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產品包裝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文件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做電子產品設計時,一個系列的產品具有許多不同的配件,不同的配件的包裝尺寸不一樣。但由于說明書通常采用相同尺寸的紙張,這些配件具有通用的說明書。現有產品的包裝盒中這些配件的說明書要么零散的放置于產品的包裝盒內,用戶在拆開包裝盒后零散放置的說明書降低了用戶的產品體驗;要么通過包裝袋放置說明書,現有包裝袋結構復雜,制作過程相對繁瑣。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設計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的用于放置說明書等文件的固定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文件固定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文件固定裝置。該文件固定裝置包括:主體部,所述主體部包括主平面、多個背板部和連接所述主平面和所述背板部的多個側壁部,所述主平面與多個所述背板部處在不同平面,所述背板部與所述側壁部在所述主平面和所述背板部之間圍成有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用于固定文件,所述主體部由一張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將多個所述背板部相互連接。
可選的,所述平面材料上劃有若干裁剪線和若干折疊線,沿所述裁剪線裁剪、沿所述折疊線折疊以形成所述主體部。
可選的,所述主體部由一張白卡紙裁剪、折疊成型。
可選的,多個所述背板部包括第一背板部、第二背板部和第三背板部,多個所述側壁部包括連接所述第一背板部與所述主平面的第一側壁部、連接所述第二背板部與所述主平面的第二側壁部和連接所述第三背板部與所述主平面的第三側壁部,所述收容空間的頂部具有由所述側壁部、所述背板部以及所述主平面圍成的開口,所述開口供文件進出所述收容空間,所述第三側壁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間底部、與所述開口相對。
可選的,所述第一側壁部與所述第二側壁部平行,所述第三側壁部與所述第一側壁部、所述第二側壁部垂直。
可選的,所述第一背板部、所述第二背板部、所述第三背板部與所述主平面平行,所述第一背板部、所述第二背板部、所述第三背板部處在同一平面。
可選的,所述文件固定裝置包括自所述主平面往外延伸的第一抵擋部,所述第一抵擋部位于所述開口的上方、與所述第三側壁部相對。
可選的,所述第一抵擋部由所述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
可選的,所述文件固定裝置包括第二抵擋部,所述第二抵擋部處在所述主平面的平面內或者與所述主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抵擋部與所述背板部相對。
可選的,所述第二抵擋部由所述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技術效果在于,文件固定裝置由一體成型的主體部以及連接部構成,結構簡單,用料較少,容易制作。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優點將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且連同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文件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主體部成型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主體部的裁剪折疊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主體部成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主體部成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文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主體部;10:主平面;11:開口;12:第一背板部;120:折疊線;121:裁剪線;123:裁剪線;13:第二背板部;130:折疊線;14:第三背板部;140:折疊線;141:裁剪線;15:第一側壁部;150:折疊線;151:裁剪線;16:第二側壁部;160:折疊線;161:裁剪線;17:第三側壁部;170:折疊線;18:第一抵擋部;180:折疊線;181:裁剪線;19:第二抵擋部;190:裁剪線;2:連接部;3:文件;31:前表面;32:側表面;33:側表面;34:下表面;35:上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應注意到: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和設備應當被視為說明書的一部分。
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文件固定裝置,如圖1所示,所述文件固定裝置包括主體部1和連接部2。其中,所述主體部1包括主平面10、多個背板部和多個側壁部,多個所述側壁部將多個所述背板部分別與所述主平面10連接。多個所述背板部與所述主平面10處在不同平面。多個所述背板部與所述側壁部在所述主平面10和多個所述背板部之間形成有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用于固定文件3。如圖2所示,所述主體部1由一張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所述平面材料能夠平鋪并處于同一平面,例如其可以是處在同一平面的紙張、板材、布或者金屬片等。所述主體部1一體裁剪、折疊成型,結構簡單,用料較少,易于制作。
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部2將多個所述背板部之間相互連接,以形成所述文件固定裝置。文件3放入所述收容空間后,所述文件固定裝置能夠對文件3的表面進行限位,以將文件3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連接部2也可以為涂膠紙張、板材、布、金屬片等,也可以直接為膠帶或者訂書釘等連接部件。例如圖5所示,所述連接部2可以是一張涂膠的紙張,所述紙張覆蓋且粘接多個所述背板部;所述連接部2也可以是若干涂膠的紙張,若干所述紙張將多個所述背板部之中的任意兩個均相互連接。如此,所述文件固定裝置由一體成型的主體部1以及連接部2制作而成,結構簡單,用料較少,容易制作。
優選地,為保證裁剪、折疊所述平面材料的精準度,在所述主體部1未成型前,在所述平面材料上劃有若干裁剪線和若干折疊線,沿著所述裁剪線裁剪所述平面材料,之后沿著所述折疊線折疊所述平面材料,以獲得成型的所述主體部1。如圖3所示,所述裁剪線可以是圖3中間的實線部分,所述折疊線可以是圖3中的虛線部分。
優選地,考慮到所述主體部1由所述平面材料直接裁剪、折疊成型,所述平面材料為白卡紙。白卡紙具有較高韌性,折疊時不易斷裂。而且白卡紙還具有較高的挺度、耐破度,能夠固定文件3。當文件3的尺寸并不大時,所述主體部1可以由300克白卡紙裁剪、折疊成型。可選的,如圖6所示,所述連接部2可設置為一張卡紙2。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部2可以通過雙面膠、膠水等方式與多個所述背板部連接在一起。如此,所述文件固定裝置用兩張卡紙即可成型,兩張所述卡紙可通過雙面膠、膠水等方式相貼合,結構簡單,易于制作。在兩張所述卡紙上還可以設置色彩、文字、花紋等圖案。
優選地,如圖3至圖5所示,多個所述背板部包括有第一背板部12、第二背板部13和第三背板部14。多個所述側壁部包括有第一側壁部15、第二側壁部16和第三側壁部17。所述第一背板部12通過所述第一側壁部15與所述主平面10相連。所述第二背板部13通過所述第二側壁部16與所述主平面10相連。所述第三背板部14通過所述第三側壁部17與所述主平面10相連。所述連接部2將所述第一背板部12、所述第二背板部13和所述第三背板部14相互連接。所述收容空間具有由所述側壁部、所述背板部以及所述主平面10圍成的開口11,所述開口11位于所述收容空間的頂部以供文件3進出所述收容空間。例如圖5所示,所述主平面10、所述第一側壁部15、所述第一背板部12、所述第二背板部13、所述第二側壁部16和所述主平面10依次相連接,并且共同構成所述開口11。所述第三側壁部17位于所述收容空間的底部、與所述開口11相對。如圖7所示,文件3可以包括相對應的上表面35和下表面34、相對應的兩個側表面32、33、相對應的前表面31和后表面。在文件3放入所述開口11的過程中,如果圖7中的下表面34首先通過所述開口11,那么,所述第三側壁部17對下表面34進行限位;所述第一側壁部15對側表面32進行限位;所述第二側壁部16對側表面33進行限位;多個所述背板部對前表面31進行限位;所述主平面10對前表面31相對應的后表面進行限位。如此,文件3被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間內。
具體的,例如圖3至圖5所示,所述主體部1裁剪折疊成型的步驟為:先沿著實線121、123、141、151、161裁剪所述平面材料;之后,沿著折疊線150、120先后折疊兩次形成所述第一側壁部15和所述第一背板部12,沿著折疊線160、130先后折疊兩次形成所述第二側壁部16和所述第二背板部13,沿著折疊線170、140先后折疊兩次形成所述第三側壁部17和所述第三背板部14。如此,所述平面材料被裁剪、折疊成如圖4和圖5所示的主體部1形狀。所述連接部2將所述第一背板部12、所述第二背板部13、所述第三背板部14相互連接,就能制成所述文件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方便制作。
進一步優選地,為獲得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側壁部15與所述第二側壁部16平行,所述第三側壁部17與所述第一側壁部15、所述第二側壁部16垂直。具體的,如圖3所示,所述折疊線150與所述折疊線160相互平行,所述折疊線170與所述折疊線150、160之間相互垂直。沿著所述虛線150、160、170相對于所述主平面10呈90度角折疊所述平面材料。
進一步優選地,為獲得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背板部12、所述第二背板部13、所述第三背板部14與所述主平面10平行。所述第一背板部12、所述第二背板部13與所述第三背板部14處在同一平面。具體的,如圖3所示,折疊線120與折疊線150之間相互平行,折疊線130與折疊線160之間相互平行,折疊線140與折疊線170相互平行。折疊線120與150之間的垂直距離、折疊線130與折疊線160之間的垂直距離、折疊線140與折疊線170之間的垂直距離均相等。沿著折疊線150相對于所述主平面10呈90度角折疊形成所述第一側壁部15,再沿著折疊線120相對于上一次折疊形成的第一側壁部15呈90度角再次折疊形成所述第一背板部12;沿著折疊線160相對于所述主平面10呈90度角折疊形成所述第二側壁部16,再沿著折疊線130相對于上一次折疊形成的第二側壁部16呈90度角再次折疊形成所述第二背板部13;沿著折疊線170相對于所述主平面10呈90度角折疊形成所述第三側壁部17,再沿著折疊線140相對于上一次折疊形成的第三側壁部17呈90度角再次折疊形成所述第三背板部14。
進一步優選地,如圖5所示,在所述文件固定裝置上設置有自所述主平面10往外延伸的第一抵擋部18。所述第一抵擋部18位于所述開口11的上方。所述第一抵擋部18與所述第三側壁部17分別位于所述開口11的兩側。所述第一抵擋部18與所述第三側壁部17相對。所述第二抵擋部18對圖7中文件3的上表面35進行限位,以防止文件3從所述開口11向遠離所述第三側壁部17的方向脫落。
更優地,所述第一抵擋部18與所述主體部1均由所述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具體的,如圖3所示,在所述平面材料上沿著實線181裁剪,之后沿著所述虛線180折疊后形成所述第一抵擋部18。所述第一抵擋部18也由所述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結構簡單,易于制作。
進一步優選地,如圖4所示,在所述文件固定裝置上設有第二抵擋部19。所述第二抵擋部19可以處在所述主平面10的平面內,也可以與所述主平面10平行。所述第二抵擋部19與所述背板部相對。所述第二抵擋部19對圖7中文件3的后表面進行限位,以避免文件3從所述平面材料折疊成型后的凹陷處脫落。例如,當所述主平面10由一張紙成型時,所述第二抵擋部19可以是與所述主平面10貼合的涂膠紙張,所述第二抵擋部19覆蓋所述平面材料折疊后形成的凹陷。
更優地,所述第二抵擋部19與所述主體部1均由所述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具體的,如圖3所示,在所述主平面10上沿著實線191裁剪,之后沿著所述虛線170、140折疊后形成所述第二抵擋部19。所述第一抵擋部19也由所述平面材料裁剪、折疊成型,結構簡單,易于制作。
雖然已經通過示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以上示例僅是為了進行說明,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對以上實施例進行修改。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來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