30固定相連;轉子體20的中部設有中心孔21,轉子體20的端面上開設有沉頭孔,旋編軸30包括固定板31和定位軸32,定位軸32安裝在所述中心孔21內,固定板31固定在所述沉頭孔內,固定板31上還設有與定位軸32同軸的連接軸33,連接軸33中部設有連接孔34,旋轉編碼器50的轉軸52固定在連接孔34內。該實施例中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通過采用固定在曳引輪端部隨曳引輪轉動的轉子體和旋編輪,旋轉編碼器安裝在與曳引輪殼體連接的旋編支架上,旋轉編碼器的轉軸與旋編輪固定連接,由此實現旋轉編碼器的前置式設計,便于檢查或拆卸旋轉編碼器,調試、維護方便,尤其適合無機房電梯和地方空間小等情形下的曳引輪編碼器安裝需求;通過設置旋編軸且在旋編軸上設置定位軸,可保證旋轉編碼器與曳引輪的同軸度,降低旋轉編碼器安裝過程的調試難度。
在上述實施例中,曳引機旋轉編碼器的安裝結構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固定板31上的外緣設有沉頭安裝孔,轉子體20上設有固定孔,沉頭螺栓35穿過所述沉頭安裝孔與所述固定孔配合將旋編軸30固定在轉子體20上,由此保證旋轉軸30與轉子體20的連接強度。
在上述實施例中,旋編支架40包括依次相連固定板42、過渡板43和安裝板44,安裝板44的外輪廓呈三角形且安裝板44的上部設有與曳引輪11同軸的環形安裝臺45,安裝臺45上設有用于固定旋轉編碼器50的安裝孔41,采用外輪廓呈三角形的安裝板使得旋編支架的結構穩定不易變形,保證旋轉編碼器的安裝固定可靠。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安裝板44上設有第一加強筋441、第二加強筋442和第三加強筋443,安裝板44上還設有第一減重孔444和第二減重孔445,由此進一步保證旋編支架的結構強度,使得旋轉編碼器的安裝固定牢固,避免因旋編支架變形破壞旋轉編碼器與曳引輪的同軸度,保證旋轉編碼器的測量精度的可靠性。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