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CNG裝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岸-船CNG裝卸氣臂中快接閥門組用的對接系統。
背景技術:
CNG運輸船靠泊碼頭后,主體設備在岸上的CNG裝卸設備將船舶與碼頭的傳輸管路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從碼頭到船或船到碼頭的CNG傳輸。處于岸上的CNG裝卸設備在傳輸管路接通之后的作業中,將面臨CNG船體在水面上下沉浮、漂移變化大的環境,且不同型號的貨輪其預留的對接管道長度不同,每次的停放位置也有偏差,這就需要岸上的CNG裝卸設備具備調整功能,以方便完成對接。現有技術中,常借助于加長高壓軟管的自由長度或高壓軟管自由收、放機構來適應環境的變化,因此為了安全生產的需要,不得不增加高壓軟管的使用成本。然而,鑒于高壓軟管過于昂貴,使用的安全性指標過于苛刻,常會造成較大的浪費,因此有必要設計針對應用高壓軟管的對準機構進行重點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岸-船CNG裝卸氣臂中快接閥門組用的對接系統,通過對對接系統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設計,縮短了高壓軟管使用長度和使用成本,整體結構做到了簡單、實用、維護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岸-船CNG裝卸氣臂中快接閥門組用的對接系統,包括底座,所述對接系統還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水平轉動機構、豎直向鉸接在水平轉動機構上的移動臂及配套鉸接在水平轉動機構和移動臂之間的移動臂油缸、中部鉸接在移動臂自由端的升降臂及配套鉸接在移動臂和升降臂之間的對接油缸,所述快接閥門組及配套的高壓軟管借助限位機構設置在升降臂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水平轉動機構包括前端鉸接在底座上具有水平轉動自由度的轉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弧形導軌、與弧形導軌配套并固定在轉動座上的導向裝置及兩端分別與轉動座和底座固定的轉動油缸,所述移動臂豎直向鉸接在轉動座的上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弧形導軌是由工字鋼煨制而成,所述導向裝置包括固定在轉動座上的至少兩組滾輪組,每組滾輪組中包括兩個相對設置在工字鋼的腹板兩側的導向輪。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定在升降臂一端的大槽輪和鋼絲繩,所述鋼絲繩一端固定在升降臂上、中間繞過大槽輪上設置的鋼絲繩滑槽、另一端與快接閥門組連接,所述高壓軟管中間繞過大槽輪上設置的高壓軟管滑槽。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與升降臂之間借助拉力傳感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臂和升降臂為箱型梁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臂借助移動臂油缸向前轉動的角度α在10°—16°范圍內、向后轉動的角度β在18°-24°范圍內。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臂借助對接油缸轉動時與移動臂所成的夾角θ在50°—80°范圍內。
采用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升降裝置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通過移動臂和升降臂以及配套的油缸組合成的升降對準機構,使快接閥門組的升降對準工作過程更為簡便,對不同環境的碼頭和不同型號的CNG運輸船適用性高,并且縮短了高壓軟管使用長度及使用成本,整體結構做到了簡單、實用、維護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水平轉動機構與底座配合的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的放大圖;
圖4是圖2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圖1的左視圖;
圖6是圖5中B的放大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移動臂和升降臂轉動角度示意圖;
附圖中:1是底座,11是支撐臂,21是轉動座,22是弧形導軌,23是轉動油缸,24是導向輪,25是支撐板, 3是移動臂,4是移動臂油缸,5是升降臂,51是大槽輪,511是鋼絲繩滑槽,512是高壓軟管滑槽,52是鋼絲繩,53是拉力傳感器,54是配重塊,6是對接油缸,7是快接閥門組,8是高壓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附圖1-7為本實用新型的岸-船CNG裝卸氣臂中快接閥門組用的對接系統的實施例,主要作用是托舉高壓軟管8,升降快接閥門組8,實現與CNG運輸船的連接頭的快速連接和解除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對接系統包括底座1、設置在底座1上的水平轉動機構、豎直向鉸接在水平轉動機構上的移動臂3及配套鉸接在水平轉動機構和移動臂3之間的移動臂油缸4、中部鉸接在移動臂3自由端的升降臂5及配套鉸接在移動臂3和升降臂5之間的對接油缸6,所述快接閥門組7及配套的高壓軟管8借助限位機構設置在升降臂5一端,所述升降臂5另一端設置有配重塊5-4,所述移動臂3和升降臂5采用箱型梁結構。所述移動臂油缸4和對接油缸6內的上、下油腔連通的油管與液壓泵站的進、出油路相連接,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定在升降臂5一端的大槽輪51和鋼絲繩52,所述鋼絲繩52一端固定在升降臂5上、中間繞過大槽輪51上設置的鋼絲繩滑槽511、另一端與快接閥門組7連接,所述高壓軟管8中間繞過大槽輪51上設置的高壓軟管滑槽512。所述移動臂3借助移動臂油缸4向前轉動的角度α在10°—16°范圍內、向后轉動的角度β在18°-24°范圍內;所述升降臂5借助對接油缸6轉動時與移動臂3所成的夾角θ在50°—80°范圍內。
所述水平轉動機構包括前端鉸接在底座1上具有水平轉動自由度的轉動座21、固定在底座1上的弧形導軌22、與弧形導軌22配套并固定在轉動座21上的導向裝置及兩端分別與轉動座21和底座1固定的轉動油缸23,所述移動臂3豎直向鉸接在轉動座21的上端面。所述弧形導軌22是由工字鋼煨制而成,所述導向裝置包括固定在轉動座21上的至少兩組滾輪組,每組滾輪組中包括兩個相對設置在工字鋼的腹板兩側的導向輪24。
更進一步的,在轉動座2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支撐板25,在底座1上設有與支撐板25相配合的支撐臂11。聚四氟乙烯板固定在支撐臂11上,不銹鋼板固定在支撐板25上。由于在轉動座21與底座1的前部僅鉸接定位,穩定性較差,支撐板25、支撐臂11、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銹鋼板起到轉動座21前部支撐的作用并且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銹鋼板的配合具有較低的摩擦系數。
所述鋼絲繩52與升降臂5之間借助拉力傳感器53連接。拉力傳感器53用于檢測快接閥門組7與CNG運輸船的連接頭之間的拉力,當快接閥門組7與CNG運輸船的連接頭之間拉力超過設定值時報警。
在具體實施時,當需要岸-船CNG裝卸氣臂與CNG運輸船對接時,借助轉動油缸23的驅動,使快接閥門組7指向CNG運輸船的連接頭,這時移動臂油缸4在液壓泵站驅動下伸長,帶動移動臂3向前轉動,設置在大槽輪51的快接閥門組7在接近CNG運輸船的連接頭時,對接油缸6在液壓泵站驅動下伸長,進而帶動升降臂5向下轉動,使快接閥門組7與CNG運輸船的連接頭對準,再通過人工方式使快接閥門組7和CNG運輸船的連接頭對接鎖死,岸-船CNG裝卸氣臂與CNG運輸船對接完成。當需要岸-船CNG裝卸氣臂與CNG運輸船脫離時,其工作過程與上述相反。
以上實施例中,也可以在快接閥門組7上設置油與CNG運輸船的連接頭產生感應并判斷位置、距離的精確定位裝置,再通過岸-船CNG裝卸氣臂中的控制電路來實現快接閥門組7與CNG運輸船的連接頭自動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