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框架結構其頂端布置機身前設備艙26、尾端布置推進器31;機翼加強件30布置在機身框架結構上且靠近機身前設備艙26;機身框架結構底部設有供滑塊滑動的導軌32;機身框架結構內設有電源倉33、武器設備倉34;
在機身前設備艙26內,裝有高清攝像頭,用于在偵查過程中拍攝敵方目標;電源倉33中裝有動力電源,為推進器31供電,并通過電線孔為四個機翼上的伺服舵機供電。在機身的后部,武器設備倉34被機身加強框29隔成幾個小隔間,用于放置炸藥、電子偵察設備等有效載荷,用于飛機偵察和爆破時使用,武器設備倉34底板兩側邊緣也作為飛機滑塊滑軌,并在武器設備倉34最前端設有通電磁鐵,用于折疊狀態時固定滑塊。在飛機的尾部,分別有用于固定垂尾的垂尾支撐板35,提供動力的推進器31和用于鎖定滑塊的機翼自鎖機構36。
[0027]在視圖6中,展示了機身滑塊的結構形式,滑塊包括鎖定孔18,彈簧19,強力磁鐵20,滑塊加強件21,手動扳手22;所述的手動扳手22的上端面設有強力磁鐵20;手動扳手22的下端面設有彈簧19;手動扳手22的前后側壁邊緣處分別設有兩塊滑塊加強件21,滑塊加強件21上設有鉸接孔23,兩塊滑塊加強件21之間形成用于連接后翼的內槽;滑塊加強件21上還設有鎖定孔18。
[0028]整個滑塊主要承力件為滑塊加強件21,同時在飛機飛行過程中承受后翼的扭矩和彎矩。軸承孔通過軸承和后翼相連接,在滑塊移動的過程中,帶動后翼一起移動,同時后翼和前翼在翼尖處也有軸承連接,后翼的運動也會帶動前翼,從而實現機翼的快速折疊。鎖定孔18用于當滑塊位于機身尾部時,滑塊撞擊機翼自鎖機構36,撞針下落至鎖定孔18內,從而使滑塊不會前后移動,同時固定住了整個機翼。彈簧19和強力磁鐵20實現了滑塊快速展開的過程,機身尾部和滑塊之間設有彈簧19,當滑塊在機身前部,也就是整個飛機處于折疊狀態時,此時彈簧19處于拉伸狀態,滑塊通過強力磁鐵20固定在機身前部;當強力磁鐵20斷電消磁之后,通過彈簧19的收縮,滑塊快速向后運動并撞擊機翼自鎖機構36鎖死,如果在整個過程中出現卡頓,可將手伸入手動扳手22輔助機構進行運動,并可通過檢查孔檢查故障。
[0029]在視圖7和圖8中,展示了垂尾的結構形式,垂尾包括垂尾承力件231,垂尾鎖定裝置24,撞針橫銷25;所述的垂尾承力件231的底端布置垂尾鎖定裝置24;垂尾鎖定裝置24的一側延伸出鉤狀件;鉤狀件與撞針橫銷25連接,鉤狀件帶動撞針橫銷25抬起與落下;撞針橫銷25落下后其底端落入鎖定孔18內。
[0030]圖8中滑塊已撞擊撞針橫銷25后飛機機身后部的形式,撞針橫銷25通過壓住垂尾鎖定裝置24固定住垂尾,此時滑塊已帶動機翼展開至飛行模式。
[0031]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機身、機翼前翼、機翼后翼、加強件、滑塊、推進器、垂尾;所述的機身上設有機翼加強件(30)及滑塊;機身尾端設有推進器,機身尾端上設有垂尾;機翼前翼的一端與機翼加強件(30)鉸接,機翼前翼的另一端與后翼的一端鉸接;后翼的另一端與滑塊鉸接;滑塊沿機身的尾端滑動至靠近機翼加強件(30) —偵叭從而帶動機翼向機身靠近;所述的垂尾與機身鉸接,垂尾可平放于機身尾端或垂直立于機身尾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翼由前翼、后翼形成桁架式結構;機翼前翼和后翼在翼尖連接形成聯結翼氣動布局。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翼包括前翼翼肋(1),翼刀(2),前翼前梁(3),翼尖端板(4),電線出口(5),前翼翼根轉軸(6),前翼后梁(7),前翼伺服舵機(8),前翼舵面(9),前翼翼尖轉軸孔(10); 所述的前翼翼肋(1)與前翼前梁(3)、前翼后梁(7)組成前翼框架,前翼框架內設有前翼伺服舵機(8),翼框架的尾端設有前翼舵面(9),前翼框架外部設有蒙皮;前翼框架的翼根處設有前翼翼根轉軸(6),前翼框架的翼尖處設有翼尖端板(4),翼尖端板(4)的尾端布置前翼翼尖轉軸孔(10);翼根上設有電線出口(5);前翼翼肋(1)上設有翼刀(2)。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翼包括后翼如梁(11),后翼翼肋(12),后翼翼尖轉軸(13),后翼翼根轉軸(14),后翼伺服航機(15),襟翼舵面(16),后翼后梁(17); 所述的后翼前梁(11)、后翼翼肋(12)與后翼后梁(17)組成后翼框架,框架外側設有蒙皮,后翼前梁(11)與后翼后梁(17)之間設有后翼伺服舵機(15);后翼框架尾端設有襟翼舵面(16);后翼的翼尖設有后翼翼尖轉軸(13),后翼的翼根設有后翼翼根轉軸(14)。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翼通過前翼翼根轉軸(6)與機翼加強件(30)鉸接,前翼通過前翼翼尖轉軸孔(10)與后翼翼尖轉軸(13)鉸接;后翼翼根轉軸(14)與滑塊鉸接。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包括鎖定孔(18),彈簧(19),強力磁鐵(20),滑塊加強件(21),手動扳手(22);所述的手動扳手(22)的上端面設有強力磁鐵(20);手動扳手(22)的下端面設有彈簧(19);手動扳手(22)的前后側壁邊緣處分別設有兩塊滑塊加強件(21),滑塊加強件(21)上設有鉸接孔(23),兩塊滑塊加強件(21)之間形成用于連接后翼的內槽;滑塊加強件(21)上還設有鎖定孔(18)。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檢修孔(37),檢修孔(37)布置滑塊加強件(21)上。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尾包括垂尾承力件(231),垂尾鎖定裝置(24),撞針橫銷(25);所述的垂尾承力件(231)的底端布置垂尾鎖定裝置(24);垂尾鎖定裝置(24)的一側延伸出鉤狀件;鉤狀件與撞針橫銷(25)連接,鉤狀件帶動撞針橫銷(25)抬起與落下;撞針橫銷(25)落下后其底端落入鎖定孔(18)內。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身包括機身前設備艙(26),機身左側板(27),機身右側板(28),機機身加強框(29),推進器(31),導軌(32);所述的機身左側板(27)與機身右側板(28)平行布置;機身左側板(27)與機身右側板(28)之間設有若干個機身加強框(29);機身左側板(27)、機身右側板(28)與機機身加強框(29)形成機身框架結構,其機身框架結構其頂端布置機身前設備艙(26)、尾端布置推進器(31);機翼加強件(30)布置在機身框架結構上且靠近機身前設備艙(26);機身框架結構底部設有供滑塊滑動的導軌(32)。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無人飛行器,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的機身上設有機翼加強件及滑塊;機身尾端設有推進器,機身尾端上設有垂尾;機翼前翼的一端與機翼加強件鉸接,機翼前翼的另一端與后翼的一端鉸接;后翼的另一端與滑塊鉸接;滑塊沿機身的尾端滑動至靠近機翼加強件一側、從而帶動機翼向機身靠近;所述的垂尾與機身鉸接,垂尾可平放于機身尾端或垂直立于機身尾端。本發明提供的便攜式聯結翼軍用無人飛行器,將多軸飛行器的便攜性和固定翼飛行器良好的飛行性能得以充分發揮。飛行器以折疊的方式放入背包中便于攜帶,充分體現易于攜帶的便攜性。在飛行前從背包中拿出,通過手拋的方式起飛,在手拋的過程中機翼、垂尾彈開至飛行狀態,并以滑行形式降落。
【IPC分類】B64C3/56
【公開號】CN105460204
【申請號】CN201511026382
【發明人】邢宇, 徐相榮, 谷長河, 周士杰, 屠強, 祝雯生, 茍能亮
【申請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