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車輛的擾流器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用于車輛的擾流器裝置
[0001]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請以2014年8月26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14-171608為基礎并且要求其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參弓I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0003]本公開總體上涉及用于車輛的擾流器裝置(spoiler device)。
【背景技術】
[0004]US7841646B(下文中稱為專利參考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已知的用于車輛的可移動式擾流器裝置,該擾流器裝置支承擾流器,并且構造成在擾流器從車輛的外表面伸出的位置展開擾流器,以及將擾流器收回在設置在車輛上的殼體部中。例如,在專利參考文獻I中公開的擾流器裝置設置有已知的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將擾流器支承為能夠沿上下方向移動。設置在車輛后部處的后蓋包括在車輛的外表面處敞開的殼體凹入部。專利參考文獻I中公開的擾流器裝置基于連接至連桿機構的馬達的驅動力將處于殼體凹入部內的收回位置的擾流器移動至展開位置。
[0005]同時,根據專利參考文獻I中公開的將擾流器收回到設置在車輛的外表面處的殼體凹入部中的擾流器裝置構型,有利的是,車輛的外表面與擾流器的上表面相互齊平。然而,由于制造誤差或者構造擾流器的支承機構例如,連桿機構的安裝誤差,車輛的外表面與擾流器的上表面之間可能出現高度差。因此,可能會降低空氣動力學特性和可設計性。
[0006]因此存在對不易受上述缺陷影響的用于車輛的擾流器裝置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7]用于車輛的擾流器裝置包括:擾流器;支承機構,該支承機構支承擾流器,該支承機構將擾流器調節成定位在擾流器從車輛的外表面伸出的展開位置,該支承機構將擾流器調節成定位在擾流器收回在殼體凹入部內的收回位置,該殼體凹入部形成在車輛的外表面處;固定構件,該固定構件將擾流器固定至支承機構;以及供固定構件插入的第一管狀構件和第二管狀構件,供固定構件插入的第一管狀構件和第二管狀構件,第一管狀構件在第一周向表面處設置有第一螺紋部,第二管狀構件在第二周向表面處設置有第二螺紋部,第一螺紋部和第二螺紋部彼此螺紋接合。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狀構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構件的直徑大的內直徑;以及所述第二管狀構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構件的所述直徑大的內直徑。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狀構件的所述第一周向表面包括內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一管狀構件的所述第一螺紋部定位在所述內周向表面處;所述第二管狀構件的所述第二周向表面包括內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二管狀構件的所述第二螺紋部定位在所述外周向表面處;以及所述第二管狀構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狀構件內的軸向端部,所述軸向端部形成有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狀構件相對于所述第一管狀構件的旋轉操作。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狀構件和所述第二管狀構件中的至少一者設置有夾持部,所述夾持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狀構件相對于所述第一管狀構件的旋轉操作。
[0011]進一步地,所述支承機構包括支承構件和連桿構件,所述支承構件固定至所述擾流器,所述連桿構件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至所述支承構件;所述支承構件通過彎折板材而形成,所述支承構件包括連接至所述連桿構件的側壁部,所述支承構件包括設置有通孔的支承部,所述固定構件插入所述通孔中;以及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板部,所述第一支承板部通過彎折所述側壁部的上端而形成,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二支承板部,所述第二支承板部通過彎折所述側壁部的下端而形成。
【附圖說明】
[0012]根據下述參照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本公開的上述的及附加的特征和特性將變得更為明顯,在附圖中:
[0013]圖1為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文公開的實施方式的擾流器裝置的側視圖;
[0014]圖2為示意性地示出擾流器裝置的后視圖;
[0015]圖3A為連桿機構、第一管狀構件以及第二管狀構件的立體圖;
[0016]圖3B為連桿機構、第一管狀構件以及第二管狀構件的另一立體圖;
[0017]圖4為連桿機構、第一管狀構件以及第二管狀構件的平面圖;
[0018]圖5為連桿機構和固定板的仰視圖;
[0019]圖6為從下支架的一側觀察的連桿機構、第一管狀構件以及第二管狀構件的側視圖;
[0020]圖7為從上支架的一側觀察的連桿機構、第一管狀構件以及第二管狀構件的側視圖;
[0021 ]圖8為連桿機構的操作說明圖;
[0022]圖9A為上支架的立體圖;
[0023]圖9B為上支架的另一立體圖;
[0024]圖1OA為上支架的側視圖;
[0025]圖1OB為上支架的另一側視圖;
[0026]圖1IA為上支架的平面圖;
[0027]圖1lB為上支架的仰視圖;
[0028]圖12為沿圖4中的線ΧΠ-ΧΠ截取的連桿機構、第一管狀構件以及第二管狀構件的截面圖;
[0029]圖13為與上支架的支承部相接觸的第一管狀構件的放大截面圖;
[0030]圖14為包括設置在第二管狀構件的軸向端部處的接合部的第二管狀構件的仰視圖;
[0031]圖15A為設置在第二管狀構件處的跨寬度平面部的立體圖;
[0032]圖15B為跨寬度平面部的平面圖;
[0033]圖16A為示出第一管狀構件的位置的示例的說明性視圖;
[0034]圖16B為示出第一管狀構件的位置的另一示例的另一說明性視圖;以及
[0035]圖16C為示出第一管狀構件的位置的又一示例的又一說明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下面,將參照附圖對用于車輛的擾流器裝置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2中所示,設置在車輛I的后部的行李箱蓋2設置有擾流器3,當擾流器3支承在行李箱蓋2的上方時,該擾流器3建立展開狀態,該展開狀態是擾流器3從行李箱蓋2的外表面2S (車輛I的外表面S)伸出的狀態。該實施方式的車輛I設置有擾流器裝置10,該擾流器裝置10可以通過改變擾流器3的展開狀態來改變車輛的空氣動力學特性。
[0037]具體地,本實施方式的擾流器3具有沿車輛寬度方向(圖2中的右-左方向)延伸的翼狀的外部形狀。行李箱蓋2設置有多個連桿機構12 (即,用作支承機構),所述多個連桿機構12經由可樞轉的連桿構件11將擾流器3支承在連桿機構12的上部處。具體地,本實施方式的行李箱蓋2包括在車輛的寬度方向上彼此間隔開的一對右、左連桿機構12。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擾流器裝置10,擾流器3的展開狀態可以通過連桿機構12的致動而改變。
[0038]如圖1、圖3A、圖3B以及圖4至圖7中所示,連桿機構12中的每個連桿機構包括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 S卩,用作支承構件),該下支架13固定至行李箱蓋2,該上支架14固定至擾流器3。本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12包括已知的連桿結構,該已知的連桿結構通過例如該兩個連桿構件11 (前連桿15和后連桿16)連接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
[0039]如圖1和圖8中所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12的前連桿15和后連桿16,相對于與下支架13相關的連接點X1、X2中的每個連接點,與上支架14相關的連接點X3、X4中的每個連接點定位在車輛的前方(圖1和圖8中的左側)。
[0040]也就是說,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連桿機構12,由于連桿構件11中的每個連接構件沿圖1和圖8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以使與上支架14相關的對應的連接點X3、X4移動至車輛的后方,因此,固定至用作支承構件的上支架14的擾流器3向上移動(以建立展開狀態)。由于連桿構件11中的每個連桿構件沿圖1和圖8中的逆時針方向旋轉以使與上支架14相關的對應的連接點X3、X4移動至車輛的前方,因此,固定至上支架14的擾流器3向下移動(以建立收回狀態)。
[0041 ] 如圖8中所示,根據本實施方式,后連桿16的連桿長度Lr (連接點X2、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