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零部件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行車鞍座。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自行車鞍座的表面整體多為皮質,長時間騎行皮膚與皮質鞍座的長時間接觸造成的熱量不能得到快速散去,給臀部帶來不適感,尤其在夏季,對于此種情況人民也多在鞍座的材質上進行改造,用吸汗的材質代替皮質,或者直接在鞍座上套一吸汗的座套,但是在遇到雨天容易淋濕卻又給人民帶來另一種困擾。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行車鞍座,所述鞍座由分體式的前座體和兩塊后座體組成,所述前座體和后座體的內部為中空腔,其頂面設有通孔,其底面的兩側端之間橫向設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固接導向柱,在所述導向柱之間繞制有彈簧;所述后座體之間設有連接板,在所述連接板上設有與鞍座下部的立管連接的插管。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中空腔的橫截面積,所述底板的前、后端分別與所述前座體、后座體的前、后端呈分離狀。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后座體呈一體成型設置。
優選地,在所述前座體和后座體之間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所述前座體和所述后座體呈一體成型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設有多個,平鋪于所述前座體和所述后座體的整個頂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從所述前座體和后座體的上頂面向下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上部。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鞍座通風性強,其中,鞍座表面設有通孔,鞍座內部設有前后連通的中空腔,保證了騎行中的通風性能,解決了長時間騎行臀部與鞍座之間熱量不能快速散去帶來的不適感,尤其適用于夏季;前、后座體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且通過彈簧加以穩固,保證了鞍座整體的穩固性和強度,實用性更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仰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仰視圖。
圖中:1、前座體 2、后座體 3、中空腔 4、底板 5、通孔 6、導向柱 7、彈簧 8、連接板 9、插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行車鞍座,所述鞍座由分體式的前座體1和兩塊后座體2組成,所述前座體1和后座體2的內部為中空腔3,其頂面設有通孔5,其底面的兩側端之間橫向設有底板4,在所述底板4上固接導向柱6,在所述導向柱6之間繞制有彈簧;所述后座體2之間設有連接板8,在所述連接板8上設有與鞍座下部的立管連接的插管9。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4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中空腔3的橫截面積,所述底板4的前、后端分別與所述前座體1、后座體2的前、后端呈分離狀。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8與所述后座體2呈一體成型設置,保證了連接板8和后座體2連接的穩固性,也保證了整個鞍座的穩固性。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5設有多個,平鋪于所述前座體1和所述后座體2的整個頂面上。所述通孔5從所述前座體1和后座體2的上頂面向下延伸至所述底板4的上部,即底板4上并沒有通孔5,實體底板4更能支撐人體的下壓,底板4底面與鞍座底面水平,所述底板4的高度小于所述前、后座體2的高度,以維持中空腔3前后通風的流暢性。
實施例2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行車鞍座,所述鞍座由分體式的前座體1和兩塊后座體2組成,所述前座體1和后座體2的內部為中空腔3,其頂面設有通孔5,其底面的兩側端之間橫向設有底板4,在所述底板4上固接導向柱6,在所述導向柱6之間繞制有彈簧;在所述前座體1和后座體2之間設有連接板8,在所述連接板8上設有與鞍座下部的立管連接的插管9。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4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中空腔3的橫截面積,所述底板4的前、后端分別與所述前座體1、后座體2的前、后端呈分離狀。保證了鞍座內部通風,前座體1和后座體2上的熱氣從通孔5處傳遞,提高了騎車過程中的舒適性,尤其適用于夏季。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8、所述前座體1和所述后座體2呈一體成型設置,前、后座體2的連接使得鞍座整體的穩固性更強,避免了鞍座在前后受力不勻時傾斜。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5設有多個,平鋪于所述前座體1和所述后座體2的整個頂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5從所述前座體1和后座體2的上頂面向下延伸至所述底板4的上部,即底板4上并沒有通孔5,實體底板4更能支撐人體的下壓,底板4底面與鞍座底面水平,所述底板4的高度小于所述前、后座體2的高度,以維持中空腔3前后通風的流暢性。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