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車身結構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車身結構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安全技術的提高,乘用車的前排通過一些安全配置(例如安全帶和氣囊等的合理匹配)對前排乘員提供保護,使得前排乘員的保護能力已經相對較高。由于國家已經將前排安全帶和氣囊的配置列入法規的強制性要求,導致越來越重視對后排乘員的保護。目前五座以下的乘用車后排座椅的坐墊基本都是純泡沫結構,其只通過幾個卡扣固定在后地板上,不似前碰座椅內部有剛性骨架結構。這樣當汽車發生前部碰撞時,后排乘員會向前和向下滑動,同時由于后排座椅坐墊較軟,且后地板基本為平面而不具備約束后排座椅坐墊和限制乘員前移的功能,后排乘員向前和向下運動的距離會很大,發生后排乘員下潛的現象,給后排乘員帶來嚴重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車身結構及汽車,能在汽車發生前碰時,增加對后排乘員的約束能力,減少后排乘員向前和向下滑動的距離,避免后排乘員發生下潛現象,起到保護后排乘員的作用。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車身結構,包括車身后地板和固定設置在車身后地板上的后排座椅坐墊,汽車車身結構還包括防下潛梁結構,防下潛梁結構包括:
[0005]設置在車身后地板上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且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相互對稱,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上均設有多個凸臺,且每一凸臺的下邊沿處設有一減重孔,其中第一側板的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分別延伸形成第一翻邊、第二翻邊和第三翻邊,第二側板的第四側邊、第五側邊和第六側邊分別延伸形成第四翻邊、第五翻邊和第六翻邊,第一偵_和第三側邊為相對側邊,第四側邊和第六側邊為相對側邊;
[0006]設置在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頂部的頂板,且頂板的一組相對側邊分別與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連接,另一組側邊分別延伸形成第七翻邊和第八翻邊,其中第一翻邊、第四翻邊和第七翻邊相互連接形成第三側板,第三翻邊、第六翻邊和第八翻邊相互連接形成第四側板,且第三側板和第四側板分別延伸形成第九翻邊和第十翻邊,
[0007]其中,防下潛梁結構通過設置在頂板上的多個定位孔與后排座椅坐墊連接,防下潛梁結構通過第二翻邊、第五翻邊、第九翻邊和第十翻邊與車身后地板連接。
[0008]可選地,減重孔為長圓形孔。
[0009]可選地,頂板為拱形結構。
[0010]可選地,定位孔的數量為兩個。
[0011]可選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上均設有多個工藝孔。
[0012]可選地,第三側板與第四側板之間的距離為260?300mm。
[0013]可選地,后排座椅參考點到第一側板的距離為220?240mm。
[0014]可選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的距離為50?60mm。
[0015]可選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高度均為50?60mm。
[0016]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汽車車身結構。
[0017]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8]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當汽車發生前部碰撞時,防下潛梁結構會增加對后排乘員的約束能力,減少后排乘員向前和向下滑動的距離,避免后排乘員發生下潛現象,進而實現保護后排乘員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防下潛梁結構與后排座椅坐墊的裝配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防下潛梁結構與車身后地板的裝配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防下潛梁結構的示意圖之一;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防下潛梁結構的示意圖之二 ;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三側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第四側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1、車身后地板;2、后排座椅坐墊;3、防下潛梁結構;301、第一側板;302、凸臺;303、減重孔;304、第一翻邊;305、第二翻邊;306、第三翻邊;307、第四翻邊;308、第五翻邊;309、第六翻邊;310、第七翻邊;311、第八翻邊;312、第三側板;313、第九翻邊;314、第十翻邊;315、定位孔;316、工藝孔;317、頂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28]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車身結構,包括車身后地板1、固定設置在車身后地板I上的后排座椅坐墊2以及設置在車身后地板I和后排座椅坐墊2之間的防下潛梁結構3,其中,防下潛梁結構3包括:設置在車身后地板I上的第一側板301和第二側板,且第一側板301和第二側板相互對稱,第一側板301和第二側板上均設有多個(例如兩個)凸臺302,且每一凸臺302的下邊沿處設有一減重孔303,其中第一側板301的第一側邊、第二側邊和第三側邊分別延伸形成第一翻邊304、第二翻邊305和第三翻邊306,第二側板的第四側邊、第五側邊和第六側邊分別延伸形成第四翻邊307、第五翻邊308和第六翻邊309,第一側邊和第三側邊為相對側邊,第四側邊和第六側邊為相對側邊;設置在第一側板301和第二側板頂部的頂板317,且頂板317的一組相對側邊分別與第一側板301和第二側板連接,另一組側邊分別延伸形成第七翻邊310和第八翻邊311,其中第一翻邊304、第四翻邊307和第七翻邊310相互連接形成第三側板312,第三翻邊306、第六翻邊309和第八翻邊311相互連接形成第四側板,且第三側板312和第四側板分別延伸形成第九翻邊313和第十翻邊314,其中,防下潛梁結構3通過設置在頂板317上的多個定位孔315與后排座椅坐墊2連接,防下潛梁結構3通過第二翻邊305、第五翻邊308、第九翻邊313和第十翻邊314與車身后地板I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