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使用該車架的電動車。
背景技術:
電動車是現代社會非常普及的代步工具,以駕駛操作簡便、節能環保受到廣泛的喜愛。目前的最暢銷的電動車是類似于踏板摩托車外形的電動車,因其外形美觀、鞍座舒適、電池儲量大、續航時間長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但是該種電動車的車架缺存在諸多問題,如附圖5所示的現有技術中的該類電動車車架,其結構包括主梁管和所述主梁管連接的后座支撐架,后座支撐架的前側向下彎折后與主梁管連接,形成了腳踏區域,然后在后座支撐架的下方設置一平叉連接架,然后將后平叉鉸接在該平叉連接架,該種結構雖然結構簡單、易加工。但是其腳踏部位于后座支撐架為一體結構,并且在腳踏部位的前后橫跨距離較長,且沒有任何加強的部件,僅靠后座支撐架這較粗的管件來支撐整個車體的前后部位,不僅增加了車架的重量,而且使得該車架腳踏部位的機械強度大大降低,載重較大時腳踏部位易發生變形,造成車輛報廢,甚至發生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機械強度高、重量輕、裝配精度高的高強度電動車車架及使用該車架的電動車。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為:包括主梁管、與所述主梁管連接的踏板支撐架、與所述踏板支撐架連接的后座支撐架、與所述后座支撐架連接的平叉連接架和后平叉,所述平叉連接架上設有集成連接件,所述后平叉鉸接在所述集成連接件上;所述主梁管與所述集成連接件之間設有加強支撐架,所述加強支撐架的一端與所述主梁管連接,所述加強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所述集成連接件連接,所述踏板支撐架的一端與主梁管連接,所述踏板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所述加強支撐架的中部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還采用如下附屬技術方案:
所述集成連接件包括連接部、設在所述連接部一端的軸接部、設在所述連接部另一端的支撐部,平叉連接架的一端與加強支撐架的一端通過所述連接部連接,所述后平叉與所述軸接部鉸接,所述支撐部位于平叉連接架與加強支撐架之間并分別與所述加強支撐架的中部和所述平叉連接架的中部連接。
所述軸接部上設有第一鉸接孔,所述后平叉通過第一鉸接軸與所述第一鉸接孔鉸接;還包括雙撐架,所述連接部上設有第二鉸接孔,所述雙撐架通過第二鉸接軸與所述第二鉸接孔鉸接。
所述支撐部與所述連接部之間設有連接梁,所述連接梁的一端與所述支撐部連接,所述連接梁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部連接。
所述連接部與所述雙撐架之間設有拉簧,所述連接部上設有拉簧軸,所述雙撐架上設有拉簧連接部,所述拉簧一端與所述拉簧軸連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與所述拉簧連接部連接。
所述連接部上設有弧形連接部和連接板,所述弧形連接部與所述加強支撐架連接,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平叉連接架連接。
還包括腳蹬架,所述腳蹬架與所述支撐部連接。
所述加強支撐架包括V型管,所述V型管的尖端部與所述主梁管連接,所述V型管的開口端向后延伸與所述集成連接件連接。
所述集成連接件為一體沖壓成型。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車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為:包括車架、設在所述車架上的前輪、后輪、蓄電池和控制器,所述車架包括主梁管、與所述主梁管連接的踏板支撐架、與所述踏板支撐架連接的后座支撐架、與所述后座支撐架連接的平叉連接架和后平叉,所述平叉連接架上設有集成連接件,所述后平叉鉸接在所述集成連接件上;所述主梁管與所述集成連接件之間設有加強支撐架,所述加強支撐架的一端與所述主梁管連接,所述加強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所述集成連接件連接,所述踏板支撐架的一端與主梁管連接,所述踏板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所述加強支撐架的中部連接。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加強支撐架的設置大大提高了與電動車腳踏部位的機械強度,集成連接件的設置又提高了加強支撐架與平叉連接架之間的連接強度,并且便于加工裝配,提高了車架精度及產品合格率,使得本車架在使用過程中更加堅固、安全、可靠,同時該種車架與現有技術相比重量更輕,使用過程更加輕巧。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車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時,腳踏部位的機械強度更高,車架更加穩靠,更加經久耐用,改變了傳統車架的死板設計,并且使用過程中更加安全、可靠,同時該種車架與現有技術相比重量更輕,使用過程更加輕巧、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的結構圖一。
圖2是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集成連接件的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的結構圖二。
圖5是現有技術中電動車車架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圖4,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實施例,包括主梁管1、與所述主梁管1連接的踏板支撐架7、與所述踏板支撐架7連接的后座支撐架2、與所述后座支撐架2連接的平叉連接架3和后平叉4,所述平叉連接架3上設有集成連接件5,所述后平叉4鉸接在所述集成連接件5上;所述主梁管1與所述集成連接件5之間設有加強支撐架6,所述加強支撐架6的一端與所述主梁管1連接,所述加強支撐架6的另一端與所述集成連接件5連接,所述踏板支撐架7的一端與主梁管1連接,所述踏板支撐架7的另一端與所述加強支撐架6的中部連接。加強支撐架6的設置大大提高了與電動車腳踏部位的機械強度,集成連接件5的設置又提高了加強支撐架6與平叉連接架3之間的連接強度,并且便于加工裝配,提高了車架精度及產品合格率,使得本車架在使用過程中更加堅固、安全、可靠,同時該種車架與現有技術相比重量更輕,使用過程更加輕巧。
參見圖2至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所述集成連接件5包括連接部51、設在所述連接部51一端的軸接部52、設在所述連接部51另一端的支撐部53,平叉連接架3的一端與加強支撐架6的一端通過所述連接部51連接,所述后平叉4與所述軸接部52鉸接,所述支撐部53位于平叉連接架3與加強支撐架6之間并分別與所述加強支撐架6的中部和所述平叉連接架3的中部連接。本實用新型中的集成連接件5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設計合理巧妙,使得各部件之間的連接更加方便、可靠。
參見圖2至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所述軸接部52上設有第一鉸接孔54,所述后平叉4通過第一鉸接軸12與所述第一鉸接孔54鉸接;還包括雙撐架8,所述連接部51上設有第二鉸接孔55,所述雙撐架8通過第二鉸接軸13與所述第二鉸接孔55鉸接。將第一鉸接孔54設在軸接部52上,將第二鉸接孔55設在連接部51上,能夠延長第一鉸接孔54和第二鉸接孔55的水平距離,避免雙撐架8與后平叉4的干涉。
參見圖2至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所述支撐部53與所述連接部51之間設有連接梁56,所述連接梁56的一端與所述支撐部53連接,所述連接梁56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部51連接。連接梁56的設置能夠延長支撐部53與連接部51之間的距離,使得支撐部53更加靠近平叉連接架3和加強支撐架6的中點,從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機械強度。
參見圖2,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所述連接部51與所述雙撐架8之間設有拉簧9,所述連接部51上設有拉簧軸57,所述雙撐架8上設有拉簧連接部,所述拉簧9一端與所述拉簧軸57連接,所述拉簧9的另一端與所述拉簧連接部連接。
參見圖2至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所述連接部51上設有弧形連接部511和連接板512,所述弧形連接部511與所述加強支撐架6連接,所述連接板512與所述平叉連接架3連接。通過在連接部51上設置弧形連接部511和連接板512分別與平叉連接架3和加強支撐架6連接,使得三者之間的連接更加方便,裝配精度更高,外形更加美觀。
參見圖2和圖4,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還包括腳蹬架10,所述腳蹬架10與所述支撐部53連接。所述腳蹬架10與所述支撐部53通過螺釘連接。將腳蹬架10直接與支撐部53連接,與傳統的腳蹬架10與后座支撐架2焊接相比,裝配更加方便,安裝精度更高。
參見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所述加強支撐架6包括V型管,所述V型管的尖端部與所述主梁管1連接,所述V型管的開口端向后延伸與所述集成連接件5連接。上述加強支撐架6,結構簡單、加工方便、機械強度高,與平叉連接架3配合有助于提高電池盒的安裝空間、降低電池盒的安裝高度,并且擴大了電池容量,延長了續航里程,降低了電動車的重心高度,騎行過程中更加平穩,安全。
參見圖2至圖4,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所述集成連接件5為一體沖壓成型。加工方便、機械強度高、生產成本低。
參見圖1和圖4,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車實施例,包括車架、設在所述車架上的前輪、后輪、電池盒11、設在所述電池盒內的蓄電池和控制器,所述前輪、后輪、電池和控制器均為現有技術中較為成熟的技術,此處不再詳細贅述,本實施例中的車架為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高強度的電動車車架。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時,腳踏部位的機械強度更高,車架更加穩靠,更加經久耐用,改變了傳統車架的死板設計,并且使用過程中更加安全、可靠,同時該種車架與現有技術相比重量更輕,使用過程更加輕巧、方便。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變化,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