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芯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鐵芯疊片分離機構。
背景技術:
鐵芯是電機、變壓器等設備中不可缺少的元件。一般在制造鐵芯時,都是大批量連續生產成鐵芯疊片。鐵芯疊片數量大,不能將堆集的鐵芯疊片直接應用在后端產品,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比如鐵芯所應用的設備的具體需求量,將鐵芯疊片分離成不同厚度的疊層,對各個疊層再進行后續加工以完成后端產品的制造過程。其中如何高效率地將鐵芯疊片分離成所需厚度的疊層,從而提升生產效率,是業界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較高效率的鐵芯疊片分離機構。
一種鐵芯疊片分離機構,包括:
基板;
過片筒,穿設在基板上,所述鐵芯疊片被從下至上穿設在過片筒中并從過片筒中頂出;
下夾片對,設置在基板上并對應所述過片筒設置,所述下夾片對能在基板上作水平開合運動用于夾持或松開從過片筒中頂出的鐵芯疊片;
上夾片對,設置在下夾片對之上,所述上夾片對能作水平開合運動并能相對下夾片對豎直移動,所述上夾片對用于從鐵芯疊片中分離既定厚度的疊層;
取料爪,用于抓取上夾片對分離出的疊層;
驅動單元,設置在基板上并與取料爪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取料爪;以及
接片筒,設置在基板上用于接收取料爪抓取的疊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片筒上還設置同步輪,所述同步輪用于帶動所述接片筒轉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片筒穿設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同步輪位于基板下方。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片筒內還設置擋料條。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在基板上的座體,設置在座體上的導桿,以及滑動設置在導桿上的蓋板,所述下夾片對設置在座體內,所述上夾片對與蓋板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板上設置開槽,供所述取料爪穿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取料爪包括兩個支臂,兩個支臂與所述上夾片對位于所述疊層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單元包括設置在基板上的滑軌,滑動設置在滑軌上的基架,以及驅動基架在滑軌上滑動的第一驅動源,所述取料爪設置在所述基架上,所述接片筒和過片筒之間的連線與所述滑軌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單元還包括設置在基架上的滑塊,以及驅動滑塊在基架上豎直移動的第二驅動源,所述取料爪設置在所述滑塊上。
上述鐵芯疊片分離機構可以高效率地實現鐵芯疊片的自動分離,獲得具有所需厚度的疊層,以便鐵芯后續加工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鐵芯疊片分離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鐵芯疊片分離機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沿圖2中線A-A的剖視示意圖;
圖4為沿圖2中線B-B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中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鐵芯疊片分離機構,用于對經鐵芯生產工序成型好的鐵芯疊片進行分離,以得到既定厚度的疊層,所述疊層可作為后續生產的加工物,例如對得到的所述疊層進行繞線等加工。所述鐵芯疊片分離機構包括基板10、過片筒20、下夾片對30、上夾片對40、取料爪50、驅動單元60、接片筒70。
基板10作為整個機構的支架,用于支撐和承載其他元件。基板10可以是其他機構中的某一載板,例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鐵芯疊片分離機構可以與鐵芯成型機構整合,作為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制造設備。基板10也可以是獨立的板材,因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鐵芯疊片分離機構可以獨立運行,單獨實現對鐵芯疊片進行疊層分離的功能。
基板10為一平整的材體結構,具有相對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其中,下夾片對30、上夾片對40、取料爪50、驅動單元60可以設置在位于基板10的上表面101一側,過片筒20和接片筒70可以穿過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并固定在基板10上。
具體的,過片筒20為一筒狀結構,用于容置待分離的鐵芯疊片。可以在基板10上開設一階梯孔103,其中階梯孔103鄰近上表面101的部分直徑比鄰近下表面102的部分的直徑大,過片筒20可以從上往下穿過該階梯孔103而固定在基板10上。在該鐵芯疊片分離機構運作時,所述鐵芯疊片被從下至上穿設在過片筒20中并從過片筒20中頂出從而露出在基板10的上表面101。鐵芯疊片從過片筒20中被頂出可由一頂料機構(圖未示)實現。
接片筒70可以采用與過片筒20類似的方式設置在基板10上。接片筒70用于接收從鐵芯疊片中被分離好的疊層。
下夾片對30設置在基板10上并對應所述過片筒20設置。下夾片對30的作用在于當過片筒20中的鐵芯疊片被頂出后,下夾片對30用于夾持鐵芯疊片露出在基板10上的部分;當所需厚度的疊層被從鐵芯疊片中分離后,鐵芯疊片需要再次被頂出來實現下一次分離之前,下夾片對30先松開鐵芯疊片防止鐵芯疊片的頂出受到干擾。因此,所述下夾片對30能夠在基板10上作水平開合運動,當需要夾持鐵芯疊片時,下夾片對30相向靠近以實現夾持,當需要松開鐵芯疊片時,下夾片對30背向遠離以實現松開。下夾片對30的相對運動的實現機構可以采用滑軌/滑道,或者蝸輪絲桿,或者齒輪齒條等方式設置在基板10上。
上夾片對40設置在下夾片對30之上。所述上夾片對40與下夾片對30一樣能夠在水平方向上作開合運動,以實現對從過片筒20中頂出的鐵芯疊片的夾持或松開。另外,所述上夾片對40還能相對下夾片對30豎直移動,當需要對鐵芯疊片分離出既定厚度的疊層時,上夾片對40通過夾持鐵芯疊片并相對下夾片對30豎直向上移動,以實現所夾持的疊層從鐵芯疊片中分離。當要準備下一個疊層的分離時,上夾片對40豎直向下移動并在水平方向上背向運動以做好下一次夾持的準備。
上夾片對40的水平方向上的開合運動可以通過類似于下夾片對30的設置來實現。上夾片對40的豎直方向上的升降運動則可以通過設置豎直方向上的絲桿或者齒條或者滑軌等方式來實現。在一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鐵芯疊片分離機構還包括設置在基板10上的座體41,設置在座體41上的導桿42,以及滑動設置在導桿42上的蓋板43,所述下夾片對30設置在座體41內,所述上夾片對40與蓋板43連接。通過驅動蓋板43相對導桿42的升降運動,即可實現上夾片對40與下夾片對30的相對升降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蓋板43上設置開槽430,以供所述取料爪50穿過,從而抓取由上夾片對40分離出的疊層。
取料爪50用于抓取上夾片對40分離出的疊層,并將疊層移至接片筒70內。具體的,所述取料爪50包括兩個支臂,兩個支臂可以通過相應的驅動構件作開合運動,從而實現對疊層的抓取和釋放。取料爪50的兩個支臂與所述上夾片對40位于所述疊層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處。因而上夾片對40對疊層的分離動作,與取料爪50的抓取動作不會構成干涉。可以理解,取料爪50也可具有三個支臂、四個支臂等不同數量的支臂。各個支臂的位置應與上夾片對40在疊導的周向上的位置不同,避免抓取時與上夾片對40造成干涉。
具體的,開槽430的長度延伸方向與取料爪50的兩個支臂作開合運動的方向一致,優選的開槽430的長度大于取料爪50在打開狀態時兩個支臂的最大距離,因而取料爪50即便是在打開狀態的極限時進入開槽430也不會與蓋板43構成干涉。當取料爪50具有三個或更多個支臂時,開槽430優先為圓形開口,以便允許支臂在開槽430中打開。
驅動單元60設置在基板10上并與取料爪50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取料爪50,能使取料爪50從過片筒20處抓取疊層然后移動至接片筒70,以此完成從鐵芯疊片中分離出疊層的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疊片分離機構的運作過程如下:經上游制作的鐵芯疊片從過片筒20中被頂出,并且鐵芯疊片的既定高度露出在基板10之上。下夾片對30和上夾片對40在水平面上分別作合攏運動,以夾持露出在基板10之上的鐵芯疊片。接著,上夾片對40相對下夾片對30作上升運動,從而分離出既定厚度的疊層。取料爪50經驅動機構60的帶動,從上夾片對40中抓取已分離的疊層,移動至接片筒70處,將疊層釋放在接片筒70中,由此完成一次疊層的抓取動作。取料爪50、上夾片對40和下夾片對30均回位以待下一次的抓取動作。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構件的設置,可以實現鐵芯疊片的自動分離,通過鐵芯疊片的頂出距離的控制,則可實現不同厚度的疊層的分離,分離效率高。
同時參考圖4,所述驅動單元60包括設置在基板10上的滑軌61,滑動設置在滑軌61上的基架62,以及驅動基架62在滑軌61上滑動的第一驅動源63,所述取料爪50設置在所述基架62上,所述接片筒70和過片筒20之間的連線與所述滑軌61的延伸方向平行。通過第一驅動源63驅動基架62在滑軌61上滑動,可使取料爪50在接片筒70和過片筒20對應的位置之間切換,以便實現疊層的抓取和釋放。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單元60還包括設置在基架62上的滑塊64,以及驅動滑塊64在基架62上豎直移動的第二驅動源65,所述取料爪50設置在所述滑塊64上。當需要取料爪50抓取疊層時,第二驅動源65驅動基架62向下運動使取料爪50伸入開槽430中以便抓取由上夾片對40分離出的疊層。可以理解的,取料爪50的兩個支臂也具有用于驅動其作開合運動的動力。兩個支臂的相對運動的實現機構和動力驅動可以采用與上述結構中具有相同運動需求的元件類似的設置,此不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接片筒70上還設置同步輪71,所述同步輪71用于帶動所述接片筒70轉動。接片筒70可以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基板10上。當接片筒70內所接收的一個疊層的厚度不能滿足后端產品的需要,且多個疊層之間具有既定轉動角度的需求時,則可利用同步輪71帶動接片筒70轉動,以實現多個疊層的錯開疊加。
圖3所示實施例中,所述接片筒70穿設在所述基板10上,所述同步輪71位于基板10下方。
更進一步地,所述接片筒70內還設置擋料條72。擋料條72防止接片筒70所接收的疊層掉落。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