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房車與底盤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房車的連接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房車與底盤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房車是一種集汽車與住宅為一體的特種車輛,又稱為旅居車或宿營車,是家庭外出休假、旅游觀光及聚會等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房車應用非常廣泛,還可以滿足野外作業或者外出公務時的住宿、飲食、會客、會議、娛樂、淋浴等多種需要,提高了戶外環境下的生活質量。
[0003]傳統上,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通常會有懸掛系統抵消車輛產生的震動,包括減震裝置,這樣將車廂對底盤大梁的沖擊通過懸掛系統轉移到車輪上。一般的車輛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但對于越野車輛,尤其是越野型房車,在各種越野狀態下,不同的路況,如沙漠、河灘和山路等,使得車輛的底盤大梁的扭矩力大大增加,而且,房車內部的器具裝置要保證始終處于水平位置,從而防止車內器件損壞,因此有必要對車廂與底盤的連接方式進一步提高改進。傳統的貨車車廂的剛性連接方式,如采用枕木或者橡膠板作為鋪墊,采用螺栓等方式連接已不再適用。故需要設計一種房車與底盤的連接結構,使車輛能夠適應各種路況,且保持房車車廂的穩定性,從而提高房車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房車與底盤的連接結構,用于解決現有房車在路況惡劣,底盤隨著路面高低而擺動導致底盤上方的車廂不能保持相對平衡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房車與底盤的連接結構,包括底盤,以及固定在底盤上的副車架,所述的副車架底部前端固定有兩個外掛捕捉器,兩個外掛捕捉器配合固定有一個可繞橫向軸轉動的副梁架,所述的副車架底部后端鉸接有一個可繞縱向軸轉動的緩沖后掛,所述的底盤前端與副梁架連接固定,所述的底盤后端與緩沖后掛連接固定。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兩個外掛捕捉器對稱設置在所述副車架縱向中心線的兩側,使得副梁架及其橫向軸垂直于縱向中心線,所述緩沖后掛的縱向軸與縱向中心線重合,使得所述的緩沖后掛可以繞縱向中心線擺動。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外掛捕捉器包括固定在副車架上的下支座,以及可拆卸固定在下支座上的上支座,所述的上支座和下支座合攏形成一個可轉動固定副梁架的圓孔。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副梁架上設置有限制其橫向移動的擋板,所述的擋板與底盤連接固定。
[0010]作為優選,所述副梁架與外掛捕捉器配合的部分為鋼圈層與橡膠圈層多層交替包裹而成的圓柱形復合軸。
[0011]作為優選,所述的緩沖后掛的一端中部鉸接在副車架上,另一端呈平面與底盤配合連接固定,形成一個以鉸接點為支點的蹺蹺板結構。
[0012]作為優選,所述的緩沖后掛與底盤配合的一端為鋼板層與橡膠層多層交替疊加而成復合層。
[0013]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副車架與底盤連接采用捕捉外掛和緩沖外掛相配合的連接方式來實現車輛的減震,使得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總能保持車廂的相對平衡,降低對車廂內部器件的損害,提高了車輛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4]較佳實施例
[0015]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副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底盤與副車架的連接原理示意圖;
[0017]圖3:本實用新型中外掛捕捉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本實用新型中緩沖后掛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底盤與副車架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本實用新型的副車架與車廂的連接結構實施例三;
[0021]圖7:本實用新型的副車架與車廂的連接結構實施例四;
[0022]圖8:本實用新型的車廂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9:本實用新型的車廂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25]請參閱圖1至圖9。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其他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26]實施例一,參閱圖1至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房車與底盤的連接結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底盤(未標示),以及固定在底盤上的副車架1,副車架I上固定有車廂13 ;副車架I是一種長方形框架,框架內設有多根橫梁102,兩根鋼管構件101,鋼管構件101通過橫梁102上的孔貫穿于橫梁102之間,橫梁102通過焊接固定在框架上;副車架I底部前端固定有兩個外掛捕捉器2,兩個外掛捕捉器2配合固定有一個可繞橫向軸轉動的副梁架5,副車架I底部后端鉸接有一個可繞縱向軸轉動的緩沖后掛3,底盤前端與副梁架5連接固定,底盤后端與緩沖后掛3連接固定。
[0027]作為較佳的實施例,兩個外掛捕捉器2對稱設置在副車架5縱向中心線的兩側,使得副梁架5及其橫向軸垂直于縱向中心線,緩沖后掛3的縱向軸與縱向中心線重合,使得所述的緩沖后掛3可以繞縱向中心線擺動,這樣的布置使得兩個外掛捕捉器2、緩沖后掛3形成一個扭力三角形,使副車架1、車廂13與車輛底盤形成動態平衡,降低對車廂13及其內部物體的損害。
[0028]作為較佳的實施例,外掛捕捉器2包括固定在副車架I上的下支座202,以及可拆卸固定在下支座202上的上支座201,上支座201和下支座202合攏形成一個可轉動固定副梁架5的圓孔(未標示),上下支座通過螺栓203的方式固定連接。同時,副梁架5上設置有限制其橫向移動的擋板4,擋板4通過卡扣的方式與底盤固定連接,當然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副梁架5與外掛捕捉器2配合的部分為鋼圈層204與橡膠圈層205多層交替包裹而成的圓柱形復合軸206。通過設置鋼圈層204和橡膠圈層205,可以在滿足支撐座支撐強度的條件下,還可以使底盤對副車架產生的沖擊得到緩沖和降低由此而產生的噪聲。
[0029]作為較佳的實施例,緩沖后掛3的一端中部鉸接在副車架I上,另一端呈平面與底盤配合連接固定,鉸接部位采用銷軸302連接,形成一個以鉸接點為支點的蹺蹺板結構;所述的緩沖后掛3與底盤配合的一端為鋼板層702與橡膠層701多層交替疊加而成復合層7。復合層通過螺栓301連接固定在緩沖后掛與副車架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