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貨物運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長件貨物的運輸,一般涉及到前車、后車。或者前車包括牽引車頭和半掛承載平臺。目前,在長件貨物運輸時,通常在后車采用人為手動操作液壓動力站進行轉向。其特點有:
[0003]1、對操作人員技能要求高;
[0004]2、長途運輸對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
[0005]3、由于是人為操作,所以導致車輛行駛速度極慢;
[0006]4、準確度、安全性不高。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以解決現有運輸技術中長件貨物運輸轉向時存在的浪費人工、前后車轉向不配合、不及時的問題。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9]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包括前旋轉座、前旋轉臺、后旋轉座、后旋轉臺、引導轉向牽引架;所述前旋轉座設置于前車的承載平臺上,所述前旋轉臺設置于所述前旋轉座的上部,且所述前旋轉臺能夠繞前垂直軸相對于所述前旋轉座轉動;所述后旋轉座設置于后車的承載平臺上,所述后旋轉臺設置于所述后旋轉座的上部,且所述后旋轉臺能夠繞后垂直軸相對于所述后旋轉座轉動;所述引導轉向牽引架固定懸掛于被運載的長件貨物的下面,位于前車的車尾和后車的車頭之間,且所述引導轉向牽引架與所述后車的車頭連接;當前車轉彎時,帶動被運載的長件貨物擺動,所述引導轉向牽引架能夠隨著貨物的擺動,帶動后車的車頭轉向。
[0010]進一步,所述引導轉向牽引架包括固定部和第一擺動部;所述固定部固定懸掛于被運載的長件貨物的下面,所述第一擺動部通過與長件貨物長度同向的轉軸連接所述固定部,且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擺動部與后車的車頭連接。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固定部和第一擺動部組成二自由度牽引組件,當前車轉彎時,前車帶動被運載的長件貨物擺動,固定部隨著貨物的擺動,由于第一擺動部通過與長件貨物長度同向的轉軸連接固定部,所以,通過第一擺動部由固定部驅動,帶動后車的車頭隨前車同速度轉向。
[0011]進一步,所述引導轉向牽引架包括固定部、第一擺動部和第二擺動部;所述固定部固定懸掛于被運載的長件貨物的下面,所述第一擺動部通過與長件貨物長度同向的轉軸連接所述固定部,且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擺動部通過垂直于長件貨物長度同向的轉軸連接所述第一擺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擺動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擺動部與后車的車頭連接。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固定部、第一擺動部和第二擺動部三個部件組成三自由度牽引組件,當前車轉彎時,前車帶動被運載的長件貨物擺動,固定部隨著貨物的擺動,由于第一擺動部通過與長件貨物長度同向的轉軸連接固定部,所以,通過第一擺動部由固定部驅動,帶動第二擺動部隨前車同速度轉向;而第二擺動部與后車連接,且第二擺動部通過垂直于長件貨物長度同向的轉軸連接第一擺動部,則在第二擺動部被第一擺動部帶動轉向時,能夠對牽引起到緩沖的作用,防止后車過快被前車的轉向力牽引,產生抖動的現象,且對三自由度牽引組件本身也具有保護作用。
[0012]進一步,所述固定部通過繩索固定懸掛于長件貨物的下部。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由于被運載的長件貨物的外形多種多樣,使用繩索作為固定的工具,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能夠固定多種不同的長件貨物。具體地,繩索可以使用鋼絲繩或者纖維等具有較大拉伸應力的繩索。
[0013]進一步,所述前垂直軸包括前軸套和前軸芯;所述前軸套設置于所述前旋轉座的上端面,所述前軸芯設置在所述前旋轉臺的下端面;所述后垂直軸包括后軸套和后軸芯;所述后軸套設置于所述后旋轉座的上端面,所述后軸芯設置在所述后旋轉臺的下端面。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前垂直軸和后垂直軸均由軸套和軸芯組成,且軸套位于軸心的下方,利于通過軸套底座的支撐力,保障前垂直軸和后垂直軸的同軸旋轉作用。
[0014]進一步,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還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分別設置在所述前旋轉臺和所述后旋轉臺的上部,用于承載長件貨物。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托架用于承載長件貨物,避免貨物直接放置于前旋轉臺或后旋轉臺上,延長了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使用壽命。
[0015]進一步,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還包括前分力梁和后分力梁;所述前分力梁設置在所述前旋轉座和前車的承載平臺之間,且在沿長件貨物長度方向上,所述前分力梁的尺寸大于所述前旋轉座的尺寸;所述后分力梁設置在所述后旋轉座和后車的承載平臺之間,且在沿長件貨物長度方向上,所述后分力梁的尺寸大于所述后旋轉座的尺寸。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分力梁的作用在于將長件貨物的重量經由前旋轉座、后旋轉座,再由分力梁平均地分散到前車和后車的承載平臺上。
[0016]進一步,所述前分力梁和所述后分力梁均包括兩個工字梁;兩個所述工字梁沿長件貨物長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前旋轉座卡接在兩個所述工字梁對向的槽腔中;所述后旋轉座卡接在兩個所述工字梁對向的槽腔中。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兩個工字梁組成的前分力梁和后分力梁,平穩性好,不容易在運輸過程中產生側滑偏離。
[0017]進一步,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還包括滑鞋;所述滑鞋設置在所述后旋轉座的上表面和所述后旋轉臺的下表面之間。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由于長件貨物在運輸和轉向中,后車的連鎖轉向較為延遲,使用滑鞋,能夠加快長件貨物在后旋轉臺的轉動。
[0018]進一步,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還包括配重;所述配重放置于前車上。該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配重用于前后車的重量平衡,保證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作用效果。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引導轉向牽引架在前車和后車之間起引導轉向作用,在前車轉向的同時,能夠及時迅速地帶動后車轉向,免除人工,避免了人為手動操作液壓動力站進行轉向。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瑣和失誤,提高了長件貨物運輸時的轉向速度、準確度和行車安全。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后承載平臺的后視圖;
[0023]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前承載平臺的前視圖;
[0024]圖4為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5為圖4中A-A向視圖。
[0026]附圖標記:
[0027]1-前旋轉座;2-前旋轉臺;3-后旋轉座;
[0028]4-后旋轉臺; 5-引導轉向牽引架;51-固定部;
[0029]52-第一擺動部;53-第二擺動部;6_繩索;
[0030]7-前垂直軸;71-前軸套;72-前軸芯;
[0031]8-后垂直軸;81-后軸套;82-后軸芯;
[0032]9-托架;10-前分力梁;11-后分力梁;
[0033]12-滑鞋;13-配重。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5]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6]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0037]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其中: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后承載平臺的后視圖,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前承載平臺的前視圖,圖4為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圖4中A-A向視圖。如圖1?5所示,長件貨物連接后臺車自跟蹤轉向系統的主要結構包括前旋轉座1、前旋轉臺2、后旋轉座3、后旋轉臺4、引導轉向牽引架5。具體地,前旋轉座I設置于前車的承載平臺上,前旋轉臺2設置于前旋轉座I的上部,且前旋轉臺2能夠繞前垂直軸7相對于前旋轉座I轉動;后旋轉座3設置于后車的承載平臺上,后旋轉臺4設置于后旋轉座3的上部,且后旋轉臺4能夠繞后垂直軸8相對于后旋轉座3轉動。引導轉向牽引架5固定懸掛于被運載的長件貨物的下面,位于前車的車尾和后車的車頭之間,且引導轉向牽引架5與后車的車頭連接。當前車轉彎時,帶動被運載的長件貨物擺動,引導轉向牽引架5能夠隨著貨物的擺動,帶動后車的車頭轉向。目前,在長件貨物運輸時,通常在后車采用人為手動操作液壓動力站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