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安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梯的廣泛使用,以及電梯經過長期使用后零部件性能的逐漸劣化,電梯故障及由其造成的事故也快速增加。其中因轎廂意外移動引起的惡性剪切事故,損失尤為嚴重。
轎廂意外移動事故已引起廣泛重視,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將防止轎廂意外移動的裝置(或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納入電梯安全標準,并作為強制要求予以實施。
目前,防止轎廂意外移動的裝置多由檢測裝置、控制電路和制停部件等組成。其工作原理是:當檢測裝置檢測到轎廂意外移動后,將信號發送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識別后向制停部件發送制停指令,制停部件產生制停力或力矩,使轎廂停止意外移動。
上述防止轎廂意外移動裝置存在的不足是:
1、保護過程與轎廂門的啟閉無關,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轎廂意外移動造成事故的問題(只有轎廂門打開時,轎廂意外移動才可能發生剪切傷亡事故);
2、制停力或力矩作用在懸掛轎廂的鋼絲繩上或利用工作制動器制停。作用在鋼絲繩上將使鋼絲繩加快磨損;利用工作制動器制停,與制動器失效會引起意外移動相悖;
3、此類裝置具有被動補救的技術屬性,既在轎廂發生意外移動后,開始采取檢測、控制(識別)、制停等一系列操作,在轎廂制停時,往往已經移動了相當的距離,仍然存在人員傷害的風險;
4、不能防止懸掛繩、曳引輪、滾筒等失效引起的意外移動。
專利號為201510495174.4和201520608305.0的專利公布了一種不同于上述裝置的新的技術方案,該方案包括創新設計的專用于防止轎廂意外移動的安全鉗,驅使安全鉗進入及退出待機狀態的移動推拉桿,以及與門聯動的間歇式傳動機構。
該技術方案有效解決了前述裝置的不足:轎門打開,裝置即進入待機狀態,在轎廂意外移動的初期(移動很短的距離內),即可制停轎廂。待機狀態體現了主動防御的技術屬性;與門聯動的間歇式傳動機構,使安全鉗進入及退出待機狀態與轎門啟閉密切相關,從根本原因上避免了意外移動剪切事故的發生;裝置對包括由于懸掛繩、曳引輪、滾筒等任何電梯零部件,或其組合失效引起的意外移動均能起到制停保護作用。該方案存在的不足是:結構較復雜,非模塊化結構的零部件互相牽制使安裝不夠方便(只適合安裝在轎廂頂梁上),零部件協調動作有一定難度,制造和安裝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裝置結構復雜,制動效果不好,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
一種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裝置,包括前側卡合在導軌上的防意外移動安全鉗,安全鉗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有可沿外殼上、下壁內側滑動的內殼,外殼后側設置有開口,內殼設置有延伸至開口之外的水平管腔,在內殼內腔中位于導軌右側設置有可沿內殼上、下壁滑動的雙楔塊,雙楔塊與導軌之間設置有可沿雙楔塊斜面滑動的上、下楔鉗體,在內殼內腔中位于導軌左側設置有平鉗體,在雙楔塊與內殼右側內壁之間設置有移動推拉桿,移動推拉桿的前端設置有階梯面,相鄰兩層階梯面之間的過度面為斜面,雙楔塊上設置有與斜面配合的面,移動推拉桿與內殼為滑動配合,移動推拉桿的后端設置有驅動移動推拉桿拉出或推進的動力裝置,動力裝置由轎門啟閉檢測裝置控制啟閉。
轎門啟閉檢測裝置包括轎門啟閉檢測開關,轎門啟閉檢測開關前端設置有檢測開關擺臂。
檢測開關擺臂為Y字形或V字形。
動力裝置為電磁推拉桿,電磁推拉桿與移動推拉桿鉸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采用模塊化結構,轎門啟閉檢測裝置根據檢測的轎門啟閉的狀態,發送信號給動力裝置,使動力裝置拉出或推進移動推桿,進而使安全鉗松開或壓緊。轎門啟閉檢測裝置和安全鉗可以分別安裝,安全鉗可以安裝于轎廂頂梁或底梁,轎門啟閉檢測裝置可以根據轎門和轎門橫梁的具體形式靈活安裝,安裝方便,互不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械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轎門啟閉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全鉗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示意圖。
其中,1是導軌;2是外殼;3是內殼;4是水平定位螺桿;5是碟簧;6是平鉗體;7是下楔鉗體;8是雙楔塊;9是內殼復位第一彈簧;10是第一水平活動螺桿;11是移動推拉桿;12是第二水平活動螺桿;13是雙楔塊復位第二彈簧;14是上楔鉗體;15是水平滾柱;16是復位彈簧;17是導板;18是水平銷軸;19是電磁推拉桿;20是安全鉗;21是轎頂橫梁;22是轎門啟閉檢測開關;23是檢測開關擺臂;24是轎門橫梁;25是開關撥桿;26是轎廂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防止轎廂意外移動的裝置,包括安裝在轎頂橫梁21上、前側開口卡合在導軌1上的安全鉗20,驅使安全鉗20進入及退出待機狀態的電磁推拉桿19,安裝在轎門橫梁24上的轎門啟閉檢測開關22,以及安裝在轎門26上的開關撥桿25。
如圖3、4所示,安全鉗包括設置在外殼2內腔中的內殼3,內殼3可以在外殼2上、下壁內側的槽內滑動;外殼2后壁開設有矩形開口,內殼3設置有延伸至矩形開口之外的水平管腔;外殼2左側設置有用于對內殼3定位的水平定位螺桿4,外殼2右側設置有端部固定連接在內殼3側壁中的第一水平活動螺桿10,所述第一水平活動螺桿10上設置有位于內殼3和外殼2之間的內殼復位第一彈簧9。
內殼3內腔中位于導軌1右側設置有對稱于內殼3水平中線的上、下楔鉗體14、7和雙楔塊8,雙楔塊8可以在內殼3上、下壁內側的槽內滑動;上、下楔鉗體14、7前、后面上刻有平行與楔面的槽,導板17安裝在雙楔塊8前、后端面上并設置有沿雙楔塊8楔面向內的折邊,折邊嵌入上、下楔鉗體14、7的槽內,上、下楔鉗體14、7可沿折邊滑動;在雙楔塊8的楔面上鑲嵌有水平滾柱15,有利于減小上、下楔鉗體14、7相對于雙楔塊8運動的阻力,能有效減小轎廂意外移動的距離;位于導軌1左側設置有平鉗體6,平鉗體6與內殼3之間設置有碟簧5;上、下楔鉗體14、7結構相同,上楔鉗體14通過復位彈簧16與內殼3頂部相連;雙楔塊8通過第二水平活動螺桿12與內殼3相連,第二水平活動螺桿12一端固定在雙楔塊8中,另一端延伸至內殼3外側并套接雙楔塊復位第二彈簧13;雙楔塊8的上、下楔面分別與對應的上、下楔鉗體14、7通過水平滾柱15間接接觸;雙楔塊8和上、下楔鉗體14、7的楔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均為銳角。
在內殼3內腔中位于雙楔塊8右后側設置有延伸至水平管腔之外的移動推拉桿11,其前部從水平管腔內穿過;移動推拉桿11在拉出到位時,其前端與雙楔塊8的接觸面為斜面;當向安全鉗20前側推進到一定位置時,與雙楔塊8轉為平面接觸。移動推拉桿11通過水平銷軸18與電磁推拉桿19連接。
當轎廂門打開時,開關撥桿25撥動檢測開關擺臂23的一個臂,轎門開啟信號送至電梯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使電磁推拉桿19的線圈得電,通過銷軸18將移動推拉桿11推入安全鉗20內部,使安全鉗進入防止轎廂意外移動的待機狀態。在待機(轎門打開)期間,如果轎廂發生意外移動,通過雙楔塊8和上、下楔鉗體14、7,內殼3等制動部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導軌兩側的平鉗體6和上或下楔鉗體14或7在短時間內抱緊導軌1,達到對轎廂意外移動進行制停的目的。在待機期間如果未發生意外移動,當轎廂門26關閉時,開關撥桿25撥動檢測開關擺臂23的另一個臂,轎門關閉信號送至電梯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使電磁推拉桿的線圈失電,通過銷軸18將移動推拉桿19從安全鉗內部拉出,使安全鉗退出待機狀態,電梯能夠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