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的制造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輸液器導管的生產裝配輸送線,特別是一種調節輪與調節盒的裝配裝置。
背景技術:
輸液器是醫療中常用的一種輔助器具,主要用于靜脈輸液,它是經過無菌處理的、建立靜脈與藥液之間通道的重要的一次性醫療耗材;一般由靜脈針、護帽、藥液過濾器、用于控制藥液流速的調節器、滴壺、瓶塞穿刺器、進氣管空氣過濾器連接組成;各部件通過導管連接起來,藥液從導管中流通;調節器能夠針對不同時間,不同人員調節不同的藥液輸入速度,提高效率的同時保障輸液人員的安全和舒適度;但是目前的生產組裝設備中的調節輪和調節盒的裝配裝置結構較為復雜,嚴重影響了設備的生產效率。
中國發明專利號ZL201410082390.1公開了“輸液器流速調節器的調節輪自動安裝裝置”結構;它公開了調節輪自動供給裝置,包括多軌道振動盤和直線送料器,直線送料器的送料面板上均布有調節輪立式供料槽,多軌道振動盤的每條軌道出料口都經一條調節輪立起軌與直線送料器的一條調節輪立式供料槽入料口相連;其特點是:解決了調節輪人工安裝在流速調節器外殼體內,費時費力,生產效率低,浪費勞動力,輸液器的制造成本高的問題,實現了調節輪的自動化出料;也公開了調節輪轉向安裝裝置,其在支撐架上設有支座,支座上設有轉向軸,轉向軸一端部設有轉動連接塊,支架上與轉動連接塊相對處設有鉸接座,鉸接座上鉸接有轉動氣缸,轉動氣缸的活塞桿與轉動連接塊鉸接;轉向軸上與直線送料器的每個調節輪立式供料槽相對處均設有一個立起時與調節輪立式供料槽配合的調節輪轉向座,調節輪轉向座包括轉向塊;其特點是:解決了調節輪需要人工安裝在流速調節器外殼體內,費時費力,生產效率低,浪費勞動力,輸液器的制造成本高的問題,實現了調節輪的自動化安裝;其缺點是:(1)調節輪自動供給裝置采用振動出料,需要較大的動力設備,浪費資源;(2)調節輪轉向安裝裝置需要設置轉向裝置,結構復雜;(3)體積較大,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多;(4)安裝精度差,影響組裝設備的生產效率。目前還沒有研究出一種結構簡單,安裝精度高,安裝效率高的調節輪與調節盒的裝配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調節輪與調節盒的裝配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調節輪與調節盒的裝配裝置,包括調節輪出料裝置,調節輪出料裝置出料口出前方固設有調節盒壓緊裝置,調節盒壓緊裝置用于需要裝配的調節盒壓住,便于調節盒與調節輪的裝配;調節輪出料裝置的出料口下方固設有調節輪出料裝置,調節輪出料裝置設置在調節輪出料裝置的下機架上,使調節輪從調節輪出料裝置出來后直接調入調節輪安裝裝置的進料板內,便于調節輪安裝裝置將調節輪推出并與調節盒進行裝配;調節輪安裝裝置的出料前方固定安裝有傳送帶,傳送帶上放置有載具,載具內固定有調節盒,傳送帶的另一側固定安裝有載具固定裝置,載具隨著傳送帶一起運動,當運動到指定位置時,傳送帶停止運動,然后載具固定裝置從側面將載具暫時固定在傳送帶上,然后調在節盒壓緊裝置從上方將載具內的調節盒固定在載具上,便于調節輪和調節盒的裝配;調節盒壓緊裝置傳送帶的正上方,調節輪安裝裝置與載具固定裝置,傳送帶上的載具在同一水平面內,便于調節輪和調節盒的裝配;其特征在于:
調節輪出料裝置包括下機架,下機架為一個框架結構,上下各有一塊鐵板,兩塊鐵板中間用四根支柱固定并支撐,下機架上固設有上機架,上機架固定安裝在下機架的后端,使上、下機構結構更加協調,上機架上固設有刮道,刮道用于輸送調節輪,并使調節輪能沿著刮道內的調節輪凹槽從上往下滑動;刮道傾斜安裝在上機架上,刮道較高的一端固設有料斗,料斗用于盛放調節輪,刮道較低的一端固設有限位板,限位板垂直安裝在刮道較低的一端上,限位板用于調節輪限位,料斗包括右擋板、左擋板、上前擋板、下前擋板和后擋板,上前擋板在上前擋板的正上方,上前擋板和下前擋板在同一垂直平面內,上前擋板和下前擋板之間開設了一條縫隙,縫隙與蓋板凹槽軌道聯通,使抽取式蓋板能通過縫隙進入蓋板凹槽軌;上前擋板和下前擋板的左右兩端分別于右擋板和左擋板連接固定,右擋板和左擋板相互平行,右擋板和左擋板的另一端與后擋板連接固定,使右擋板、左擋板、上前擋板、下前擋板和后擋板構成一個長方體形的框架;右擋板和左擋板固定安裝在刮道上,且右擋板和左擋板的下端設置由傾斜面,傾斜面的斜率與刮道的安裝斜率相同,使料斗安裝完畢后,右擋板、左擋板、上前擋板、下前擋板和后擋板的上平面保持水平狀態。
進一步的,右擋板和左擋板上至少固設有四根連接柱,連接柱安裝在右擋板和左擋板的四個角附近,且連接柱的安裝位置不會妨礙抽取式蓋板的使用,連接柱也能使框架更加穩固;右擋板和左擋板上分別固設有軸承,軸承安裝在右擋板和左擋板接近底部的位置,右擋板和左擋板上的軸承安裝在同一水平線上,且兩個軸承連成的直線與右擋板和左擋板垂直;軸承上固設有主轉軸,使主轉軸能依靠軸承自由轉動,主轉軸上安裝有硅膠皮板,硅膠皮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主轉軸上,使主轉軸能帶動硅膠皮板轉動;左擋板上還固設有電機安裝座,電機安裝座上固設有電機,電機的轉軸上固設有聯軸器,聯軸器與主轉軸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電機、聯軸器和主轉軸都在同一直線上,使主轉軸和硅膠皮穩定轉動;后擋板下端固設有弧形擋板,弧形擋板的左右兩端與右擋板和左擋板連接固定,弧形擋板的弧度與硅膠皮板轉動軌跡配合,是硅膠皮板轉動更加順暢。
進一步的,刮道為長方體形,刮道上挖設有調節輪凹槽,調節輪凹槽貫穿整個刮道,調節輪凹槽為倒“凸”字形,調節輪凹槽尺寸比調節輪稍大,使調節輪能在調節輪凹槽自由滑動,但不會產生很大的左右偏移,調節輪凹槽共挖設十二條,調節輪凹槽均勻設置在刮道上,調節輪凹槽上設置倒邊,倒邊使調節輪進入調節輪凹槽更加順暢,調節輪凹槽內設有臺階,臺階的寬度比調節輪的寬度略大,使調節輪進入調節輪凹槽后不能偏移,但能順著調節輪凹槽向前移動。
進一步的,刮道安裝完畢后較低的一端上設有空缺段和斜面,空缺段使調節輪順利掉落;刮道安裝完畢后,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為40-60°,在調節輪經過斜面時,使調節輪加速掉落,方便后面的調節輪滑出,以便后續設備對調節輪進行安裝;刮道上還挖設有傳感器安裝孔,傳感器安裝孔共挖設十二個,傳感器安裝孔均勻設置在刮道上,傳感器安裝孔上固定第一傳感器,傳感器安裝孔貫穿刮道,且傳感器安裝孔的一端在調節輪凹槽內,使第一傳感器能檢測調節輪凹槽內的調節輪是否在向下運動;刮道的背面固設有調速器盒,調速器盒用于安裝調速器。
進一步的,主轉軸固設有硅膠皮板,硅膠皮板為長方體形,硅膠皮板為軟質材料,使硅膠皮板在一定壓力作用下能產生變形,硅膠皮板的長度大于主轉軸到刮道的距離,且只比主轉軸到刮道的距離大2-5cm,使硅膠皮板在主轉軸的帶動下轉動時,其前端2-5cm處在刮道的作用下發生變形,將調節輪順利刮進刮道的調節輪凹槽內。
進一步的,右擋板和左擋板上挖設有蓋板凹槽軌道,右擋板和左擋板上的蓋板凹槽軌道在同一平面上,蓋板凹槽軌道上裝設有抽取式蓋板,蓋板凹槽軌道的寬度大于抽取式蓋板的厚度,使抽取式蓋板能在蓋板凹槽軌道自由進出,抽取式蓋板用于防止調節輪從料斗上面掉出去,且抽取式蓋板的長度小于蓋板凹槽軌道的長度,使抽取式蓋板能與上前擋板和下前擋板完全貼合;蓋板凹槽軌道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0-30°,使抽取式蓋板能穩固安裝在蓋板凹槽軌道上,使抽取式蓋板在主轉軸轉動時產生的振動下不會跑出蓋板凹槽軌道。
進一步的,右擋板和左擋板都上固設有第二傳感器,兩個第二傳感器對稱安裝,兩個第二傳感器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二傳感器固定在右擋板和左擋板與刮道連接處,且處于刮道上方5-10cm處,第二傳感器用于檢測料斗內是否存在足夠調節輪,當料斗內的調節輪不足時,將發出警報提醒工人加調節輪。
進一步的,刮道上固設有透明蓋板,透明蓋板上挖設有調整通風槽,調整通風槽共挖設十二列,調整通風槽均勻設置在透明蓋板上,調整通風槽與刮道的調節輪凹槽一一對應,當透明蓋板安裝在刮道上時,調整通風槽在刮道的調節輪凹槽正上方,便于通過調整通風槽對于卡在調節輪凹槽內的調節輪進行調整。
進一步的,刮道安裝完成后其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0-30°,刮道與限位板的安裝面與水平面垂直,刮道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0-60°,使刮道內的調節輪在重力和硅膠皮板的刮力作用下,沿著刮道內的十二條調節輪凹槽往下運動,減少了振動送料裝置,使調節輪出料裝置結構更加簡單。
進一步的,抽取式蓋板上固設有把手,把手朝外安裝,使抽取式蓋板拿取更加方便。
進一步的,調節輪安裝裝置設置在下機架上,調節輪安裝裝置包括第二下機架,第二下機架為空心框架結構,第二下機架包括上下兩塊鐵板,兩塊鐵板之間用四根支柱支撐,減小第二下機架的重量,第二下機架上固設有第二上機架,第二上機架固定安裝在第二下機架上平面靠前位置,使設備結構更加合理,其特征在于:
第二下機架上固設有第一直線導軌,第一直線導軌共安裝兩條,兩條第一直線導軌相互平行,兩條第一直線導軌安裝在第二下機架端部位置,兩條第一直線導軌上滑動安裝有第一滑塊,一條第一直線導軌上至少安裝2個第一滑塊,使第一滑塊在第一直線導軌上自由活動時更加平穩,第一滑塊上固設有過度板,過度板的長度小于第二上機架長度,使過渡板能在第一滑塊和第一直線導軌的帶動下,在第二上機架內運動;過度板上固設有第二直線導軌,第二直線導軌共設置四條,四條第二直線導軌均勻安裝在過度板上,四條第二直線導軌互相平行,第二直線導軌上滑動安裝有第二滑塊,一條第二直線導軌上安裝1-2個第二滑塊,使過度板在第二直線導軌上自由活動時更加平穩,第二滑塊上固設有平移固定板,平移固定板共安裝兩塊,每塊平移固定板下安裝兩條第二直線導軌,平移固定板內鑲嵌安裝有頂料固定塊,使頂料固定塊與平移固定板在同一水平面上,頂料固定塊鑲嵌安裝在平移固定板朝第二上機架方向,頂料固定塊上固設有頂料桿。
進一步的,過度板上固設有過料板,過料板為L形,過料板上挖設有過料槽,過料槽為倒“凸”字形,過料槽內挖設有限位孔,限位孔貫穿過料板,使限位柱能通過限位孔對調節輪進行限位;過料板下方活動裝設柱子安裝板,柱子安裝板長度小于第二下機架,使柱子安裝板能在第二下機架的框架結構能上下運動,柱子安裝板下固設有兩塊導向安裝塊,導向安裝塊上固定安裝有導向柱,導向柱穿過柱子安裝板固定在過度板上,導向柱將柱子安裝板與過料板連接在一起,使柱子安裝板在導向柱的帶動下,能跟著導向柱上下運動,柱子安裝板上固設有限位柱,限位柱朝上安裝,限位柱共設置十二根,限位柱朝上的一端穿入限位孔內,限位柱朝上的一端能在限位孔能上下左右運動,當柱子安裝板往上運動時,限位柱朝上的一端能穿過限位孔,對過料板內的調節輪進行限位。
進一步的,過度板上沒有安裝第二上機架的一端固設有氣缸安裝座,氣缸安裝座共安裝兩個,兩個氣缸安裝座均勻安裝在過度板上,氣缸安裝座為T形結構,氣缸安裝座的T形上平面垂直安裝,氣缸安裝座的T形上平面上固設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水平安裝,第一氣缸的氣缸桿朝第二上機架方向,第一氣缸的氣缸桿上固設有T型連接柱,T型連接柱上固定安裝有連接板,連接板固定在平移固定板朝向第一氣缸的一端,連接板固定在平移固定板的中間位置,使第一氣缸、T型連接柱、連接板和平移固定板連為一個整體,當第一氣缸運動時,通過T型連接柱和連接板帶動平移固定板運動。
進一步的,第二下機架未安裝第二上機架的一端的上平面下固設有氣缸固定塊,氣缸固定塊固定安裝在機架未安裝第二上機架的一端的上平面的中間位置,氣缸固定塊為L形,氣缸固定塊的一面與第二下機架固定,另一面垂直與水平面且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水平安裝,第二氣缸的氣缸桿朝第二上機架方向,第二氣缸的氣缸桿上固設有氣缸連接桿,氣缸連接桿與過度板固定連接,使第二氣缸能通過氣缸連接桿推動過度板在第一直線導軌上運動;過度板上平面下還固設有第三氣缸,第三氣缸垂直安裝,第三氣缸直接固定在過度板上,第三氣缸的氣缸桿與柱子安裝板固定連接,第三氣缸的氣缸桿固定在柱子安裝板中間位置,使第三氣缸能帶動柱子安裝板上下運動,柱子安裝板上下運動能帶動限位柱上下運動,起到限制調節輪進入過料槽的數量;過料板上挖設有過料擋板安裝孔,過料擋板安裝孔上用螺釘固定安裝有過料擋板,過料擋板防止調節輪從過料槽內跑出;過料板上還挖設有保護板安裝孔,保護板安裝孔上用螺釘固定安裝有保護板,保護板固定在頂料桿上方,使保護板能防止雜物掉入頂料桿的活動區域內。
進一步的,過料板上挖設有過料槽,過料槽為倒“凸”字形,過料槽尺寸比調節輪略大,使調節輪能能嵌在過料槽內并沿著過料槽前進,但不會出現左右跑偏的現象,過料槽共設置十二個,過料槽均勻設置在過料板上,過料槽上朝上的口子上開設有倒邊,倒邊增加了過料槽的開口尺寸,倒邊使調節輪進入過料槽內更加順利。
進一步的,進料板上固設有進料擋板,進料擋板水平安裝固定,防止調節輪從十字槽內掉出或跑偏。
進一步的,第二下機架上固設有過度板限位開關,過度板限位開關固定在未安裝第二上機架一端的中間位置,過度板限位開關與過度板在同一水平面上,過度板限位開關只固定一個,過度板限位開關與過度板配合,過度板限位開關用于限制過度板和第二氣缸的行程;過度板上固設有固定板限位開關,固定板限位開關設置兩個,兩個固定板限位開關與過度板限位開關安裝在同一側,固定板限位開關與平移固定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板限位開關與平移固定板配合,每個固定板限位開關對應一塊平移固定板,固定板限位開關用于限制平移固定板和第一氣缸的行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因為刮道傾斜設置,減少了振動送料裝置,使調節輪出料裝置結構更加簡單;
(2)不再需要調節輪轉向安裝裝置,體積變小,結構簡單,維護維修方便,占地面積少;
(3)安裝精度高,提高了輸液器導管的生產裝配的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出料裝置的一種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出料裝置的一種立體圖之一。
圖6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出料裝置的一種立體圖之二。
圖7是本實用新型料斗的一種主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料斗的一種俯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料斗的一種立體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刮道的一種立體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安裝裝置的一種主視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安裝裝置的一種俯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安裝裝置的一種左視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安裝裝置的一種立體圖之一。
圖15是本實用新型調節輪安裝裝置的一種立體圖之二。
圖16是本實用新型過料板的一種立體圖。
圖中:1、下機架;2、上機架;3、刮道;4、第一傳感器;5、調速器盒;6、透明蓋板;7、料斗;8、限位板;9、右擋板;10、上前擋板;11、后擋板;12、蓋板凹槽軌道;13、抽取式蓋板;14、連接柱;15、弧形擋板;16、電機安裝座;17、電機;18、聯軸器;19、主轉軸;20、軸承;21、下前擋板;22、第二傳感器;23、硅膠皮板;24、調節輪凹槽;30、左擋板;32、把手;50、載具固定裝置;51、傳送帶;52、載具;53、調節盒;54、調節盒壓緊裝置;55、調節輪出料裝置;56、調節輪安裝裝置;61、第二下機架;62、第二上機架;63、第一氣缸;64、第二氣缸;65、第一直線導軌;66、第一滑塊;67、第二直線導軌;68、第二滑塊;69、進料板;70、過料板;100、過料槽;71、柱子安裝板;72、限位柱;73、導向柱;74、導向安裝塊;75、氣缸安裝座;76、T型連接柱;77、連接板;78、平移固定板;79、頂料固定塊;80、頂料桿;81、進料擋板;82、過料擋板;83、過度板;84、保護板;85、固定板限位開關;86、過度板限位開關;87、氣缸固定塊;88、氣缸連接桿;89、第三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3所示,調節輪與調節盒的裝配裝置,包括調節輪出料裝置55,調節輪出料裝置55出料口出前方固設有調節盒壓緊裝置54,調節盒壓緊裝置54用于需要裝配的調節盒53壓住,便于調節盒53與調節輪的裝配;調節輪出料裝置55的出料口下方固設有調節輪出料裝置55,調節輪出料裝置55設置在調節輪出料裝置55的下機架1上,使調節輪從調節輪出料裝置55出來后直接調入調節輪安裝裝置56的進料板69內,便于調節輪安裝裝置56將調節輪推出并與調節盒進行裝配;調節輪安裝裝置56的出料前方固定安裝有傳送帶51,傳送帶51上放置有載具52,載具52內固定有調節盒,傳送帶51的另一側固定安裝有載具固定裝置50,載具52隨著傳送帶51一起運動,當運動到指定位置時,傳送帶51停止運動,然后載具固定裝置50從側面將載具52暫時固定在傳送帶51上,然后調在節盒壓緊裝置從上方將載具52內的調節盒固定在載具52上,便于調節輪和調節盒的裝配;調節盒壓緊裝置54傳送帶51的正上方,調節輪安裝裝置56與載具固定裝置50,傳送帶51上的載具52在同一水平面內,便于調節輪和調節盒的裝配。
如圖4~6所示,調節輪出料裝置55包括下機架1,下機架1為一個框架結構,上下各有一塊鐵板,兩塊鐵板中間用四根支柱固定并支撐,下機架1上固設有上機架2,上機架2固定安裝在下機架1的后端,使上、下機構結構更加協調,上機架2上固設有刮道3,刮道3用于輸送調節輪,并使調節輪能沿著刮道3內的調節輪凹槽24從上往下滑動;刮道3傾斜安裝在上機架2上,刮道3較高的一端固設有料斗7,料斗7用于盛放調節輪,刮道3較低的一端固設有限位板8,限位板8垂直安裝在刮道3較低的一端上,限位板8用于調節輪限位,料斗7包括右擋板9、左擋板30、上前擋板10、下前擋板21和后擋板11,上前擋板10在上前擋板10的正上方,上前擋板10和下前擋板21在同一垂直平面內,上前擋板10和下前擋板21之間開設了一條縫隙,縫隙與蓋板凹槽軌道12聯通,使抽取式蓋板13能通過縫隙進入蓋板凹槽軌;上前擋板10和下前擋板21的左右兩端分別于右擋板9和左擋板30連接固定,右擋板9和左擋板30相互平行,右擋板9和左擋板30的另一端與后擋板11連接固定,使右擋板9、左擋板30、上前擋板10、下前擋板21和后擋板11構成一個長方體形的框架;右擋板9和左擋板30固定安裝在刮道3上,且右擋板9和左擋板30的下端設置由傾斜面,傾斜面的斜率與刮道3的安裝斜率相同,使料斗7安裝完畢后,右擋板9、左擋板30、上前擋板10、下前擋板21和后擋板11的上平面保持水平狀態。
如圖7~9所示,右擋板9和左擋板30上至少固設有四根連接柱14,連接柱14安裝在右擋板9和左擋板30的四個角附近,且連接柱14的安裝位置不會妨礙抽取式蓋板13的使用,連接柱14也能使框架更加穩固;右擋板9和左擋板30上分別固設有軸承20,軸承20安裝在右擋板9和左擋板30接近底部的位置,右擋板9和左擋板30上的軸承20安裝在同一水平線上,且兩個軸承20連成的直線與右擋板9和左擋板30垂直;軸承20上固設有主轉軸19,使主轉軸19能依靠軸承20自由轉動,主轉軸19上安裝有硅膠皮板23,硅膠皮板23通過螺釘固定在主轉軸19上,使主轉軸19能帶動硅膠皮板23轉動;左擋板30上還固設有電機安裝座16,電機安裝座16上固設有電機17,電機17的轉軸上固設有聯軸器18,聯軸器18與主轉軸19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16、電機17、聯軸器18和主轉軸19都在同一直線上,使主轉軸19和硅膠皮穩定轉動;后擋板11下端固設有弧形擋板15,弧形擋板15的左右兩端與右擋板9和左擋板30連接固定,弧形擋板15的弧度與硅膠皮板23轉動軌跡配合,是硅膠皮板23轉動更加順暢。
如圖10所示,刮道3為長方體形,刮道3上挖設有調節輪凹槽24,調節輪凹槽24貫穿整個刮道3,調節輪凹槽24為倒“凸”字形,調節輪凹槽24尺寸比調節輪稍大,使調節輪能在調節輪凹槽24自由滑動,但不會產生很大的左右偏移,調節輪凹槽24共挖設十二條,調節輪凹槽24均勻設置在刮道3上,調節輪凹槽24上設置倒邊,倒邊使調節輪進入調節輪凹槽24更加順暢,調節輪凹槽24內設有臺階,臺階的寬度比調節輪的寬度略大,使調節輪進入調節輪凹槽24后不能偏移,但能順著調節輪凹槽24向前移動。
如圖4、圖5所示,刮道3安裝完畢后較低的一端上設有空缺段和斜面,空缺段使調節輪順利掉落;刮道3安裝完畢后,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為40-60°,在調節輪經過斜面時,使調節輪加速掉落,方便后面的調節輪滑出,以便后續設備對調節輪進行安裝;刮道3上還挖設有傳感器安裝孔,傳感器安裝孔共挖設十二個,傳感器安裝孔均勻設置在刮道3上,傳感器安裝孔上固定第一傳感器4,傳感器安裝孔貫穿刮道3,且傳感器安裝孔的一端在調節輪凹槽24內,使第一傳感器4能檢測調節輪凹槽24內的調節輪是否在向下運動;刮道3的背面固設有調速器盒5,調速器盒5用于安裝調速器。
如圖7、圖9所示,主轉軸19固設有硅膠皮板23,硅膠皮板23為長方體形,硅膠皮板23為軟質材料,使硅膠皮板23在一定壓力作用下能產生變形,硅膠皮板23的長度大于主轉軸19到刮道3的距離,且只比主轉軸19到刮道3的距離大2-5cm,使硅膠皮板23在主轉軸19的帶動下轉動時,其前端2-5cm處在刮道3的作用下發生變形,將調節輪順利刮進刮道3的調節輪凹槽24內。
如圖7、圖9所示,右擋板9和左擋板30上挖設有蓋板凹槽軌道12,右擋板9和左擋板30上的蓋板凹槽軌道12在同一平面上,蓋板凹槽軌道12上裝設有抽取式蓋板13,蓋板凹槽軌道12的寬度大于抽取式蓋板13的厚度,使抽取式蓋板13能在蓋板凹槽軌道12自由進出,抽取式蓋板13用于防止調節輪從料斗7上面掉出去,且抽取式蓋板13的長度小于蓋板凹槽軌道12的長度,使抽取式蓋板13能與上前擋板10和下前擋板21完全貼合;蓋板凹槽軌道12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0-30°,使抽取式蓋板13能穩固安裝在蓋板凹槽軌道12上,使抽取式蓋板13在主轉軸19轉動時產生的振動下不會跑出蓋板凹槽軌道12。
如圖4、圖8所示,右擋板9和左擋板30都上固設有第二傳感器22,兩個第二傳感器22對稱安裝,兩個第二傳感器22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二傳感器22固定在右擋板9和左擋板30與刮道3連接處,且處于刮道3上方5-10cm處,第二傳感器22用于檢測料斗7內是否存在足夠調節輪,當料斗7內的調節輪不足時,將發出警報提醒工人加調節輪。
如圖4、圖5所示,刮道3上固設有透明蓋板6,透明蓋板6上挖設有調整通風槽,調整通風槽共挖設十二列,調整通風槽均勻設置在透明蓋板6上,調整通風槽與刮道3的調節輪凹槽24一一對應,當透明蓋板6安裝在刮道3上時,調整通風槽在刮道3的調節輪凹槽24正上方,便于通過調整通風槽對于卡在調節輪凹槽24內的調節輪進行調整。
如圖4~6所示,刮道3安裝完成后其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0-30°,刮道3與限位板8的安裝面與水平面垂直,刮道3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0-60°,使刮道3內的調節輪在重力和硅膠皮板23的刮力作用下,沿著刮道3內的十二條調節輪凹槽24往下運動,減少了振動送料裝置,使調節輪出料裝置55結構更加簡單。
如圖3、圖11~15所示,調節輪安裝裝置56設置在下機架1上,調節輪安裝裝置56包括第二下機架61,第二下機架61為空心框架結構,第二下機架61包括上下兩塊鐵板,兩塊鐵板之間用四根支柱支撐,減小第二下機架61的重量,第二下機架61上固設有第二上機架62,第二上機架62固定安裝在第二下機架61上平面靠前位置,使設備結構更加合理,第二下機架61上固設有第一直線導軌65,第一直線導軌65共安裝兩條,兩條第一直線導軌65相互平行,兩條第一直線導軌65安裝在第二下機架61端部位置,兩條第一直線導軌65上滑動安裝有第一滑塊66,一條第一直線導軌65上至少安裝2個第一滑塊66,使第一滑塊66在第一直線導軌65上自由活動時更加平穩,第一滑塊66上固設有過度板83,過度板83的長度小于第二上機架62長度,使過渡板能在第一滑塊66和第一直線導軌65的帶動下,在第二上機架62內運動;過度板83上固設有第二直線導軌67,第二直線導軌67共設置四條,四條第二直線導軌67均勻安裝在過度板83上,四條第二直線導軌67互相平行,第二直線導軌67上滑動安裝有第二滑塊68,一條第二直線導軌67上安裝1-2個第二滑塊68,使過度板83在第二直線導軌67上自由活動時更加平穩,第二滑塊68上固設有平移固定板78,平移固定板78共安裝兩塊,每塊平移固定板78下安裝兩條第二直線導軌67,平移固定板78內鑲嵌安裝有頂料固定塊79,使頂料固定塊79與平移固定板78在同一水平面上,頂料固定塊79鑲嵌安裝在平移固定板78朝第二上機架62方向,頂料固定塊79上固設有頂料桿80。
如圖11所示,過度板83上固設有過料板70,過料板70為L形,過料板70上挖設有過料槽100,過料槽100為倒“凸”字形,過料槽100內挖設有限位孔,限位孔貫穿過料板70,使限位柱72能通過限位孔對調節輪進行限位;過料板70下方活動裝設柱子安裝板71,柱子安裝板71長度小于第二下機架61,使柱子安裝板71能在第二下機架61的框架結構能上下運動,柱子安裝板71下固設有兩塊導向安裝塊74,導向安裝塊74上固定安裝有導向柱73,導向柱73穿過柱子安裝板71固定在過度板83上,導向柱73將柱子安裝板71與過料板70連接在一起,使柱子安裝板71在導向柱73的帶動下,能跟著導向柱73上下運動,柱子安裝板71上固設有限位柱72,限位柱72朝上安裝,限位柱72共設置十二根,限位柱72朝上的一端穿入限位孔內,限位柱72朝上的一端能在限位孔能上下左右運動,當柱子安裝板71往上運動時,限位柱72朝上的一端能穿過限位孔,對過料板70內的調節輪進行限位。
如圖12、圖14、圖15所示,過度板83上沒有安裝第二上機架62的一端固設有氣缸安裝座75,氣缸安裝座75共安裝兩個,兩個氣缸安裝座75均勻安裝在過度板83上,氣缸安裝座75為T形結構,氣缸安裝座75的T形上平面垂直安裝,氣缸安裝座75的T形上平面上固設有第一氣缸63,第一氣缸63水平安裝,第一氣缸63的氣缸桿朝第二上機架62方向,第一氣缸63的氣缸桿上固設有T型連接柱76,T型連接柱76上固定安裝有連接板77,連接板77固定在平移固定板78朝向第一氣缸63的一端,連接板77固定在平移固定板78的中間位置,使第一氣缸63、T型連接柱76、連接板77和平移固定板78連為一個整體,當第一氣缸63運動時,通過T型連接柱76和連接板77帶動平移固定板78運動。
如圖12、圖14、圖15所示,第二下機架61未安裝第二上機架62的一端的上平面下固設有氣缸固定塊87,氣缸固定塊87固定安裝在機架未安裝第二上機架62的一端的上平面的中間位置,氣缸固定塊87為L形,氣缸固定塊87的一面與第二下機架61固定,另一面垂直與水平面且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64,第二氣缸64水平安裝,第二氣缸64的氣缸桿朝第二上機架62方向,第二氣缸64的氣缸桿上固設有氣缸連接桿88,氣缸連接桿88與過度板83固定連接,使第二氣缸64能通過氣缸連接桿88推動過度板83在第一直線導軌65上運動;過度板83上平面下還固設有第三氣缸89,第三氣缸89垂直安裝,第三氣缸89直接固定在過度板83上,第三氣缸89的氣缸桿與柱子安裝板71固定連接,第三氣缸89的氣缸桿固定在柱子安裝板71中間位置,使第三氣缸89能帶動柱子安裝板71上下運動,柱子安裝板71上下運動能帶動限位柱72上下運動,起到限制調節輪進入過料槽100的數量;過料板70上挖設有過料擋板82安裝孔,過料擋板82安裝孔上用螺釘固定安裝有過料擋板82,過料擋板82防止調節輪從過料槽100內跑出;過料板70上還挖設有保護板84安裝孔,保護板84安裝孔上用螺釘固定安裝有保護板84,保護板84固定在頂料桿80上方,使保護板84能防止雜物掉入頂料桿80的活動區域內。
如圖16所示,過料板70上挖設有過料槽100,過料槽100為倒“凸”字形,過料槽100尺寸比調節輪略大,使調節輪能能嵌在過料槽100內并沿著過料槽100前進,但不會出現左右跑偏的現象,過料槽100共設置十二個,過料槽100均勻設置在過料板70上,過料槽100上朝上的口子上開設有倒邊,倒邊增加了過料槽100的開口尺寸,倒邊使調節輪進入過料槽100內更加順利。
如圖15所示,第二下機架61上固設有過度板限位開關86,過度板限位開關86固定在未安裝第二上機架62一端的中間位置,過度板限位開關86與過度板83在同一水平面上,過度板限位開關86只固定一個,過度板限位開關86與過度板83配合,過度板限位開關86用于限制過度板83和第二氣缸64的行程;過度板83上固設有固定板限位開關85,固定板限位開關85設置兩個,兩個固定板限位開關85與過度板限位開關86安裝在同一側,固定板限位開關85與平移固定板78在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板限位開關85與平移固定板78配合,每個固定板限位開關85對應一塊平移固定板78,固定板限位開關85用于限制平移固定板78和第一氣缸63的行程。
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