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盒,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
背景技術:
包裝盒通常用于食品、化妝品和文具等物品的外包裝,通常包裝盒制作完成后整體外形是固定,不管包裝盒內有沒有放置物品,都必須占據同樣空間,使得沒有放置物品的包裝盒在存儲和運輸過程中,會造成空間的浪費,增加的包裝盒的存儲和運輸成本。
現有可折疊的包裝盒,其包括環狀的盒體作為包裝盒的四個側面,四個側面均設置有連接邊,其運輸時,盒體和連接邊折疊在同一平面上,便于節省包裝盒放置空間,但使用時,把環狀的盒體支撐起來,各個連接邊采用膠帶粘合形成包裝盒的底面和頂面,從而不能重復使用,同時,這種可折疊的包裝盒由于側面相互連接形成了環狀結構,其頂面和底面是由拼接板簡單拼接而成,造成側面固定的強度不足,盛放的物品較重時,包裝盒的底面的拼接板容易被擠壓滑脫,包裝盒的側面容易扭曲變形,成型后結構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可重復折疊使用,成型后結構穩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包括外折疊板、內折疊板和盒架,所述盒架由左側板、右側板、前側板和后側板依次首尾連接形成的閉環,所述外折疊板包括依次連接的外底板、外側板和外頂板,所述內折疊板包括依次連接的前內加強板、前內側板、內底板、后內側板、后內加強板;
其中所述前側板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前半側板和第二前半側板;
所述內底板固定在外底板上,所述盒架置于內底板上,在組裝時,所述前內側板與盒架的前側板相疊合,所述前內加強板可繞其與前內側板的連接邊向盒架內翻轉至與前側板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的前側板,所述后內側板與盒架的后側板相疊合,所述后內加強板可繞其與后內側板的連接邊向盒架內翻轉至與后側板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的后側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前半側板設有第一扣合槽,所述第二前半側板設有第二扣合槽,所述第一扣合槽和第二扣合槽的開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扣合槽與第二扣合槽相互配合連接第一前半側板和第二前半側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后側板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后半側板和第二后半側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內底板的左、右端部分別設有左定位槽和右定位槽,所述左側板連接有與左定位槽相配合的左定位部,所述右側板連接有與右定位槽相配合的右定位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內底板和前內側板的連接邊設有間隔設有若干個第一定位孔,所述前內加強板與第一定位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插接在第一定位孔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內底板和后內側板的連接邊設有間隔設有若干個第二定位孔,所述后內加強板與第二定位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插接在第二定位孔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左側板連接有左加強板,所述左加強板可繞其與左側板的連接邊向盒架內翻轉至與左側板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的左側板,所述右側板連接有右加強板,所述右加強板可繞其與右側板的連接邊向盒架內翻轉至與右側板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的右側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外底板和外頂板上均設置有提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外頂板與盒架上均設置有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組裝時,所述前內側板與盒架的前側板相疊合,所述前內加強板可繞其與前內側板的連接邊向盒架內翻轉至與前側板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的前側板,所述后內側板與盒架的后側板相疊合,所述后內加強板可繞其與后內側板的連接邊向盒架內翻轉至與后側板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的后側板,所述外頂板進行封蓋完成組裝用于放置物品,當不需要放置物品,該新型可折疊包裝盒的外折疊板、內折疊板和盒架可折疊成一個平面,便于該包裝盒存儲和運輸,降低存儲成本和運輸成本,且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可折疊包裝盒可多次折疊,有利于重復利用;
該包裝盒的底板由于外底板和內底板相互疊加,使包裝盒內盛放的物品較重,底板也不會滑脫;前內加強板和后內加強板與盒架的前側板和后側板相疊合,該包裝盒受到擠壓,前內加強板和后內加強板可以有效提高包裝盒承受能力,包裝盒不易扭曲變形,成型后結構穩定;
其中所述前側板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前半側板和第二前半側板;使得盒架可以拆開疊放,有效減少儲存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組裝時的狀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的盒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的內折疊板的結構示意;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的外折疊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外折疊板;11、外底板;12、外側板;13、外頂板;2、內折疊板;21、前內加強板;22、前內側板;23、內底板;231、左定位槽;232、右定位槽;24、后內側板;25、后內加強板;26、第一定位孔;27、第一凸起部;28、第二定位孔;29、第二凸起部;3、盒架;31、左側板;311、左定位部;32、右側板;321、右定位部;33、前側板;331、第一前半側板;3311、第一扣合槽;332、第二前半側板;3321、第二扣合槽;34、后側板;341、第一后半側板;342、第二后半側板;35、左加強板;36、右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新型可折疊包裝盒,包括外折疊板1、內折疊板2和盒架3,所述盒架3由左側板31、右側板32、前側板33和后側板34依次首尾連接形成的閉環,所述外折疊板1包括依次連接的外底板11、外側板12和外頂板13,所述內折疊板2包括依次連接的前內加強板21、前內側板22、內底板23、后內側板24、后內加強板25;
所述內底板23固定在外底板11上,所述盒架3置于內底板23上,在組裝時,所述前內側板22與盒架3的前側板33相疊合,所述前內加強板21可繞其與前內側板22的連接邊向盒架3內翻轉至與前側板33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3的前側板33,所述后內側板24與盒架3的后側板34相疊合,所述后內加強板25可繞其與后內側板24的連接邊向盒架3內翻轉至與后側板34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3的后側板34,所述外頂板13進行封蓋完成組裝用于放置物品,其中外頂板13與盒架3上設置連接結構,該連接結構可以是封口繩、標簽、磁鐵、魔術貼,使得外頂板13可以牢固封蓋在盒架3上,當不需要放置物品,該新型可折疊包裝盒的外折疊板1、內折疊板2和盒架3可折疊成一個平面,便于該包裝盒存儲和運輸,降低存儲成本和運輸成本,且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可折疊包裝盒可多次折疊,有利于重復利用;該包裝盒的底板由于外底板11和內底板23相互疊加,使包裝盒內盛放的物品較重,底板也不會滑脫;前內加強板21和后內加強板25與盒架3的前側板33和后側板34相疊合,該包裝盒受到擠壓,前內加強板21和后內加強板25可以有效提高包裝盒承受能力,包裝盒不易扭曲變形,成型后結構穩定。
其中所述前側板33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前半側板331和第二前半側板332;所述第一前半側板331設有第一扣合槽3311,所述第二前半側板332設有第二扣合槽3321,所述第一扣合槽3311和第二扣合槽3321的開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扣合槽3311與第二扣合槽3321相互配合連接第一前半側板331和第二前半側板332,其中所述后側板34也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后半側板341和第二后半側板342,其結構與前側板33相同,這樣使得盒架3可以拆開疊放,有效減少儲存空間。
所述內底板23的左、右端部分別設有左定位槽231和右定位槽232,所述左側板31連接有與左定位槽231相配合的左定位部311,所述右側板32連接有與右定位槽232相配合的右定位部321,使得盒架3牢固精準與外折疊板1、內折疊板2相配合,防止盒架3受力扭曲變形,提高包裝盒的結構穩定。
所述內底板23和前內側板22的連接邊設有間隔設有若干個第一定位孔26,所述前內加強板21與第一定位孔26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第一凸起部27,所述第一凸起部27插接在第一定位孔26上,所述內底板23和后內側板24的連接邊設有間隔設有若干個第二定位孔28,所述后內加強板25與第二定位孔28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第二凸起部29,所述第二凸起部29插接在第二定位孔28上,防止盒架3受力扭曲變形,提高包裝盒的結構穩定。
所述左側板31連接有左加強板35,所述左加強板35可繞其與左側板31的連接邊向盒架3內翻轉至與左側板31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3的左側板31,所述右側板32連接有右加強板36,所述右加強板36可繞其與右側板32的連接邊向盒架3內翻轉至與右側板32相疊合的位置并扣住盒架3的右側板32,防止盒架3受力扭曲變形,提高包裝盒的結構穩定。
其中所述外底板11和外頂板13上均設置提手,所述提手可以是提繩、或塑料提件等,提手通過打孔、粘貼等方法安裝在外底板11和外頂板13上,便于人們使用。
其中所述外頂板13與外底板11上均設置有連接結構,連接結構可以為設置繩或者長條帶,并相互系結使得外頂板13與外底板11相互固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