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兒童推車的座椅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節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座椅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兒童推車中,為了兒童在推車內坐得舒服,并且滿足兒童坐和臥的多種不同需要,兒童推車的座椅靠背通常可以調節其傾斜角度。
[0003]現有的兒童推車靠背調節機構,多為手拉式,在調節座上設有卡槽,靠背桿上的活動件卡合在卡槽內,使靠背定位,用手拉活動件,使活動件脫離卡槽即可轉動靠背,放松活動件,在壓簧的作用下,活動件復位卡至卡槽內,靠背桿即重新定位,通過設置多個卡槽,使靠背可以調節在多個角度。這種結構,需要用手拉動兩側的活動件,調節不夠方便,同時,拉桿的設置,既影響美觀,也容易勾住衣物等導致安全問題。
[0004]還有如中國專利CN101362466A所公開的“座兜角度可調節的兒童推車”包括車架本體、設置在車架本體前下方的前輪,設置在車架本體后下方的后輪,通過位于車架本體兩側的座兜連接桿與車架本體相連接的座兜,在車架本體和座兜之間還設置有座兜調節機構,座兜調節機構包括設置在座兜和車架本體之間的調節桿、設置于調節桿內的沿調節桿的長度方向排列的至少兩個齒塊、開設在車架本體上的限位槽,通過將不同的齒塊調節到所述的限位槽中,以實現座兜相對車架本體角度的變換。該調節機構,雖然操作方便,只需要驅動牽引操作件,即可牽動齒塊運動,但是該齒塊與限位槽的相對動作比較生硬,而且操作調節靠背的角度需要用一定力氣。因此,在調節的時候,推車座兜上的兒童會明顯感覺到座兜的抖動,而且調節需要耗費一定的體力,手臂力量較小的女士或者小孩可能無法實現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調節穩定、輕松不用耗費太大力量的兒童推車的座椅調節機構。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兒童推車的座椅調節機構,包括與座椅框架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件和與推車框架相固定的第二連接件,還包括位于所述座椅框架頂部的牽引裝置,該牽引裝置與所述第一連接件之間通過位于座椅框架內的牽引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固定套于所述座椅框架上的套環和第一套筒部,所述套環上具有上下延伸的開孔,所述第一套筒部的軸向與所述開孔的軸向垂直,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與該第一套筒部同軸并且相鉸接的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一套筒部內設有一活動塊,所述活動塊通過所述第一套筒部與位于所述座椅框架內的牽引線相連接,并且可在牽引線的驅動下上下運動,所述活動塊上設有向著所述第二套筒部突出的卡塊,該第二套筒部內設有與所述卡塊相匹配的多個間隔的卡槽,該多個卡槽的一側設有連通該多個卡槽的通道。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套筒部內設有向著所述第二套筒部設置的容置活動塊的凹槽,所述凹槽與插入至套環內的座椅框架的長度方向同向延伸,并且設有開口連通至所述套環,并且插入至所述套環內的座椅框架上設有與該開口相配的孔,所述活動塊可在凹槽內上下運動,并且該活動塊設有向著套環突出的突塊,該突塊通過開口插入至套環內的座椅框架內并且固定連接牽引線的一端,所述活動塊與所述凹槽之間抵有復位彈簧使得所述活動塊具有始終位于凹槽底部的趨勢。
[0008]優選地,所述活動塊向著所述第一套筒部的面上設有沿凹槽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內容置所述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抵于所述容置凹槽底部另一端抵于所述凹槽的上方表面。
[0009]優選地,所述卡槽沿該第二套筒部的周向間隔分布多個,所述通道同樣沿第二套筒部的周向延伸。
[0010]優選地,所述牽引裝置包括相互連接形成容置空間的上殼體和下殼體,按鈕從下殼體的下方開孔中插入并且該按鈕與上殼體之間抵有彈簧,座椅框架內的牽引線與所述按鈕的頂部相固定連接。
[0011]為了便于連接和導線,所述下殼體上設有與上殼體卡合的卡勾,所述上殼體內設有導向輪,并且下殼體和按鈕上均設有導線槽。
[0012]為了使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便于連接,所述第一套筒部上具有向著所述第二套筒部突出延伸的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二套筒部上具有向著所述第一套筒部延伸的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一連接柱和第二連接柱相互連接以連接所述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
[0013]優選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柱和第二連接柱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的中心,所述活動塊的中心設有中心孔套于所述第一連接柱和第二連接柱上。
[0014]為了導向第一連接件相對于第二連接件的轉動,使兩者運動更加平穩,所述第一套筒部上設有向著所述第二套筒部突出延伸的導向塊,所述第二套筒部上設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導向槽,所述導向塊與所述導向槽相匹配并且在導向槽內運動。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兒童推車的座椅調節機構,不但結構緊湊,強度可靠,而且調節方便,并且不用耗費大力氣即可方便調節角度。便于手臂力量較小的使用者使用。而且該座椅調節機構在調節時座椅也不會有太大的晃動,也不會影響座椅上的兒童。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兒童推車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部件分解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活動塊的立體不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第一套筒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第二套筒的立體示意圖。
[0021]圖6為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牽引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牽引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去除上殼體)。
[0024]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牽引裝置的剖視圖。
[0025]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調節機構的牽引裝置的部件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7]如圖1-6所示的座椅調節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椅框架10上的第一連接件1,和與該推車框架20相固定的第二連接件2,所述第一連接件I與第二連接件2相互鉸接。該第一連接件I和第二連接件2可相對轉動,進而可以調整座椅框架10相對于推車的傾斜角度。該座椅調節機構還包括固定于座椅框架10頂部上的牽引裝置3。該牽引裝置與第一連接件I和第二連接件2之間通過牽引線連接,進而控制該第一連接件I和第二連接件之間的轉動和鎖定,該牽引線圖中未示出。該牽引線在中空的座椅框架10的內側延伸。所述牽引裝置3牽動牽引線以驅動所述第一連接件I相對于第二連接件2轉動。
[0028]如圖2-6所示,該第一連接件I包括固定套于座椅框架10上的套環11,以及與該套環11相固定連接或一體成型的第一套筒部12,該套環11上開有上下延伸的開孔111,供座椅框架10穿過,所述第一套筒部12的軸向與所述套環11上的開孔111的軸向垂直,該第一套筒部12與第二連接件2的第二套筒部21相互鉸接并且形成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套筒部12與第二套筒部21均為圓形,并且同軸設置,改第一套筒部12可相對于第二套筒部21繞其鉸軸轉動,進而可以調整座椅框架10相對于推車的傾斜角度。該第一套筒部12內設有向著第二套筒部21的容置活動塊4的凹槽13,該凹槽13沿套環11內的開孔111的軸向方向延伸,即與插入位于所述開孔111內的座椅框架10的長度方向同向,該凹槽13內設有開口 14連通至所述套環11,插入至所述套環11內的座椅框架10上設有與該開口 14相匹配的孔。
[0029]如圖2、3所示,該活動塊4設于所述凹槽13內,并且可在凹槽13內上下移動,即沿凹槽13的長度方向移動,該活動塊4向著所述套環11的一側設有突塊41,該突塊41通過該開口 14插入至插入于套環11內的座椅框架10內,并且該突塊41上設有過線環411,該過線環411上用于固定牽引線的一端,牽引線的另一端通過座椅框架10連接至牽引裝置
3。當活動塊4沿凹槽13上下移動時,該突塊41也在座椅框架內沿座椅框架上的開口上下移動。
[0030]該活動塊4向著所述第一套筒部12的面上設有沿凹槽13的長度方向、即活動塊4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容置凹槽44,該容置凹槽44內用于容置復位彈簧15,該復位彈簧15的一端抵于容置凹槽44的底面,另一端抵于所述凹槽13的上方表面,該復位彈簧15使得所述活動塊4具有始終向下位于凹槽13的底部的趨勢。通過牽引線牽引突塊41,使得活動塊4壓縮復位彈簧15沿凹槽13向上運動。
[0031]所述活動塊4向著所述第二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