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三軸機械擋齒輪、第三軸無級擋齒輪分別通過滑動軸承套空套在第三軸上端滑動空轉狀態。
[0024]在本實用新型中,換向惰輪下方的中間軸上套裝有套筒。
[0025]在本實用新型中,太陽輪式支撐軸兩端分別設置有滾針軸承,用于承接左履帶驅動軸與右履帶驅動軸動態旋轉傳遞動力時的軸向分力。
[0026]在本實用新型中,左側行星齒輪機構中,左行星齒輪套裝在左行星齒輪支撐軸上,且沿左行星齒輪固定架在圓周上均分四組對稱布置,左行星齒輪固定架通過滑動軸承套安裝在太陽輪式支撐軸上,左行星架齒輪掛接在太陽輪式支撐軸、左履帶驅動軸的外齒上,并通過換向惰輪與馬達齒輪嚙合。
[0027]在本實用新型中,右側行星齒輪機構中,右行星齒輪套裝在右行星齒輪支撐軸上,且沿右行星齒輪固定架在圓周上均分四組對稱布置,右行星齒輪固定架通過滑動軸承套安裝在太陽輪式支撐軸上,右行星架齒輪掛接在太陽輪式支撐軸、右履帶驅動軸的外齒上,并與馬達齒輪嚙合。
[0028]在本實用新型中,主減速從動齒輪的內花鍵為齒形花鍵,與太陽輪式支撐軸外端面的外齒結合組成一對花鍵。
[0029]在本實用新型中,當向左側轉向時,差速轉向左側齒輪與左行星齒輪嚙合,當向右側轉向時,馬達齒輪與左行星齒輪嚙合;同時向上滑動變速換擋撥叉時,結合套上移,固定在雙動力輸入花鍵轂與第三軸無級擋齒輪上,動力由靜液壓無級變速器動力輸出齒輪傳遞至第三軸無級擋齒輪再傳遞至雙動力輸入花鍵轂,而后傳遞至第三軸輸入齒輪,此時變速器為靜液壓無級擋,變速器可輸出無級變速的前進擋和倒車擋;向下滑動變速換擋撥叉,結合套下移,固定在雙動力輸入花鍵轂與第三軸機械擋齒輪上,動力由靜液壓無級變速器動力輸出齒輪傳遞至第三軸機械擋齒輪再傳遞至雙動力輸入花鍵轂,而后傳遞至第三軸輸入齒輪,此時變速器為機械擋;
[0030]由于液壓馬達一端直接驅動右行星架齒輪,另一端通過換向惰輪換向后驅動左行星架齒輪,且馬達齒輪與差速轉向左側齒輪的模數、齒數相同,故當液壓馬達驅動時,左行星架齒輪、右行星架齒輪轉速相等,而方向相反,以組成由液壓馬達驅動的行星齒輪架差速式轉向機構;
[0031]當行星齒輪架差速式轉向機構等速鎖止輸出時,動力由主減速從動齒輪輸入傳輸至太陽輪式支撐軸,太陽輪式支撐軸左端至左行星齒輪,由左行星齒輪傳輸至左履帶驅動軸,太陽輪式支撐軸右端至右行星齒輪,右行星齒輪傳輸至右履帶驅動軸;等速輸出時,液壓馬達不工作,當液壓馬達不轉動時差速轉向左側齒輪與換向惰輪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轉向軸自鎖,左行星架齒輪、右行星架齒輪固定,左行星齒輪在左行星齒輪支撐軸上自轉,右行星齒輪在右行星齒輪支撐軸上自轉,此時左履帶驅動軸、右履帶驅動軸等速輸出;
[0032]當行星齒輪架差速式轉向機構差速轉向輸出時,液壓馬達轉動,左行星架齒輪、右行星架齒輪的輸入方向相反,輸出轉速相等的動力,此動力與等速鎖止輸出產生復合運動,促使左行星齒輪既圍繞左行星齒輪支撐軸自轉也圍繞太陽輪式支撐軸公轉,右行星齒輪既圍繞右行星齒輪支撐軸自轉也圍繞太陽輪式支撐軸公轉,而其兩側公轉的方向相同,既使得一側的左履帶驅動軸轉速增加,而另一側右履帶驅動軸的轉速降低,進而實現轉向。
[0033]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直接傳動與液壓無級傳動并聯連接方式,通過轉換結合套解決了機械直接傳動與液壓無極式結合的問題,有效提高傳動效率高與履帶車輛的操控性能;同時采用液壓馬達控制驅動輪兩側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齒輪正反轉以改變行駛驅動動力輸出軸兩端轉速,進而實現轉向,此轉向結構可通過調節液壓馬達轉速實現精準轉向,甚至田間原地調頭,且方便實現遠程機電液一體化控制,有效克服現有履帶車輛行駛側偏阻力、田頭轉向壅泥嚴重、操控困難等問題。
【附圖說明】
[003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003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動力輸入機構與PTO動力輸出機構結構示意圖。
[0037]圖4為圖1中C-C處剖視圖。
[0038]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左履帶驅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0039]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中間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0040]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雙動力輸入機構結構示意圖。
[0041]圖8為圖7中H-H處剖視圖。
[0042]圖9為圖7中1-1處剖視圖。
[0043]圖10為圖7中J-J處剖視圖。
[0044]圖11為圖7中K-K處剖視圖。
[0045]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差速式驅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0046]圖13為圖12中U-U處剖視圖。
[0047]圖14為圖12中V-V處剖視圖。
[0048]圖15為圖12中W-W處剖視圖。
[0049]圖16為圖12中Y-Y處剖視圖。
[0050]圖17為圖12中Z-Z處剖視圖。
[0051]圖18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左側行星齒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0052]圖19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的右側行星齒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54]參見圖1~圖2的雙動力輸入和差動式轉向履帶車輛變速器,包括動力輸入機構P、雙動力輸入機構S、中間傳動機構M、差速式驅動機構D、左履帶驅動機構Q、右履帶驅動機構R、PTO動力輸出機構T及箱體X ;其中,動力輸入機構P、雙動力輸入機構S、中間傳動機構M、差速式驅動機構D及PTO動力輸出機構T均安裝在箱體X上,箱體X兩側對稱安裝有結構相同的左履帶驅動機構Q與右履帶驅動機構R ;動力輸入機構P分別與PTO動力輸出機構T、雙動力輸入機構S連接,經動力輸入機構P輸入的動力,一部分動力由PTO動力輸出機構T輸出,通過PTO動力輸出機構T將動力傳遞給外部作業部分,另一部分動力經雙動力輸入機構S傳輸至中間傳動機構M,中間傳動機構M與差速式驅動機構D連接,由差速式驅動機構D將動力輸出驅動左履帶驅動機構Q與右履帶驅動機構R ;動力輸入機構P用于實現高速與低速切換,雙動力輸入機構S用于前進擋、倒擋的輸出,差速式驅動機構D用于實現轉向控制。
[0055]參見圖3~4所示,動力輸入機構P包括動力輸入錐齒輪PUPTO雙聯滑移換擋齒輪P2、動力輸入第一軸P3、動力換擋撥叉P4、PT0雙聯換擋齒輪Ρ5、ΡΤ0動力傳動軸Ρ6 ;ΡΤ0動力輸出機構T包括PTO輸出軸TUPTO主減速從動齒輪Τ2、ΡΤ0主減速主動齒輪Τ3 ;輸入端蓋Gl、卡環G2、密封圈G3、推力軸承G4、螺栓G5、深溝球軸承G6、套筒G7、輸出外端蓋Gl 1、PTO動力外端蓋G17、PT0動力內端蓋G18、輸出內端蓋G19 ;動力輸入第一軸P3 —端通過推力軸承G4安裝在輸入端蓋Gl上,另一端通過深溝球軸承G6安裝在箱體X上,輸入端蓋Gl通過螺栓G5緊固安裝于箱體X上,且在輸入端蓋Gl內安裝有用于對動力輸入第一軸P3進行密封的密封圈G3和用于對推力軸承G4進行孔向定位的卡環G2 ;動力輸入第一軸P3上套裝有PTO雙聯滑移換擋齒輪P2,PT0雙聯滑移換擋齒輪Ρ2上插裝有動力換擋撥叉Ρ4,并在動力輸入第一軸Ρ3 —側端部安裝有動力輸入錐齒輪Pl,同時在位于動力輸入錐齒輪Pl上端的動力輸入第一軸Ρ3上套裝有套筒G7,用于調整動力輸入第一軸Ρ3的軸間間隙并對動力輸入錐齒輪Pl進行限位;
[0056]PTO動力傳動軸Ρ6 —端通過深溝球軸承G6安裝在PTO動力外端蓋G17內,另一端通過深溝球軸承G6安裝在PTO動力內端蓋G18內,且PTO動力外端蓋G17與PTO動力內端蓋G18分別通過螺栓G5緊固安裝于箱體X上,用于對深溝球軸承G6進行限位,PTO雙聯換擋齒輪Ρ5套裝在PTO動力傳動軸Ρ6 —端,PTO動力傳動軸Ρ6另一端套裝有PTO主減速主動齒輪Τ3 ;
[0057]PTO輸出軸Tl 一端通過深溝球軸承G6安裝在輸出外端蓋Gll上,另一端通過深溝球軸承G6安裝在輸出內端蓋G19上,輸出外端蓋Gll與輸出內端蓋G19用于對深溝球軸承G6進行限位,并通過螺栓G5緊固安裝于箱體X上,且在輸出外端蓋Gll內安裝有用于對PTO輸出軸Tl進行密封的密封圈G3,PTO主減速從動齒輪Τ2套裝在PTO輸出軸Tl上,并在位于輸出外端蓋Gll —側的PTO輸出軸Tl上安裝有套筒G7,用于調整PTO輸出軸Tl的軸間間隙并對PTO主減速從動齒輪Τ2進行限位;
[0058]PTO雙聯滑移換擋齒輪Ρ2與PTO雙聯換擋齒輪Ρ5嚙合,PTO主減速主動齒輪Τ3與PTO主減速從動齒輪Τ2嚙合。
[0059]PTO雙聯滑移換擋齒輪Ρ2在動力輸入第一軸Ρ3上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