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農用牽引機。
背景技術:
農業機械是指在作物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過程中,以及農、畜產品初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主要用于解決農耕作業問題、提高農耕效率,現有的農用機械全部采用拖拉機牽引機,但是由于其轉向不靈活,所以對使用者的駕駛技能要求較高,使用起來不夠簡單方便,另外在使用過程中其大輪對地面會產生較深的壓痕,從而不利于土地耕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農用牽引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農用牽引機,包括牽引機機體以及設于所述機體上的控制單元、驅動單元和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采用履帶驅動,驅動單元包括兩個用于對左右兩個履帶分別獨立驅動控制的驅動電機,所述控制單元通過控制所述驅動單元從而實現對牽引機的控制。
優選方案,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駕駛室,用于存放蓄電池和控制器組件的控制箱,以及設于駕駛室內的方向控制桿、速度控制踏板和顯示屏。
優選方案,所述方向控制桿為萬向控制桿,用于方便實現單手對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控制。
優選方案,所述速度控制踏板和速度傳感器相連,用于通過腳踏板控制牽引機行進速度。
優選方案,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駕駛室后方的配件安裝板,所述配件安裝板上安裝的配件包括,遮雨棚、傳感裝置或耕作裝置。
優選方案,所述配件安裝板設置為水平平行,并且所述配件安裝板上有安裝孔,用于存放和安裝其它配件設備。
優選方案,還包括設置于牽引機后部的用于連接拖車或耕作裝置牽引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農用牽引機采用履帶驅動車輪,減小對耕地的破壞,通過兩個電機分別控制兩個履帶的驅動,實現更加靈活的控制,通過萬向桿和速度傳感器實現對牽引機方向和速度更加簡單的控制,通過設置配件安裝板和牽引裝置,增加了牽引機的實用功能和操作的靈活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電動農用牽引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電動農用牽引機電路框圖。
標記說明:
1、方向控制桿;2、速度控制踏板;3、顯示屏;4、駕駛室;5、控制箱;6、配件安裝板;7、牽引裝置;8、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如下:
一種電動農用牽引機,包括牽引機機體以及設于所述機體上的控制單元、驅動單元和車輪8,所述車輪8采用履帶驅動,通過增大車輪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減小傳統大輪對耕地的破壞,避免土地被壓實而無法耕作,驅動單元包括兩個用于對左右兩個履帶分別獨立驅動控制的驅動電機,從而省去后橋,更利于轉向和方向的控制,所述控制單元通過控制所述驅動單元從而實現對牽引機的控制。
優選實施例方案,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駕駛室4,用于存放蓄電池和控制器組件的控制箱5,以及設于駕駛室4內的方向控制桿1、速度控制踏板2和顯示屏3,所述顯示屏3用于顯示電池信息、傳感器數據、故障報警以及路線設定的信息,方便使用者及時了解到機器的內部情況。
優選實施例方案,所述方向控制桿1為萬向控制桿,使用者只需要通過上下左右推動所述方向控制桿2,就可以實現單手對牽引機前進、后退、左轉、右轉四個方向的控制。
優選實施例方案,所述速度控制踏板2和速度傳感器相連,用于通過腳踏板控制牽引機行進速度,所述速度傳感器將感知到的踩踏信息轉化為電信號傳遞給控制單元,當踩下所述速度控制踏板2時,牽引機就會加速行走,當腳向上抬時,牽引機就會減速行走,簡化了使用者的操作過程。
優選實施例方案,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駕駛室后方的配件安裝板6,所述配件安裝板6上安裝的配件包括,遮雨棚、傳感裝置或耕作裝置,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對其安裝和卸載,既方便又靈活。
優選實施例方案,所述配件安裝板設置6為水平平行,并且所述配件安裝板6上有安裝孔,用于存放和安裝其它配件設備,既可以利用繩子通過螺旋孔把放在上面的物件進行捆綁固定,又可以采用螺絲固定物件或者配件。
優選實施例方案,還包括設置于牽引機后部的用于連接拖車或耕作裝置的牽引裝置7,通過牽引機帶動來節約勞力。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電動農用牽引機電路框圖,整個系統主要包括有蓄電池、控制器和驅動器三個模塊,所述蓄電池用于存儲和釋放電能,為控制器和驅動器提供電能,所述控制器為整個系統的核心部分,它用來接收和處理從所述方向控制桿1和速度控制踏板2傳遞過來的信息,并將分析的結果以指令的形式傳遞給所述驅動器,所述驅動器再根據接收到的指令對左右兩側的驅動電機進行控制,從而實現對牽引機的控制。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