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證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卡式發證設備及其卡片傳遞機構。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卡式發證設備中的卡片傳遞機構通常為在卡片傳遞的兩側分別交替設置若干滑輪、導軌,卡片兩側邊的滑輪將卡片的兩邊夾持后傳遞到導軌內,傳遞過程中,傳遞方向上的下一滑輪再對卡片夾持后向下一導軌內傳遞,按此依次對卡片夾持向下傳遞。由于卡片一側的導軌在傳遞方向上間斷設置,在由滑輪向導軌傳遞時,容易造成卡片卡在傳遞位置上,影響發證設備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卡式發證設備及其卡片傳遞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卡式發證設備中的卡片傳遞機構,包括對卡片進行傳遞的傳送單元,所述傳送單元上形成有供所述卡片通過的傳送通道;
所述傳送單元還包括在所述傳送通道的兩側分別設置的第一傳送機構、第二傳送機構,所述第一傳送機構包括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二傳送機構包括第二傳送帶;
所述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分別對進入所述傳送通道的所述卡片的兩相對邊夾持、并將所述卡片沿所述傳送通道同向傳遞出所述傳送通道。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送帶包括位于所述傳送通道的一側進行直線傳輸的第一傳送區段,所述第二傳送帶包括位于所述傳送通道的另一側進行直線傳輸的第二傳送區段,所述第一傳送區段、第二傳送區段相互平行,以從所述卡片的兩相對邊夾持并同步同向傳遞。
優選地,所述傳送單元還包括用于對傳送的所述卡片在厚度方向進行側向定位的定位機構。
優選地,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在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表面設置對所述卡片的邊緣卡合的卡槽,所述卡槽沿傳送方向延伸設置;和/或,
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在所述傳送通道上間隔設置、以分別從所述卡片的正反兩面對所述卡片進行定位的兩個夾板;和/或,
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分別位于所述傳送通道沿傳送方向設置的兩組導軌,兩組導軌分別與所述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并排設置,每組導軌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導軌,且每組導軌的兩個導軌之間的間隙分別與所述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的傳動面位置對應,以對傳送的所述卡片的邊緣的正反兩面進行定位。
優選地,所述傳送單元上設有用于感應所述卡片進出所述傳送通道的位置狀態的第一感應裝置。
優選地,所述傳送單元上設有用于分別帶動所述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轉動的第一傳送輪、第二傳送輪,所述卡片傳遞機構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傳送輪、第二傳送輪帶動所述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同速轉動的驅動裝置。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的輸出齒輪、以及與所述輸出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輸出齒輪、從動齒輪分別帶動所述第一傳送輪、第二傳送輪轉動,以分別驅動所述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同步循環轉動。
優選地,所述輸出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之間的傳動比為1:1,所述第一傳送輪、第二傳送輪的外徑相同,所述輸出齒輪、從動齒輪分別通過同步帶帶動所述第一傳送輪、第二傳送輪轉動。
優選地,所述傳送單元可來回移動地設置,且所述卡片傳遞機構上還設有用于感應所述傳送單元的移動位置的第二感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還構造一種卡式發證設備,包括所述的卡片傳遞機構。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卡式發證設備及其卡片傳遞機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卡式發證設備的卡片傳遞機構的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從卡片的兩相對邊夾持后,對夾持的卡片進行直線傳輸,讓卡片在一個傳遞方向平移傳遞。在將卡片傳遞的過程中,第一傳送帶、第二傳送帶的傳送面會保持對卡片的夾持,不會受到其他部件的干擾,讓卡片的傳送過程更加平穩,保證順利的將卡片傳遞出。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卡片進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卡式發證設備的卡片傳遞機構中的傳送通道前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卡片傳遞機構夾持卡片進行傳遞時的側向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的卡片傳遞機構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的卡式發證設備用來放置在政務大廳等位置接收用戶插入的待更新信息的卡片1,或向用戶自動發送辦好的卡片1,在發證設備內部會在卡片1的出入口和發證設備的側面等卡片1存儲區域之間設置對卡片1進行傳遞的卡片傳遞機構2。卡片傳遞機構2先將卡片1一端的兩相對邊夾持,再將卡片1沿對應夾持的邊緣延伸方向傳輸,最后卡片1的另一端先傳遞出卡片傳遞機構2,插入到卡片1存儲區域的插接位上或從出入口吐出給用戶。
本如圖1至圖3所示,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卡式發證設備中的卡片傳遞機構2包括對卡片1進行傳遞的傳送單元21,傳送單元21上形成有供卡片1通過的傳送通道A。傳送單元21還包括在傳送通道A的兩側分別設置的第一傳送機構22、第二傳送機構23,第一傳送機構22包括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 送機構23包括第二傳送帶231。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分別對進入傳送通道A的卡片1的兩相對邊夾持、并將卡片1沿傳送通道A同向傳遞出傳送通道A。
優選地,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從卡片1的兩相對邊夾持后,對夾持的卡片1進行直線傳輸,讓卡片1在一個傳遞方向平移傳遞。在將卡片1傳遞的過程中,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的傳送面會保持對卡片1的夾持,不會受到其他部件的干擾,讓卡片1的傳送過程更加平穩。在其他實施例中,在保證對卡片1的正常夾持,并能正常的由一端向另一端傳遞出的情況下,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也可將卡片1的兩相對邊夾持后采用曲線傳遞。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送單元21上還設有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驅動裝置24、定位機構25、以及第一感應裝置26。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通常為循環轉動實現向一個方向進行傳遞,在轉動過程中持續進行夾持工作,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反轉時,再向反方向傳遞。
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用于分別帶動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轉動。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分別位于傳送通道A的兩側,且轉動方向相反,保證夾持的卡片1同向傳遞。優選地,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的外徑相同,保證兩側的傳送線速度一致,當為曲線傳遞是,兩側的線速度也可不同。
進一步的,當進行直線傳遞時,第一傳送帶221包括位于傳送通道A的一側進行直線傳輸的第一傳送區段2211,第二傳送帶231包括位于傳送通道A的另一側進行直線傳輸的第二傳送區段2311,第一傳送區段2211、第二傳送區段2311相互平行,以從卡片1的兩相對邊夾持并同步同向傳遞,讓卡片1的傳遞更加平穩。
驅動裝置24用于驅動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帶動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同速轉動。優選地,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的外徑相同,保證轉動的角速度一致。當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的外徑不相同時,則需保證外圈轉動的線速度一致。
驅動裝置24包括第一電機241、與第一電機241的輸出軸連接的輸出齒輪242、以及與輸出齒輪242嚙合的從動齒輪243,輸出齒輪242、從動齒輪243分別帶動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轉動,以分別驅動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同步循環轉動。
優選地,輸出齒輪242與從動齒輪243之間的傳動比為1:1,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的外徑相同,輸出齒輪242、從動齒輪243分別通過同步帶帶動第一傳送輪222、第二傳送輪232轉動,保證分別驅動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傳動的傳動比是一致的,不會由于傳動誤差造成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線速度不一致。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也可為不封閉的帶狀傳送帶,向不同方向傳動進行來回循環傳送,兩端設置回卷機構進行收卷。在向一個方向傳送后,需要再次向同一方向傳遞時,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需要復位到初始狀態,再向同一方向傳動進行傳遞。
定位機構25用于對傳送的卡片1在厚度方向進行側向定位,防止卡片1從兩相對邊夾持后在厚度方向上出現偏位,影響傳遞出傳送通道A時的厚度方向位置,造成插不進插接位或出入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機構25包括分別位于傳送通道A沿傳送方向設置的兩組導軌251,兩組導軌251分別與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并排設置。每組導軌251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導軌251,且每組導軌251的兩個導軌251之間的間隙分別與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的傳動面位置對應,以對傳送的卡片1的邊緣的正反兩面進行定位。兩組導軌251分別對傳遞的卡片1的兩相對邊邊緣位置在厚度上進行定位,防止卡片1的兩相對邊在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上的位置偏位,造成插不進插接位或出入孔。
在其他實施例中,定位機構25包括在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表面設置對卡片1的邊緣卡合的卡槽,卡槽沿傳送方向延伸設置。在卡片1進入傳送通道A時,兩相對邊直接卡入到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表面的卡槽內,由卡槽保證卡片1在厚度方向不會產生偏位。
進一步地,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定位機構25包括在傳送通道A上間隔 設置、以分別從卡片1的正反兩面對卡片1進行定位的兩個夾板。兩個夾板之間的間隙分別與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的傳動面位置對應,防止卡片1的邊緣在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的傳動面上偏位。當然,上述的各種定位機構25也可組合進行使用。
第一感應裝置26用于感應卡片1進出傳送通道A的位置狀態,第一感應裝置26包括設置在傳送通道A的兩相對端的兩組紅外感應裝置,分別感應卡片1進入、送出傳送通道A,根據卡片1的位置狀態,對應的發出相應的指令動作,如讓第一傳送帶221、第二傳送帶231停止等。在其他實施例中,當傳送通道A的傳送距離不長時,第一感應裝置26也可只包括設置在傳送通道A中部的一組紅外感應裝置,進入傳送通道A后被紅外感應裝置感應到,當送出傳送通道A后,對卡片1的感應消失。
通常,傳送單元21通過第二電機27帶動可來回移動地設置在導向軌28上,讓傳送單元21在發證設備的前側和后側之間來回移動時進行傳遞,減小卡片1在傳送單元21上的傳送行程,從而減小卡片1在傳送過程中發生故障的幾率,同時,還可以減小傳送單元21的占用空間,充分利用發證設備內的空間。
進一步地,卡片傳遞機構2上還設有用于感應傳送單元21的移動位置的第二感應裝置29,第二感應裝置29包括與導向軌28并排設置并沿導向軌28的導向方向間隔設置的四個觸發式傳感器,傳送單元21上設有與觸發式傳感器對應的定位針212,定位針212移動到對應的觸發式傳感器時,第二感應裝置29獲取傳送單元21的位置信息,并傳遞給第二電機27作出相應的動作,比如繼續帶動傳送單元21移動或停止移動。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術特征可以任意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