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前叉的結構方面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供自行車的控制纜線穿行于其中,使可便于組裝于自行車的車架上,而且組裝后可使自行車的控制纜線被完全隱藏的自行車前叉的藏線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傳統的自行車的剎車線及變速線等控制纜線,通常延伸自車頭的把手上的剎車握把及變速握把,然后沿著車架的外側延伸到前、后輪及齒盤附近的剎車器及變速器上,所以控制纜線完全外露于車架外,因此會影響與破壞自行車的整體美觀及質感,而且該些外露的控制纜線也很容易勾到其他物件而造成摔車的情形,再者該些控制纜線會因長期受日曬雨淋,而容易造成老化生銹甚至斷裂的狀況,進而對騎行者形成不安全的隱患。
目前雖有業者設計出一種可將該些控制纜線穿行于把手、豎管及車架中的結構,而使該些控制纜線被大部分隱藏于車身之中,然而由于自行車前叉的立管與車架的頭管呈轉動地配合,因此大都會于豎管末端穿出外部后再由外部穿入該車架頭管之中,因此便仍然會有一小段突兀的顯露于車頭的外側,進而嚴重影響自行車的整體美感及質感。目前雖另有本領域技術人員利用于前叉上設一導線管來供該些控制纜線穿行以達到完全隱藏控制纜線的目的,如中國臺灣公告號為M331481的專利所示。然而,該種外加導線管的現有技術的前叉結構,不但會增加制作成本,而且車架結構也需同時配合變更結構設計,尤其是其會造成自行車的整體外形更顯笨重不美觀之感,而且組裝上也較為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自行車前叉結構不易隱藏控制纜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前叉的藏線結構,包括:
兩叉管,上端互相連接;以及
一立管,直立接設于兩所述叉管的連接處,所述立管的周面上縱向設有至少一溝槽,所述溝槽能夠容納至少一控制纜線穿行于其中。
其中,兩所述叉管的上端連接處形成有一承座,所述立管的下端接設于所述承座的頂面。
其中,所述立管的頂面具有一螺合孔供一螺栓螺鎖。
其中,所述溝槽延伸到所述立管上端面呈開口狀。
其中,所述立管為中空狀。
其中,所述立管為實心狀。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車前叉的藏線結構,可藉由該立管周面縱向設置的至少一溝槽來供自行車的控制纜線穿行于其中,以使其可便于組裝于自行車的車架的頭管之中,而且組裝后不但不會影響其的轉動配合,而且也不會增加整體的體積及重量。尤其是,無需改變原有的車架及豎管的結構,而可大幅節省成本。特別是,可使控制纜線被完全隱藏,而使其能因此大幅增加自行車的整體美感、質感及騎行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的第一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的第二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的第三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的第四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的第五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的第六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叉管 11承座
20立管 21螺合孔
22溝槽 30車架
31頭管 40豎管
41把手 50螺栓
51立管蓋 60控制纜線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4所示,顯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車前叉的藏線結構包括一兩叉管10及一立管20,其中:
該兩叉管10,上端互相連接,且于連接處形成一承座11。
該立管20,直立設于該承座11的頂面,可供可轉動地穿過一車架30的頭管31,且使上端部伸出該頭管31而供一豎管40的后端束設結合。該立管20的頂面具有一螺合孔21可供一螺栓50穿過一立管蓋 51而螺鎖于其中。該立管20的周面上縱向設有延伸到上端面呈開口狀的至少一溝槽22,該溝槽22可供容納至少一控制纜線60穿行于其中。在本實施例中,該立管20為一空心管體,其可為鋁擠型,且其具有兩溝槽22,且每一溝槽22可供容納兩控制纜線60,如圖4所示。
在圖3中可看出,該多個控制纜線60可由該把手41穿入該豎管 40內部,然后再由該豎管40的后端伸入該立管20的兩溝槽22之中,使該多個控制纜線60穿行于該兩溝槽22之中而被該頭管31覆蓋隱藏于內側,之后再由該車架30內部穿設到所需的位置。
請參閱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20的第二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指出該立管20可為實心狀。
請參閱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20的第三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指出該立管20的周面具有一溝槽22,且該溝槽22 可供容納四條控制纜線60。
請參閱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20的第四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指出該立管20的周面具有兩溝槽22,且每一溝槽 22可供容納兩條控制纜線60。
請參閱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20的第五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指出該立管20的周面具有三溝槽22,且其中一溝槽22可供容納兩條控制纜線60,兩溝槽22可分別各容納一條控制纜線60。
請參閱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管20的第六種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其中指出該立管20的周面具有四溝槽22,每一溝槽22 可供分別容納一條控制纜線60。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溝槽22可依實際需要設計成各種形狀,并且每一溝槽22的尺寸也可依實際需要設計成可供容納一條、兩條、三條、四條或更多條控制纜線60,此不再另加以一一贅述。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車前叉的藏線結構,可由該立管20 周面縱向設置的至少一溝槽22來供自行車的控制纜線60穿行于其中,以使其可便于組裝于自行車的車架30的頭管31之中,組裝后不但不會影響其的轉動配合,而且也不會增加整體的體積及重量。尤其是,無需改變原有的車架30及豎管40的結構,而可大幅節省成本。特別是,可使該控制纜線60被完全隱藏,而使其能因此大幅增加自行車的整體美感、質感及騎行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主張的權利范圍,凡其它未脫離本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