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控制柜的設置,具體地說是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變壓器重達20多噸,這種變壓器通常設置在室外設備基礎上,但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變壓器需要返廠大修或推移而進行移動、搬運,在運輸時大型變壓器通常采用千斤頂對變壓器進行支撐,這樣因為變壓器的重量與千斤頂本身的結構設計,千斤頂座內柱塞密封容易失效,造成千斤頂座容易發生損壞,造成支撐座使用壽命較短,經常更換千斤頂,使用成本高;另外,因為千斤頂本身的結構是垂直的,在支撐時容易發生傾斜,且頂部受力面積較小,造成變壓器受力不平衡,支撐不穩定,容易在變壓器存放或者運輸過程中,對變壓器造成磕碰。
因此,需要有一種新的支撐裝置來對變壓器進行支撐。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特設置一種結構簡單的,能使變壓器受力平衡的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個方案是: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包括套筒和絲杠,套筒內固設有絲母或在套筒頂部上方設有絲母,在套筒內設有螺紋孔,絲杠通過螺紋孔穿過絲母底部設于套筒內,在絲杠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擰緊桿穿入的開孔,開孔平行于絲杠上表面,在套筒的下表面設有與套筒連接的平板,使得套筒與平板形成L型結構。
進一步的,在所述平板上設有用于螺栓或者螺釘穿過的通槽,因為在變壓器支撐時,支撐底板通常是有縫隙的,這時通過設置螺栓或者螺釘穿過縫隙實現對平板的固定,使得支撐穩定性進一步得到提高。
進一步的,所述套筒與所述的平板為一體結構。
所述的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絲杠的底部置于套筒內,將多個帶有絲杠的套筒置于預計支撐變壓器的地方;
2)為避免滑動,采用螺栓或者螺釘穿過平板上的通槽來固定平板;
3)采用擰緊桿穿過開孔對絲杠的高度進行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案是: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包括套筒和絲杠,套筒內固設有絲母或在套筒頂部上方設有絲母,當絲母設在套筒上方時,可以將絲母固定在變壓器底部的支撐座上,在套筒內設有螺紋孔,絲杠通過螺紋孔穿過絲母底部設于套筒內,在絲杠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擰緊桿穿入的開孔,開孔平行于絲杠上表面,套筒的下表面為支撐板,支撐板的尺寸大于套筒的直徑,在支撐板與套筒之間設有至少兩根傾斜設置的支撐柱,支撐板開有多個通槽,支撐板和支撐柱的設置同樣是基于支撐裝置的受力考慮的,當底部支撐受力面積較大時,支撐效果更好,但考慮到支撐裝置的重量,支撐板優選是圓形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通槽的形狀為環形。
進一步的,在絲杠的頂端、支撐板的下表面分別設有橡膠墊以絕緣,此外為了增大摩擦力,絲杠的頂端可以設置花紋。
進一步的,為了支撐裝置的絕緣效果,在所述套筒的表面涂有油漆。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盤與絲杠頂端可拆卸連接,當變壓器需要的某處支撐高度低于其他處時,可以將支撐盤拆卸,進一步的增加支撐裝置的高度調節;當然,支撐盤可與絲杠為一體結構。
所述的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絲杠的底部置于套筒內,將多個帶有絲杠的套筒置于預計支撐變壓器的地方;
2)為避免滑動,采用螺栓或者螺釘穿過支撐板上的通槽來固定支撐板;
3)采用擰緊桿穿過開孔對絲杠的高度進行調節。
進一步地,多個帶有絲杠的套筒分多排布置,相鄰排的套筒錯位設置,每排套筒按照環形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絲杠與套筒組合來代替千斤頂,不僅使用成本低廉,同時,避免了千斤頂密封容易失效的問題,延長了支撐裝置的使用壽命,簡單方便。
2、通過平板的設置,使得平板與套筒形成L型結構,因支撐裝置多是支撐在變壓器的邊緣,L型結構支撐更加穩定,而且有效避免了支撐裝置歪斜而導致變壓器受力不均衡的情況。
3、通過支撐板以及支撐柱的設置,進而提高整個支撐裝置的剛度以及支撐的穩定性。
4、通過支撐盤設于絲杠的頂端,增大了絲杠頂端的受力面積,進一步延長了支撐裝置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平板與套筒的底部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帶有支撐盤的支撐裝置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帶有支撐盤的支撐裝置主視圖;
圖中:1平板,2開孔,3套筒,4絲杠,5通槽,6支撐盤,7支撐柱,8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3所示,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套筒3和絲杠4,套筒3內固設有絲母或在套筒3頂部上方設有絲母,在套筒3內設有螺紋孔,絲杠4通過螺紋孔穿過絲母底部設于套筒3內,絲杠4的頂部設有支撐盤6,支撐盤6可為圓形或者方形,最好是圓形,用于提高絲杠4頂端的受力,延長支撐裝置的使用壽命,再者,支撐盤6與絲杠4頂部可拆卸連接,可以是支撐盤6的頂部設有凹槽,凹槽內有螺紋與絲杠4頂部配合,在絲杠4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擰緊桿穿入的開孔2,開孔2平行于絲杠4上表面,在套筒3的下表面設有與套筒3連接的平板1,使得套筒3與平板1形成L型結構,因支撐裝置多是支撐在變壓器的邊緣,L型結構支撐更加穩定,而且有效避免了因支撐裝置歪斜而導致變壓器受力不均衡的情況;因為套筒3頂部內部設有與絲杠4配合的絲母,絲母固定,調整絲杠4實現支撐高度的調節,或者,為了制造方便,可以將絲母設于套筒3的上方,并固定絲母,同樣可以實現絲杠4高度的調節。
進一步的,在所述平板1上設有用于螺栓或者螺釘穿過的通槽5,因為在變壓器支撐時,變壓器的支撐底板(設于支撐裝置的底部)通常是有縫隙的,這時通過設置螺栓或者螺釘穿過縫隙實現對平板的固定,使得支撐穩定性進一步得到提高。
進一步的,所述套筒3與所述的平板1為一體結構,所述通槽5的形狀為環形。
進一步的,在絲杠4的頂端設有橡膠墊以絕緣。
進一步的,為了支撐裝置的絕緣效果,在所述套筒3的表面涂有油漆。
再者,所述支撐盤與絲杠頂端可拆卸連接,當變壓器需要的某處支撐高度低于其他處時,可以將支撐盤6拆卸,進一步的增加支撐裝置的高度調節;當然,支撐盤6可與絲杠4為一體結構。
所述的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絲杠4的底部置于套筒3內,將多個帶有絲杠4的套筒3置于預計支撐變壓器的地方;
2)為避免滑動,采用螺栓或者螺釘穿過平板1上的通槽5與支撐底板來固定平板1;
3)采用擰緊桿穿過開孔2對絲杠4的高度進行調節。
其中,多個帶有絲杠4的套筒3分多排布置,相鄰排的套筒3錯位設置,每排套筒3按照環形設置。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包括套筒3和絲杠4,在套筒3內設有螺紋孔,絲杠4通過螺紋孔穿過絲母底部設于套筒內,在絲杠4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擰緊桿穿入的開孔2,開孔2平行于絲杠上表面,套筒3的下表面為支撐板8,支撐板8的尺寸大于套筒3的直徑,在支撐板8與套筒3之間設有至少兩根傾斜設置的支撐柱7,支撐柱7兩端分別與支撐板8、套筒3連接,支撐板8開有多個通槽,支撐板8和支撐柱7的設置同樣是基于支撐裝置的受力考慮的,當底部支撐受力面積較大時,支撐效果更好,但考慮到支撐裝置的重量,支撐板8優選是圓形結構,如圖4所示。
進一步的,所述通槽的形狀為環形。
進一步的,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套筒3的外部刷有油漆在絲杠4的頂端、支撐板8的下表面分別設有橡膠墊以絕緣。
再者,所述支撐盤6與絲杠4頂端可拆卸連接,當變壓器需要的某處支撐高度低于其他處時,可以將支撐盤6拆卸,進一步的增加支撐裝置的高度調節;當然,支撐盤6可與絲杠4為一體結構。
所述的用于大型變壓器的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絲杠4的底部置于套筒3內,將多個帶有絲杠4的套筒3置于預計支撐變壓器的地方;
2)為避免滑動,采用螺栓或者螺釘穿過平板1上的通槽與支撐底板來固定支撐板8;
3)采用擰緊桿穿過開孔2對絲杠4的高度進行調節。
其中,為了提高支撐的穩定性,多個帶有絲杠4的套筒3分多排布置,相鄰排的套筒3錯位設置,每排套筒3按照環形設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實用新型的全部實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其余技術特征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為了突出本實用新型的創新特點,上述技術特征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