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避震自行車車架。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健身意思的提高,自行車騎行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人們對適應不同場合騎行的自行車需求越來越高。林地騎行使騎行者能夠親近自然,感受到復雜多變的地勢環境,但對自行車的減震要求要求較高。但現有的自行車車架減震一般依靠后軸叉架與車架之間設置避震器或避震彈簧來實現,此種方式避震效果一般,并且對避震器或避震彈簧要求較高,頻繁的使用降低了避震效果,進而影響到騎行者的騎行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避震自行車車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避震自行車車架,包括前三腳架、后三角架,前三腳架和后三角架之間鉸接,在前三角架下梁和后三角架前梁之間還設有一避震裝置。
優選地,所述避震裝置包括避震器和二連桿結構,所述二連桿結構包括連接桿和支撐桿;后三角架前梁與前三腳架鉸接位置的下方設有一支架,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架鉸接,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于支撐桿的中段位置;所述支撐桿一端鉸接于前三角架下梁,另一端與避震器鉸接;所述避震器的一端鉸接于后三角架前梁,避震器和后三角架前梁鉸接位置位于后三角架前梁與前三腳架鉸接位置的上方,避震器的另一端與支撐桿鉸接。
優選地,前三角架后梁設鏤空孔,所述避震器穿過所述鏤空孔后分別與支撐桿、后三角架前梁鉸接。
優選地,所述避震器通過螺桿和螺絲分別與支撐桿、后三角架前梁鉸接。
優選地,所述后三腳架還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后三腳架上梁、兩根相互平行的后三腳架下梁,所述后三腳架上梁的尾端和后三腳架下梁的尾端分別連接,用以安設后軸,所述后三腳架上梁的頭端和后三腳架下梁的頭端分別和后三腳架前梁的頭端、尾端連接,所述后三腳架前梁為弧形,前三腳架和后三角架之間的鉸接位置位于所述弧形的弧頂位置。
優選地,所述后三腳架一體成型。
優選地,前三腳架上梁和前三角架下梁的頭端相互連接,前三腳架上梁和前三角架下梁相互連接處設前叉管。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設獨立的前三角架、后三角架,在前三角架和后三角架之間設一避震裝置,避免了安裝后軸叉架上對避震裝置的直接沖擊,延長了避震裝置的使用壽命;
2)利用前三角架后梁的鏤空孔穿設避震器,結構獨特,設計合理,使整體結構更為簡單;
3)二連桿結構和避震器相互的作用下,前三角架、后三角架受力時圍繞鉸接位置旋轉,避震器受壓壓縮,二連桿結構聯動保持避震功能在一個合理的范圍,發揮林道運動時的減震功能,能夠給車手更優異的騎行體驗,并能合理的延長避震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前三角架后梁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后三角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避震自行車車架,包括前三腳架1、后三角架2,前三腳架1和后三角架2之間鉸接,在前三角架下梁11和后三角架前梁21之間還設有一避震裝置3。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避震裝置3包括避震器31和二連桿結構32,二連桿結構32包括連接桿321和支撐桿322;后三角架前梁21與前三腳架1鉸接位置5的下方設有一支架6,連接桿321的一端與支架6鉸接,連接桿321的另一端鉸接于支撐桿322的中段位置;支撐桿322一端鉸接于前三角架下梁11,另一端與避震器31鉸接;避震器31的一端鉸接于后三角架前梁21,避震器31和后三角架前梁21鉸接位置位于后三角架前梁21與前三腳1架鉸接位置5的上方,避震器31的另一端與支撐桿322鉸接。
具體的,前三角架后梁12設鏤空孔121,避震器31穿過鏤空孔121后分別與支撐桿322、后三角架前梁21鉸接。
具體的,避震器31通過螺桿和螺絲分別與支撐桿322、后三角架前梁21鉸接。
具體的,后三腳架2還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后三腳架上梁22、兩根相互平行的后三腳架下梁23,后三腳架上梁22的尾端和后三腳架下梁23的尾端分別連接,用以安設后軸,后三腳架上梁22的頭端和后三腳架下梁23的頭端分別和后三腳架前梁21的頭端、尾端連接,后三腳架前梁21為弧形,前三腳架1和后三角架2之間的鉸接位置5位于所述弧形的弧頂位置。
具體的,后三腳架2一體成型。
具體的,前三腳架上梁13和前三角架下梁11的頭端相互連接,前三腳架上梁13和前三角架下梁11相互連接處設前叉管7。
以上陳述僅以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以便于讀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僅限于此,任何依本實用新型所做的技術延伸或再創造,均受本實用新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