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包,尤其涉及一種自行車車架尾包。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自行車車尾一般并不安裝照明設備或警示設備,只是安裝紅色反光板。如自行車騎行在光線較暗或無光線環境中,紅色反光板并不能聚集到足夠的光線進行反射,后方車輛和行人并不能及時發現自行車,容易造成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置有警示燈的自行車車架尾包,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車架尾包,包括包體,所述包體上方設置有警示燈,所述警示燈包括受開關控制的燈珠;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一極與燈珠連接,一極與開關連接;警示燈還設置有燈罩。通過警示燈的設置,可以讓后方車輛與行人即使在光線較暗或無光的環境下也可在較遠距離觀察到騎行車輛并提前做好避讓準備,避免危險的發生。
進一步的,所述開關為觸壓開關。觸壓開關可較為靈活的選擇接通電路或關閉電路,并可通過觸壓次數選擇通路模式。
進一步的,所述燈罩為軟性材料。使用者可直接通過按壓燈罩即可控制觸壓開關,不用另設開關或接觸按鈕,節約空間,使得包體有更大的置物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軟性材料為軟塑料。
進一步的,所述包體兩側均設置有側包。通過側包的設置可以進一步增加包體置物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包體設置有主包體,警示燈設置于主包體蓋面。警示燈無需重新設置安置位置,節約了包體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側包、主包體均通過拉鏈閉合。通過拉鏈可以方便、靈活的開合包體。
進一步的,所述包體通過固定夾與自行車車架固定。通過固定夾的設置,避免了包體跌落或在自身重量。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夾為滑槽型固定夾。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夾包括與主包體固接的夾座、夾體、連接夾,夾座上有梯形滑槽,夾體上設置有與梯形滑槽相配合的梯形凸起,還設置有兩個半圓形車架槽,連接夾上設置有與車架槽對應的兩個半圓車架槽,夾體與連接夾通過螺栓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警示燈的設置,可以讓后方車輛與行人即使在光線較暗或無光的環境下也可在較遠距離觀察到騎行車輛并提前做好避讓準備,避免危險的發生。
(2)觸壓開關可較為靈活的選擇接通電路或關閉電路,并可通過觸壓次數選擇通路模式。
(3)使用者可直接通過按壓燈罩即可控制觸壓開關,不用另設開關或接觸按鈕,節約空間,使得包體有更大的置物空間。
(4)通過側包的設置可以進一步增加包體置物空間。
(5)警示燈無需重新設置安置位置,節約了包體空間。
(6)通過拉鏈可以方便、靈活的開合包體。
(7)通過固定夾的設置,避免了包體跌落或在自身重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車架尾包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警示燈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包體后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滑槽型固定夾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滑槽型固定夾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參見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自行車車架尾包,包括包體1,所述包體1上方設置有警示燈2,所述警示燈2包括受開關21控制的燈珠22;還包括電池23,所述電池23一極與燈珠22連接,一極與開關21連接;警示燈2還設置有燈罩24,燈罩24與燈座25相配合,所述開關21為觸壓開關,所述燈罩24為軟性材料,所述軟性材料為軟塑料,所述包體1包括主包體12和位于主包體12兩側的側包11,警示燈2設置于主包體12蓋面,所述側包11、主包體12均通過拉鏈13閉合,包體通過固定夾與自行車車架固定。
參見圖4、圖5所示,固定夾包括與主包體12固接的夾座31,與夾座31連接的夾體32和連接夾33。夾座31上有梯形滑槽311。夾體32上設置有與梯形滑槽311相配合的梯形凸起321,還設置有兩個半圓形車架槽322。連接夾33上設置有與車架槽對應的兩個半圓槽331。夾體32與連接夾33通過螺栓34連接。所述半圓形車架槽322與半圓槽331分別一一相對設置。
安裝時,將夾體32與連接夾33對應安裝在自行車車梁上,車梁穿過車架槽322與半圓槽331組合而成的圓孔,并通過螺栓34將夾體32與連接夾33夾緊固定。通過夾體32與夾座31的卡合,主包體12安裝于自行車車梁上。使用警示燈時,按壓燈罩24,使之與開關21接觸,開關21控制電路通路或短路,是的燈珠22亮或滅。其中,燈罩24為紅色透光軟性塑料,可以保證發出的光極為醒目。燈珠22為LED燈珠,延長了使用壽命的同時避免使用者按壓時壓碎燈珠。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