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的制造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輸液器過濾器的出料裝置,特別是一種過濾器出料裝置。
背景技術:
輸液器是醫療中常用的一種輔助器具,主要用于靜脈輸液,它是經過無菌處理的、建立靜脈與藥液之間通道的重要的一次性醫療耗材;一般由靜脈針、護帽、藥液過濾器、用于控制藥液流速的調節器、滴壺、瓶塞穿刺器、進氣管空氣過濾器連接組成;各部件通過導管連接起來,藥液從導管中流通;調節器能夠針對不同時間,不同人員調節不同的藥液輸入速度,提高效率的同時保障輸液人員的安全和舒適度;在生產組裝輸液器時,需要將過濾器進行裝配。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號ZL201020578421.X公開了“醫用過濾器組裝機”;它公開了過濾器組裝機,但是沒有公開過濾器與乳膠管裝配時所使用的出料裝置;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號ZL201310566071.3 公開了“一種醫用過濾器的組裝工藝”它也是公開了醫用過濾器自身的裝配工藝,并沒公開過濾器與乳膠管裝配時所使用的出料裝置;目前還沒有過濾器與乳膠管裝配時所使用的出料裝置的相關專利,而且市面上雖然有過濾器與乳膠管的裝配裝置,但這裝配裝置的出料裝置結構都比較復雜,出料效率低,存在出料不到位,出料不完全等現象;目前還沒有研究出一種結構簡單,出料效率高的過濾器出料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過濾器出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過濾器出料裝置,包括用于安裝振動盤的第一機架和安裝上料裝置、直振裝置、第三機架的第二機架,振動盤上平面中間固設有進料板,直振裝置上平面固設有出料板,第三機架上固設有用于安裝第一運行裝置、第四氣缸的第一安裝板;第四氣缸與第二安裝板固定連接,第二安裝板上固設有導向裝置和第一氣缸,導向裝置和第一氣缸都與第三安裝板固定連接,第三安裝板安裝在第一安裝板的下方;第三安裝板上平面上設置固定有夾取機械指的第二氣缸。其中,第一機架的截面積較第二機架的截面積大,第二機架的比第二機架高,第二機架固定安裝在第一機架的一側,第一機架和第二機架都為框架結構,重量輕,剛性好。
第一機架上固定安裝有振動盤,振動盤共安裝兩個,兩個振動盤對稱固定,振動盤上固設有進料板,進料板固定安裝在兩個振動盤上平面的中間位置,進料板的安裝位置與第二機架的固定位置對應,便于進料板與第二機架上的部件進行配合;第二機架上固定安裝有上料裝置、直振裝置和第三機架,直振裝置上固設有出料板,上料裝置安裝在直振裝置上出料板的出料口處,上料裝置與出料板配合,第三機架固定在上第二機架上平面遠離振動盤一側,第三機架的寬度比上料裝置和直振裝置大,使第三機架橫跨在上料裝置和直振裝置的上方,使設備更加緊湊;第三機架上固設有第一安裝板,第一安裝板水平安裝,第一安裝板與第二機架的上平面平行,第一安裝板上固設有第一運行裝置,第一運行裝置由兩根直線導軌和若干滑塊組成,兩根直線導軌水平安裝,滑塊能在直線導軌上自由滑動,第一安裝板上還固設有第四氣缸,第四氣缸水平安裝,第四氣缸的氣缸桿朝第一運行裝置安裝,第四氣缸只有氣缸前端固定在第一安裝板上,使第一安裝板上的部件更加緊湊;第四氣缸的氣缸桿與第二安裝板固定連接,使第二安裝板能在第四氣缸的帶動下在第一運行裝置上運動;第一運行裝置的滑塊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安裝板,第二安裝板上固設有導向裝置和第一氣缸,導向裝置安裝兩個,導向裝置對稱固定,第一氣缸安裝在導向裝置中間,第一氣缸垂直安裝,第一氣缸的氣缸桿朝下安裝;導向裝置和第一氣缸的氣缸桿都與第三安裝板固定連接,第三安裝板為L形,第三安裝板安裝在第一安裝板的下方,第三安裝板的一個平面與第一安裝板平行,另一個平面背離振動盤安裝且處于垂直狀態,第三安裝板能在第一氣缸和導向裝置的帶動下上下運動;第三安裝板的處于垂直狀態的平面上固設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共安裝十二個,第二氣缸垂直固定,第二氣缸均勻分布在第三安裝板上,第二氣缸的氣缸桿朝下,第二氣缸的氣缸桿上固定安裝有夾取機械指,每個第二氣缸上的兩個夾取機械指對稱設置,當第二氣缸運行時,第二氣缸上對稱設置兩個夾取機械指產生相對運動,用于夾取或放開過濾器。
進一步的,上料裝置包括第四機架,第四機架上固定安裝有過濾器擋板和第二運行裝置,第二運行裝置上固設有過濾器載具,過濾器載具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傳感器,第一傳感器共安裝有十二個,第一傳感器均勻固定在過濾器載具上,第四機架上還固定安裝有第三氣缸,第三氣缸的氣缸桿與L形連接塊的一端連接,L形連接塊的另一端與過濾器載具固定連接。第四機架為長方體形的框架結構,第四機架垂直安裝,第四機架的較長邊為水平安裝,第四機架上固定安裝有過濾器擋板和第二運行裝置,過濾器擋板安裝在第四機架的上面的較長邊的一側,過濾器擋板朝向出料槽安裝;第二運行裝置由一根直線導軌和若干滑塊組成,直線導軌水平安裝,直線導軌安裝在第四機架的上面的較長邊的上平面上,直線導軌沿著第四機架的較長邊方向固定,滑塊能在直線導軌上自由滑動;第二運行裝置上固設有過濾器載具,過濾器載具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傳感器,第一傳感器安裝在過濾器載具遠離出料槽一側,第一傳感器共安裝有十二個,第一傳感器均勻固定在過濾器載具上,第一傳感器用于檢測過濾器是否在過濾器載具上;第四機架上還固定安裝有第三氣缸,第三氣缸水平安裝在第四機架一側,第三氣缸安裝在裝有第二運行裝置的較長邊的下方,第三氣缸的氣缸桿與L形連接塊的一端連接,L形連接塊的另一端與過濾器載具固定連接,L形連接塊為垂直安裝,使過濾器載具能在第三氣缸的帶動下,在第二運行裝置上運動,第三氣缸安裝在下方使整個上料裝置結構更加緊湊。
進一步的,過濾器載具上開設有過濾器放置槽,過濾器放置槽共開設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均勻設置在過濾器載具上,過濾器放置槽縱向截面為T形,過濾器放置槽內固設有斜面,斜面呈漏斗狀,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內還開設有傳感器通孔,傳感器通孔貫穿過濾器放置槽到第一傳感器的安裝面上。過濾器載具的縱向截面為L形,過濾器載具上開設有過濾器放置槽,過濾器放置槽開設在過濾器載具上平面上,過濾器放置槽朝向過濾器擋板開設,過濾器放置槽共開設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均勻設置在過濾器載具上,過濾器放置槽縱向截面為T形,過濾器放置槽尺寸比過濾器稍大,能將過濾器穩固在過濾器放置槽內;過濾器放置槽內固設有斜面,斜面固定在T形的水平面與垂直面接觸位置,斜面呈漏斗狀,為四周高中間低,斜面與過濾器自身的結構配合,使過濾器能穩固放置在過濾器放置槽內,使過濾器在上料裝置移動使不出現位移;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內還開設有傳感器通孔,傳感器通孔水平開設,傳感器通孔貫穿過濾器放置槽到第一傳感器的安裝面上,使第一傳感器能通過傳感器通孔探測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內的情況,傳感器通孔便于第一傳感器檢測過濾器是否在過濾器載具上。
進一步的,過濾器擋板安裝在第四機架的上,過濾器擋板與過濾器載具之間存在一定間隙,過濾器擋板為矩形,過濾器擋板上開設有T形缺口,T形缺口共開設十二個,T形缺口均勻設置在過濾器擋板上,T形缺口尺寸與過濾器放置槽尺寸一致。過濾器擋板安裝在第四機架的上平面的較長邊的一側,過濾器擋板朝向出料槽安裝,過濾器擋板與過濾器載具之間存在一定間隙,使過濾器擋板與過濾器載具能生產相對位移;過濾器擋板為矩形,過濾器擋板上開設有T形缺口,T形缺口共開設十二個,T形缺口均勻設置在過濾器擋板上,T形缺口尺寸與過濾器放置槽尺寸一致,使過濾器能通過T形缺口進入過濾器載具內,過濾器擋板與過濾器載具的安裝高度一致,便于T形缺口與過濾器放置槽配合使用。
進一步的,夾取機械指成對滑動安裝,每對夾取機械指為對稱安裝,每對夾取機械指的凹槽對著凹槽安裝,夾取機械指從上到下依次固設有第一夾取塊,第二夾取塊和第三夾取塊,第一夾取塊和第二夾取塊尺寸一致,第三夾取塊的尺寸比第一夾取塊和第二夾取大,第一夾取塊和第二夾取塊之間存在一定間隙,第二夾取塊和第三夾取塊之間存在一定間隙,使夾取機械指在抓取過濾器時,減小受力面積,增加單位面積的力,將過濾器抓得更加穩固。
進一步的,第一夾取塊,第二夾取塊和第三夾取塊上分別開設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縱向截面為等腰梯形,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橫向截面為圓弧形,第三夾取塊上還開設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與第三凹槽連接,第四凹槽的槽縱向截面為矩形,第四凹槽的橫縱向截面為圓弧形。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梯形結構依次增大,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尺寸與過濾器自身尺寸配合,使夾取機械指在抓取過濾器時,通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將過濾器夾起;第三夾取塊上還開設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與第三凹槽連接,第四凹槽開設在第三夾取塊頂端,第四凹槽的槽縱向截面為矩形,第四凹槽的橫縱向截面為圓弧形,第四凹槽比第三凹槽深,第四凹槽尺寸與與過濾器自身尺寸進行配合,使夾取機械指在抓取過濾器時,通過第四凹槽將過濾器夾得更加牢固,防止夾取機械指在夾取過濾器時掉落。
進一步的,過濾器放置槽與T形缺口在同一水平面上,過濾器放置槽與T形缺口的尺寸和形狀都相同,T形缺口與過濾器放置槽一一對應,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和十二個T形缺口相互配合,使過濾器能通過T形缺口進入過濾器放置槽,當過濾器放置槽跟隨過濾器載具移動時,使過濾器放置槽與T形缺口產生錯位,此時,過濾器將不能進入過濾器放置槽。
進一步的,進料板固定安裝在兩個振動盤上平面的中間位置,進料板一端在振動盤內,能讓振動盤內的過濾器進入進料板,進料板另一端在振動盤外,進料板另一端與出料板連接,進料板上開設有進料槽,進料槽共開設十二個,進料槽均勻開設在進料板上,進料槽尺寸比過濾器稍大,使過濾器能沿著進料槽前移,增加過濾器出料裝置的進料效率。
進一步的,出料板固定安裝在直振裝置上平面上,出料板處于進料板和上料裝置中間,出料板一端與進料板連接,另一端與上料裝置連接,使進料板上的過濾器通過出料板進入上料裝置,出料板上開設有出料槽,出料槽為T形,出料槽尺寸與過濾器放置槽尺寸一致,使過濾器能沿著出料槽前移,出料槽共開設十二個,出料槽均勻開設在出料板上,增加過濾器出料裝置的出料效率,出料槽與進料槽的底面在動一水平面上,出料槽與進料槽一一對應,使過濾器能從進料槽順利進入出料槽。
進一步的,第一安裝板上固定安裝有限位傳感器,限位傳感器共安裝四個,限位傳感器固定在第一運行裝置的兩根直線導軌的兩端,一根第一運行裝置的直線導軌的兩端的兩個限位傳感器相互配合,用于控制第一安裝板在第一運行裝置上的行程。
出料原理如下:工作時,振動盤將過濾器通過進料板送入出料板,過濾器在直振裝置的作用下,沿著出料板上的出料槽前移,然后過濾器經過過濾器擋板進入過濾器載具,此時,過濾器將放置在過濾器載具的過濾器放置槽內,并通過第一傳感器檢測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內是否已經放滿過濾器;當第一傳感器檢測檢測到過濾器已經全部放滿時,過濾器載具在第三氣缸和第二運行裝置的帶動下移動,使過濾器載具和過濾器擋板產生錯位,此時過濾器放置槽與T形缺口產生錯位,過濾器將不能進入過濾器放置槽;然后第四氣缸開啟,將第一安裝板推至指定位置,然后第一氣缸開始工作,將第二氣缸移到指定位置,然后第二氣缸和夾取機械指開始工作,將過濾器放置槽內過濾器夾住,夾住后第一氣缸縮回,將過濾器和夾取機械指移動縮回,然后在第四氣缸的帶動下,到達指定位置,完成出料。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
(1)整體結構簡單,出料效率高,并設置夾取機械指,使夾取機械指在抓取過濾器時,減小受力面積,增加單位面積的力,將過濾器抓得更加穩固;
(2)上料裝置運用錯位技術上料,將過濾器放置槽與T形缺口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過濾器放置槽和T形缺口相互配合,使過濾器能通過T形缺口進入過濾器放置槽;當過濾器放置槽跟隨過濾器載具移動時,使過濾器放置槽與T形缺口產生錯位,結構簡單,上料精準;
(3)在過濾器載具上設置過濾器放置槽,將過濾器放置在過濾器放置槽內,過濾器放置槽內設置斜面,斜面與過濾器配合,使過濾器能穩固放置在過濾器放置槽內,在上料裝置移動使不發生位移,增加出料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立體圖之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立體圖之二。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上料裝置的一種主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上料裝置的一種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出料板的一種右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出料板的一種立體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夾取機械指的一種主體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夾取機械指的一種立體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過濾器載具的一種主體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過濾器載具的一種俯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過濾器載具的一種立體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過濾器擋板的一種主體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過濾器擋板的一種立體圖。
圖16是圖3中A部的一種放大圖。
圖中:1、第一機架;2、振動盤;3、進料板;4、進料槽;5、第二機架;6、直振裝置;7、出料板;70、出料槽;8、第三機架;9、第一安裝板;10、第一運行裝置;11、第二安裝板;12、第一氣缸;13、導向裝置;14、第三安裝板;15、第二氣缸;16、夾取機械指;160、第一夾取塊;161、第二夾取塊;162、第三夾取塊;163、第一凹槽;164、第二凹槽;165、第三凹槽;166、第四凹槽;17、上料裝置;18、第四機架;19、第二運行裝置;20、過濾器載具;200、過濾器放置槽;201、傳感器通孔;202、斜面;21、第一傳感器;22、第三氣缸;23、L形連接塊;24、過濾器擋板;25、第四氣缸;26、限位傳感器;27、T形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圖3所示,過濾器出料裝置包括第一機架1和第二機架5,第一機架1的截面積較第二機架5的截面積大,第二機架5的比第二機架5高,第二機架5固定安裝在第一機架1的一側,第一機架1和第二機架5都為框架結構,重量輕,剛性好。
如圖1、圖3、圖4所示,第一機架1上固定安裝有振動盤2,振動盤2共安裝兩個,兩個振動盤2對稱固定,振動盤2上固設有進料板3,進料板3固定安裝在兩個振動盤2上平面的中間位置,進料板3的安裝位置與第二機架5的固定位置對應,便于進料板3與第二機架5上的部件進行配合。
如圖1、圖2、圖3所示,第二機架5上固定安裝有上料裝置17、直振裝置6和第三機架8,直振裝置6上固設有出料板7,上料裝置17安裝在直振裝置6上出料板7的出料口處,上料裝置17與出料板7配合,第三機架8固定在上第二機架5上平面遠離振動盤2一側,第三機架8的寬度比上料裝置17和直振裝置6大,使第三機架8橫跨在上料裝置17和直振裝置6的上方,使設備更加緊湊。
如圖1、圖4所示,第三機架8上固設有第一安裝板9,第一安裝板9水平安裝,第一安裝板9與第二機架5的上平面平行,第一安裝板9上固設有第一運行裝置10,第一運行裝置10由兩根直線導軌和若干滑塊組成,兩根直線導軌水平安裝,滑塊能在直線導軌上自由滑動,第一安裝板9上還固設有第四氣缸25,第四氣缸25水平安裝,第四氣缸25的氣缸桿朝第一運行裝置10安裝,第四氣缸25只有氣缸前端固定在第一安裝板9上,使第一安裝板9上的部件更加緊湊;第四氣缸25的氣缸桿與第二安裝板11固定連接,使第二安裝板11能在第四氣缸25的帶動下在第一運行裝置10上運動;第一運行裝置10的滑塊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安裝板11,第二安裝板11上固設有導向裝置13和第一氣缸12,導向裝置13安裝兩個,導向裝置13對稱固定,第一氣缸12安裝在導向裝置13中間,第一氣缸12垂直安裝,第一氣缸12的氣缸桿朝下安裝;導向裝置13和第一氣缸12的氣缸桿都與第三安裝板14固定連接,第三安裝板14為L形,第三安裝板14安裝在第一安裝板9的下方,第三安裝板14的一個平面與第一安裝板9平行,另一個平面背離振動盤2安裝且處于垂直狀態,第三安裝板14能在第一氣缸12和導向裝置13的帶動下上下運動;第三安裝板14的處于垂直狀態的平面上固設有第二氣缸15,第二氣缸15共安裝十二個,第二氣缸15垂直固定,第二氣缸15均勻分布在第三安裝板14上,第二氣缸15的氣缸桿朝下,第二氣缸15的氣缸桿上固定安裝有夾取機械指16,每個第二氣缸15上的兩個夾取機械指16對稱設置,當第二氣缸15運行時,第二氣缸15上對稱設置兩個夾取機械指16產生相對運動,用于夾取或放開過濾器。
如圖5、圖6所示,上料裝置17包括第四機架18,第四機架18為長方體形的框架結構,第四機架18垂直安裝,第四機架18的較長邊為水平安裝,第四機架18上固定安裝有過濾器擋板24和第二運行裝置19,過濾器擋板24安裝在第四機架18的上面的較長邊的一側,過濾器擋板24朝向出料槽70安裝;第二運行裝置19由一根直線導軌和若干滑塊組成,直線導軌水平安裝,直線導軌安裝在第四機架18的上面的較長邊的上平面上,直線導軌沿著第四機架18的較長邊方向固定,滑塊能在直線導軌上自由滑動;第二運行裝置19上固設有過濾器載具20,過濾器載具20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傳感器21,第一傳感器21安裝在過濾器載具20遠離出料槽70一側,第一傳感器21共安裝有十二個,第一傳感器21均勻固定在過濾器載具20上,第一傳感器21用于檢測過濾器是否在過濾器載具20上;第四機架18上還固定安裝有第三氣缸22,第三氣缸22水平安裝在第四機架18一側,第三氣缸22安裝在裝有第二運行裝置19的較長邊的下方,第三氣缸22的氣缸桿與L形連接塊23的一端連接,L形連接塊23的另一端與過濾器載具20固定連接,L形連接塊23為垂直安裝,使過濾器載具20能在第三氣缸22的帶動下,在第二運行裝置19上運動,第三氣缸22安裝在下方使整個上料裝置17結構更加緊湊。
如圖11、圖12、圖13所示,過濾器載具20的縱向截面為L形,過濾器載具20上開設有過濾器放置槽200,過濾器放置槽200開設在過濾器載具20上平面上,過濾器放置槽200朝向過濾器擋板24開設,過濾器放置槽200共開設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200均勻設置在過濾器載具20上,過濾器放置槽200縱向截面為T形,過濾器放置槽200尺寸比過濾器稍大,能將過濾器穩固在過濾器放置槽200內;過濾器放置槽200內固設有斜面202,斜面202固定在T形的水平面與垂直面接觸位置,斜面202呈漏斗狀,為四周高中間低,斜面202與過濾器自身的結構配合,使過濾器能穩固放置在過濾器放置槽200內,使過濾器在上料裝置17移動使不出現位移;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200內還開設有傳感器通孔201,傳感器通孔201水平開設,傳感器通孔201貫穿過濾器放置槽200到第一傳感器21的安裝面上,使第一傳感器21能通過傳感器通孔201探測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200內的情況,傳感器通孔201便于第一傳感器21檢測過濾器是否在過濾器載具20上。
如圖14、圖15所示,過濾器擋板24安裝在第四機架18的上平面的較長邊的一側,過濾器擋板24朝向出料槽70安裝,過濾器擋板24與過濾器載具20之間存在一定間隙,使過濾器擋板24與過濾器載具20能生產相對位移;過濾器擋板24為矩形,過濾器擋板24上開設有T形缺口27,T形缺口27共開設十二個,T形缺口27均勻設置在過濾器擋板24上,T形缺口27尺寸與過濾器放置槽200尺寸一致,使過濾器能通過T形缺口27進入過濾器載具20內,過濾器擋板24與過濾器載具20的安裝高度一致,便于T形缺口27與過濾器放置槽200配合使用。
如圖9、圖10、圖16所示,夾取機械指16成對滑動安裝,每對夾取機械指16為對稱安裝,每對夾取機械指16的凹槽對著凹槽安裝,夾取機械指16從上到下依次固設有第一夾取塊160,第二夾取塊161和第三夾取塊162,第一夾取塊160和第二夾取塊161尺寸一致,第三夾取塊162的尺寸比第一夾取塊160和第二夾取大,第一夾取塊160和第二夾取塊161之間存在一定間隙,第二夾取塊161和第三夾取塊162之間存在一定間隙,使夾取機械指16在抓取過濾器時,減小受力面積,增加單位面積的力,將過濾器抓得更加穩固。
如圖9、圖10所示,第一夾取塊160,第二夾取塊161和第三夾取塊162上分別開設有第一凹槽163、第二凹槽164和第三凹槽165,第一凹槽163、第二凹槽164和第三凹槽165縱向截面為等腰梯形,第一凹槽163、第二凹槽164和第三凹槽165橫向截面為圓弧形,第一凹槽163、第二凹槽164和第三凹槽165的梯形結構依次增大,第一凹槽163、第二凹槽164和第三凹槽165尺寸與過濾器自身尺寸配合,使夾取機械指16在抓取過濾器時,通過第一凹槽163、第二凹槽164和第三凹槽165將過濾器夾起;第三夾取塊162上還開設有第四凹槽166,第四凹槽166與第三凹槽165連接,第四凹槽166開設在第三夾取塊162頂端,第四凹槽166的槽縱向截面為矩形,第四凹槽166的橫縱向截面為圓弧形,第四凹槽166比第三凹槽165深,第四凹槽166尺寸與與過濾器自身尺寸進行配合,使夾取機械指16在抓取過濾器時,通過第四凹槽166將過濾器夾得更加牢固,防止夾取機械指16在夾取過濾器時掉落。
如圖2所示,濾器放置槽與T形缺口27在同一水平面上,過濾器放置槽200與T形缺口27的尺寸和形狀都相同,T形缺口27與過濾器放置槽200一一對應,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200和十二個T形缺口27相互配合,使過濾器能通過T形缺口27進入過濾器放置槽200,當過濾器放置槽200跟隨過濾器載具20移動時,使過濾器放置槽200與T形缺口27產生錯位,此時,過濾器將不能進入過濾器放置槽200。
如圖3、圖4所示,進料板3設置在兩個振動盤2上平面的中間位置,進料板3一端在振動盤2內,能讓振動盤2內的過濾器進入進料板3,進料板3另一端在振動盤2外,進料板3另一端與出料板7連接,進料板3上開設有進料槽4,進料槽4共開設十二個,進料槽4均勻開設在進料板3上,進料槽4尺寸比過濾器稍大,使過濾器能沿著進料槽4前移,增加過濾器出料裝置的進料效率。
如圖7、圖8所示,出料板7固定安裝在直振裝置6上平面上,出料板7處于進料板3和上料裝置17中間,出料板7一端與進料板3連接,另一端與上料裝置17連接,使進料板3上的過濾器通過出料板7進入上料裝置17,出料板7上開設有出料槽70,出料槽70為T形,出料槽70尺寸與過濾器放置槽200尺寸一致,使過濾器能沿著出料槽70前移,出料槽70共開設十二個,出料槽70均勻開設在出料板7上,增加過濾器出料裝置的出料效率,出料槽70與進料槽4的底面在動一水平面上,出料槽70與進料槽4一一對應,使過濾器能從進料槽4順利進入出料槽70。
如圖4所示,第一安裝板9上固定安裝有限位傳感器26,限位傳感器26共安裝四個,限位傳感器26固定在第一運行裝置10的兩根直線導軌的兩端,一根第一運行裝置10的直線導軌的兩端的兩個限位傳感器26相互配合,用于控制第一安裝板9在第一運行裝置10上的行程。
工作時,振動盤2將過濾器通過進料板3送入出料板7,過濾器在直振裝置6的作用下,沿著出料板7上的出料槽70前移,然后過濾器經過過濾器擋板24進入過濾器載具20,此時,過濾器將放置在過濾器載具20的過濾器放置槽200內,并通過第一傳感器21檢測十二個過濾器放置槽200內是否已經放滿過濾器;當第一傳感器21檢測檢測到過濾器已經全部放滿時,過濾器載具20在第三氣缸22和第二運行裝置19的帶動下移動,使過濾器載具20和過濾器擋板24產生錯位,此時過濾器放置槽200與T形缺口27產生錯位,過濾器將不能進入過濾器放置槽200;然后第四氣缸25開啟,將第一安裝板9推至指定位置,然后第一氣缸12開始工作,將第二氣缸15移到指定位置,然后第二氣缸15和夾取機械指16開始工作,將過濾器放置槽200內過濾器夾住,夾住后第一氣缸12縮回,將過濾器和夾取機械指16移動縮回,然后在第四氣缸25的帶動下,到達指定位置,完成出料。
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