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整體自動頂升廻轉式多吊機基座運行平臺,它適用于超高層建筑施工。
背景技術:
當今超高層建筑多設計為外框鋼結構+核心筒+伸臂桁架的結構形式,為提高施工功效,巨型柱、巨型斜撐、環帶桁架、伸臂桁架等鋼結構構件分段后的重量通常達到70余噸。為吊裝這些巨型構件,需配備M1280D、ZSL2700這些最大吊裝能力達一百噸的大型動臂式塔吊。由于這些重型構件環繞于超高層核心筒周邊,通常需配備2~4臺大型動臂式塔吊,然而,這些重型構件的數量占總體吊裝次數的5%左右,大量的輕型構件仍采用大型塔吊吊裝,塔吊功效未充分發揮,且費用支出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超高層建筑施工的整體自動頂升廻轉式多吊機基座運行平臺,它可以優化吊機配置,充分發揮吊機調運能力。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整體自動頂升廻轉式多吊機基座運行平臺,該運行平臺包括安裝在核心筒剪力墻體上的支承頂升系統、設置在所述支承頂升系統的支撐立柱頂部的鋼平臺系統以及安裝在所述鋼平臺系統上的吊機系統,該運行平臺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立柱與鋼平臺系統之間的廻轉驅動系統,
所述廻轉驅動系統包括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安裝在所述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內部的液壓馬達組、設置在所述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底部的回轉支承以及安裝在所述回轉支承底部的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所述液壓馬達組與回轉支承之間通過齒輪嚙合連接,以使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和回轉支承在液壓馬達組的驅動下發生相對轉動,所述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安裝在支撐立柱的頂部,所述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安裝在鋼平臺系統的底部;
所述吊機系統包括一臺大型吊機和至少一臺中小型吊機。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鋼平臺系統為空間桁架結構,其包括中心桁架、呈十字布設在所述中心桁架上的片狀桁架和可拆卸安裝在所述片狀桁架各端部的塔吊支撐基座,所述中心桁架固定安裝于所述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上,所述塔吊支撐基座與安裝于其上的吊機相適配。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支承頂升系統包括爬墻式承力結構、下支承架、上支承架、頂升油缸、支承立柱和抗側裝置,所述爬墻式承力結構固定連接在核心筒剪力墻上,所述下支承架和上支承架分別設置在爬墻式承力結構的下部和上部,所述頂升油缸設置在下支承架與上支承架之間,所述支承立柱固定安裝在上支承架上,一對所述抗側裝置上下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在支承立柱與核心筒剪力墻之間。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支承立柱包括從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的頂部立柱、轉接立柱和抗側立柱,所述頂部立柱為格構柱結構,其頂部與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轉接立柱為空間桁架結構,其固定安裝在上支承架上,且兩端伸出上支承架設置,一對所述抗側裝置分別安裝在所述轉接立柱的頂部四周和抗側立柱的底部四周與核心筒剪力墻(5)之間。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本發明通過設置廻轉驅動系統,其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上設置有與回轉支承通過齒輪嚙合連接的液壓馬達組,通過液壓馬達組驅動回轉支承和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發生相對回轉運動,實現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在高空中的回轉動作,為鋼平臺系統提供回轉動力,實現鋼平臺系統的廻轉,進而帶動安裝在鋼平臺系統上的吊機在超高層建筑平面上的360°全方位的位置變動,增大了吊機在施工場地內的運載范圍,提高了吊機的吊運效率,所以,在整個建筑結構建造過程中,僅需配置一臺大型動臂式塔吊滿足超高層重型構件的吊裝需求,同時根據需吊裝構件的數量、重量搭配多臺中小型吊機,就可解決分布在核心筒周邊外框鋼結構的吊運問題,本發明通過合理的配置,優化了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吊機配置,發揮不同型號塔機的吊運能力,充分利用各個塔機的工作性能,減少了大型動臂式塔吊的數量,減少了垂直運輸設備的費用。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支撐頂升系統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廻轉驅動系統的主視圖。
圖5為圖4的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鋼平臺系統的俯視圖。
圖7為圖6的主視圖。
圖中:1-支承頂升系統、1.1-爬墻式承力結構、1.2-下支承架、1.3-上支承架1.4-頂升油缸、1.6-抗側裝置、1.5.1-頂部立柱、1.5.2-轉接立柱、1.5.3-抗側立柱、2-廻轉驅動系統、2.1-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2.2-回轉支承、2.3-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4-液壓馬達組、3-鋼平臺系統、3.1-中心桁架、3.2-片狀桁架、3.3-塔吊支撐基座、4-吊機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整體自動頂升廻轉式多吊機基座運行平臺,該運行平臺包括安裝在核心筒剪力墻體上的支承頂升系統1、設置在支承頂升系統1的支撐立柱頂部的鋼平臺系統3以及安裝在鋼平臺系統3上的吊機系統4,該運行平臺還包括設置在支撐立柱與鋼平臺系統之間的廻轉驅動系統2;
如圖4、圖5所示,廻轉驅動系統2包括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安裝在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內部的液壓馬達組2.4、設置在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底部的回轉支承2.2以及安裝在回轉支承2.2底部的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2.1,液壓馬達組2.4與回轉支承2.2之間通過齒輪嚙合連接,以使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和回轉支承2.2在液壓馬達組2.4的驅動下發生相對轉動,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2.1安裝在支撐立柱的頂部,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安裝在鋼平臺系統3的底部;
吊機系統4包括一臺大型吊機和至少一臺中小型吊機等吊裝設備。
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如圖6、圖7所示,鋼平臺系統3為空間桁架結構,其包括中心桁架3.1、呈十字布設在中心桁架3.1上的片狀桁架3.2和可拆卸安裝在片狀桁架3.2各端部的塔吊支撐基座3.3,中心桁架3.1固定安裝于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上,塔吊支撐基座3.3與安裝于其上的吊機相適配。鋼平臺系統的片狀桁架采用十字形布置,可以增大吊裝空間,還可以減少材料成本。其中,如圖7所示,鋼平臺系統3的豎截面設計為倒置的類等腰梯形,傳力明確,外觀美觀。
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支承頂升系統1包括爬墻式承力結構1.1、下支承架1.2、上支承架1.3、頂升油缸1.4、支承立柱和抗側裝置1.6,爬墻式承力結構1.1固定連接在核心筒剪力墻5上,下支承架1.2和上支承架1.3分別設置在爬墻式承力結構1.1的下部和上部,頂升油缸1.4設置在下支承架1.2與上支承架1.3之間,通過頂升油缸1.4的頂升和回縮,實現整個支承頂升系統2的整體頂升,支承立柱固定安裝在上支承架1.3上,一對抗側裝置1.6上下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在支承立柱1.5與核心筒剪力墻5之間。通過在支撐立柱與核心筒剪力墻之間上下間隔一定距離分別設置抗側裝置,可以將吊機系統的傾覆力有效的傳遞到墻體上,增強整個平臺的穩定性。
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支承立柱包括從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的頂部立柱1.5.1、轉接立柱1.5.2和抗側立柱1.5.3,頂部立柱1.5.1為格構柱結構,其頂部與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2.1的底部固定連接,轉接立柱1.5.2為空間桁架結構,其固定安裝在上支承架1.3上,且兩端伸出上支承架1.3設置,一對抗側裝置1.6分別安裝在轉接立柱1.5.2的頂部四周和抗側立柱1.5.3的底部四周,并支撐于核心筒剪力墻上,通過核心筒剪力墻提供的水平反力抗拒平臺頂部吊機產生的傾覆力矩。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步驟一、啟動支承頂升系統1中的頂升油缸1.4,上支承架1.3開始爬升至脫離爬墻式承力結構1.1,上支承架1.3頂升到位后,上支承架1.3連接于爬墻式承力結構上;
步驟二、頂升油缸1.4回縮,下支承架1.2脫離爬墻式承力結構1.1,開始回縮,到位后,下支承架1.2再連接爬墻式承力結構1.1,完成運行本發明的自動頂升;
步驟三、啟動廻轉驅動系統2中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上的液壓馬達組2.4,因回轉支承2.2固定安裝在回轉支承下連接支座2.1上,不能轉動,液壓馬達組在其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進行轉動進而帶動回轉支承上連接支座2.3轉動,從而實現鋼平臺系統3上的吊機系統4的旋轉,實現各吊機的平面移位;
步驟四、鋼平臺系統3廻轉至合適位置,關閉液壓馬達組2.4;
步驟五、鋼平臺系統3上的各吊機開始調運構件。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