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氣脹軸,屬于制造機械結構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氣脹軸多為充氣式氣脹軸,它在薄膜真空鍍鋁設備上使用非常頻繁,將其與卷筒鎖緊時,用氣槍對氣脹軸上的氣嘴充氣,使其上脹鍵突起頂住卷筒內壁便可鎖緊,放松卷筒卸料時,按下氣嘴上的滑動氣芯泄氣后脹鍵會迅速縮回即可。如專利文獻CN102897607A中公開了一種新型氣脹軸結構,包括:空心主軸體、膨脹氣囊和脹塊,所述膨脹氣囊設置在所述空心主軸體內部,所述空心主軸體上開設有多個長條形孔,所述脹塊設置在所述長條形孔中,所述脹塊包括硬質端部和軟質底部,所述軟質底部呈圓弧形,所述硬質端部外表面設有多個凸塊,所述硬質端部與所述長條形孔間隙配合。上述專利文獻中的氣脹軸存在的問題如下:其一,對膨脹氣囊內氣壓及密封性要求高,一旦膨脹氣囊內氣壓不足或是密封不嚴,會導致膨脹氣囊的承受力不足,進而導致脹塊與卷筒內壁的摩擦力小,氣脹軸運轉時出現卷筒打滑的現象;其二,氣脹軸在運轉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氣囊內氣壓將不均衡,從而也會導致脹塊與卷筒內壁間的摩擦力變小,氣脹軸運轉時出現卷筒打滑的現象;上述情況發生都會影響到塑料鍍鋁效果。
對此,專利文獻CN205204355U中公開了一種機械氣脹軸,包括軸體,所述軸體側壁上設有若干脹鍵孔,所述各脹鍵孔內設有可沿軸體徑向移動的脹鍵,所述軸體內設有可沿其軸向移動的軸芯,所述脹鍵上成型有受力斜面,所述軸芯側壁上成型有適于與所述受力斜面配合的推動斜面,所述軸體內設有適于為所述脹鍵提供向內的復位彈力的彈性件,所述軸體上設有適于帶動所述軸芯沿軸向移動的驅動裝置。使用該機械氣脹軸能夠將其與卷筒有效鎖緊,并能始終保持足夠且穩定的鎖緊力,也不存在出現氣壓不足和運轉時氣壓不均衡的問題,能有效避免氣脹軸運轉時出現卷筒打滑的問題,從而保證塑料膜的鍍鋁效果。然而上述專利文獻中還存在不足:彈性件用于幫助脹鍵向內移動復位,但是通常彈性件經過長時間使用后,彈性會下降,進而導致脹鍵不能及時有效的向內移動復位,這樣未及時向內復位的脹鍵就會影響到氣脹軸與卷筒正常脫離,如果頻繁更換彈簧,工作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對此,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機械氣脹軸中為脹鍵提供復位彈力的彈性件經長時間使用后彈性下降,進而導致脹鍵不能及時有效復位的問題。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機械氣脹軸,包括具有內腔的軸體,所述內腔的側部設有蓋板,各蓋板上設有脹鍵孔,所述各脹鍵孔內設有可沿軸體徑向移動的脹鍵,所述軸體內設有可沿其軸向移動的軸芯,所述軸體端部設有適于帶動所述軸芯沿軸向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脹鍵的內端設有軸銷,所述軸芯上與各脹鍵對應的位置成型有與軸芯中軸線成一夾角設置的條狀孔,所有條狀孔與軸芯中軸線方向夾角相等,所述軸銷可滑動設置在所述條狀孔內,所述脹鍵內端兩側對應位置均成型有所述條狀孔,所述軸銷的中部與所述脹鍵固定,其兩端分別位于所述兩條狀孔內。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軸銷的兩端設有與所述條狀孔滾動配合的滾輪。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脹鍵的外端面上成型有凹凸紋路。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軸體的軸向兩端外側壁上的對稱位置設有刻度尺。
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使用該機械氣脹軸能夠將其與卷筒有效鎖緊,并能始終保持足夠且穩定的鎖緊力,機械氣脹軸中脹鍵沿徑向伸縮移動受軸芯上的條狀孔而驅動,這樣可省去使用彈性件為脹鍵提供復位彈力,從而能夠避免發生因彈性件經長時間使用后彈性下降,進而導致脹鍵不能及時有效復位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機械氣脹軸的半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脹鍵的局部視圖。
圖中所示附圖標記為:1-軸體;2-蓋板;3-脹鍵;4-軸芯;41-條狀孔;5-軸銷;6-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機械氣脹軸的具體結構做以說明:
一種機械氣脹軸,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具有內腔的軸體1,所述內腔的側部設有蓋板2,各蓋板2上設有脹鍵孔,所述各脹鍵孔內設有可沿軸體1徑向移動的脹鍵3,所述軸體1內設有可沿其軸向移動的軸芯4,所述軸體1端部設有適于帶動所述軸芯4沿軸向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采用現有的驅動裝置,如采用專利文獻CN205204355U中公開的驅動裝置;所述脹鍵3的內端設有軸銷5,所述軸芯4上與各脹鍵3對應的位置成型有與軸芯4中軸線成一夾角設置的條狀孔41,所有條狀孔41與軸芯4中軸線方向夾角相等,所述軸銷5可滑動設置在所述條狀孔41內,所述脹鍵3內端兩側對應位置均成型有所述條狀孔41,所述軸銷5的中部與所述脹鍵3固定,其兩端分別位于所述兩條狀孔41內。使用該機械氣脹軸能夠將其與卷筒有效鎖緊,并能始終保持足夠且穩定的鎖緊力,機械氣脹軸中脹鍵3沿徑向伸縮移動受軸芯4上的條狀孔而驅動,這樣可省去使用彈性件為脹鍵3提供復位彈力,從而能夠避免發生因彈性件經長時間使用后彈性下降,進而導致脹鍵不能及時有效復位的問題。
本實施例中的機械氣脹軸在鎖緊卷筒時,通過操作驅動裝置從而帶動所述軸芯4沿軸向移動,進而通過條狀孔41移動時推動所述脹鍵3沿徑向向外移動擴張并凸出于所述軸體1外表面與卷筒內壁緊密配合從而完成鎖緊,放松卷筒卸料時,通過操作驅動裝置帶動所述軸芯6沿軸向反向移動,進而通過傾斜的條狀孔41帶動所述脹鍵3沿徑向向內縮回,脫離與卷筒內壁的緊密配合,這樣就能輕松的解除卷筒與機械氣脹軸的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軸銷5的兩端設有與所述條狀孔41滾動配合的滾輪6,通過設置滾輪6能夠減小軸銷5與條狀孔41的摩擦力,保證脹鍵3徑向伸縮活動的靈活性。
進一步,所述脹鍵3的外端面上成型有凹凸紋路,通過采用這種結構,有利于增加脹鍵3與卷筒之間的摩擦力。
再進一步,為了在將氣脹軸與卷筒鎖緊時保證卷筒處于氣脹軸的中間位置,本實施例中的所述軸體1的軸向兩端側壁上的對稱位置設有刻度尺(圖中未示出),對應的,所述軸體1上設有刻度尺槽,工作人員通過查看卷筒兩端對應的刻度尺數值從而容易判斷卷筒是否處于中間位置。
本實施例中,軸體1內壁上成型有沿軸向設置的引導槽,所述軸芯4側部設置有與所述引導槽配合的限位滾輪,軸芯4在沿軸向移動時,限位滾輪在引導槽內滾動,從而保證軸芯4移動時更加靈活順暢,避免軸芯與軸體內壁直接摩擦。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蓋板2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軸體1內,所述蓋板2與所述軸體1之間設置有螺旋彈簧,所述螺旋彈簧的一端抵在所述蓋板2內壁上,另一端抵在所述軸體1上,所述蓋板2裝配完成后所述螺旋彈簧被壓縮。采用本實用新型中的結構,在將蓋板2打開需要對相應部件進行更換維護時,拆去螺絲,處于壓縮狀態的螺旋彈簧為蓋板2提供復位彈力時蓋板2離開軸體1,這時就容易將蓋板2打開。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