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鉸鏈加強板、立柱總成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鉸鏈加強板、立柱總成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汽車業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低成本、易實施、高質量、輕量化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對于一般的轎車而言,車身通常設置有三類立柱,從前往后依次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其中,A柱下板總成可以用于上下車體以及前艙的連接柱。
[0003]目前,對于一般的汽車A柱,通過提高材料的等級、加厚鈑材等手段來保證碰撞過程中較小的變形量,從而確保不會導致乘客艙空間產生過大入侵從而傷害乘員。但是,這種設計同時帶來的問題是高成本和高重量。因此在現有框架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結構件達到低成本、輕量化等目的顯得尤為重要。
[0004]圖1是現有技術的一種車用鉸鏈加強板的結構,圖2是圖1中所不結構的碰撞傳力路徑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示,在傳統的沖壓工藝制造過程中,為了避免成形過程中產生起皺、開裂等缺陷,傳統的鉸鏈加強板在角落處開有工藝缺口 1,這種結構上的不連續不利于碰撞力的傳導,從而在碰撞過程中使該區域產生壓潰,導致乘客艙侵入量增加,安全性能降低。
[0005]因此,非常有必要設計一種既能保證低成本和輕量化,同時又能提高安全性能的車用鉸鏈加強板。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既能保證低成本和輕量化,同時又能提高安全性能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立柱總成及汽車。
[0007]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車用鉸鏈加強板包括四邊形的底板,以及分別連接在所述底板的四條邊上的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其中,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三側壁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側壁與所述第四側壁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側壁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形成兩個翻邊,所述第一側壁上的兩個翻邊分別貼合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的表面;所述第三側壁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形成兩個翻邊,所述第三側壁上的翻邊分別貼合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的表面。
[0008]優選地,每個所述翻邊上均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焊點,并通過焊點與所述第二側壁或所述第四側壁焊接。
[0009]優選地,所述第一側壁、所述第二側壁、所述第三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是由所述底板的四條邊分別向外延伸形成的。
[0010]優選地,所述底板的表面設置有加強筋。
[0011]優選地,所述加強筋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第一側壁所在的平面垂直。
[0012]優選地,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側壁、所述第二側壁、所述第三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是通過鋼板制成的。
[001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立柱總成包括立柱本體,還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種車用鉸鏈加強板,其中,所述底板與所述立柱本體的表面貼合連接。
[0014]優選地,所述底板與所述立柱本體通過一個或多個螺栓進行固定。
[001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車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種立柱總成,其中,所述第一側壁所在的平面與汽車車身的長度方向垂直。
[0016]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立柱總成及汽車,通過底板與四個側壁共同構成盒狀結構,并在側壁之間通過翻邊實現固定連接。一方面,這種設計不需要通過提高材料的等級和加厚板材就能保證碰撞過程中較小的變形量,在保證低成本和輕量化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乘客艙空間產生過大入侵從而傷害乘員。另一方面,通過翻邊和側壁的固定連接增加了整體的結構剛度,優化了碰撞過程中的碰撞力傳遞路徑,有效地提升了整體的安全性能。因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立柱總成及汽車既能保證低成本和輕量化,同時又能提高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0017]下面將通過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實施例,將有助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優點,其中:
[0018]圖1是現有技術的一種車用鉸鏈加強板的結構。
[0019]圖2是圖1中所示結構的碰撞傳力路徑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的一種優選實施例。
[0021]圖4是圖3中的展開圖。
[0022]圖5是圖3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的碰撞傳力路徑示意圖。
[0023]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的另一種優選實施例。
[0024]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立柱總成的一種優選實施例。
[0025]圖8是圖7中立柱總成的碰撞傳力路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2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圖4是圖3中的展開圖;圖5是圖3的車用鉸鏈加強板的碰撞傳力路徑示意圖。結合圖3、圖4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車用鉸鏈加強板包括四邊形的底板10,以及分別連接在所述底板10的四條邊上的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13和第四側壁14,其中,所述第一側壁11與所述第三側壁13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側壁12與所述第四側壁14相對設置。具體地,所述第一側壁11、所述第二側壁12、所述第三側壁13和所述第四側壁14首尾相接,并與所述底板10 一起形成盒狀結構。
[0028]所述第一側壁11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形成兩個翻邊21、24,所述第一側壁11上的兩個翻邊21、24分別貼合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側壁12和所述第四側壁14的表面;所述第三側壁13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形成兩個翻邊22、23,所述第三側壁13上的翻邊22、23分別貼合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側壁12和所述第四側壁14的表面。優選地,在圖中所示的結構中,所述翻邊21、22、23、24均設置在盒狀結構的內部,也就是說,上述翻邊均貼合連接在所述第二側壁12或所述第四側壁14的內表面上。
[0029]優選地,所述第一側壁11、所述第二側壁12、所述第三側壁13、所述第四側壁14和所述底板10是一體成型連接的,所述第一側壁11、所述第二側壁12、所述第三側壁13和所述第四側壁14是由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