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后部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車身后部構造。
【背景技術】
[0002]以往,作為車身后部構造,例如具有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車身后部構造。其在機動二輪車的后部設有供乘坐人員把持的后扶手。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 — 126375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6]然而,以往以來,期望減少部件數量。這一期望即使是功能不同的部件彼此也不例外。
[0007]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車身后部構造中實現部件數量的減少。
[0008]作為上述課題的解決手段,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發明為一種車身后部構造,其具備車輛后部的后擋泥板(4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擋泥板(40)具備覆蓋后輪(4)的上方的擋泥板主體(41)、以及能夠供乘坐人員把持的扶手(42),所述扶手(42)與所述擋泥板主體
(41)一體地成形。
[0009]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擋泥板(40)設有隔著車身左右中心線(CL)配置于左側的左扶手(42L)、以及隔著所述車身左右中心線(CL)配置于右側的右扶手(42R),所述左右扶手(42L、42R)與所述擋泥板主體(41) 一體地成形。
[0010]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擋泥板(40)形成有沿徑向與所述后輪⑷相對的開口(43h)。
[0011]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擋泥板(40)內置有后轉向燈
(52)ο
[0012]根據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發明,通過一體地成形扶手與擋泥板主體,與使扶手與擋泥板主體分體的情況相比較,能夠實現部件數量的減少。此外,通過在具有較高的剛性的扶手的下部將擋泥板主體這一相對較薄壁的部件一體化,能夠提高后擋泥板的剛性。
[0013]根據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通過一體地成形左右扶手與擋泥板主體,與使左右扶手與擋泥板主體分體的情況相比較,能夠實現部件數量的減少。
[0014]根據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通過在后擋泥板形成沿徑向與后輪相對的開口,能夠與形成開口的部分相應地實現后擋泥板的輕量化。
[0015]根據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通過在后擋泥板內置有后轉向燈,與在后擋泥板之外安裝后轉向燈的情況相比較,能夠減少分裝化(寸7''ASSY化)帶來的組裝工時。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實施方式的機動二輪車的左側視圖。
[0017]圖2是上述機動二輪車的俯視圖。
[0018]圖3是上述機動二輪車的后部的左側視圖。
[0019]圖4是上述機動二輪車的后部的、拆卸了座椅的狀態的俯視圖。
[0020]圖5是上述機動二輪車的后擋泥板的左側視圖。
[0021]圖6是上述后擋泥板的俯視圖。
[0022]圖7是上述后擋泥板的主視圖。
[0023]圖8是上述后擋泥板的后視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4 后輪
[0026]40后擋泥板
[0027]41擋泥板主體
[0028]42 扶手
[0029]42L左扶手
[0030]42R右扶手
[0031]43h 開口
[0032]52后轉向燈
[0033]CL車身左右中心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如果沒有特別記載,使以下說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與以下說明的車輛中的朝向相同。此外,在使用于以下說明的圖中的適當位置,示出表示車輛前方的箭頭FR、表示車輛左方的箭頭LH、表示車輛上方的箭頭UP。圖中線CL表示車身左右中心線。
[0035]首先,使用圖1以及圖2對實施方式的機動二輪車I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是實施方式的機動二輪車I的左側視圖。圖2是上述機動二輪車I的俯視圖。
[0036]圖1以及圖2所示,小型的機動二輪車I具備操縱手柄2、由操縱手柄2轉向的前輪3、以及由擺動式的動力單元8驅動的后輪4。
[0037]包含操縱手柄2以及前輪3的轉向類部件以能夠轉向的方式樞軸支承于車架10前端的頭管U。在車架10的下部后側以能夠上下擺動的方式樞軸支承有動力單元8的前部下側。在操縱手柄2與支承在車身后部上的乘坐人員乘座用的座椅5之間設有乘坐人員的放置腳用的踏板底板28。
[0038]例如,車架10通過焊接等將多種鋼材一體地結合而形成。車架10具備:頭管11 ;主車架12,其從頭管11向斜后下方延伸;左右側車架13,其從主車架12的下部側面向后方延伸,之后從中間部13m向斜后上方延伸;左右后車架14,其從左右側車架13的上端部向斜后上方延伸;左右樞軸板15,其沿附屬設置于中間部13m的車寬度方向架設有樞軸15a ;中間橫向車架16,其在中間部13m的后上方架設于左右側車架13之間;以及后橫向車架17 (參照圖4),其架設于左右后車架14的后端部之間。
[0039]在樞軸15a經由連桿18以能夠上下擺動的方式支承有動力單元8的前部下側。
[0040]動力單元8是將配置于前部的發動機8a、以及配置于后部左側的變速器8b—體化而成的擺動式動力單元。在動力單元8與車架10的后部之間夾設有后懸架6,在車身后部構成單元擺動式的后懸架構造。
[0041]在動力單元8的上方安裝有空氣凈化單元7。在空氣凈化單元7的前端安裝有連結于發動機8a的節氣門體(未圖示)。
[0042]在動力單元8的上方配置有供駕駛員乘座的座椅5。座椅5沿前后延伸,并一體地具有供駕駛員乘座的主座椅5a、以及供同乘者乘座的后座椅5b。在座椅5的下方,在前輪3與后輪4之間設有供駕駛員放置腳的踏板底板28。在座椅5的前方設有上下延伸的護腿板22。
[0043]在座椅5的前方、并且是護腿板22的后方形成有在乘坐人員上下車時供腳通過的腳通過空間9。駕駛員使腳通過腳通過空間9,乘座于座椅5并將腳放置在踏板底板28上,從而乘上機動二輪車I。
[0044]在座椅5的前部下方配置有收納箱50,在座椅5的后部下方配置有燃料箱51。收納箱50由中間橫向車架16以及左右后車架14支承。燃料箱51由左右后車架14支承。
[0045]車架10被車身罩20覆蓋。車身罩20具備:前罩21,其覆蓋車架10的前部;護腿板22,其覆蓋駕駛員的腿的前方;底罩23,其覆蓋踏板底板28的側方;底板中心罩30,其夾設于左右踏板底板28L、28R之間,并且形成向上方凸起的隧道形狀;左右側罩24,其與底板中心罩30的左右下方相連,并且覆蓋車架10的前后中央部;左右后側罩25,其與左右側罩24的后上方相連,并且覆蓋車架10的后部;以及后上罩26 (參照圖2),其從上方覆蓋左右后側罩25的后部之間。車身罩20通過螺栓等的安裝部件安裝于車架10。
[0046]在車輛后部設有后擋泥板40,該后擋泥板40具備覆蓋后輪4的上方的擋泥板主體41及上部擋泥板46 (參照圖4)、覆蓋后輪4的后上方的后尾擋泥板43、以及乘坐人員能夠進行把持的扶手42。圖4所示的上部擋泥板46以構成后擋泥板40并且覆蓋后輪4的上方的方式形成。上部擋泥板46具有以沿后輪4的外周面的方式向上方鼓出的鼓出部46a。
[0047]另外,附圖標記57表示從前方以及側方保護操縱手柄2的手柄防護裝置,附圖標記56表示覆蓋前輪3的上方的前擋泥板,附圖標記52表示以內置于后擋泥板40的LED等作為光源的左右后轉向燈,附圖標記53表不尾燈,附圖標記54表不儀表板,附圖標記55表示消音器。
[0048]接下來,使用圖3以及圖4對實施方式的機動二輪車I的后部的構成進行說明。圖3是上述機動二輪車I的后部的左側視圖。圖4是上述機動二輪車I的后部的、拆卸了座椅5的狀態的俯視圖。另外,在圖4中,為了方便說明而省略了燃料箱51的圖示。
[0049]如圖3以及圖4所示,在左右后車架14的后端部通過焊接等結合有扶手42支承用的左右托架14b以及后柱19。
[0050]左右托架14b形成為向下方打開的剖面U字狀,并且使平坦面朝向上方地結合于左右后車架14。左右托架14b經由套管以及螺栓等的緊固部件在多處位置(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兩處)支承左右扶手42L、42R的前端安裝部42f。在圖3的側視下,后柱19從左右后車架14的后端部向后上方以直線狀傾斜延伸。在左右后柱19的后端部設有左右扶手支承部19a。左右扶手支承部19a在一處支承左右扶手42L、42R的后端安裝部42g。另外,左右扶手支承部19a也可以在多處支承左右扶手42L、42R的后端安裝部42g。
[0051]如圖4所示,在左右后車架14設有向車寬度方向內側突出的燃料箱51支承用的左右托架14a。左右托架14a經由螺栓等的緊固部件在多處位置(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兩處)支承燃料箱51的前部。
[0052]后橫向車架17具有彎曲部,在圖4的俯視下,該彎曲部形成向前方打開的U字狀。在后橫向車架17的左右兩端部設有燃料箱支承部17a,并且設有向后方突出的燃料箱支承用的托架17b。后橫向車架17利用燃料箱支承部17a以及托架17b,經由螺栓等的緊固部件在多處位置(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