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在船舶的結構設計過程中,有很多的非水密平臺10需要開孔,最常見的開孔形式為兩種,一種開孔形式如圖4所示,在非水密平臺10的中央開設長圓形孔60;另一種開孔形式如圖6所示,在非水密平臺10的中央開設長條狀孔70。通過這兩種開孔結構,一方面可以減輕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重量,另一方面可作為水艙的流水孔和油艙的流油孔。
[0003]但是,這兩種開孔的形式均有不足之處,如圖4所示,首先,對于長圓形孔60,從舾裝專業考慮,這種長圓形孔60并不滿足人員行走的要求,如圖5所示,常規的處理方法是在長圓形孔60上焊接若干個方鋼61,使得最終的開孔變成了焊接方鋼61后的格柵形式,此種處理方法,可以保證流水和流油的要求;這種在長圓形孔60上加裝方鋼61的方法雖然能夠使得開孔滿足人員行走的要求,而且也能夠保證平臺流水和流油的要求,但是增加的方鋼61重量最終也是船體結構重量,而且有時增加的方鋼61重量反而超出因開孔而減輕的鋼料重量,最終反而增加了結構重量;另外,增加方鋼61的處理方法給船廠增加了一道工序,也就是要在所有的長圓形孔60上焊接方鋼61,這將增加船廠的成本和生產工期;其次,對于長條狀孔70,雖然保證了水艙的流水和油艙的流油,而且在減輕鋼料重量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這種形式的開孔,對于切割機的損傷比較嚴重,很多船廠寧可選擇長圓形孔60的結構,增加一定的鋼料重量和生產工序,也不愿采用長條狀孔70。
[0004]如何設計一種減少所用鋼料的重量,增大流通面積且施工方便的非水密平臺結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不僅能夠保證水艙的流水和油艙的流油,而且能夠減輕所用鋼料重量,且采用簡單的施工工藝就能夠完成加工的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包括若干個依次由上至下設置于船體中的非水密平臺,所述非水密平臺的相對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分別與所述船體的內殼和外板連接;所述非水密平臺的頂面上設有若干個殼體側通孔和若干個板體側通孔;若干個所述殼體側通孔沿著所述非水密平臺的長度方向依次均勻分布,且均設置于所述非水密平臺的頂面的靠近所述第一側面的邊緣處;若干個所述板體側通孔沿著所述非水密平臺的長度方向分布,設置于所述非水密平臺的頂面的靠近所述第二側面的邊緣處。
[0007]優選地,當外板為縱骨架結構時,若干個所述板體側通孔為均勻分布,且所述板體側通孔的尺寸與所述殼體側通孔的尺寸相同。
[0008]優選地,當外板為橫骨架結構時,所述非水密平臺的頂面的靠近所述第二側面的邊緣處設有兩個肋骨孔;所述非水密平臺的頂面上還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一強框和第二強框;所述第一強框和所述第二強框均與所述非水密平臺垂直,所述第一強框與所述非水密平臺的夾角形成兩個第一角部,所述第二強框與所述非水密平臺的夾角形成兩個第二角部;所述板體側通孔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板體側通孔分別處于相應的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中。
[0009]優選地,所述殼體側通孔為圓孔,所述述殼體側通孔的直徑的取值范圍是150mm-200mmo
[0010]優選地,所述殼體側通孔的橫截面上最靠近所述內殼的點與所述內殼之間的距離的取值范圍是15mm-25mm0
[0011]優選地,若干個所述殼體側通孔的排列方向與若干個所述板體側通孔的排列方向平行。
[0012]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不僅保證了水艙的流水和油艙的流油,而且既能夠減輕所用鋼料重量,又能夠采用簡單的施工工藝完成加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具有很廣的實用性,很值得在船舶結構設計中推廣。
【附圖說明】
[0014]圖1顯示為實施例1的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2顯示為實施例1的非水密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顯示為實施例2的非水密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顯示為現有的在非水密平臺的中央開設長圓形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顯示為現有的在非水密平臺的長圓形孔上焊接若干個方鋼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6顯示為現有的在非水密平臺的中央開設長條狀孔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標號說明
[0021]10非水密平臺
[0022]101第一側面
[0023]102第二側面
[0024]100殼體側通孔
[0025]200板體側通孔
[0026]300肋骨孔
[0027]21第一強框
[0028]22第二強框
[0029]31第一角部
[0030]32第二角部
[0031]40內殼
[0032]50外板
[0033]60長圓形孔
[0034]61方鋼
[0035]70長條狀孔
[0036]LI殼體側通孔的橫截面上最靠近內殼的點與內殼之間的距離
[0037]L2板體側通孔的橫截面上最靠近外板的點與外板之間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39]請參閱附圖。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40]實施例1
[004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包括:包括若干個依次由上至下設置于船體中的非水密平臺10 ;本實施例中,非水密平臺10的數量為三個;所述船體上設有內殼40,內殼40外部設有外板50 ;
[0042]非水密平臺10設有相對的第一側面101和第二側面102,第一側面101與內殼40連接,第二側面102與外板50連接;第一側面101和第二側面102沿著非水密平臺10的寬度方向依次設置;
[0043]非水密平臺10的頂面上設有若干個殼體側通孔100和若干個板體側通孔200 ;若干個殼體側通孔100和若干個板體側通孔200均從非水密平臺10的頂面貫穿至非水密平臺10的底面;
[0044]若干個殼體側通孔100沿著非水密平臺10的長度方向依次均勻分布,相鄰殼體側通孔100之間的間距相等,兩個若干個殼體側通孔100均設置于非水密平臺10的頂面的靠近第一側面101的邊緣處;
[0045]若干個板體側通孔200沿著非水密平臺10的長度方向分布,且設置于非水密平臺10的頂面的靠近第二側面102的邊緣處;
[0046]非水密平臺10的頂面上還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一強框21和第二強框22 ;第一強框21和第二強框22均與非水密平臺10垂直。
[0047]本發明的改進型非水密平臺組件中,水倉中的水和油倉中的油能夠通過殼體側通孔100和板體側通孔200流出非水密平臺10,由于殼體側通孔100和板體側通孔200分別設置于非水密平臺10的頂面的兩側邊緣處,所以工作人員可以方便地在非水密平臺10的中間區域中彳丁走;
[0048]船體在晃動時,油和水會加速向非水密平臺10的兩側邊緣流動,所以,殼體側通孔100和板體側通孔200的設置位置,能夠進一步加快油和水從殼體側通孔100和板體側通孔200流出;
[0049]處于上方的非水密平臺10中油和水流到處于下方的非水密平臺10時,油和水分別向非水密平臺10的兩側的邊緣流動后流出非水密平臺10,該結構使油和水向下流動時的產生液體壓力的分布更均勾。
[0050]本實施例中,外板50為橫骨架結構,非水密平臺10的頂面的靠近第二側面102的邊緣處設有兩個肋骨孔300 ;肋骨孔300可供油和水流通;
[0051]第一強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