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潛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潛水器,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潛艇。
【背景技術】
[0002]潛水器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復雜工程,它涉及到流體、結構、材料、生命支持、液壓、水聲、光學、計算機控制等多門學科。
[0003]潛水器的研制水平往往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技術力量,典型的如6000m深潛器,目前僅美、法、日、俄、中等國家才能研制。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作為一個海洋大國,理應在核心高端潛水器研制、應用方面占據一席之地。
[0004]現有技術方案存在的問題和缺點:
[0005]現代的常規潛艇因體積巨大、笨重、能耗大、投資大,如想應用于民用事業極其不方便和耗資不起,而且狹小的水域空間難以保證其正常通行,目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存在著不可預知的安全隱患,常規的潛艇下潛時通常都是采用傳統的吸排水方式(重力下潛方式),一旦各方面系統大面積發生故障出現嚴重失控,就會發生嚴重的災難性沉艇事故的隱患,造成艇內人員的意外傷亡事故與財產損失。這些現象這么多年來已發生了不少,已不足為奇,讓人感到痛心拔腦。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新型潛艇,完全實現搖控或無人駕駛的遠程控制安全系統,如遇到危險同時駕駛人員失控時,自動控制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回避危險,砸保駕乘人員的絕對安全,安全高效,效率提高5倍以上。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8]—種新型潛艇,包括主體艇身、兩側通窗、安全出入口、艇尾尾翼、一對平衡踏板、一對艇身機翼及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所述的兩側通窗呈“U”結構,所述的兩側通窗密封連接在所述的主體艇身上,位于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前端及兩側;所述的安全出入口密封連接在所述的主體艇身的頂部,位于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后部,通過安全出入口處的安全舷梯進出所述的主體艇身,所述的安全出入口的周圍設有安全防護裝置;所述的安全出入口上設有自動控制艙門,所述的自動控制艙門上還另外設有應急開門控制閥;所述的艇尾尾翼豎直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后端,位于所述的安全出入口的后方;所述的一對平衡踏板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后端,位于所述的艇尾尾翼的兩側,所述的一對平衡踏板內置一次成型的高浮力填充物;所述的一對艇身機翼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兩側,位于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后部;所述的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后端,位于所述的艇尾尾翼的下方;所述的主體艇身內從前向后依次設有駕駛艙區、頭等艙貴賓區、經濟艙貴賓區及動力裝備艙區,所述的駕駛艙區的前端設有綜合監控屏,所述的駕駛艙區的中部設有儀表監控及中央集控設備,所述的駕駛艙區的兩側分別設有智能手柄;所述的經濟艙貴賓區的內頂部兩側分別設有照明、音箱、中央空調、供氧系統的氧氣呼吸器裝置,所述的經濟艙貴賓區的前端及后端兩側分別設有滅火防毒系統,所述的經濟艙貴賓區與所述的動力裝備艙區之間通過動力區安全門隔開;所述的動力系統艙區包括柴油發動機、變速器及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所述的柴油發動機通過所述的變速器與所述的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連接。
[0009]上述的新型潛艇,其中,所述的安全出入口為頂部直徑為100mm的圓形結構,所述的安全出入口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的主體艇身的上端面50mm。
[0010]上述的新型潛艇,其中,所述的主體艇身的上端面上設有頂部天窗,位于所述的安全出入口的前方。
[0011]上述的新型潛艇,其中,所述的動力區安全門的兩側分別設有隔音隔溫板,所述的動力區安全門通過所述的隔音隔溫板與所述的主體艇身的內壁連接。
[0012]上述的新型潛艇,其中,所述的動力系統艙區的一側由前向后依次設有配電總箱、溫度探測器及油氣濃度探測器,所述的動力系統艙區的另一側前端設有供氧系統。
[0013]上述的新型潛艇,其中,所述的艇尾尾翼上設有安全監控系列裝置。
[0014]上述的新型潛艇,其中,所述的主體艇身為玻璃鋼或玻鋼混合的多層結構,所述的主體艇身上設有景觀玻璃,所述的主體艇身上的所有景觀玻璃為安全多層防爆玻璃。
[0015]上述的新型潛艇,其中,所述的主體艇身上設有雷達掃描定位跟蹤裝置及水下探測預警聲吶裝置。
[0016]本發明艇體輕便堅固、密封性好、安全性高,節能環保、抗風浪、一年四季不受季節性影響;滿足產品安全、性能與質量多項要求,并達到了操控程序高度集中化、精簡化、易操作化、操控靈敏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新型潛艇的主視圖。
[0018]圖2是本發明新型潛艇的側視圖。
[0019]圖3是本發明新型潛艇的俯視圖。
[0020]圖4是本發明新型潛艇的內部構造圖。圖中,駕駛艙區101、頭等艙貴賓區102、經濟艙貴賓區103及動力裝備艙區104由虛線分隔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0022]請參見附圖1至附圖4所示,一種新型潛艇,包括主體艇身1、兩側通窗2、安全出入口 3、艇尾尾翼4、一對平衡踏板5、一對艇身機翼6及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7;所述的兩側通窗2呈“U”結構,所述的兩側通窗2密封連接在所述的主體艇身I上,位于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前端及兩側;所述的安全出入口 3密封連接在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頂部,位于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后部,通過安全出入口3處的安全舷梯進出所述的主體艇身I,所述的安全出入口3的周圍設有安全防護裝置;所述的安全出入口3上設有自動控制艙門,所述的自動控制艙門上還另外設有應急開門控制閥301;所述的艇尾尾翼4豎直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后端,位于所述的安全出入口 3的后方;所述的一對平衡踏板5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后端,位于所述的艇尾尾翼4的兩側,所述的一對平衡踏板5內置一次成型的高浮力填充物;所述的一對艇身機翼6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兩側,位于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后部;所述的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7設置在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后端,位于所述的艇尾尾翼4的下方;所述的主體艇身I內從前向后依次設有駕駛艙區101、頭等艙貴賓區102、經濟艙貴賓區103及動力裝備艙區104,所述的駕駛艙區101的前端設有綜合監控屏1011,所述的駕駛艙區101的中部設有儀表監控及中央集控設備1012,所述的駕駛艙區101的兩側分別設有智能手柄1013;所述的經濟艙貴賓區103的內頂部兩側分別設有照明、中央空調、供氧系統的氧氣呼吸器裝置1031,所述的經濟艙貴賓區103的前端及后端兩側分別設有滅火防毒系統1032,所述的經濟艙貴賓區103與所述的動力裝備艙區104之間通過動力區安全門105隔開;所述的動力系統艙區104包括柴油發動機1041、變速器1042及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7,所述的柴油發動機1041通過所述的變速器1042與所述的無極方向噴栗推進裝置7連接。
[0023]所述的安全出入口 3為頂部直徑為100mm的圓形結構,所述的安全出入口 3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上端面50mm。
[0024]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上端面上設有頂部天窗8,位于所述的安全出入口3的前方。
[0025]所述的動力區安全門105的兩側分別設有隔音隔溫板1051,所述的動力區安全門105通過所述的隔音隔溫板1051與所述的主體艇身I的內壁連接,可起到隔音和隔溫的作用。
[0026]所述的動力系統艙區104的一側由前向后依次設有配電總箱1043、溫度探測器1044及油氣濃度探測器1045,所述的動力系統艙區104的另一側前端設有供氧系統1046。
[0027]所述的艇尾尾翼4上設有安全監控系列裝置。
[0028]所述的主體艇身I為玻璃鋼或玻鋼混合的多層結構,所述的主體艇身I上設有景觀玻璃,所述的主體艇身I上的所有景觀玻璃為安全多層防爆玻璃,提高了密封性和堅固度。
[0029]所述的主體艇身I上設有雷達掃描定位跟蹤裝置及水下探測預警聲吶裝置,可同時鎖定多個方向的若干個目標軌跡,以此來體現本發明的卓越安全性能、操作性能與綜合性價比,完全實現搖控或無人駕駛的遠程控制性能,如遇到危險同時駕駛人員失控時,自動控制系統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