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運送板材的輸送線,尤其涉及在此類輸送線中的用以翻轉板材的板材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運送板材的輸送線,無論是皮帶式輸送線,還是滾筒式輸送線,常需要在輸送線的某個位置設置翻轉機構,由翻轉機構將輸送線運送的板材上下顛倒后再放回輸送線繼續運送。現有的應用于板材輸送線的翻轉機構,機構復雜,每翻轉一次板材就需要多個構件互相配合,由多個構件依次執行多個動作才能完成,翻轉板材的速度慢。有些翻轉機構還必須使用氣缸,氣缸的充、放氣時間拖慢了翻轉板材的速度,而且還存在氣缸和相關氣動元件容易漏氣,需要經常維護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材輸送線的板材翻轉機構,以提高翻轉板材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板材輸送線的板材翻轉機構,包括運送板材的輸送線,由輸送線承托并帶動板材行進,在輸送線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同步轉動的轉輪,兩個轉輪分別設有數個沿著轉輪的圓周方向間隔排列的支架,每個支架設有可接納板材的夾縫,隨著轉輪的轉動,支架既能以夾縫迎接輸送線送來的板材,又能將進入到夾縫中的板材翻轉后再放置到輸送線上。
作為進一步改進或者最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還可采用下述附屬的技術方案。
所述轉輪的轉軸設有數個沿著轉軸的圓周方向間隔排列的槽口,槽口在轉軸圓周方向上的位置與所述支架錯開,槽口徑向貫通轉軸,槽口的大小足以容許所述輸送線運送的板材經過槽口徑向通過轉軸。
所述支架由兩根彼此靠近的桿件構成,兩根桿件之間留有所述的夾縫。
所述兩個轉輪安裝在同一條轉軸上。
所述支架的夾縫中設有緩沖墊。
所述轉輪的轉軸設有供光電編碼器檢測角位移用的碼盤。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運動構件少,只依靠轉輪的轉動就能完成從輸送線上拾取板材、翻轉板材、將板材放回輸送線的多個動作,轉輪只需與輸送線的運行速度配合,不需要與其他運動構件配合,拾取板材、翻轉板材、將板材放回輸送線的動作過程連貫,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可以達到很高的速度。再者,本實用新型無需采用氣缸,既利于提高翻轉板材的速度,又避免了氣缸和相關氣動元件容易漏氣的問題,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于瓷磚包裝生產線,用于在輸送瓷磚的輸送線中翻轉瓷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轉輪上的一個支架正在迎接板材的示意圖;
圖3是轉輪繼圖2所示狀態轉動180度后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板材輸送線的板材翻轉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運送板材的上游輸送線1a、下游輸送線1b,由上游輸送線1a、下游輸送線1b相繼承托并帶動板材2行進。本實施例以皮帶式輸送線為例,但不限于此,輸送線還可以采用滾筒式輸送線等其他常規類型的輸送線。在上游輸送線1a、下游輸送線1b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轉輪3、右轉輪4,左轉輪3、右轉輪4安裝在同一條轉軸5上,使得左轉輪3、右轉輪4同步轉動。轉軸5由電機6驅動旋轉。左轉輪3、右轉輪4分別設有四個沿著轉輪的圓周方向間隔排列的支架7,支架7固定在轉軸5上。每個支架7由兩根彼此靠近的第一桿件7a、第二桿件7b構成,第一桿件7a、第二桿件7b之間留有夾縫9。隨著轉輪3、4的轉動,每個支架7既能以夾縫9來迎接上游輸送線1a送來的板材,又能將進入到夾縫9中的板材翻轉后再放置到輸送線1b上。
圖2和圖3展示了轉輪迎接板材、翻轉板材、再將板材放回輸送線1的動作過程。當轉輪轉動至圖2所示位置時,轉輪上的某一個支架7的夾縫9處于迎接板材2的位置,此時左轉輪3、右轉輪4暫停轉動(圖2中的轉輪4被轉輪3遮擋),上游輸送線1a將板材2送入支架7的夾縫9中。當板材完全進入該支架7的夾縫9后,轉輪3、4順時針轉動180度后再次暫停轉動,此時如圖3所示,夾縫9內的板材隨著轉輪3、4的轉動剛好上下顛倒,并且被放置到下游輸送線1b上,這樣就完成了板材2的翻轉,此后由下游輸送線1b繼續運送已翻轉的板材2。
為了便于在不需要翻轉板材的時候,讓板材能夠從上游輸送線1a直接到達下游輸送線1b,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轉輪的轉軸5設有四個槽口10,四個槽口10沿著轉軸5的圓周方向間隔排列。槽口10在轉軸5的圓周方向上的位置與支架7錯開,每兩個支架7之間就有一個槽口10。槽口10徑向貫通轉軸5,而且槽口10的大小足以容許板材2經過槽口10徑向通過轉軸5。在不需要翻轉板材的時候,轉動轉軸5,使槽口10停止在圖1所示的位置,此時,上游輸送線1a送來的板材2可通過槽口10直接到達下游輸送線1b,板材2沒有翻轉。如此,翻轉機構既能滿足翻轉板材的要求,又能在不需要翻轉板材的時候讓板材直接通過,增加了翻轉機構適應不同需求的靈活性。
支架7的數量以及槽口10的數量不受附圖的限制,每個轉輪所具備的支架7的數量可以多于四個,或者少于四個。同樣地,槽口10的數量也可以多于四個,或者少于四個。
為了避免在轉輪3、4轉動的過程中,因為板材2在支架7的夾縫9中發生磕碰而造成損傷,如圖1所示,在每個支架7的夾縫9中設有緩沖墊11,緩沖墊11固定在第一桿件7a、第二桿件7b上。
為便于準確控制轉輪的轉動角度,如圖1所示,在轉軸5上設有供光電編碼器檢測角位移用的碼盤8。這樣就可以采用光電檢測裝置來精確控制轉輪3、4的轉動角度。
實施例二
參見圖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左轉輪3、右轉輪4分別擁有各自的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如此,運送板材的輸送線就不必像圖1那樣被轉軸5分隔成上游1a和下游1b兩段,輸送線1的皮帶是連續的。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分別設有槽口10,板材2可經槽口10徑向通過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可參照實施例一。圖4中的與圖1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結構。為實現左轉輪3、右轉輪4的同步轉動,可采用齒輪傳動機構將兩個轉輪的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關聯在一起,使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一起轉動,或者也可以采用兩個電機同時控制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的轉動,使左轉輪3、右轉輪4同步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