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帶纏繞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長度測量的帶纏繞機構。
背景技術:
卷鈔帶在運用到設備上去,往往需要將成卷包裝的來料纏繞到設備上的成品軸上,現有的設備通過兩個轉動軸來實現,通過將鈔帶來料安裝到的來料轉軸上,并將鈔帶的自由端固定到成品轉軸上,驅動該成品轉軸即可將來料全部纏繞轉移到成品轉軸中備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鈔帶本身的由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組成,并且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的長度有特定的要求,進而現有的方法是對來料進行抽檢或逐一測量,鈔帶本身要求的長度在40米左右,這樣就很大程度地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進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纏繞機構,旨在解決現有的裝置只能完成來料的纏繞備用,不能對來料的尺寸和質量進行檢測而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解決的:一種帶纏繞機構,包括來料轉軸、成品轉軸和連接在所述來料轉軸和所述成品轉軸之間的帶狀件,所述來料轉軸和所述成品轉軸之間還連接有檢測所述帶狀件長度的感應組件,所述帶狀件由遮光部分和透光部分拼接而成,所述感應組件包括感知所述遮光部分和所述透光部分的起始信號和結束信號的第一傳感件,以及與所述第一傳感件配合并測量所述帶狀件實際長度的第二傳感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傳感件包括第一控制件和與所述第一控制件電連接的第一光電感應探頭,所述第一光電感應探頭上設有可供所述帶狀件移動穿過的第一開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傳感件包括測試軸、連接在所述測試軸末端的感應片和與所述感應片配合的第二光電感應探頭,以及與所述第二光電感應探頭電連接的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二光電感應探頭上設有與所述感應片配合的第二開槽。
進一步地,所述感應片為感應圓盤,且所述感應圓盤的中心位于所述測試軸的軸線上,沿所述感應圓盤的圓周方向均勻開設有多個開口,所述開口的形狀與其相鄰的實體部分的形狀相同,所述感應圓盤的外周面正對所述第二開槽。
進一步地,所述感應組件還包括連接臺,所述測試軸可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臺上,所述連接臺上可轉動連接有與所述測試軸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導向軸,所述測試軸和所述導向軸隨所述帶狀件的移動而轉動,且所述測試軸和所述導向軸位于所述帶狀件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光電感應探頭位于所述測試軸和所述導向軸之間,且所述測試軸和所述導向軸上均設有限制所述帶狀件左右移動的限位槽,所述第一開槽的側面抵接在所述帶狀件的上表面。
進一步地,在所述成品轉軸和所述測試軸之間還設有防止所述帶狀件松動的張緊軸,所述張緊軸的軸心平行于所述測試軸的軸心。
進一步地,所述測試軸、導向軸和張緊軸的表面均設有增強與所述帶狀件之間滑動摩擦力的凸包。
進一步地,還包括支撐所述來料轉軸、所述成品轉軸和所述連接臺的支撐板,且所述成品轉軸、來料轉軸和所述連接臺均位于所述支撐板的同側。
進一步地,所述來料轉軸上還設有防止所述來料轉軸空轉的扭力限制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纏繞機構相對于現有的技術具有的技術效果為:通過在來料轉軸和成品轉軸之間設置感應組件,并且該感應組件通過感知帶狀件起始信號和結束信號的第一傳感件可以分別檢測該帶狀件上遮光部分和透光部分的對應長度,同時第二傳感件的設置,配合第一傳感件測量整個帶狀件的長度,進而該帶纏繞機構可以在帶狀件物料纏繞到成品轉軸上備用的過程中完成長度的計算,同時完成遮光部分和透光部分各自長度的區分,進而可以保證帶狀件質量要求的同時還可以極大地提升操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帶纏繞機構的一個方向的結構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帶纏繞機構的另一個方向的結構圖。
圖4是圖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請參照附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帶纏繞機構,包括來料轉軸20、成品轉軸10和連接在該來料轉軸20和該成品轉軸10之間的帶狀件30,該帶狀件30可以是鈔帶或者其他需要分開配置的帶狀物,該來料轉軸20和該成品轉軸10之間還連接有檢測該帶狀件30長度的測長組件,該測長組件包括與該帶狀件30配合的感應組件40和與該感應組件40配合計算帶狀件30長度的其他相關組件,該感應組件40包括第一傳感件401和第二傳感件402,該第一傳感件401用于感知該帶狀件30移動過程中某一個部分或多個部分的起始信號和結束信號,進而可以分開單獨測量某一個或多個部件的長度,該第二傳感件402與該第一傳感件401相互配合,并且可以用于測量該帶狀件30的實際長度,該帶狀件30由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拼接而成。
以上設計的帶纏繞機構,通過在來料轉軸20和成品轉軸10之間設置感應組件40,并且該感應組件40通過感知帶狀件30起始信號和結束信號的第一傳感件401可以分別檢測該帶狀件30上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的對應長度,同時第二傳感件402的設置,配合第一傳感件401測量整個帶狀件30的長度,進而該帶纏繞機構可以在帶狀件30物料纏繞到成品轉軸10上備用的過程中完成長度的計算,同時完成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各自長度的區分,進而可以保證帶狀件30質量要求的同時還可以極大地提升操作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該帶狀件30包括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并且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的長度和拼接關系隨著成品轉軸10轉動方向的不同而不同,該成品轉軸10通過驅動電機的驅動可以實現逆時針或者順時針轉動,該帶狀件30根據不同的需求可能是遮光部分302先纏繞在成品轉軸10上,然后再是透光部分301纏繞在遮光部分302的外面,或者兩者相反;并且在實際生產中,遮光部分302位于最外端或者透光部分301位于最外端時,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占總長度的比例是不一樣的,故而本機構的通過第一傳感件401可以實現不同部分的分開測量,從而可以適應于不同拼接組成的帶狀件30。
具體地,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一傳感件401包括第一控制件4013和與該第一控制件4013電連接的第一光電感應探頭4011,該第一光電感應探頭4011上設有可供該帶狀件30移動穿過的第一開槽4012。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開槽4012將第一感應探頭的末端分成兩個相對的第一耳部,并且兩個第一耳部上下設置,該帶狀件30移動連接在兩個第一耳部之間,該帶狀件30水平移動,該第一光電感應探頭4011的末端為一塊狀結構,該第一開槽4012開設有在該塊狀結構上,當該帶狀件30移動時,該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依次經過穿過第一光電感應探頭4011上的第一開槽4012內,遮光部分302經過該第一開槽4012時,第一光電感應探頭4011形成斷路,同時第一控制件4013記錄該斷路的時間然后轉化成遮光部分302的長度值,同理也可以通過透光部分301穿過的該第一開槽4012的時間來轉化成透光部分301的長度值;由于遮光部分302和透光部分301的界限明顯,進而通過該第一光電感應探頭4011可以準確地計算出帶狀件30上各個部分的長度,進而與理論需要的長度進行比較,從而可以判定出來料的質量。
具體地,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二傳感件402包括測試軸403、連接在該測試軸403末端的感應片4022a和與該感應片4022a配合的第二光電感應探頭4021,以及與該第二光電感應探頭4021電連接的第二控制件4024,該第二光電感應探頭4021上設有與該感應片4022a配合的第二開槽4023。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該第二開槽4023同樣將第二光電感應探頭4021的末端分成兩個相對的第二耳部,兩個該第二耳部水平設置,該測試軸403轉動時帶動該感應片4022a轉動,使得該感應片4022a的前端在該第二開槽4023內轉動,也即在兩個第二耳部之間轉動,通過感知感應片4022a轉動的圈數即可知道帶狀件30移動的距離。
具體地,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感應片4022a優選為感應圓盤4022,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等邊的多邊形盤,并且該感應圓盤4022的中心位于該測試軸403的軸線上,沿該感應圓盤4022的圓周方向均勻開設有多個開口40221,該開口40221的形狀與其相鄰的實體部分的形狀相同,該感應圓盤4022的外周面正對該第二開槽4023。
在本實施例中,該開口40221的弧長和與其相鄰的實體部分的弧長相同,該開口40221與第二開槽4023對應的部分的寬度應該大于該第二耳部的厚度;在本實施例中,該開口40221的數量優選為4個,進而該感應圓盤4022被均為八個部分,這樣設計使得感應圓盤4022在轉動的過程中,由于帶狀件30的長度并不能完全保證測試軸403帶動該感應圓盤4022做整周的轉動,該第二光電感應探頭4021可以記錄該感應圓盤4022轉動的整周數和不足整周過程中1/8~7/8周,進而可以保證計算的數值誤差更小,當然若對長度測量的精度要求更高,可以將感應圓盤4022均分成更多份。
具體地,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感應組件40還包括連接臺406,該測試軸403可轉動連接在該連接臺406上,該連接臺406上可轉動連接有與該測試軸403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導向軸404,該測試軸403和該導向軸404隨該帶狀件30的移動而轉動,并且該測試軸403和該導向軸404位于該帶狀件30的下方。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光電感應探頭4011位于該測試軸403和該導向軸404之間,并且該測試軸403和該導向軸404上均設有限制該帶狀件30左右移動的限位槽,同時該第一開槽4012的側面抵接在該帶狀件30的上表面,也即位于上方的第一耳部的底面抵接在該帶狀件30的上表面上,這樣可以防止帶狀件30發生上下移動而影響測量的結果。
在本實施例中,該成品轉軸10和該測試軸403之間還設有防止該帶狀件30松動的張緊軸405,該張緊軸405的軸心平行于該測試軸403的軸心,同時該測試軸403、導向軸404和張緊軸405表面均設有增強與帶狀件10之間摩擦力的凸包,這樣可以防止轉動過程中出現空轉,進而影響測量結構。
具體地,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帶纏繞機構還包括支撐該來料轉軸20、該成品轉軸10和該連接臺406的支撐板50,并且該成品轉軸10、來料轉軸20和該連接臺406均位于該支撐板50的同側。
具體地,如圖1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來料轉軸20上還設有防止該來料轉軸20空轉的扭力限制器201,該扭力限制器201的設置可以避免來料轉軸20在成品轉軸10上的驅動電機未驅動時自轉而影響測量的結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